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吞咽困难患者新型口服抗肿瘤药物的替代给药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郭子寒 张洪禄 +4 位作者 戴贤春 张志圣 刘继勇 王萌萌 杜琼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78-1285,共8页
目的为吞咽困难的患者提供新型口服抗肿瘤药物的替代给药方法。方法根据“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2年版)”药品目录确定检索范围,通过查阅说明书,检索PubMed、Micromedex、UpToDate等数据库获得药品临时液体制剂的制备、稳... 目的为吞咽困难的患者提供新型口服抗肿瘤药物的替代给药方法。方法根据“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2年版)”药品目录确定检索范围,通过查阅说明书,检索PubMed、Micromedex、UpToDate等数据库获得药品临时液体制剂的制备、稳定性、储存和相关临床信息。结果70种口服抗肿瘤药物被纳入文献检索,其中33种药物有相关的文献或数据支持替代给药方法,8种在说明书中有替代给药的相关信息,其他药物的证据水平各不相同。结论大部分药物临时液体制剂的证据水平较低,医疗团队在使用说明书以外的用法时应充分考虑利弊,谨慎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口服抗肿瘤药物 吞咽困难 替代给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体外药敏试验及其与临床用药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10
2
作者 凌云华 葛勇前 陆国椿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567-569,共3页
的 :研究肿瘤体外药敏试验 (MTT法 )与临床用药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 2 10例 5种肿瘤标本 (85例卵巢癌、30例宫颈癌、2 6例胃癌、4 1例结直肠癌、2 8例乳腺癌 )的体外药敏试验 (MTT法 )结果进行分析 :比较同一药品对同一种肿瘤标本不同... 的 :研究肿瘤体外药敏试验 (MTT法 )与临床用药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 2 10例 5种肿瘤标本 (85例卵巢癌、30例宫颈癌、2 6例胃癌、4 1例结直肠癌、2 8例乳腺癌 )的体外药敏试验 (MTT法 )结果进行分析 :比较同一药品对同一种肿瘤标本不同病例的抑制率差异 ,计算每一种肿瘤标本相对于每一种药物的抑制率的平均值 ,筛选出平均抑制率较大的药物 ,与临床上常用于该肿瘤的药物进行比较。结果 :肿瘤体外药敏存在明显个体差异 ,其抑制率差异可达 0~ 6 0 %以上 ,而其平均抑制率结果与临床用药经验比较符合 ,体外试验较敏感同时临床较常用的药物主要有卵巢癌 :用紫杉醇 (Taxol)、顺铂 (DDP)等 ;宫颈癌 :用DDP、表柔比星 (e ADM )、丝裂霉素 (MMC)等 ;胃癌 :用DDP、氟尿嘧啶 (5 FU)、博来霉素 (BLM )、MMC等 ;结直肠癌 :用DDP、MMC、BLM、5 FU等 ;乳腺癌 :用e ADM、多柔比星 (ADM )、长春瑞滨 (NVB)等。结论 :肿瘤体外药敏试验结果可以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T 药敏 抑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肢端型黑色素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钱佳佳 阮聪 +1 位作者 刘继勇 徐蕊 《中国癌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02-709,共8页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在复发或转移性晚期皮肤黑色素瘤(cutaneous melanoma,CM)的治疗中取得重大进展,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但由于不同黑色素瘤亚型的生物学特性的差异导致免疫应答程度不...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在复发或转移性晚期皮肤黑色素瘤(cutaneous melanoma,CM)的治疗中取得重大进展,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但由于不同黑色素瘤亚型的生物学特性的差异导致免疫应答程度不尽相同,其中中国的主要亚型肢端型黑色素瘤(acral melanoma,AM)患者从ICI治疗中获益相对有限,特别是仅接受免疫单药治疗时。目前全球尚缺乏针对AM的统一分期分型标准及规范化治疗方案,ICI在AM罕见亚型中的临床应用证据仍然不足。在新辅助治疗中,多项国际上大型Ⅱ/Ⅲ期针对CM的临床试验(如SWOG 1801、NADINA)表明,ICI新辅助联合治疗可以显著提高CM患者的病理学缓解率。而AM新辅助治疗仍处于探索阶段,对于可切除的Ⅲ/Ⅳ期患者,特瑞普利单抗联合溶瘤病毒或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和替莫唑胺治疗已显示出潜力,但长期生存获益还需要更长时间及更大样本量的临床研究来证实。在辅助治疗方面,针对BRAF突变AM患者,来自中国的真实世界研究证实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与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抑制剂单药用于治疗高风险可切除的Ⅲ/Ⅳ期黑色素瘤患者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目前尚缺乏头对头的比较;对于可切除的Ⅲ/Ⅳ期BRAF野生型AM患者,PD-1抑制剂联合辅助治疗比单药更能够减少复发风险,并能够提高生存率。在晚期治疗方面,无论是帕博利珠单抗,还是特瑞普利单抗和普特利单抗,在中国人群中开展的临床试验疗效均较低。ICI联合其他治疗策略(包括联合化疗、抗血管生成药物、双免疫或3种免疫)可以改善肿瘤微环境,预后更明确,但安全性还有待评估;针对ICI耐药的AM患者,目前正在探索和验证多种治疗方案,如免疫联合治疗、靶向治疗和化疗。此外,一系列新兴免疫疗法[T细胞受体工程改造、肿瘤疫苗、嵌合抗原受体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AR-T)细胞疗法、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 drug conjugate,ADC)]也正在研发中。本综述聚焦于ICI在AM治疗中的临床研究进展,涵盖新辅助治疗、辅助治疗及晚期治疗各阶段的疗效证据与安全性评价,并探讨潜在生物标志物和联合治疗策略,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端型黑色素瘤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新辅助治疗 辅助治疗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泌体作为肿瘤诊断生物标记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姜良弟 顾永卫(综述) 刘继勇(审校)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22-427,共6页
恶性肿瘤是全世界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肿瘤的有效筛查和早期诊断是临床难点。现有的肿瘤标记物存在灵敏度低和特异性差的缺陷。外泌体是具有磷脂双分子膜结构的纳米级囊泡,广泛分布于多种体液中。研究表明肿瘤来源的外泌体与肿瘤的发... 恶性肿瘤是全世界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肿瘤的有效筛查和早期诊断是临床难点。现有的肿瘤标记物存在灵敏度低和特异性差的缺陷。外泌体是具有磷脂双分子膜结构的纳米级囊泡,广泛分布于多种体液中。研究表明肿瘤来源的外泌体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内容物包括蛋白质,RNA和DNA,糖蛋白、糖脂和脂质成分均可作为高灵敏度的肿瘤特异性标志物,在肿瘤基础研究和临床检验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肿瘤来源的外泌体有望成为一种新型无创的肿瘤诊断标记物。文章主要从外泌体的生物学特性、作为诊断性生物标志物的优势以及在肿瘤诊断、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估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肿瘤 诊断 生物标记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知黄抗癌方中7种成分的含量
5
作者 芮黎珺 杨喜梅 +2 位作者 王瑶 刘梅 徐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53-2156,共4页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知黄抗癌方中红景天苷、绿原酸、芒果苷、虎杖苷、盐酸小檗碱、异牡荆素、白藜芦醇的含量。方法分析采用SPOLARC_(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mL/min;柱温30℃;...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知黄抗癌方中红景天苷、绿原酸、芒果苷、虎杖苷、盐酸小檗碱、异牡荆素、白藜芦醇的含量。方法分析采用SPOLARC_(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75nm。结果7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91.32%~106.95%,RSD0.4%~2.9%。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专属性好,可用于知黄抗癌方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黄抗癌方 化学成分 含量测定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沙利铂致外周神经毒性症状特性及变化趋势的纵向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丁彩艳 薛嵋 +1 位作者 吴洪斌 陆箴琦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17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肠癌患者使用奥沙利铂期间外周神经毒性症状特性、变化趋势及非药物影响因素。方法对113例使用奥沙利铂肠癌患者,采用神经毒性患者自述问卷(PNQ)于累积剂量达200mg/m2、540mg/m2、850mg/m2时进行随访调查,评估外周神经毒性症状... 目的探讨肠癌患者使用奥沙利铂期间外周神经毒性症状特性、变化趋势及非药物影响因素。方法对113例使用奥沙利铂肠癌患者,采用神经毒性患者自述问卷(PNQ)于累积剂量达200mg/m2、540mg/m2、850mg/m2时进行随访调查,评估外周神经毒性症状的严重度;Podo触觉测量笔及温度觉测量笔分别检测患者触觉及温度觉有无异常。结果首次使用奥沙利铂后88.5%患者出现肢体感觉异常,首发表现以手部麻木为主,其次为刺痛。不同累积剂量时外周神经毒性严重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当累积剂量达200mg/m2、540mg/m2时,不同给药方式的患者外周神经毒性严重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4例患者触觉减弱。结论肠癌患者使用奥沙利铂期间感觉神经损伤发生率高于运动神经损伤,且程度较重;随着剂量的累积,外周神经毒性症状越严重。健康教育时应提供针对性指导,鼓励患者使用中心静脉导管给药,可有效避免化疗前期肢体感觉异常,延缓外周神经毒性症状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沙利铂 外周神经毒性 给药方式 神经毒性患者自述问卷 纵向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环磷酰胺的浓度 被引量:5
7
作者 葛勇前 陆国椿 凌云华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3-215,共3页
目的 建立一种可靠、便捷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环磷酰胺 (CTX)浓度的方法。方法 以异环磷酰胺 (Ifo)为内标 ,采用惠普 1 1 0 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 ,分析柱HPLichrosphereC8柱 (2 50mm× 4mm ,5μm) ,前加HPLicrosphere保护... 目的 建立一种可靠、便捷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环磷酰胺 (CTX)浓度的方法。方法 以异环磷酰胺 (Ifo)为内标 ,采用惠普 1 1 0 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 ,分析柱HPLichrosphereC8柱 (2 50mm× 4mm ,5μm) ,前加HPLicrosphere保护柱 ;流动相为 :乙腈∶水 =1 8∶82 (V/V) ,流速为 1 .5mL/min ;检测波长为 1 95nm ;室温2 5℃。血浆样品以甲醇沉淀蛋白。结果 色谱峰分离良好 ,无干扰。线性方程为 :Y =4.861X +0 .1 81 7,r =0 .9999;线性范围 :0 .5~ 50 μg/mL ;检测限 :0 .1 μg/mL。 结论 本法是一种可靠、便捷的检测血浆CTX浓度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酰胺 高效液相色谱 肿瘤化疗药 药物浓度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药效实验筛选降脂利肝颗粒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2
8
作者 卞晓岚 沈龙海 +2 位作者 王新梅 李燕 翟青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98-1201,共4页
目的:通过药效实验对降脂利肝颗粒的提取工艺进行筛选。方法:通过给予高脂饮食制作高脂血症鹌鹑模型,分别给予降脂利肝颗粒水提取法、水提醇沉法、85%乙醇提取法和30%乙醇提取法4种提取工艺的浸膏,各设低、高两个剂量组共8组,另设吉非... 目的:通过药效实验对降脂利肝颗粒的提取工艺进行筛选。方法:通过给予高脂饮食制作高脂血症鹌鹑模型,分别给予降脂利肝颗粒水提取法、水提醇沉法、85%乙醇提取法和30%乙醇提取法4种提取工艺的浸膏,各设低、高两个剂量组共8组,另设吉非罗齐阳性对照组。检测动物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结果:水提取法和30%乙醇提取法制备的浸膏得率最高,均为32.19%。模型动物经口服给药后,动物的血脂指标均有下降,其中水提醇沉法、85%乙醇提取法和30%乙醇提取法制备的浸膏降低TC、TG和LDL-C效果较好,与吉非罗齐对照组相似。结论:经药效筛选,结合浸膏得率,确定30%乙醇提取法为4种提取工艺中的最佳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脂利肝颗粒浸膏 提取工艺 药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A-PLS的秦皮提取液中秦皮甲素的快速测定 被引量:1
9
作者 杨铭 陈佳蕾 +4 位作者 余敏英 史秀峰 顾希钧 钮慧珏 徐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47-851,共5页
目的探讨连续投影算法(SPA)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用于快速测定秦皮提取液中秦皮甲素的可行性。方法以HPLC分析值作为参照,采集不同产地的秦皮提取液的紫外光谱,运用SPA算法筛选样本的紫外特征波长,PLS算法建立快速测定秦皮甲素的数学... 目的探讨连续投影算法(SPA)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用于快速测定秦皮提取液中秦皮甲素的可行性。方法以HPLC分析值作为参照,采集不同产地的秦皮提取液的紫外光谱,运用SPA算法筛选样本的紫外特征波长,PLS算法建立快速测定秦皮甲素的数学模型。结果应用SPA算法筛选,只用了全部变量的16.21%(65个变量)建立模型,所建模型的预测集相关系数(RP)及预测均方根(RMSEP)分别为0.969 0、0.067 0。结论 SPA算法可以在不降低模型性能的前提下显著降低模型的复杂度,结合PLS算法建立的模型可以用于快速测定秦皮提取液中秦皮甲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投影算法 偏最小二乘法 紫外光谱 秦皮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Caco-2细胞模型观察介质pH和氨氯地平对替米沙坦跨膜吸收转运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霞 江涛 翟青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605-1609,共5页
目的探讨介质pH值和常用合并用药氨氯地平对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型)拮抗剂替米沙坦跨膜吸收转运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结直肠癌Caco-2细胞,通过细胞形态观察、跨上皮细胞电阻(TEER)测定和荧光黄通透性实验验证Caco-2细胞单层完整性;通... 目的探讨介质pH值和常用合并用药氨氯地平对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型)拮抗剂替米沙坦跨膜吸收转运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结直肠癌Caco-2细胞,通过细胞形态观察、跨上皮细胞电阻(TEER)测定和荧光黄通透性实验验证Caco-2细胞单层完整性;通过ATP酶活性测定和双向转运实验分析替米沙坦是否外排糖蛋白(P-gp)底物;观察改变介质pH及合并使用氨氯地平时对替米沙坦跨膜吸收转运的影响。结果建立的Caco-2细胞单层完整,适用于转运实验。替米沙坦ATP酶活性与空白对照ATP酶活性的比值为1.73,双向转运实验结果显示外排比率为4.53。随着pH值(8.0~5.0)的降低,替米沙坦吸收表观通透性逐渐增强,跨膜吸收转运呈现明显的pH依赖性。在pH 7.4且合并氨氯地平时,替米沙坦吸收表观通透性明显增强。结论P-gp可能参与替米沙坦跨膜分泌转运,介质pH酸性环境和氨氯地平可易化替米沙坦跨膜吸收转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米沙坦 氨氯地平 CACO-2细胞 药物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糖复方对脂性肝细胞损伤与高脂血症的保护作用
11
作者 巫冠中 章娟 黄维佳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0年第3期260-265,共6页
目的:研究降糖复方对脂肪酸诱导的HepG2细胞脂性损伤与鹌鹑高脂血症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饲料诱导鹌鹑实验性高脂血症模型以及采用棕榈酸与油酸混合脂肪酸诱导HepG2细胞发生脂肪损伤变性,结合含药血清学,检测细胞与血清中TG、丙二... 目的:研究降糖复方对脂肪酸诱导的HepG2细胞脂性损伤与鹌鹑高脂血症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饲料诱导鹌鹑实验性高脂血症模型以及采用棕榈酸与油酸混合脂肪酸诱导HepG2细胞发生脂肪损伤变性,结合含药血清学,检测细胞与血清中TG、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以及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LD-C)含量;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质聚集情况;检查鹌鹑动脉内膜病理变化。结果:降糖复方明显减少高血脂鹌鹑动脉内膜粥样硬化斑块和抑制内膜病变程度,降低HepG2细胞内脂质堆积,降低细胞与血清中TG、MDA的含量,并调节SOD活性。结论:降糖复方显著抑制细胞的脂质蓄积,减轻鹌鹑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糖复方 HEPG2 脂性肝细胞损伤 鹌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铂纳米脂质体的小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晓萌 葛勇前 +7 位作者 蒋国梁 陆国椿 王漪璇 杨焕军 芮蒙杰 陈剑 于欣欣 徐宇虹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863-866,共4页
背景与目的:顺铂是临床常见的具有放疗增敏作用的抗肿瘤药物,但由于其进入体内迅速与血浆蛋白结合而限制了放疗增敏作用的发挥,顺铂的缓释制剂有望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增加疗效,并降低毒性,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长循环纳米脂质体包裹的顺... 背景与目的:顺铂是临床常见的具有放疗增敏作用的抗肿瘤药物,但由于其进入体内迅速与血浆蛋白结合而限制了放疗增敏作用的发挥,顺铂的缓释制剂有望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增加疗效,并降低毒性,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长循环纳米脂质体包裹的顺铂在小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方法:选用C57BL/6N近交系Lewis肺癌荷瘤小鼠80只(肿瘤生长5~7d),分成两组,普通顺铂组(CDDP)和顺铂脂质体组(LDDP),尾静脉分别注射顺铂注射液和顺铂长循环纳米脂质体,剂量均为6mg/kg,于注射后不同的时间取血并处死动物,取肿瘤、肾、肝和肺组织,每个时间点各5只小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游离铂的含量。药动学软件3P97进行数据分析。结果:CDDP组小鼠在注射后游离铂立即达到最高血药浓度3.24μg/ml,并迅速降低,2h后在血液中已经无法检测出游离铂。LDDP组小鼠注射后1h,血浆游离铂达峰浓度13.79μg/ml,是CDDP组峰浓度的4倍多。72h后血药浓度为1.04μg/ml,血中顺铂浓度呈明显的两相性变化过程,初始相顺铂浓度快速下降,半衰期为1.27h,其后第二相顺铂浓度缓慢下降,半衰期为19.47h。结论:顺铂纳米脂质体新配方,使游离铂的血药浓度长时间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初步达到了长循环,缓释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铂 脂质体 纳米 药代动力学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K4/6抑制剂不良反应评估:基于FAERS数据库的真实世界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佘友俊 郭子寒 +1 位作者 张忠伟 杜琼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08-919,共12页
背景与目的: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和6(cyclin-dependent kinase 4/6,CDK4/6)抑制剂的开发和批准是激素受体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治疗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类药物疗效相似,但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s,AE)各有不同,直接影响临床用药选择。... 背景与目的: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和6(cyclin-dependent kinase 4/6,CDK4/6)抑制剂的开发和批准是激素受体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治疗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类药物疗效相似,但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s,AE)各有不同,直接影响临床用药选择。目前关于CDK4/6抑制剂的安全性在真实世界中的系统研究尚不全面。而本研究则通过对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DA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FAERS)进行信号挖掘,比较CDK4/6抑制剂AE的差异,发现未知AE信息,旨在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AE监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提取FAERS数据库中2014年第一季度至2023年第一季度的所有数据,去除重复报告后,对将“palbociclib(哌柏西利)”、“abemaciclib(阿贝西利)”和“ribociclib(瑞波西利)”列为“首要怀疑”的报告,通过比例失衡测量法进行数据分析。本研究采用报告比值比(reporting odds ratio,ROR)法和MHRA法识别信号,阳性信号需要同时满足:报告数≥3、ROR的95%置信区间的下限>1、比例报告比值比(proportional reporting ratios,PRR)>2、χ^(2)>4的标准。结果:研究选出85562条与CDK4/6抑制剂相关的AE报告。哌柏西利在血液学和淋巴系统AE中信号最强(白细胞减少症ROR=20.01)。在胃肠道系统和肝肾系统中,哌柏西利的AE信号较其他药物低(腹泻ROR=1.95,γ-谷氨酰转移酶升高ROR=0.36,血肌酐升高ROR=1.01)。阿贝西利在胃肠道系统信号最强(腹泻ROR=13.54);在肝肾系统也表现出较强的AE信号(γ-谷氨酰转移酶升高ROR=2.58,血肌酐升高ROR=7.74);在血液和淋巴系统AE信号较其他药物低(白细胞减少ROR=5.34)。瑞波西利在血液和淋巴系统中的AE信号强度低于哌柏西利(白细胞减少症ROR=7.55);但在肝肾系统AE中,瑞波西利的γ-谷氨酰转移酶升高信号强度最高(ROR=4.05)。另外,在罕见严重的肝脏AE中,阿贝西利肝衰竭(ROR=3.50)和药物诱导的肝损伤(ROR=4.68)信号最强。研究还发现多形性红斑(ROR=3.06)是阿贝西利新的AE信号。结论:CDK4/6抑制剂安全性的特点各不相同。对FAERS数据库的分析揭示哌柏西利和瑞波西利有血液和淋巴系统毒性、阿贝西利存在胃肠道毒性和肝毒性。研究同时发现阿贝西利严重AE为多形性红斑。结果提示,治疗期间医疗人员需要依据患者生理状态和药物AE的特点进行个体化用药选择和AE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K4/6抑制剂 不良事件 FAERS 真实世界 比例失衡法 药物警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化疗致肝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刘加葳 李丹 翟青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2-62,共11页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患者化疗方案复杂且通常采用多药联合治疗,化疗周期长,不良反应较多。在肿瘤患者的临床诊疗实践中,药物性肝损伤也是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在药物引起的肝损伤中,抗肿瘤药物引起的肝损伤占15%。为了解临床乳腺癌患者化...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患者化疗方案复杂且通常采用多药联合治疗,化疗周期长,不良反应较多。在肿瘤患者的临床诊疗实践中,药物性肝损伤也是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在药物引起的肝损伤中,抗肿瘤药物引起的肝损伤占15%。为了解临床乳腺癌患者化疗致肝损伤的情况,探索其高危影响因素,为临床乳腺癌化疗致肝损伤相关不良反应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例对照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化疗引起肝损伤的风险因素。采用二元logistic分析建立肝损伤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检测该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本研究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乳腺癌患者724例。其中40.74%的患者化疗期间出现肝损伤。二元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分段、TNM分期、肝脏基础疾病、密集型化疗方案、紫杉醇联合铂类化疗方案、含蒽环类化疗方案、目前化疗所处周期为乳腺癌患者化疗引起肝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二元logistic模型:P=1/1+ExpΣ(0.901﹣AX1+1.01X2+BX3﹣1.82X4+5.225X5+1.256X6+0.874X7﹣0.764X8),其特异度为91.61%,灵敏度为81.69%,准确度为87.60%,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为87.92%,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为87.00%。同时ROC曲线分析显示,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923(95%CI:0.901~0.944,P<0.001)。结论:该预测模型能够满足临床乳腺癌患者化疗致肝损伤的预测要求,具有较强的临床适用性及可推广性,这为后期对乳腺癌患者肝损伤不良反应的预测及临床干预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化疗 肝损伤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苓四逆汤联合益生菌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佳伟 刘加葳 刘玉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79-1681,共3页
目的探讨参苓四逆汤联合益生菌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9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2组均给予益生菌,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匹维溴铵,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苓四逆汤,疗程28 d。检测临床疗效、症状缓... 目的探讨参苓四逆汤联合益生菌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9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2组均给予益生菌,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匹维溴铵,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苓四逆汤,疗程28 d。检测临床疗效、症状缓解程度、MC数目、5-HT、NPY、SP、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缓解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MC数目更少(P<0.05),5-HT、NPY、SP更低(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四逆汤联合益生菌可安全有效地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相关实验室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苓四逆汤 益生菌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欧洲肝病学会临床实践指南:囊性肝病管理》推荐意见 被引量:2
16
作者 任航莹 任克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712-2715,共4页
2022年6月,欧洲肝病学会(EASL)发布囊性肝病管理临床实践指南,对非感染性囊性肝病的临床管理提供了意见指导,病变包括单纯性肝囊肿、肝脏黏液性囊性肿瘤(mucinous cystic neoplasm,MCN)、多囊肝病(polycystic liver disease,PLD)、Carol... 2022年6月,欧洲肝病学会(EASL)发布囊性肝病管理临床实践指南,对非感染性囊性肝病的临床管理提供了意见指导,病变包括单纯性肝囊肿、肝脏黏液性囊性肿瘤(mucinous cystic neoplasm,MCN)、多囊肝病(polycystic liver disease,PLD)、Caroli病、Caroli综合征、胆道错构瘤和胆管周围囊肿。胆总管囊肿不在本指南讨论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性肝病 疾病管理 诊疗准则(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