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透镜移动的红外双视场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2
1
作者 张云翠 刘龙 +3 位作者 曹冠英 张竞辉 杨轶 邹念育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43-445,共3页
结构简单、视场变化范围大的红外双视场系统在红外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采用折衍混合系统设计了具有大变倍比的红外双视场光学系统。该系统的主要参数为:波段3.7~4.8μm,变倍比为10:1,F数为4,双视场分别为0.6°×1.7°... 结构简单、视场变化范围大的红外双视场系统在红外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采用折衍混合系统设计了具有大变倍比的红外双视场光学系统。该系统的主要参数为:波段3.7~4.8μm,变倍比为10:1,F数为4,双视场分别为0.6°×1.7°和5.4°×15.9°,透镜总数为6片。系统的透镜数量少,成像质量高,移动单个透镜实现视场的转换,系统结构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学 光学设计 衍射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作用距离的红外成像系统光学参数确定 被引量:3
2
作者 张云翠 刘龙 +3 位作者 杨轶 曹冠英 张竞辉 邹念育 《红外》 CAS 2009年第8期18-20,40,共4页
作用距离是决定红外成像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可直接影响红外成像光学系统的参数确定。基于作用距离的参数确定方法建立了探测器与作用距离、空间分辨率之间的关系,对光学系统的参数确定和性能评价具有重要作用。结合实例确定了红外成像... 作用距离是决定红外成像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可直接影响红外成像光学系统的参数确定。基于作用距离的参数确定方法建立了探测器与作用距离、空间分辨率之间的关系,对光学系统的参数确定和性能评价具有重要作用。结合实例确定了红外成像系统光学的主要参数,采用非制冷凝视型长波红外探测器(工作波段为8μm~12μm),在特定的作用距离下,利用该方法确定的红外光学系统通光口径为90mm,F数值为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成像 光学设计 作用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式存储器的测试及可测性设计研究
3
作者 丁学君 田勇 《世界电子元器件》 2012年第11期45-47,55,共4页
引言近年来,消费者对电子产品的更高性能和更小尺寸的要求持续推动着SoC(系统级芯片)产品集成水平的提高,并促使其具有更多的功能和更好的性能。要继续推动这种无止境的需求以及继续解决器件集成领域的挑战,最关键的是要在深亚微米半... 引言近年来,消费者对电子产品的更高性能和更小尺寸的要求持续推动着SoC(系统级芯片)产品集成水平的提高,并促使其具有更多的功能和更好的性能。要继续推动这种无止境的需求以及继续解决器件集成领域的挑战,最关键的是要在深亚微米半导体的设计、工艺、封装和测试领域获得持续的进步。SoC是采用IP复用技术的一种标准设计结构,在多功能电子产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测性设计 嵌入式存储器 测试 产品集成 电子产品 系统级芯片 深亚微米 设计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电池系统的SMBus总线研究及IP设计 被引量:4
4
作者 陈涛 万亚坤 《中国集成电路》 2008年第11期47-51,共5页
智能总线(Smart Management Bus,SMBus)已成为PC机智能电池系统中主机、智能电池充电器、智能选择器、智能电池及外设之间的标准互连接口。本文研究了SMBus规范,介绍了典型的基于片上系统(SoC)设计的知识产权核(IP)实现,采用自顶向下(To... 智能总线(Smart Management Bus,SMBus)已成为PC机智能电池系统中主机、智能电池充电器、智能选择器、智能电池及外设之间的标准互连接口。本文研究了SMBus规范,介绍了典型的基于片上系统(SoC)设计的知识产权核(IP)实现,采用自顶向下(Top-down)的集成电路设计方法完成了设计,并架构了基于总线功能模型(BFM)的验证平台完成功能仿真,顺利完成了逻辑综合和时序仿真。FPGA验证和投片后测试均表明设计具有良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池 SMBUS IP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Nopen协议轻轨车网络监控系统
5
作者 宋夕政 《机车电传动》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0-73,共4页
介绍了基于CANopen协议的轻轨车网络监控系统软硬件平台,详细说明了CANopen主控设备和从设备节点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并利用CANalyzer软件分析CANopen网络数据流,最终验证了设计开发的轻轨车网络监控系统能够满足实际的应用控制需求。
关键词 CANOPEN协议 轻轨车 网络监控 CANalyzer软件 IEC61131-3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ry棱镜光谱仪设计 被引量:4
6
作者 张云翠 刘龙 +3 位作者 曹冠英 张竞辉 杨轶 邹念育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87-289,共3页
Fery棱镜是一种变化的棱镜。利用Fery棱镜作为主要色散元件,设计了具有宽光谱波段的太阳光光谱仪的光学系统。系统采用Fery棱镜与反射镜分离的方法增加了设计的自由度,使系统在整个光谱范围内有较高的成像质量,实现了宽光谱范围的光谱... Fery棱镜是一种变化的棱镜。利用Fery棱镜作为主要色散元件,设计了具有宽光谱波段的太阳光光谱仪的光学系统。系统采用Fery棱镜与反射镜分离的方法增加了设计的自由度,使系统在整个光谱范围内有较高的成像质量,实现了宽光谱范围的光谱分析。系统的光谱范围为0.3~2μm,数值孔径为0.03,焦距为218mm,Fery棱镜的材料为SiO2。该棱镜光谱仪的光谱范围宽,相对传统棱镜光谱仪具有器件个数少、质量轻、结构紧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仪 Fery棱镜 光谱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量高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稳定分簇路由协议 被引量:5
7
作者 田勇 唐祯安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55-760,共6页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受限和能量消耗不均衡问题,提出了一种能量高效的稳定分簇(energy-efficient steady clustering,EESC)路由协议,其核心思想是:当前簇头根据其簇成员节点的剩余能量信息决定下一轮簇头,下一轮簇头上任后,非簇头节...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受限和能量消耗不均衡问题,提出了一种能量高效的稳定分簇(energy-efficient steady clustering,EESC)路由协议,其核心思想是:当前簇头根据其簇成员节点的剩余能量信息决定下一轮簇头,下一轮簇头上任后,非簇头节点根据能量距离函数决定加入哪个簇头,簇间通过簇头最小能量耗费判定依据来决定采用单跳还是多跳通信方式向基站发送数据.EESC路由协议每轮产生的簇头数量稳定,综合了分布式和集中式两类分簇协议的优点.实验结果表明,EESC路由协议不仅高效地利用了网络节点有限的能量,而且均衡了节点的能量消耗,显著地延长了网络的存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能量高效 稳定分簇 能量距离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汉语连续语音切分算法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永锋 杨影 肖莹莹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66-369,共4页
连续语音切分是汉语连续语音识别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本文将通常用于图像处理的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引入汉语连续语音切分领域,目的是通过PCA,降低语音帧之间的频谱相关性。再利用相邻语音帧特征构成的三维子空间的大小,实现连续语音切分... 连续语音切分是汉语连续语音识别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本文将通常用于图像处理的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引入汉语连续语音切分领域,目的是通过PCA,降低语音帧之间的频谱相关性。再利用相邻语音帧特征构成的三维子空间的大小,实现连续语音切分,取得了不错的切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连续语音切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用型I^2C总线的IP设计与验证 被引量:3
9
作者 陈涛 王伟 田华 《中国集成电路》 2010年第10期40-44,共5页
集成电路设计已经步入SoC时代,而IP设计和IP复用技术是SoC设计的重要支持。本文以通用型I2C总线为例,介绍了典型的数字IP的设计与功能验证实现。这里采用HDL-Verilog语言进行自顶向下的设计,通过搭建验证平台、提取功能验证点完成软核... 集成电路设计已经步入SoC时代,而IP设计和IP复用技术是SoC设计的重要支持。本文以通用型I2C总线为例,介绍了典型的数字IP的设计与功能验证实现。这里采用HDL-Verilog语言进行自顶向下的设计,通过搭建验证平台、提取功能验证点完成软核的功能验证,并且运用Perl开发了脚本程序以提高验证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2C IP 设计 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款应用于数字化仪表IP核的开发
10
作者 陈涛 苑传林 图雅 《中国集成电路》 2009年第11期51-55,59,共6页
本文介绍了一款定制数字化仪表芯片主控芯片内核——微控制器的IP设计过程。以8位MCS-8051为原型,开发了一款增强型、类8052的微控制器软IP及配套汇编程序编译器;采用软硬件协同验证的方法搭建测试平台先后完成功能仿真、FPGA功能验证,... 本文介绍了一款定制数字化仪表芯片主控芯片内核——微控制器的IP设计过程。以8位MCS-8051为原型,开发了一款增强型、类8052的微控制器软IP及配套汇编程序编译器;采用软硬件协同验证的方法搭建测试平台先后完成功能仿真、FPGA功能验证,并顺利通过了逻辑综合和时序仿真。各项结果均表明设计具有良好的性能,满足客户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表芯片 MCU IP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