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肠腔内三维超声对直肠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
作者 张迅 常才 +1 位作者 王铭河 李佳伟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15-519,共5页
背景与目的: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不同分期的肿瘤选择的治疗方式也不相同,而准确的术前分期是指导外科治疗的前提条件。直肠腔内三维超声(3D-transrectal ultrasound,3D-TRUS)检查能清楚地显示5层肠壁结构、直肠周围邻近器官及肠... 背景与目的: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不同分期的肿瘤选择的治疗方式也不相同,而准确的术前分期是指导外科治疗的前提条件。直肠腔内三维超声(3D-transrectal ultrasound,3D-TRUS)检查能清楚地显示5层肠壁结构、直肠周围邻近器官及肠周有无肿大淋巴结,目前被认为是直肠癌术前分期较准确的方法之一,该研究旨在探讨3D-TRUS对直肠癌术前分期的价值。方法:对59例直肠癌患者术前行3D-TRUS检查并作出术前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进行对比。结果:59例直肠癌患者中,3D-TRUS对直肠癌T分期诊断的总准确率为93.2%,与病理T分期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14,P<0.005);3D-TRUS对直肠癌N分期诊断的总准确率为76.3%,与病理N分期的一致性较差(kappa=0.219,P>0.05)。结论:直肠腔内三维超声对直肠癌术前T分期有着较高的准确率,N分期准确率较差,但因为操作简便,患者痛苦少,性价比较高,目前仍是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有效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直肠腔内三维超声 术前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学习在甲状腺肿瘤诊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张婷婷 渠宁 +4 位作者 郑璞 陈雅玲 史荣亮 嵇庆海 孙国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92-995,共4页
甲状腺肿瘤是一种常见疾病,其中良性肿瘤占绝大多数。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甲状腺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提高。随着诊断技术的发展,高质量的影像及病理资料获取已不再困难,高效而准确的判读结果才是提高诊断水平的关键。随着患者数量的增多,... 甲状腺肿瘤是一种常见疾病,其中良性肿瘤占绝大多数。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甲状腺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提高。随着诊断技术的发展,高质量的影像及病理资料获取已不再困难,高效而准确的判读结果才是提高诊断水平的关键。随着患者数量的增多,甲状腺肿瘤患者的治疗决策及随访管理等均存在着巨大的挑战。机器学习因其具备高效率、较高准确率等特点而成为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已有研究肯定了其在甲状腺肿瘤诊疗中的作用。正确全面地了解机器学习及其在甲状腺肿瘤诊疗中的作用可以为提高诊断准确性,指导治疗决策和改善患者管理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机器学习 人工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超声表现 被引量:3
3
作者 龙江 罗国培 +9 位作者 金凯舟 郭萌 刘祖强 肖志文 刘亮 刘辰 徐近 常才 倪泉兴 虞先濬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76-678,共3页
背景与目的:超声是体检发现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the pancreas,SPTP)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对SPTP的超声表现及其诊断价值进行探讨。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2例SPTP的超声检查资料,... 背景与目的:超声是体检发现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the pancreas,SPTP)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对SPTP的超声表现及其诊断价值进行探讨。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2例SPTP的超声检查资料,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中5例患者超声检查漏诊。SPTP的超声声像学特征包括:肿瘤多较大,以胰体尾多见,边界可较为清楚,形态较为规则,多呈低回声,或者为低回声伴无回声,内部回声多不均匀,少数患者可有钙化,病灶内多无明显血流,多无主胰管及胆总管扩张,多无区域淋巴结肿大。结论:SPTP的超声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诊断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罕见及少见部位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14
4
作者 周旻雯 王坚 +1 位作者 徐宇 常才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09-413,共5页
背景与目的:间质瘤为较常见的消化道间叶肿瘤,对于其典型表现病例目前已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发生于少见部位或影像学表现不典型的病例诊断常较困难。该研究总结了此类病例的影像学表现,旨在影像学上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 背景与目的:间质瘤为较常见的消化道间叶肿瘤,对于其典型表现病例目前已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发生于少见部位或影像学表现不典型的病例诊断常较困难。该研究总结了此类病例的影像学表现,旨在影像学上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550例经病理证实为间质瘤病例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资料,剔除资料不完整者,并根据间质瘤的典型影像学表现筛选出49例进行研究。结果:在49例病例中,40例病理证实为胃肠道间质瘤,其中22例发生于少见部位(腹膜后12例,大网膜及肠系膜3例,食道5例,前列腺2例),16例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囊变,7例可见粗大钙化;余9例病理证实为胃肠道外间质瘤。危险度分级分析结果显示,在少见部位病例中19例为高度,囊变病例中15例为高度,胃肠道外间质瘤中7例为高度。结论:罕见及少见部位间质瘤多发生于少见部位,可产生明显的囊变,并可伴有粗大的钙化灶,且其危险度分级常较高,综合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有助于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瘤 CT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乳腺断层融合X线摄影术前评估乳腺癌肿块大小的效能对比研究 被引量:28
5
作者 汤伟 杨孟 +4 位作者 高毅 王奇峰 沈茜刚 顾雅佳 彭卫军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13-818,共6页
背景与目的: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ull-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FFDM)的大规模使用可显著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但对于致密型乳腺患者,其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明显减低。本研究旨在对比数字乳腺断层融合X线摄影(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 背景与目的: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ull-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FFDM)的大规模使用可显著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但对于致密型乳腺患者,其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明显减低。本研究旨在对比数字乳腺断层融合X线摄影(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DBT)与常规影像学检查术前评估乳腺癌肿块大小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5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并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乳腺癌的136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超声、FFDM、DBT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选取每种检查均可测量最大径的肿块纳入本研究。由3名高年资放射诊断科医师分别测量可见肿块最大径,利用方差分析比较DBT、超声、FFDM及MRI与术后大体标本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各种检查与大体标本测量值之间的相关性,并应用配对t检验评价DBT术前评估肿块大小的能力。结果:136例患者共发现140枚肿块,排除26例患者选择先辅助化疗后再行手术,最后纳入研究的为114枚肿块。DBT及MRI测得肿瘤最大径与病理测量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FFDM和超声与病理测量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FFDM相比:t=3.30,P=0.013 4;与超声相比:t=2.58,P=0.021 5)。DBT(r=0.81)、MRI测量值(r=0.84)与病理测量值的相关性显著高于超声(r=0.68)和FFDM组(r=0.69)。结论:DBT术前评估乳腺癌肿块大小的能力显著优于超声和FFDM,与MRI相似;DBT作为乳腺X线摄影新技术,在乳腺癌术前分期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块 全数字化乳腺摄影 磁共振成像 数字乳腺断层融合X线摄影 超声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结合心肌做功评价蒽环类药物对乳腺癌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苗爱雨 智文祥 +3 位作者 周瑾 刘雅静 王宇 常才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06-811,共6页
背景与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结合心肌做功评价蒽环类药物对乳腺癌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19年9月—2020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蒽环类药物治疗的35例... 背景与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结合心肌做功评价蒽环类药物对乳腺癌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19年9月—2020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蒽环类药物治疗的35例乳腺癌患者,分别于化疗前、化疗2个周期后、4个周期后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获取动态二维图像,同时使用肱动脉袖带血压计测量患者收缩期及舒张期血压值,测量左房内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LVES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diastolic interventricular septal depth,IVS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arly diastolic peak velocity,E峰)、舒张晚期峰值流速(late diastolic tissue velocity,A峰)、二尖瓣环间隔处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rly diastolic tissue velocity,e’),并计算E/A、E/e’;应用EchoPac软件脱机分析,获取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GLS)、左心室分层纵向应变(GLSendo、GLSmid、GLSepi),以及左心室心肌整体做功指数(global myocardial work index,GWI)、整体有用功(global constructive work,GCW)、整体无用功(global wasted work,GWW)、整体做功效率(global myocardial work efficiency,GWE);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化疗前比较,化疗2个周期乳腺癌患者GLSeondo、GLS有所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WW增加,GWE降低(P<0.05);化疗4个周期后GLS、GLSendo、GWI、GCW、GWE均降低,GWW增加。与化疗2个周期后比较,化疗4个周期后乳腺癌患者GLS、GLSendo、GWI、GCW、GWE降低,GWW增加(P<0.05)。与化疗前比较,化疗4个周期后乳腺癌患者E/e’升高(P<0.05)。各周期结束后的其余各项超声心动图参数与化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D-STI能早期检测乳腺癌患者在蒽环类药物化疗中左心室功能的早期改变,GWW及GWE较其他参数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 心室功能 心肌做功 乳腺癌 蒽环类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