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体移植牙拔离前施以往复正畸力对牙周膜附着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杨茜 曲虹 谭军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665-668,共4页
目的探讨自体移植牙拔离前施以往复正畸力对牙周膜附着量是否有影响。方法选择需拔牙矫治的男女患者各10名,对实验侧前磨牙施加往复正畸力后拔除,而对照侧前磨牙拔除前不加力。脱钙,分别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和改良Mallory三色法染色。... 目的探讨自体移植牙拔离前施以往复正畸力对牙周膜附着量是否有影响。方法选择需拔牙矫治的男女患者各10名,对实验侧前磨牙施加往复正畸力后拔除,而对照侧前磨牙拔除前不加力。脱钙,分别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和改良Mallory三色法染色。利用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定量分析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拔牙时间对照侧为148s,实验侧为73s,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牙根侧牙周膜附着量的定量分析表明,往复正畸力增加了牙根侧牙周膜附着量。结论往复正畸力能减少前磨牙的拔除时间,从而减少拔牙时对牙周膜的损伤。自体移植牙拔离前施以往复正畸力能增加其牙根侧牙周膜的附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往复正畸力 牙周膜附着量 自体牙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实验性牙移动中配基门控阳离子通道P2X_3受体在牙髓中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5
2
作者 卢云 杨秩 +4 位作者 华小川 常新 贵林 王晟 赖文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3-186,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实验性牙移动过程中配基门控阳离子通道P2X3受体在牙髓中表达变化,初步了解P2X3受体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将54只雄性SD大鼠(体重200~250 g)随机分为空白组(5只)、对照组(14只)和实验组(35只)。选择左侧上颌... 目的探讨大鼠实验性牙移动过程中配基门控阳离子通道P2X3受体在牙髓中表达变化,初步了解P2X3受体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将54只雄性SD大鼠(体重200~250 g)随机分为空白组(5只)、对照组(14只)和实验组(35只)。选择左侧上颌第一磨牙作为观察对象,获取不同时间点牙髓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正畸牙移动加力后,牙髓中P2X3受体免疫阳性表达增加,并呈现一定的时间规律:即受力后1/6 d逐渐增加,3 d达到高峰,7 d后下降至加力前水平。结论正畸牙移动疼痛信息传递过程中P2X3受体呈现有规律变化,推测P2X3受体与牙移动伤害表达密切相关,但其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牙移动 牙髓 疼痛 P2X3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