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Ⅱ/Ⅲ期及补充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汇总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吴全睿 赵永强 +33 位作者 储大同 徐兵河 廖美琳 姜丽岩 徐建民 王华英 李进 侯梅 周清华 张力建 张树才 夏忠军 姜文奇 吕跃 翟明 孟凡义 王东星 王健民 陈正堂 关华军 王庆余 陈协群 刘基巍 张阳 宋善俊 刘文励 于世英 徐建明 宋恕平 徐健 李丽庆 张梅 孙红 江滨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45-653,共9页
目的:汇总Ⅱ/Ⅲ期和补充多中心临床试验资料,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rh-TPO)治疗实体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platelet,PLT)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个试验共入组受试者276例,其中Ⅱ期试验入... 目的:汇总Ⅱ/Ⅲ期和补充多中心临床试验资料,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rh-TPO)治疗实体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platelet,PLT)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个试验共入组受试者276例,其中Ⅱ期试验入组63例,Ⅲ期试验入组154例,补充临床试验入组59例;其后剔除5例、脱落41例,共有230例纳入符合方案(pre-protocol,PP)数据集;所有患者均经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患有实体肿瘤。Ⅱ期临床试验和补充临床试验为随机交叉自身对照试验,Ⅲ期临床试验中受试者按是否参加随机交叉对照分为随机交叉自身对照试验部分和非随机交叉自身对照部分。将接受rh-TPO用药的试验周期定义为用药周期,未用rh-TPO的周期定义为空白对照周期,试验期间的化疗方案和剂量均维持不变。将所有临床试验数据合并并进行疗效和安全性分析。结果:意向性治疗人群(intention-to-treat,ITT)数据集及PP数据集均显示出非常显著的一致性变化(以ITT集数据为例)。与对照周期相比,rh-TPO治疗可显著减轻化疗对PLT损伤的程度[化疗后PLT下降的最低值:(63.02±46.48)×109vs(49.47±31.41)×109个/L,P=0.002],缩短损伤和恢复时间[恢复至75×109个/L以上需要的天数:(11.18±9.71)vs(17.8±10.46)d,P=0.000],大幅提高血小板恢复水平[末次随访时PLT检测值:(211.21±119.20)×109vs(138.13±71.54)×109个/L,P=0.000;化疗后PLT最高值:(262.78±162.60)×109vs(149.36±73.26)×109个/L,P=0.000;末次随访时PLT与基线的差值:(79.64±118.06)×109vs(-8.92±102.50)×109个/L,P=0.000]。rh-TPO还可降低PLT输注患者的比例(12.21%vs 19.85%,P=0.017),减少PLT输注例次(0.22±0.72)vs(0.37±0.90)次,P=0.010)和输注量[(1.66±6.09)vs(2.77±7.08)U,P=0.009];补充试验中,PLT输注患者比例减少更为显著(13.79%vs 33.93%,P=0.0082)。用药前后血红蛋白含量和白细胞计数变化、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76例患者中仅出现11例次不良反应,多为发热(6例)或寒战(2例)。结论:实体肿瘤患者化疗后给予国产rh-TPO可显著减轻化疗对PLT的损伤程度,缩短损伤和恢复时间,大幅提高PLT水平,降低患者PLT输注的例次和数量,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实体肿瘤 化疗 血小板减少症 随机对照试验 自身交叉 多中心临床试验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索帝联合吡柔比星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2
作者 陈雅敏 刘基巍 +1 位作者 张洁 蔡欣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0-41,共2页
目的:观察泰索帝联合吡柔比星治疗晚期乳腺癌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6例均有组织病理学或细胞学诊断及可评价客观指标。采用泰索帝75mg/m2d1,静脉滴注1小时,用泰索帝前1天口服地塞米松10mg,连续3天。吡柔比星40mg/m2d2化疗。21天为... 目的:观察泰索帝联合吡柔比星治疗晚期乳腺癌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6例均有组织病理学或细胞学诊断及可评价客观指标。采用泰索帝75mg/m2d1,静脉滴注1小时,用泰索帝前1天口服地塞米松10mg,连续3天。吡柔比星40mg/m2d2化疗。21天为1周期,2个周期评价疗效。结果:26例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CR3例,PR16例,NC5例,PD2例,有效率73.1%。不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减少Ⅲ度占34.6%,Ⅳ度占26.9%,脱发Ⅱ度占46.2%,Ⅲ度占23.1%,腹泻Ⅱ度占34.6%,Ⅲ度占23.1%。结论:泰索帝联合吡柔比星治疗晚期乳腺癌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药物疗法 联合用药 泰索帝 吡柔比星 乳腺癌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蟾素注射液对人肝癌HepG-2细胞DNA拓扑异构酶Ⅰ的影响 被引量:24
3
作者 陈华 孙宇 崔晓楠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97-201,共5页
背景与目的:华蟾素注射液是传统抗肿瘤中药制剂,目前药效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华蟾素注射液对DNA拓扑异构酶Ⅰ(topoisomerase Ⅰ,TOPOⅠ)的影响。方法:采用噻唑蓝还原法(MTT)观察华蟾素注射液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采... 背景与目的:华蟾素注射液是传统抗肿瘤中药制剂,目前药效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华蟾素注射液对DNA拓扑异构酶Ⅰ(topoisomerase Ⅰ,TOPOⅠ)的影响。方法:采用噻唑蓝还原法(MTT)观察华蟾素注射液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对HepG-2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RT-PCR法检测对HepG-2细胞TOPOⅠmRNA表达的影响;采用TOPOⅠ介导的负超螺旋PBR322 DNA解旋反应检测华蟾素对TOPOⅠ酶活性的影响;采用负超螺旋PBR322 DNA检测华蟾素对DNA的直接抑制作用。结果:华蟾素注射液对HepG-2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其抑制效应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并将HepG-2细胞阻滞于S期;RT-PCR检测表明,华蟾素注射液可下调TOPOⅠmRNA表达,表现浓度依赖效应;对TOPOⅠ介导的负超螺旋PBR322 DNA解旋反应有抑制作用;对负超螺旋PBR322 DNA没有直接抑制作用。结论:华蟾素注射液能够抑制HepG-2细胞增殖,影响DNA拓扑异构酶Ⅰ酶的mRNA表达及活性可能为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蟾素 TOPOⅠ 肝癌 HEPG-2细胞 PBR322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治疗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张霞 张斌 高亚杰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357-362,共6页
背景与目的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er,NSCLC)单纯根治性手术获益有限,目前倡导多学科综合治疗,但术后放疗的价值仍不清楚。本文比较分析Ⅲa期NSCLC术后化疗和术后放疗+化疗的生存期及副反应。方法分析2003年12月-200... 背景与目的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er,NSCLC)单纯根治性手术获益有限,目前倡导多学科综合治疗,但术后放疗的价值仍不清楚。本文比较分析Ⅲa期NSCLC术后化疗和术后放疗+化疗的生存期及副反应。方法分析2003年12月-2007年6月大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具有完全随访资料的Ⅲa期NSCLC 患者52例。术后化疗组23例,术后放疗+化疗组29例。术后化疗组采用铂类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联合化疗药包括吉西他滨、长春瑞滨、多西他赛,化疗共4周期。术后放疗+化疗组采用序贯放化治疗,化疗2-4周期后加用放射治疗,放射治疗采用三维适形放疗(3D-CRT),靶区剂量50 Gy,化疗共4周期,化疗方案同单纯化疗组。观察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治疗对生存期的影响及毒副作用,分析疾病进展原因。结果术后化疗组、术后放化疗组中位生存时间为32.5个月 vs 31.9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1)。两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1.0个月 vs 17.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两组1、2、3年生存率为87%、61%、33% vs 93%、69%、45%。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消化道和血液学方面,即恶心、呕吐及白细胞下降,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为17.2%,急性及晚期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分别为13.8%和27.6%,均为II级以下。疾病进展原因主要为远处转移,局部复发率及转移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Ⅲa期NSCLC治疗要以综合治疗为主;放疗的介入延长了无进展生存时间,并未显著增加治疗的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放疗 化疗 综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蟾素注射液对人淋巴管内皮细胞增殖及管状结构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高山 陈秀英 +1 位作者 付海燕 崔晓楠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6-41,共6页
背景与目的:华蟾素注射液是一种传统抗肿瘤中药制剂,目前药效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华蟾素注射液对人淋巴管内皮细胞(human lymphatic endothelial cells,HLEC)增殖、迁移和管状结构形成的影响。方法:通过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观察... 背景与目的:华蟾素注射液是一种传统抗肿瘤中药制剂,目前药效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华蟾素注射液对人淋巴管内皮细胞(human lymphatic endothelial cells,HLEC)增殖、迁移和管状结构形成的影响。方法:通过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观察华蟾素注射液对HLEC增殖的影响;通过细胞迁移实验观察华蟾素注射液对HLEC迁移的影响;通过基质胶实验观察华蟾素注射液对HLEC管状结构形成的影响;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观察华蟾素注射液对HLEC中VEGFR-3及HGF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随着华蟾素注射液药物浓度增加(0.105、0.21和0.42μg/mL),HLEC抑制率逐渐增高,迁移率分别为0.87±0.07、0.69±0.05、0.37±0.02,对照组为1±0.03;HLEC成管率为0.90±0.06、0.83±0.02、0.63±0.05,对照组为1±0.02,VEGFR-3/β-actin光密度比值为0.440±0.017、0.618±0.100、0.803±0.091,对照组为1.030±0.017;HGF/β-actin光密度比值为0.293±0.021、0.540±0.027、0.760±0.087,对照组为0.940±0.020(P<0.05)。结论:华蟾素注射液能够显著抑制HLEC增殖、迁移及管状结构形成,并下调VEGFR-3和HGF蛋白的表达,对VFGFR-3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可能是抑制肿瘤淋巴道转移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蟾素注射液 HLEC 增殖 迁移 管状形成 VEGFR-3 H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托烷司琼治疗顺铂引起的消化道反应 被引量:2
6
作者 关小倩 高亚杰 李丽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12-1012,1015,共2页
目的评价国产盐酸托烷司琼对顺铂引起的消化道反应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交叉、自身对照的方法,24例实体瘤患者分为AB组和BA组,AB组第1周期用国产托烷司琼,第2周期用进口托烷司琼-欧必停,BA组相反。两周期化疗方案一致。结果... 目的评价国产盐酸托烷司琼对顺铂引起的消化道反应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交叉、自身对照的方法,24例实体瘤患者分为AB组和BA组,AB组第1周期用国产托烷司琼,第2周期用进口托烷司琼-欧必停,BA组相反。两周期化疗方案一致。结果在预防顺铂引起食欲不振、恶心和呕吐方面,国产盐酸托烷司琼与欧必停相比,差别无显著性(P>0.05)。两组主要不良反应为便秘,两药相比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国产盐酸托烷司琼对顺铂引起的消化道反应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与欧必停相同,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止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托烷司琼 顺铂 消化道反应 欧必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培他滨单药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钟敏 李莉 +5 位作者 张阳 刘艳蛾 蒋葵 孙秀华 戴朝霞 李曼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85-385,共1页
卡培他滨(商品名希罗达)是一代新的口服氟尿嘧啶类药物,自2001年4月份在国内上市以来,我们两家医院肿瘤科对晚期乳腺癌进行了单药口服的临床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 卡培他滨 治疗 晚期 乳腺癌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8
作者 孙亮新 谭小新 高亚杰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00-300,共1页
关键词 吉西他滨 顺铂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曲霉素抑制小鼠结直肠癌生长及转移的体内外研究
9
作者 崔晓楠 梁鑫淼 侯力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6-94,共9页
背景与目的:血管新生与肿瘤生长密切相关,烟曲霉素(Fumagillin)可特异性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但其对结直肠癌的治疗作用尚不十分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Fumagillin对结直肠癌细胞系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WiDr或HT-29细胞... 背景与目的:血管新生与肿瘤生长密切相关,烟曲霉素(Fumagillin)可特异性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但其对结直肠癌的治疗作用尚不十分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Fumagillin对结直肠癌细胞系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WiDr或HT-29细胞以5×105/L的量分别接种于20只SCID小鼠背部皮下,接种4周后每2日腹腔注射Fumagillin(0.1mg/kg)或Cyclo(1mg/kg)(Arg-Gly-Asp-D-Phe-Val)持续4周,然后处死动物并测量原发瘤质量及原发瘤内微血管密度。在体外培养脐带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向培养基内加入Fumagillin(0.01mg/kg)或Cyclo(0.1mg/kg),观察其对HUVECs增殖及微管形成的抑制作用。以基因芯片技术筛选Fumagillin处理后HUVECs的基因表达变化,并以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技术对基因芯片的结果做进一步验证。结果:Fumagillin处理组小鼠的结直肠癌原发瘤质量及肿瘤内CD105阳性的微血管数量显著小于对照组小鼠(P<0.05),体外实验显示,Fumagillin处理后HUVECs的增殖和微管形成受到明显抑制,基因芯片检测显示Fumagillin处理后HUVECs有71个基因表达上调和143个基因表达下调,表达变化的基因多与细胞黏附、移动、增殖和基因转录有关。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技术发现Fumagillin抑制HUVECs表达cyclinE2,白细胞活化黏附因子(activated leukocyte cell adhesion molecule,ALCAM)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结论:Fumagillin通过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来抑制结直肠癌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新生 烟曲霉素 SCID小鼠 结直肠癌 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肉瘤1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贤雨 班丽英 张洁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463-466,共4页
癌肉瘤(carcinosarcoma,CS)是一种含恶性上皮成分及异源性恶性间叶成分如骨、软骨、骨骼肌成分的复合型恶性肿瘤,多见于子宫,亦可见于鼻咽部、乳腺、支气管、膀胱及食道等处。原发性肺癌肉瘤罕见,约占肺部恶性肿瘤的0.2%-0.3%[1]。本... 癌肉瘤(carcinosarcoma,CS)是一种含恶性上皮成分及异源性恶性间叶成分如骨、软骨、骨骼肌成分的复合型恶性肿瘤,多见于子宫,亦可见于鼻咽部、乳腺、支气管、膀胱及食道等处。原发性肺癌肉瘤罕见,约占肺部恶性肿瘤的0.2%-0.3%[1]。本文结合文献报告1例肺癌肉瘤,以对其临床症状、病理特征、影像学特点、治疗及预后有所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肉瘤 上皮成分 恶性肿瘤 影像学特点 文献报告 临床症状 病理特征 异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增强PTEN野生型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对PARP1抑制剂敏感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偲丰 王莹 +4 位作者 杨彦琴 玄基泽 张斌 秦元华 茅卫锋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8-33,共6页
目的研究姜黄素增强PTEN(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系物)野生型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对于PARP1抑制剂奥拉帕尼(Olaparib)的敏感性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从而为PTEN野生型三阴性乳腺癌病人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方案。方法使用PTEN缺陷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B... 目的研究姜黄素增强PTEN(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系物)野生型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对于PARP1抑制剂奥拉帕尼(Olaparib)的敏感性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从而为PTEN野生型三阴性乳腺癌病人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方案。方法使用PTEN缺陷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BT549和PTEN野生型细胞株BT549-PTEN进行实验。MTT实验检测两种细胞在奥拉帕尼作用下的存活率。蛋白质印迹实验检测PTEN缺陷型和野生型细胞中同源重组修复关键蛋白RAD51的表达。彗星实验检测姜黄素及姜黄素与奥拉帕尼联合使用后细胞DNA的损伤程度。蛋白质印迹检测姜黄素作用后RAD51变化。结果PTEN可通过增加RAD51的方式促进DNA损伤的修复。与PTEN缺陷型细胞相比,野生型细胞对于奥拉帕尼的作用较不敏感。姜黄素能够通过抑制RAD51的方式抑制PTEN介导的DNA修复,并增强PTEN野生型三阴性乳腺癌对奥拉帕尼的敏感性。结论姜黄素通过抑制PTEN介导的DNA修复使PTEN野生型乳腺癌细胞对PARP1抑制剂奥拉帕尼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PTEN 三阴性乳腺癌 DNA修复 奥拉帕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