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fos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3在人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中的表达及病理意义 被引量:8
1
作者 苏颖颖 朱恩新 +2 位作者 马卫东 肖晶 刘婷姣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检测c-fos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3,MMP13)在OSCC、癌旁组织和正常口腔上皮中的表达,探讨其与OSCC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和统计学分析。结果:c-fos表达在胞核内,MMP13表达在胞浆中,二者在OSC... 目的:检测c-fos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3,MMP13)在OSCC、癌旁组织和正常口腔上皮中的表达,探讨其与OSCC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和统计学分析。结果:c-fos表达在胞核内,MMP13表达在胞浆中,二者在OSCC中的阳性表达分别为67.3%及63.3%。c-fos和MMP13在有、无颈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2%、69.2%(P(0.05)和78.3%、50%(P(0.05)。结论:c-fos表达与OS-CC病理分级相关,但与颈淋巴结转移无关。MMP13表达与OSCC病理分级和颈淋巴结转移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C-FOS 基质金属蛋白酶13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C基因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中的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牛莹 朱恩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4期455-457,共3页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APC基因 β-catenin WNT信号途径 癌发生 分子生物学研究 Wnt信号通路 APC蛋白 通路异常 WNT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腭发育不同时期维甲酸对腭突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如 刘彬 +2 位作者 王博 丛蔚 肖晶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46-549,共4页
目的研究维甲酸对小鼠腭突融合期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在SPF级C57BL/6J近交系母鼠妊娠10d和12d给予维甲酸(RA)建立小鼠腭裂模型,利用BrdU免疫组化方法和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胚胎15d(即... 目的研究维甲酸对小鼠腭突融合期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在SPF级C57BL/6J近交系母鼠妊娠10d和12d给予维甲酸(RA)建立小鼠腭裂模型,利用BrdU免疫组化方法和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胚胎15d(即腭突融合期)小鼠腭突中细胞增殖及细胞凋亡的表达和分布。结果10d给药组腭胚间充质细胞及腭中嵴上皮细胞中BrdU阳性细胞率和TUNEL阳性细胞率均低于对照组,12d给药组和对照组BrdU阳性细胞率和TUNEL阳性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维甲酸作用于腭发育的不同时期对腭突细胞增殖及凋亡水平有不同的影响,作用于腭突发生前期可引起腭间充质细胞增殖抑制、凋亡过度而发生腭裂,作用于腭突快速生长期可能影响腭中嵴上皮细胞的上皮间充质转化和迁移等其他转归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维甲酸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三叉神经痛模型中痛阈及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变化 被引量:6
4
作者 秦泗佳 张晓红 +2 位作者 金海威 高璐 王福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的研究SD大鼠三叉神经痛模型对机械刺激的痛阈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的变化。方法建立大鼠三叉神经痛样动物模型,选取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手术组、假手术组和空白对照组。手术组经口内切口行右侧三叉神经的眶下神经结扎... 目的研究SD大鼠三叉神经痛模型对机械刺激的痛阈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的变化。方法建立大鼠三叉神经痛样动物模型,选取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手术组、假手术组和空白对照组。手术组经口内切口行右侧三叉神经的眶下神经结扎术,假手术组只分离暴露右侧眶下神经不予以结扎,空白对照组未接受手术干预。记录大鼠术前及术后的痛阈,并在不同时间点解剖三叉神经节,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GDNF的变化。结果手术组于术后2周出现痛觉超敏反应,一直持续到术后6周才逐渐恢复,术后10~12周才恢复到术前水平。手术组大鼠术后三叉神经节中GDNF的表达量增高,且表达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结论大鼠眶下神经的慢性压迫性损伤(CCI-ION)可建立三叉神经痛样的动物模型。GDNF可能通过促进神经纤维的修复再生方式参与调控三叉神经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三叉神经痛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大型动物模型研究牙发育及再生的优劣势 被引量:4
5
作者 王福 吴志芳 +1 位作者 李阳 王松灵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49-554,共6页
哺乳动物牙发育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相关的调控机制研究正逐渐深入[1,2]。当前,有关牙发育调控的信息,主要是基于啮齿类动物中的小鼠模型,小鼠模型因易于建立基因敲除模型来研究其分子调控机理,又方便管理,经济实用等优点被广泛采... 哺乳动物牙发育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相关的调控机制研究正逐渐深入[1,2]。当前,有关牙发育调控的信息,主要是基于啮齿类动物中的小鼠模型,小鼠模型因易于建立基因敲除模型来研究其分子调控机理,又方便管理,经济实用等优点被广泛采用[3,4]。但小鼠模型的牙齿数量、类型、种类与人差别明显,更重要的是小鼠模型前牙终生不断生长,且无乳恒牙列的替换[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发育 动物模型研究 小型猪 切牙 牙齿发育 乳恒牙 前磨牙 钟状期 萌出 大型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甲酸诱导腭裂相关wnt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配体表达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5
6
作者 沈璐 丛蔚 +1 位作者 王如 肖晶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筛选与维甲酸诱导腭裂相关的wnt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信号分子,观察其在正常腭突发育和维甲酸诱导腭裂形成不同阶段的表达动态变化。方法建立维甲酸诱导腭裂小鼠模型,制作基因芯片并筛选wnt和FGF信号通路相关基因。根据芯片结... 目的筛选与维甲酸诱导腭裂相关的wnt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信号分子,观察其在正常腭突发育和维甲酸诱导腭裂形成不同阶段的表达动态变化。方法建立维甲酸诱导腭裂小鼠模型,制作基因芯片并筛选wnt和FGF信号通路相关基因。根据芯片结果选出wnt经典通路配体wnt3和wnt8a、FGF通路配体fgf9和fgf10,并应用半定量逆转录-PCR(RT-PCR)技术检测其在胚胎天数(ED)13.5~15.5中表达变化。结果 1)ED14.5实验组腭突组织芯片分析结果显示:wnt3和fgf10表达水平上调,wnt8a和fgf9表达水平下降。2)在ED13.5~15.5正常对照组腭突发育的不同阶段,上述基因呈现持续性高表达,表达水平呈动态变化。3)在ED13.5~15.5的实验组腭裂发生的不同阶段,上述基因的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均有差异(P<0.05)。结论 wnt和FGF信号分子通路参与小鼠胚胎继发腭的正常发育过程,在维甲酸诱导的腭裂发生过程中,存在维甲酸通路与wnt和FGF通路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动物模型 信号分子 基因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味觉出汗综合征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元鑫 张奎启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19-121,共3页
味觉出汗综合征是在腮腺或颌下腺手术或损伤数月之后,患者耳前下区皮肤在进餐时出现血管扩张、潮红、出汗现象。其机理是腮腺手术损伤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副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错位再生并长入汗腺和皮肤血管壁;在进餐时,... 味觉出汗综合征是在腮腺或颌下腺手术或损伤数月之后,患者耳前下区皮肤在进餐时出现血管扩张、潮红、出汗现象。其机理是腮腺手术损伤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副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错位再生并长入汗腺和皮肤血管壁;在进餐时,副交感神经兴奋,释放乙酰胆碱,促发了汗腺的病理性分泌和皮肤血管的扩张、潮红。味觉出汗综合征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局部应用抗胆碱能药物,手术切断相关的副交感神经和用肉毒杆菌毒素A浸润注射味觉出汗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味觉出汗综合征 耳颞神经 肉毒杆菌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