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8年7月28日夏河县暴雨天气影响及气象防灾服务
1
作者 谭久亨 赵宣鼎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8期214-214,217,共2页
本文介绍了2018年7月28日夏河县暴雨天气过程,并对暴雨天气系统及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气象防灾对策,以期为暴雨天气的预警和防范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暴雨天气 影响 气象防灾服务 甘肃夏河 2018年7月28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河县近20年低涡切变型暴雨过程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蔡成瑶 张东琴 +3 位作者 黄红伟 田竞慧 严宏文 滕林 《农业灾害研究》 2022年第7期84-86,共3页
根据2000—2019年的降水资料和MICAPS高空地面资料,选取了12次典型低涡切变型暴雨过程,分析其环流形势和物理量特征。得出结论:过程发生时副高脊线稳定在22°N~27°N之间,高层低槽东移加深、中低层明显的低涡切变、与地面中尺... 根据2000—2019年的降水资料和MICAPS高空地面资料,选取了12次典型低涡切变型暴雨过程,分析其环流形势和物理量特征。得出结论:过程发生时副高脊线稳定在22°N~27°N之间,高层低槽东移加深、中低层明显的低涡切变、与地面中尺度辐合线的配合是造成低涡切变型暴雨过程发生的主要环流形势;沿河处于西南急流区或左侧、水汽含量大值区,有充足的水汽条件供应;低层气旋性辐合、中高层辐散所造成的抽吸作用进一步加剧了上升运动,上升气流的维持使得降水持续。这些条件对沿河县低涡切变型暴雨的预报有很好的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急流 中尺度辐合 低涡切变 水汽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卜楞寺气候舒适度与客流量关系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张东琴 金满慧 蔡成瑶 《农业灾害研究》 2022年第7期102-104,107,共4页
利用10年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气象要素资料,运用气候舒适度指数对拉卜楞寺气候舒适度进行月评价,分析2015—2019年拉卜楞寺客流量与气候舒适度相关性,结果表明:拉卜楞寺全年只有6—8月是舒适,4月、5月、9月为较舒适,其余时间均为不... 利用10年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气象要素资料,运用气候舒适度指数对拉卜楞寺气候舒适度进行月评价,分析2015—2019年拉卜楞寺客流量与气候舒适度相关性,结果表明:拉卜楞寺全年只有6—8月是舒适,4月、5月、9月为较舒适,其余时间均为不舒适或较不舒适。全年适宜开展旅游活动的天数为80.5 d,6—8月占了86%。客流量与气候舒适度指数呈乘幂指数相关,随着气候舒适度指数的增大,客流量呈乘幂指数增加。基于客流量和气候舒适度指数建立的模拟方程,模拟效果整体较好,气象部门可利用月气候预测计算当月气候舒适度指数,通过模拟方程模拟游客量,为旅游部门人员调配人力、调整服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气象 气候舒适度指数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地区沙尘暴时空特征、形成原因及防治对策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谭久亨 《农业灾害研究》 2020年第2期100-101,共2页
我国西北地区多沙尘暴天气,在概述沙尘暴危害的基础上,分析我国西北地区沙尘暴时空特征及形成原因,并从宏观措施、生物措施、工程措施3方面提出沙尘暴防治对策。
关键词 西北地区 沙尘暴 时空特征 形成原因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地区引种燕麦熟性分析
5
作者 颜显明 张耀儒 《甘肃农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33-35,共3页
燕麦为优质高产草饲兼用作物,对高寒地区牲畜冬春补饲起着重要作用。我县为了选择适宜高寒地区栽培的高产优质的燕麦品种,从1981年以来先后引进52个品种,经4—5年的试验观测,在牧区、半农半牧地区大田示范推广,已筛选出适应性强、产量高... 燕麦为优质高产草饲兼用作物,对高寒地区牲畜冬春补饲起着重要作用。我县为了选择适宜高寒地区栽培的高产优质的燕麦品种,从1981年以来先后引进52个品种,经4—5年的试验观测,在牧区、半农半牧地区大田示范推广,已筛选出适应性强、产量高的15个优良品种,并已掌握诸品种燕麦对气候条件的要求,结合我县自然地理特点,对不同燕麦品种进行了种植区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 地区 燕麦 熟性分析 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0—2021年甘南高原农牧业热量资源的时空变化分析
6
作者 张东琴 贲有生 +2 位作者 金满慧 廖倩倩 王殿国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10期238-240,共3页
利用甘南藏族自治州8个气象台站1980—2021年的逐日气象观测资料,运用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检验、滑动t检验和ArcGIS普通克里金等方法,研究甘南高原农牧业热量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气候变暖大背景下,42年来,甘南高原≥0... 利用甘南藏族自治州8个气象台站1980—2021年的逐日气象观测资料,运用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检验、滑动t检验和ArcGIS普通克里金等方法,研究甘南高原农牧业热量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气候变暖大背景下,42年来,甘南高原≥0℃、≥10℃积温和持续日数均呈现出显著增加的趋势,≥0℃、≥10℃积温均在1997年发生了突变。空间上各要素均表现为东高西低的特点;年代际均值除了高海拔地区,其余各地均表现出自西向东逐渐增加的特征。从持续日数占比来看,合作、临潭、碌曲、夏河、玛曲≥10℃活动积温持续日数占比均小于50%,舟曲、迭部占比大于50%。全球气候变化导致了甘南高原农业热量资源的增加,从而对甘南高原农业产业布局和结构产生影响,需合理利用气候资源,趋利避害,提高农牧业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热量资源 时空变化 甘南高原 积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地区引种燕麦的熟性及其栽培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颜显明 闵爱英 张耀儒 《中国草地》 CSCD 1992年第5期47-50,77,共5页
在海拔2931米的地区,对24个燕麦品种进行引种试验和示范,初步掌握了它们的生长发育特性,并根据气温和地理环境进行了诸燕麦品种的熟性分析、种植划区、栽培技术等方面的探讨。
关键词 燕麦 引种 栽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