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β-榄香烯诱发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邹丽娟 王琦 +3 位作者 邵淑娟 于丽敏 张晨 杨佩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616-619,共4页
目的 :探讨 β -榄香烯的抗癌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MTT方法、Hoechst3334 2和PI荧光染色法、电镜及流式细胞术分析法 ,发现 β-榄香烯乳剂对K562 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 :β -榄香烯明显抑制K562 细胞的生长 ,对K562 细胞的半数... 目的 :探讨 β -榄香烯的抗癌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MTT方法、Hoechst3334 2和PI荧光染色法、电镜及流式细胞术分析法 ,发现 β-榄香烯乳剂对K562 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 :β -榄香烯明显抑制K562 细胞的生长 ,对K562 细胞的半数生长抑制剂量 (IC50 )为 17.14μg/ml。其抑制细胞生长能力主要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 ,并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在影响细胞周期方面 ,主要使G1期细胞数目增多 ,S期细胞数目下降。结论 :β -榄香烯诱导细胞凋亡是其抗肿瘤作用机制的重要方面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榄香烯 细胞凋亡 肿瘤 抗癌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所致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6
2
作者 宋磊 王峰 +1 位作者 纪东华 张弦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4期355-359,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介入方法治疗恶性肿瘤所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13例恶性肿瘤所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患者中,肺癌伴纵隔淋巴结转移8例,食管癌纵隔淋巴结转移2例,纵隔恶性肿瘤2例,乳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1例,均经原发灶... 目的探讨采用介入方法治疗恶性肿瘤所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13例恶性肿瘤所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患者中,肺癌伴纵隔淋巴结转移8例,食管癌纵隔淋巴结转移2例,纵隔恶性肿瘤2例,乳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1例,均经原发灶病理证实为恶性。经右侧股静脉入路,以猪尾巴导管于狭窄段近端或远端造影,明确狭窄部位、长度、程度,无局部血栓形成者直接置入Wallstent支架(Boston Scientific,USA),1例同时置入Z形支架(COOK,USA),合并血栓病例留置溶栓导管局部溶栓后再置入支架。结果13例全部开通成功,手术成功率100%,狭窄段平均长度4.3cm(3~6cm)。1例置入2枚支架,其余患者均置入1枚支架。6例在支架置入前行溶栓治疗。开通前后梗阻远侧卧位测静脉压,术前(26.2±1.6)cm H2O,术后降至(4.3±0.8)cm H2O,置入支架后造影示侧支静脉完全消失,上腔静脉阻塞症状于术后即刻至术后3d完全消退。8例术后4~10个月内死于肿瘤多处转移造成脏器功能衰竭,其余5例(包括后续治疗的3例)存活,随访8~26个月,中位数13个月,所有病例上腔静脉阻塞症状未再复发。结论上腔静脉支架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腔静脉综合征 恶性肿瘤 内支架 溶栓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及其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俊 蒋葵 张学梅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4年第3期351-355,共5页
多药耐药(MDR)是导致临床肿瘤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1/ABCC1)被认为是介导肿瘤多药耐药的主要跨膜转运蛋白之一。探究MRP1/ABCC1的结构、功能,以及与肿瘤的关系,有利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肿瘤预后的评估。
关键词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 多药耐药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记忆型T细胞与肿瘤免疫治疗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林美西(综述) 臧丹(综述) 陈骏(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1063-1067,共5页
记忆T细胞(memory T cell,Tm)作为人体免疫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免疫应答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央记忆型T细胞(central memory T cell,Tcm)是幼稚T细胞经过抗原激活后,产生的具有长期记忆性的、并能够归巢到淋巴结接受抗原再刺... 记忆T细胞(memory T cell,Tm)作为人体免疫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免疫应答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央记忆型T细胞(central memory T cell,Tcm)是幼稚T细胞经过抗原激活后,产生的具有长期记忆性的、并能够归巢到淋巴结接受抗原再刺激的T细胞。肿瘤免疫治疗的抗肿瘤作用及不良反应的发生与T细胞功能密切相关,Tcm不仅是介导免疫应答的防线,其作为疗效预测生物标记物的研究也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目前肠道菌群对肿瘤免疫治疗的影响备受关注,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通过影响肿瘤微环境调控疗效,其在免疫细胞层面的机制值得探究。本文对Tcm在组织中的分化、表面标记,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及其与肠道菌群的联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记忆型T细胞 肿瘤微环境 免疫治疗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牛磺酸上调基因1通过Wnt/CTNNB1信号通路提高胃癌细胞对顺铂和5-氟尿嘧啶的敏感性 被引量:4
5
作者 关国欣 王冰 +1 位作者 黄宝俊 赵丹懿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61-1065,1081,共6页
目的探讨牛磺酸上调基因1(TUG1)调控胃癌细胞对顺铂(CDDP)和5-氟尿嘧啶(5-FU)敏感性的作用效果及机制。方法实时定量PCR法检测TUG1在CDDP和5-FU耐药的胃癌组织和细胞系(SGC7901/R)中的表达。应用增强型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力,并计算C... 目的探讨牛磺酸上调基因1(TUG1)调控胃癌细胞对顺铂(CDDP)和5-氟尿嘧啶(5-FU)敏感性的作用效果及机制。方法实时定量PCR法检测TUG1在CDDP和5-FU耐药的胃癌组织和细胞系(SGC7901/R)中的表达。应用增强型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力,并计算CDDP和5-FU的半抑制浓度(IC50)。双荧光素酶实验检测Wnt/CTNNB1信号通路活性。Western boltting检测CTNNB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胃癌组织和细胞系(SGC7901)相比,TUG1在CDDP和5-FU耐药的胃癌组织和细胞系(SGC7901/R)中高表达。TUG1沉默上调了SGC7901/R细胞中CDDP和5-FU的IC50,提高了化疗敏感性。TUG1沉默降低了SGC7901/R细胞中Wnt/CTNNB1信号通路的活性,并抑制了CTNNB1蛋白的表达。CTNNB1过表达激活了SGC7901/R细胞中Wnt/CTNNB1信号通路,逆转了TUG1沉默对CDDP和5-FU化疗敏感性的促进作用。结论TUG1与胃癌的化疗不敏感相关,沉默TUG1通过Wnt/CTNNB1信号通路提高胃癌细胞对CDDP和5-FU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牛磺酸上调基因1 Wnt/CTNNB1信号通路 化学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TI观察乳腺癌化疗前后脑白质微结构与认知功能变化 被引量:3
6
作者 刘伟 宋晨 +5 位作者 陈宏海 于传文 翟方兵 王磊 孙闯 伍建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16-520,共5页
目的探讨化疗前后乳腺癌患者脑白质微结构和认知功能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于化疗前和化疗结束后1个月进行神经心理认知测试和全脑DTI,比较化疗前后全脑整体及脑白质区域各向异性分数(FA)和平均... 目的探讨化疗前后乳腺癌患者脑白质微结构和认知功能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于化疗前和化疗结束后1个月进行神经心理认知测试和全脑DTI,比较化疗前后全脑整体及脑白质区域各向异性分数(FA)和平均弥散率(MD)的差异,并与神经心理认知测试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化疗前后乳腺癌患者Stroop字测试和干扰测试、数字广度倒背测试、数字符号测试、听觉词语学习延迟5 min测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化疗前后乳腺癌患者全脑白质整体FA、M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化疗后右侧丘脑后辐射、右侧矢状层、右侧上纵束FA值较化疗前降低(P均<0.05),右侧内囊豆状核后部、右侧丘脑后辐射、右侧矢状层、双侧扣带束、双侧下额枕束MD值较化疗前升高(P均<0.05);左侧扣带束MD值与Stroop干扰测试结果呈正相关(r=0.457,P=0.037)。结论乳腺癌患者化疗后局部白质完整性下降,可能是某一认知领域功能减退的神经解剖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药物疗法 认知功能障碍 扩散张量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R2、HER3蛋白表达与Gefitinib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3
7
作者 李苏霞 张阳 +2 位作者 徐建明 高峨眉 吴兰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HER2、HER3的表达与Gefitinib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Gefitinib治疗前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HER2和HER3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Gefitinib疗效的关系。结果:61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HER2、H...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HER2、HER3的表达与Gefitinib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Gefitinib治疗前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HER2和HER3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Gefitinib疗效的关系。结果:61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HER2、HER3蛋白高表达率分别为50.8%和18.0%。HER2,HER2、HER3蛋白联合表达与Gefitinib的疗效没有明显关系(P>0.05),但高表达组Gefitinib的有效率几乎均是相应低表达组的2~3倍,中位生存期均长于相应低表达组。结论:HER2,HER2、HER3蛋白联合表达水平可能与Gefitinib的疗效有关,需要扩大样本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受体 erbB-2 受体 erbB-3 GEFITINI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端上游元件结合蛋白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李丹 黄宝俊 赵丹懿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87-590,共4页
目的研究远端上游元件结合蛋白1(FUBP1)在胃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对胃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PCR检测FUBP1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FUBP1基因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构建FUBP1基因表达... 目的研究远端上游元件结合蛋白1(FUBP1)在胃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对胃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PCR检测FUBP1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FUBP1基因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构建FUBP1基因表达沉默载体p S-FUBP1并转染SGC7901细胞,实时PCR检测转染效果。采用CCK8法及Transwell法检测FUBP1基因表达沉默对于SGC7901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FUBP1基因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显著上调,且随着分化水平的降低、浸润深度和转移淋巴结数量的增加,胃原发癌中FUBP1基因表达明显增高。p S-FUBP1载体能够显著沉默FUBP1基因的表达。FUBP1表达沉默的SGC7901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能力下调明显。结论 FUBP1基因在胃癌中高表达,与胃癌的发生进展相关,沉默其表达能够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远端上游元件结合蛋白1 增殖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流控芯片检测肺癌患者血浆中p16基因异常甲基化在临床应用的评价 被引量:7
9
作者 汪洋 邹丽娟 +3 位作者 许冠东 宫琳琳 周小棉 邵淑娟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085-1090,共6页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其死亡率和发病率在世界范围的肿瘤性疾病中均居高不下 .p16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被认为是肺癌发生中的一起早期事件 .为了提高检测异常甲基化方法的灵敏度及特异性 ,利用微流控芯片检测p16基因的异常甲基...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其死亡率和发病率在世界范围的肿瘤性疾病中均居高不下 .p16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被认为是肺癌发生中的一起早期事件 .为了提高检测异常甲基化方法的灵敏度及特异性 ,利用微流控芯片检测p16基因的异常甲基化 ,通过对肺癌患者血浆标本的检测 ,使病人血浆中的p16基因甲基化的异常改变可能成为辅助肺癌早期诊断和高危人群筛选的分子标记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6基因 甲基化 微流控芯片 甲基化特异性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活检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敏 陈骏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23-728,共6页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也是癌症患者死亡的首要病因。其中,约85%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肺癌患者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一直是重中之重。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的快速进步以及精准治疗和个体...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也是癌症患者死亡的首要病因。其中,约85%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肺癌患者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一直是重中之重。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的快速进步以及精准治疗和个体化治疗的发展,液体活检因其具有传统侵入性活检所不具备的优点而成为关注的焦点,如安全、便捷、重复性、低创伤性等。液体活检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其检测对象主要包括外周血中的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外泌体等。本文将对ctDNA、CTCs和外泌体的检测及其在NSCLC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液体活检 循环肿瘤DNA 循环肿瘤细胞 外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甲基化在肺癌顺铂耐药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孙瑾喆 陈骏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2-58,共7页
肺癌作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铂类药物如顺铂(cisplatin,DDP)是肺癌的一线治疗药物,但其获得性耐药是肺癌治疗的主要难题,也是预后不良的关键原因。顺铂耐药的发生机制较为复杂,确切机制尚未明确。大量研究表... 肺癌作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铂类药物如顺铂(cisplatin,DDP)是肺癌的一线治疗药物,但其获得性耐药是肺癌治疗的主要难题,也是预后不良的关键原因。顺铂耐药的发生机制较为复杂,确切机制尚未明确。大量研究表明DNA甲基化在肺癌顺铂耐药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DNA异常高甲基化使染色质构象发生变化,导致多种耐药基因和抑癌基因失活。阐明其复杂机制有望为寻找预测疗效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新靶点的确定提供依据。因此,本文就DNA甲基化在肺癌顺铂耐药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做一综述,并总结近年来的去甲基化策略,为逆转肺癌顺铂耐药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DNA甲基化 去甲基化 顺铂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睾丸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征与预后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礼仕可 施文瑜 +2 位作者 张卓 张锋 孙秀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74-1081,共8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睾丸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T-DLBCL)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免疫组织化学及治疗方案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及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诊治的PT-DLBCL患者的... 目的探讨原发性睾丸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T-DLBCL)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免疫组织化学及治疗方案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及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诊治的PT-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案及预后情况;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各临床指标(一般临床指标、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指标、ECOG评分、治疗方案、初治反应和复发)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共纳入47例,中位发病年龄64岁,中位总生存时间41.6个月,1年、3年及5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93%,77%,59%。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70岁、ECOG评分≥3分、IPI评分≥4分、未联合应用蒽环类药物、未联合应用利妥昔单抗、单一治疗方式、初治反应无效及复发与PT-DLBCL患者预后不良相关(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ECOG评分≥3分、未联合应用利妥昔单抗及初治反应无效是PT-DLBCL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PT-DLBCL罕见且预后差,尽早诊断且联合应用蒽环类药物及利妥昔单抗可能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睾丸淋巴瘤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临床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会阴三维超声评价女性雌激素水平与肛提肌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3
作者 邵黎阳 林萍 +1 位作者 赵金波 翟凤丹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目的:应用经会阴三维超声评价女性的肛提肌的功能,探索女性雌激素水平与肛提肌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排除生育因素及内分泌因素的影响,选取受检者71人。根据月经史及年龄将受检者分为绝经前组(n=39)及绝经组(n=32)。对所有受检者进行经会... 目的:应用经会阴三维超声评价女性的肛提肌的功能,探索女性雌激素水平与肛提肌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排除生育因素及内分泌因素的影响,选取受检者71人。根据月经史及年龄将受检者分为绝经前组(n=39)及绝经组(n=32)。对所有受检者进行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查,分别采集静息状态及Valsalva状态下肛提肌裂孔的图像。测量肛提肌裂孔的前后径(L)、面积(A)及肛提肌的长度(C)。计算出:肛提肌Valsalva状态下肛提肌裂孔前后径改变量(ΔL)、面积改变量(ΔA)、肛提肌的应变率(ε)。同时检测受检者的雌激素水平(E_2),并与超声测量及计算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绝经前组中Valsalva状态下肛提肌裂孔的面积、前后径、肛提肌长度及ΔA与雌激素水平呈负性相关(r=-0.418、-0.367、-0.346、-0.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ΔL、ε与雌激素水平无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组所有盆底测量数据与雌激素水平无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会阴三维超声可以评价肛提肌的功能。绝经前肛提肌功能随着雌激素水平降低而下降,绝经后雌激素水平对肛提肌功能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类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