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癌组织中caveolin-1和E-cadherin表达及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刘铭 李宏 +3 位作者 张开立 孔庆友 陈晓燕 马景昕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06-811,共6页
背景与目的:胃癌组织中caveolin-1、E-cadherin表达的相关性不是很清楚。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分化程度的胃癌组织中caveolin-l和E-cadherin的表达,探讨两者间相关性及其在胃癌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本研究所选取的组织点的构... 背景与目的:胃癌组织中caveolin-1、E-cadherin表达的相关性不是很清楚。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分化程度的胃癌组织中caveolin-l和E-cadherin的表达,探讨两者间相关性及其在胃癌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本研究所选取的组织点的构成如下:3例相对正常黏膜,24例癌前病变组织(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肠上皮化生各12例),65例胃癌组织和22例淋巴结转移灶。按Lauren分类法将上述癌组织分为肠型胃癌和弥漫型胃癌。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cadherin、caveolin-1在不同类型胃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进一步应用RT-PCR、Western blot及双标记免疫荧光检测E-cadherin、caveolin-1在胃癌细胞系中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与癌前病变相比,细胞膜上的E-cadherin表达明显减少(P<0.01),而caveolin-1的表达无差异(P>0.05)。细胞膜上的caveolin-1、E-cadherin在弥漫型胃癌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在肠型胃癌中的表达(P<0.01)。在淋巴结转移灶中,caveolin-1在细胞膜上的表达率为90.9%(20/22),E-cadherin则为18.2%(4/22)。在肠型胃癌和弥漫型胃癌细胞的细胞膜上,caveolin-1和E-cadherin的表达无相关性。肠型胃癌细胞的细胞质caveolin-1和E-cadherin的表达之间无相关性。弥漫型胃癌细胞的细胞质中caveolin-1与E-cadherin的表达呈正相关(r=0.642,P<0.01)。在胃癌细胞膜上或细胞质中未观察到caveo1in-1和E-cadherin有明确的相同的位置关系。AGS、HGC-27、MGC803和BGC823四个胃癌细胞系中,caveolin-1与E-cadherin的mRNA含量及其相应的蛋白表达高低并不一致。结论:caveolin-1和E-cadherin的表达无显著相关性。E-cadherin在多阶段胃癌发生过程中的下调甚至缺失或许与caveolin-1介导的内吞途径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CAVEOLIN-1 E-CADHER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精神在医学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被引量:16
2
作者 孙媛 陈艳霞 +3 位作者 陈晓燕 孙伟 张日欣 苗健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4-86,共3页
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人文精神普遍缺失,医学领域同样如此。随着医学的迅速发展及新的医学模式建立,社会对医务工作者的行为和人文素质的要求逐渐提高,医学人文教育应该在医学研究生培养中占有重要位置,这对未来医学的发展与社会和谐... 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人文精神普遍缺失,医学领域同样如此。随着医学的迅速发展及新的医学模式建立,社会对医务工作者的行为和人文素质的要求逐渐提高,医学人文教育应该在医学研究生培养中占有重要位置,这对未来医学的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能够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注重医学人才的人文教育与培养势在必行,医学研究生教育过程融入人文精神教育,培养其正确的医学人文观,增强社会责任感,促进学术发展,有助于使其成为德艺双馨的医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精神 医学研究生 研究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水通道蛋白-2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日欣 王立明 +5 位作者 高振明 邵素娟 金伟 胡军 孙媛 王海波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25-827,共3页
目的:研究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后水通道蛋白-2(AQP-2)的表达变化与肾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建立大鼠左侧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于IRI不同的时间点处死大鼠,留取尿液、血清、肾脏标本行尿常规、肾功能、肾脏病理形态学及AQP-2... 目的:研究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后水通道蛋白-2(AQP-2)的表达变化与肾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建立大鼠左侧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于IRI不同的时间点处死大鼠,留取尿液、血清、肾脏标本行尿常规、肾功能、肾脏病理形态学及AQP-2的免疫组化、RT-PCR检测。结果:大鼠肾脏IRI后出现尿量增多、尿渗透压降低,血肌苷、尿素氮升高症状;HE染色示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坏死、脱落;AQP-2表达量及其mRNA含量均较对照组减少,这些变化于IRI 3d时最低,至IRI 7d时恢复正常。结论:肾脏IRI后AQP-2表达的减少可能是急性肾衰竭时尿量增多、尿渗透压降低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急性肾衰竭 水通道蛋白-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两性生殖卤虫种群MDH同工酶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3
4
作者 侯林 邹向阳 蔡含筠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9-22,共4页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法对中国两性生殖卤虫12个品系的苹果酸脱氢酶(MDH)同工酶基因的表达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1)由于一些MDH同工酶基因所编码产生的亚基相互结合的频率较低,故没有得到理论上应得到的基...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法对中国两性生殖卤虫12个品系的苹果酸脱氢酶(MDH)同工酶基因的表达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1)由于一些MDH同工酶基因所编码产生的亚基相互结合的频率较低,故没有得到理论上应得到的基因型数;(2)存在品系内和品系间的多态现象;(3)A.sinica与A.parthenogenetica之间存在高度的遗传变异和分化,另外,二者间具有相同的基因型和较高的遗传相似系数值也说明二者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两性生殖 卤虫品系 苹果酸脱氢酶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被引量:2
5
作者 苗健 孙媛 曲梅 《医学与哲学》 2002年第5期60-60,共1页
关键词 医学教育 教学质量 规范化管理 思想道德建设 临床实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状体上皮细胞特异性表达基因LEP503检测及分析
6
作者 王昕华 才娜 +1 位作者 张开立 李宏 《眼科新进展》 CAS 2005年第4期312-314,共3页
目的研究晶状体上皮细胞特异表达基因LEP503在不同年龄白内障患者以及正常人晶状体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白内障发生机制。方法收集白内障患者晶状体前囊膜20例(白内障低龄组和高龄组)、无白内障发生的晶状体前囊膜20例(对照低龄组和高龄... 目的研究晶状体上皮细胞特异表达基因LEP503在不同年龄白内障患者以及正常人晶状体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白内障发生机制。方法收集白内障患者晶状体前囊膜20例(白内障低龄组和高龄组)、无白内障发生的晶状体前囊膜20例(对照低龄组和高龄组)。通过RTPCR和WesternBlotting技术检测各组LEP503基因和蛋白表达情况,凝胶成像分析系统比较各组之间LEP503表达的差异。利用SPSS12.0软件包进行t检验和线性回归统计学分析。结果RTPCR和凝胶成像分析结果显示:白内障组LEP503基因表达明显比正常对照组高(P<0.01);其中白内障高龄组LEP503基因表达明显比低龄组高(P<0.01);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白内障患者LEP503蛋白表达量明显比正常人高,且年龄越大,LEP503蛋白表达越强。结论(1)LEP503基因在白内障患者中有表达且比正常人高;(2)白内障患者LEP503基因的表达量与患者年龄之间呈线性关系;(3)LEP503基因与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没有直接关系;(4)LEP503基因可能参与了老年人白内障和青年人白内障不同发病机制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上皮细胞 白内障 LEP503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蝎毒耐热多肽对脂多糖诱导的BV2细胞炎性反应的抑制作用
7
作者 杨光 李纯 +5 位作者 刘健 吴琼 彭岩 林金涛 赵杰 吴雪飞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14-518,共5页
目的观察蝎毒耐热多肽(SVHRP)对细菌脂多糖(LPS)诱导的BV2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探讨其是否具有抑制神经炎症的作用。方法:LPS诱导BV2细胞活化,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OX-42抗体)检测细胞的形态,MTT法检测SVHRP对细胞的毒性;分... 目的观察蝎毒耐热多肽(SVHRP)对细菌脂多糖(LPS)诱导的BV2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探讨其是否具有抑制神经炎症的作用。方法:LPS诱导BV2细胞活化,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OX-42抗体)检测细胞的形态,MTT法检测SVHRP对细胞的毒性;分别用Griess试剂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细胞外液炎性介质一氧化氮(NO)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诱导型NO合成酶(iNOS)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不同浓度的SVHRP(2-50μ/ml)对BV2细胞均无毒性。SVHRP(20μg/m1)预处理能明显抑制LPS诱导的BV2细胞的形态活化改变,减少细胞激活后产生的炎性因子NO和TNF-α,抑制iNOS的蛋白表达。结论:SVHRP明显抑制BV2小胶质细胞的炎性反应,提示SVHRP具有抗神经炎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蝎毒耐热多肽 小胶质细胞 神经炎症 脂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