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JCC第7版与第8版分期对乳腺癌患者预后预测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张凤春 左丽 +4 位作者 马越 刘照南 闫宁宁 徐海燕 徐迎春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5-51,共7页
背景与目的: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第8版乳腺癌分期在传统解剖因素基础上,结合生物标志物,建立了一种全新的乳腺癌预后分期系统。该研究旨在分析AJCC第8版乳腺癌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2... 背景与目的: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第8版乳腺癌分期在传统解剖因素基础上,结合生物标志物,建立了一种全新的乳腺癌预后分期系统。该研究旨在分析AJCC第8版乳腺癌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22例乳腺癌根治术后出现复发转移的患者,按照AJCC第7版解剖分期:肿瘤(tumor,T)分期、淋巴结(node,N)分期、转移(metastasis,M)分期,和第8版预后分期标准进行初诊状态再分期,比较不同标准分期的差异及与预后的关系,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log-rank法检验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的差异。结果:按照AJCC第7版分期标准,ⅠA、ⅠB、ⅡA、ⅡB、ⅢA、ⅢB和ⅢC期的患者分别为34例(15.3%)、0例(0.0%)、73例(32.9%)、26例(11.7%)、45例(20.3%)、4例(1.8%)和40例(18.0%);按照AJCC第8版预后分期标准,ⅠA、ⅠB、ⅡA、ⅡB、ⅢA、ⅢB和ⅢC期的患者分别为47例(21.2%)、35例(15.8%)、55例(24.8%)、17例(7.7%)、25例(11.3%)、30例(13.5%)和13例(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分期变化主要有:第7版Ⅰ期细分为第8版ⅠA和ⅠB期;第7版ⅡA期细分为第8版ⅠA、ⅠB和ⅡA期;第7版ⅡB期细分为第8版ⅠA、ⅠB、ⅡA、ⅡB和ⅢA期;第7版ⅢA期细分为第8版ⅠB、ⅡA、ⅡB、ⅢA、ⅢB和ⅢC期;第7版ⅢB和ⅢC期细分为第8版ⅢA、ⅢB和Ⅲc期。AJCC第7版TNM分期和第8版预后分期与患者DF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2和0.001),第8版预后分期ⅢB和ⅢC期亚组的DFS更为准确。结论:AJCC第8版预后分期能够准确预测乳腺癌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分期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后大肠癌患者NKT及NK细胞的变化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德祥 袁苏徐 +2 位作者 管洪庚 徐红 戴月娣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65-567,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后大肠癌患者外周血NKT细胞及NK细胞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集32例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和13例健康对照外周静脉血,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NKT及NK细胞的变化,研究其与大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大肠癌患者NKT... 目的:探讨手术后大肠癌患者外周血NKT细胞及NK细胞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集32例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和13例健康对照外周静脉血,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NKT及NK细胞的变化,研究其与大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大肠癌患者NKT细胞较健康人升高(P<0.05),T细胞与健康人无差异,NK细胞较健康人减少(P<0.05)。健康人群中NKT细胞占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6.6%,低于大肠癌患者的18.9%(P<0.05)。术后1周,大肠癌患者NKT细胞较术前明显升高、NK细胞明显降低(P<0.05)。年龄>60岁较年龄≤60的大肠癌患者的T细胞低(P<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T细胞有降低趋势,NK细胞有增高趋势;肿瘤浸润至浆膜和浆膜外大肠癌患者T细胞有降低趋势;Duke’s C、D期较Duke’s A、B期大肠癌患者T细胞低(P<0.05)。T、NKT及NK细胞三者间无相关关系。结论:手术后大肠癌患者NK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处于活化状态,NK细胞处于抑制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NKT细胞 NK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癌治疗方式评价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戴月娣 张德祥 +1 位作者 袁苏徐 陶莉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1-215,共5页
背景与目的:胰腺癌缺乏有效治疗手段,预后较差,预后因素不明确。本研究分析胰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式与生存期关系,探讨胰腺癌的预后因素及最佳治疗方式。方法:收集病理诊断明确的胰腺癌患者临床特征、治疗方式,电话随访生存期,... 背景与目的:胰腺癌缺乏有效治疗手段,预后较差,预后因素不明确。本研究分析胰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式与生存期关系,探讨胰腺癌的预后因素及最佳治疗方式。方法:收集病理诊断明确的胰腺癌患者临床特征、治疗方式,电话随访生存期,评价其对预后价值。结果:302例胰腺癌患者中位生存期为6.1个月,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30.1%、10.6%和2.6%。Cox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部位、分期、治疗方式影响胰腺癌生存期(P≤0.01),未治疗或仅行支持治疗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3个月,手术、化疗、胆汁引流、经动脉介入化疗及多种方法综合治疗后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1.0、7.3、3.5、9.0和11.0个月,死亡风险显著降低(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期、治疗方式是胰腺癌预后因素(P<0.01)。结论:肿瘤分期、治疗是胰腺癌独立预后因素。肿瘤部位位于胰头颈部、分期早,手术、经动脉介入化疗、化疗、胆汁引流及多种方法综合治疗患者生存期显著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生存期 治疗 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