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富血小板血浆小细胞外囊泡促进骨修复的动物实验研究
1
作者 高阳 高林波 +1 位作者 史春 吴大雷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26-431,共6页
目的:本文通过提取小鼠富血小板血浆的小细胞外囊泡(platelet-rich plasma derived small extracellular vesicles,PRP-sEV),检测PRP-sEV对成骨细胞骨标志因子的表达影响,以及体内观察PRP-sEV对小鼠颅骨缺损模型的骨修复作用,为探讨PRP-... 目的:本文通过提取小鼠富血小板血浆的小细胞外囊泡(platelet-rich plasma derived small extracellular vesicles,PRP-sEV),检测PRP-sEV对成骨细胞骨标志因子的表达影响,以及体内观察PRP-sEV对小鼠颅骨缺损模型的骨修复作用,为探讨PRP-sEV对骨缺损修复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提取小鼠PRP-sEV,通过纳米颗粒追踪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以及Western blot对PRP-sEV大小、结构以及标志蛋白进行鉴定。采用PKH67检测MC3T3-E1细胞对PRP-sEV的摄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成骨标志蛋白的表达情况。建立小鼠颅骨缺损模型,通过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PRP-sEV对骨缺损修复作用,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检测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及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PRP-sEV作用的颅骨缺损模型中的表达情况。结果:纳米颗粒追踪分析结果显示,PRP-sEV大小约为120 nm,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PRP-sEV具有典型的脂质双分子层结构,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小细胞外囊泡阳性标志蛋白CD63、CD81、凋亡连接基因-2-相互作用蛋白X(ALG-2-interacting protein X,ALIX)均呈阳性,微囊表面标记物CD40呈阴性。PKH67检测MC3T3-E1细胞对PRP-sEV正常摄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RP-sEV促进成骨标志蛋白BMP-2及OPN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HE染色及Masson染色结果显示,PRP-sEV可促进骨缺损的修复,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BMP-2及OPN在PRP-sEV作用的颅骨缺损模型的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RP-SEV可以促进骨组织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缺损模型 富血小板血浆 小细胞外囊泡 骨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修复诊疗中人的审美形式感的产生 被引量:4
2
作者 费涛 章蕾 汪雪梅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3-73,共1页
当前 ,医学美学作为技术美学涵盖下的一个分支 ,在口腔修复诊疗工作中 ,起着从未有过的重要作用。它以哲学的研究方法 ,运用艺术的手段 ,正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口腔医护人员的工作。本文以口腔诊疗活动中形式美的审美为基点 ,讨论了几... 当前 ,医学美学作为技术美学涵盖下的一个分支 ,在口腔修复诊疗工作中 ,起着从未有过的重要作用。它以哲学的研究方法 ,运用艺术的手段 ,正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口腔医护人员的工作。本文以口腔诊疗活动中形式美的审美为基点 ,讨论了几个有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复体 医学美学 审美形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种国内期刊正畸牙移动动物模型应用研究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卢云 贵林 +3 位作者 杨茜 张帆 吴志强 常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5期460-463,共4页
目的:了解国内学者对正畸牙移动动物模型的应用现状。方法:利用数据库检索和手动检索相结合方式,数据库检索以清华同方知网技术产业集团出版的CNKI数据库为主要检索工具,对国内10种口腔核心期刊进行调查,检索近10年刊登的文献中有关正... 目的:了解国内学者对正畸牙移动动物模型的应用现状。方法:利用数据库检索和手动检索相结合方式,数据库检索以清华同方知网技术产业集团出版的CNKI数据库为主要检索工具,对国内10种口腔核心期刊进行调查,检索近10年刊登的文献中有关正畸牙移动动物模型的文献,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出文献86篇,其中69篇是关于正畸牙移动中牙周组织改建机制研究方面(80.25%);5篇是关于正畸牙移动疼痛机制研究方面(5.81%);7篇与动情周期有关(8.13%);5篇与正畸牙移动牙根吸收有关(5.81%)。结论:目前对于正畸牙移动的研究主要在牙周组织改建方面,而关于正畸疼痛、正畸牙根吸收及生理周期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移动 正畸动物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As半导体激光对狗的上颌骨快速扩弓后新骨形成的促进效果 被引量:3
4
作者 贵林 曲虹 +1 位作者 谭军 朱恩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6期607-609,共3页
目的:通过GaAs半导体激光对狗的上颌骨快速扩弓后进行一定剂量的照射,探讨GaAs半导体激光对狗的上颌骨腭中缝处新骨形成的促进效果,为今后口腔正畸利用激光促进新骨形成的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随机选3只狗定为实验组,采用... 目的:通过GaAs半导体激光对狗的上颌骨快速扩弓后进行一定剂量的照射,探讨GaAs半导体激光对狗的上颌骨腭中缝处新骨形成的促进效果,为今后口腔正畸利用激光促进新骨形成的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随机选3只狗定为实验组,采用快速螺旋扩弓器打开腭中缝,并同时用GaAs半导体激光MDC-500型进行照射;另选3只狗定为对照组,只采用快速螺旋扩弓器打开腭中缝,不进行GaAs半导体激光的照射。快速扩弓3周,机械保持4周,自然保持8周。制作组织学标本,行光镜观察。结果:组织切片显示实验组腭中缝处新生类骨质的数量和面积都大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结论:GaAs半导体激光对腭中缝处扩弓后新骨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成骨面积平均增加35%,为今后临床应用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扩弓 骨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治疗深覆中打开咬合的常用方法 被引量:7
5
作者 彭德志 常新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503-507,共5页
深覆的治疗是正畸治疗中的难题,也是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如何正确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一直困扰着临床正畸医师,尤其是正畸初学者。本文就深覆的治疗中打开咬合常用的方法作一综述。
关键词 正畸 深覆胎 打开咬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骨细胞相关因子在骨再建过程中表达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常新 侯志明 +2 位作者 柴田恭明 塚崎智雄 山口朗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4-165,169,共3页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因子-κB受体激动剂(RANKL)、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在骨再建过程中的表达。方法用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建立骨折模型,用RT-PCR法对骨形成过程中TNF-α、 RANKL和TRAP的表达进行时程分析。结...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因子-κB受体激动剂(RANKL)、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在骨再建过程中的表达。方法用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建立骨折模型,用RT-PCR法对骨形成过程中TNF-α、 RANKL和TRAP的表达进行时程分析。结果骨折后TNF-α、RANKL、TRAP的表达均上调,但峰值在不同的时间点出现。TNF-α在骨折后2 d达峰值,BANKL的峰值出现在骨折5 d后,而TRAP的表达在骨折后10 d达到峰值。结论骨的再建也有破骨细胞相关因子的参与,它有赖于成骨和破骨的精确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核因子-kB受体激动剂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骨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移植牙拔离前施以往复正畸力对牙周膜附着量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杨茜 曲虹 谭军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665-668,共4页
目的探讨自体移植牙拔离前施以往复正畸力对牙周膜附着量是否有影响。方法选择需拔牙矫治的男女患者各10名,对实验侧前磨牙施加往复正畸力后拔除,而对照侧前磨牙拔除前不加力。脱钙,分别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和改良Mallory三色法染色。... 目的探讨自体移植牙拔离前施以往复正畸力对牙周膜附着量是否有影响。方法选择需拔牙矫治的男女患者各10名,对实验侧前磨牙施加往复正畸力后拔除,而对照侧前磨牙拔除前不加力。脱钙,分别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和改良Mallory三色法染色。利用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定量分析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拔牙时间对照侧为148s,实验侧为73s,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牙根侧牙周膜附着量的定量分析表明,往复正畸力增加了牙根侧牙周膜附着量。结论往复正畸力能减少前磨牙的拔除时间,从而减少拔牙时对牙周膜的损伤。自体移植牙拔离前施以往复正畸力能增加其牙根侧牙周膜的附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往复正畸力 牙周膜附着量 自体牙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核冠修复根管治疗齿失败病例 被引量:3
8
作者 臧红哲 李艳 赵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14-214,共1页
关键词 桩核冠修复 根管治疗齿 治疗失败 桩核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牙骨粉与异种牛骨粉修复牙槽骨缺损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杨力硕 闫建伟 +3 位作者 郑辉 倪锐 韩筱堃 常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72-377,共6页
目的对比拔牙后牙槽窝内填塞自体牙骨粉与异种牛骨粉的成骨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全身麻醉下拔除12只雄性大白兔双侧上颌中切牙,随机分为3组,每组4只。每组动物中有3只为实验组,1只为空白对照组。实验组中选择动物的左侧中... 目的对比拔牙后牙槽窝内填塞自体牙骨粉与异种牛骨粉的成骨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全身麻醉下拔除12只雄性大白兔双侧上颌中切牙,随机分为3组,每组4只。每组动物中有3只为实验组,1只为空白对照组。实验组中选择动物的左侧中切牙牙槽窝植入异种牛骨粉,右侧中切牙牙槽窝中植入自体牙骨粉;空白对照组只拔除牙齿,不植入任何骨粉。4、8、12周后分别处死3组实验动物,通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新生骨组织矿化程度,通过组织学观察新生骨形成情况。结果术后4、8、12周,自体牙骨粉组的矿化沉积率均大于异种牛骨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种牛骨粉组的骨小梁较自体牙骨粉组稀疏、纤细,编织骨较多,板层骨较少,骨增量少于自体牙骨粉组。结论作为骨移植材料,自体牙骨粉较异种牛骨粉在成骨方面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牙骨粉 骨移植材料 矿化沉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