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OXL1和LOXL2基因在恶性胸膜间皮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彬 杨娜 +5 位作者 李素芬 普元倩 张态 自加吉 李正亮 熊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4-160,共7页
目的 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1(LOXL1)和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2(LOXL2)在恶性胸膜间皮瘤(MPM)的表达差异及其预后价值尚不明确。文中旨在探讨LOXL1和LOXL2基因mRNA在MPM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大理... 目的 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1(LOXL1)和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2(LOXL2)在恶性胸膜间皮瘤(MPM)的表达差异及其预后价值尚不明确。文中旨在探讨LOXL1和LOXL2基因mRNA在MPM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12例MPM患者的癌组织和配对相邻正常胸膜组织。采用RT-qPCR检测MPM组织及配对正常胸膜组织中LOXL1和LOXL2基因mRNA表达量。通过Oncomine数据库对非瘤组织与MPM组织中LOXL1和LOXL2基因的表达差异进行分析。通过R4.0.2软件对TCGA数据库中LOXL1和LOXL2基因mRNA表达量与MPM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构建Kaplan-Meier模型分别探讨LOXL1和LOXL2基因mRNA表达量对MPM患者预后的影响。采用基因表达谱动态分析(GEPIA)分别对LOXL1和LOXL2与MPM肿瘤标志物基因和LOX家族其他成员基因表达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RT-qPCR检测显示,与正常胸膜组织比较,MPM组织中LOXL1和LOXL2基因mRNA的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LOXL1基因和LOXL2基因的高表达是导致MPM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上皮样型MPM预示着MPM患者预后良好(P<0.05)。LOXL1基因表达与EFEMP1(r=-0.25,P=0.021)、MSLN(r=-0.35,P<0.001)、CALB2(r=-0.36,P<0.001)、THBS2(r=0.32,P=0.003)和CDH11基因(r=0.25,P=0.018)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LOXL1基因表达与LOXL2(r=0.22,P=0.041)、LOXL4(r=0.3,P=0.004)基因具有显著正相关;LOXL2基因表达与LOX(r=0.65,P<0.001)、LOXL1(r=0.22,P=0.041)和LOXL4(r=0.37,P<0.001)基因表达具有显著正相关。结论 LOXL1和LOXL2基因在MPM组织中均呈现显著高表达,其基因表达量是评估MPM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1 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2 RT-QPCR 恶性胸膜间皮瘤 数据挖掘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RPPRC蛋白与人类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
2
作者 李素芬(综述) 李彬(综述) +1 位作者 余敏(综述) 熊伟(审校)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0-85,共6页
富含亮氨酸的五肽重复序列(PPR)基序蛋白(LRPPRC)在人类肝癌细胞HepG2中被首次鉴定,其主要定位于细胞外核膜、内核膜、核质、内质网、细胞骨架和线粒体。LRPPRC是一种具有多功能的蛋白质,可以调节细胞能量代谢、参与核编码mRNA的成熟以... 富含亮氨酸的五肽重复序列(PPR)基序蛋白(LRPPRC)在人类肝癌细胞HepG2中被首次鉴定,其主要定位于细胞外核膜、内核膜、核质、内质网、细胞骨架和线粒体。LRPPRC是一种具有多功能的蛋白质,可以调节细胞能量代谢、参与核编码mRNA的成熟以及调控信号转导通路。LRPPRC蛋白的表达水平与多种人类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有关。文章主要综述LRPPRC蛋白的结构、功能及其与人类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LRPPRC蛋白在恶性肿瘤研究中的应用前景,为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RPPRC蛋白 蛋白结构 能量代谢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