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70岁以上老年人胃恶性肿瘤的治疗与预后 被引量:3
1
作者 朱蕙燕 王亚农 +1 位作者 蔡宏 莫善兢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456-458,共3页
目的 :研究老年人胃恶性肿瘤的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 ,以期改善他们的生存率。方法 :1984— 1995年共收治 70岁以上的老年胃恶性肿瘤 110例。 6 0例行根治术 ,2 2例行姑息切除 ,2 4例行探查术 ,4例行胃空肠吻合术。结果 :根治术的三年... 目的 :研究老年人胃恶性肿瘤的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 ,以期改善他们的生存率。方法 :1984— 1995年共收治 70岁以上的老年胃恶性肿瘤 110例。 6 0例行根治术 ,2 2例行姑息切除 ,2 4例行探查术 ,4例行胃空肠吻合术。结果 :根治术的三年、五年生存率分别是 6 8.4%和 5 5 .0 8%。术后总的并发症为 16 .36 % (19/ 110 ) ,病死率是 1.8% (2 / 110 )。多因素分析显示 :分期和行根治术与预后有关。结论 :老年人免疫状态差 ,手术风险大。纠正和改善其各种状况 ,在围手术期间给以特别的关心和护理 ,争取做根治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胃肿瘤 根治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临床中中医药治疗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郑雪勇 冯联忠 +1 位作者 李斌 赵广法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5期1171-1172,共2页
目的:讨论中药抗肿瘤疗效和Fas/FasL基因对医疗的作用。方法:将肝癌细胞用0、0.01、0.1、1μg/mL表阿霉素一一处理,把上述处理的肝癌细胞和有无参处理的淋巴细胞放在一起培养,观察放入中药或fasl抗体之后对肿瘤的效果;用PCR对化疗药物... 目的:讨论中药抗肿瘤疗效和Fas/FasL基因对医疗的作用。方法:将肝癌细胞用0、0.01、0.1、1μg/mL表阿霉素一一处理,把上述处理的肝癌细胞和有无参处理的淋巴细胞放在一起培养,观察放入中药或fasl抗体之后对肿瘤的效果;用PCR对化疗药物处理的肝癌细胞Fas/Fasl的具体表达测定,结果:未处理的肝癌细胞OD值最高,而用1μg/mL表阿霉素处理的肝癌细胞OD值高于0,0.01,0.1μg/mL处理的。对于0μg/mL表阿霉素干预的7402肝癌细胞fasl表达对比,7402肝癌细胞表达fas和fasl基因,0.01,0.1μg/mL的降低、1μg/mL的增高;fasl单克隆抗体介入之后,0,0.01,0.1μg/mL表阿霉素处理的肝癌细胞的OD值也高于空白对照。结论:中药抗肿瘤可以增效减毒;Fas/FasL系统在抗肿瘤免疫机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细胞 中医药 DMEM Fas、FasL 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35
3
作者 徐宇 朱蕙燕 +3 位作者 龙子雯 刘晓文 郑洪途 王亚农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46-451,共6页
背景与目的: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AGEJ)的发病率逐步升高,且由于其解剖部位特殊,预后相对较差。本研究旨在总结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外科治疗的AGEJ的临床资料,以探讨影响AGEJ术后生存的相关... 背景与目的: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AGEJ)的发病率逐步升高,且由于其解剖部位特殊,预后相对较差。本研究旨在总结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外科治疗的AGEJ的临床资料,以探讨影响AGEJ术后生存的相关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1日-2005年9月31日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腹部外科收治的749例可切除的AGEJ病例的临床和病例资料,并对其进行随访。AJCC分期:Ⅰ期90例(12.0%),Ⅱ期165例(22.0%),Ⅲ期379例(50.6%),Ⅳ期115例(15.4%)。手术根治率89.5%,R0根治切除率87.4%。生存率计算及生存曲线绘制采用Kaplan-Meier法,单因素预后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预后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本组病例的总体5年生存率为38.5%,中位生存期为38个月。手术性质、淋巴结清扫范围、胃体切除范围、联合胰脾切除、大体标本类型、肿瘤累及贲门、肿瘤部位、肿瘤最大径、分化程度、脉管侵犯、淋巴结阳性比、阳性切缘、肿瘤残留分级以及TNM分期在单因素分析中显示对预后有显著影响。胸腹联合手术与单纯进腹手术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8.3%vs40.1,P=0.85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残留分级、脉管累及、淋巴结阳性比及TNM分期是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AGEJ的外科治疗中,手术入路的选择不影响患者的预后。手术应行标准D2淋巴清扫,并达到R0根治切除。联合胰脾切除疗效有待临床验证。病理检查中,应尽可能检出16枚以上的淋巴结,以保证分期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贲门癌 预后分析 多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结转移阳性比率在预测T_3期胃癌患者预后中的价值 被引量:18
4
作者 刘晓文 王亚农 +1 位作者 朱蕙燕 徐宇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71-376,共6页
背景与目的:现有的TNM分期以转移淋巴结数作为淋巴结分期的标准,故对清扫的淋巴结数目有要求的同时,也可能因淋巴结清扫范围的不同而产生分期偏移。本研究将探讨淋巴结转移阳性比率在预测T3期胃癌患者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 背景与目的:现有的TNM分期以转移淋巴结数作为淋巴结分期的标准,故对清扫的淋巴结数目有要求的同时,也可能因淋巴结清扫范围的不同而产生分期偏移。本研究将探讨淋巴结转移阳性比率在预测T3期胃癌患者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3例接受胃癌D2根治手术且淋巴结清扫总数≥15枚的T3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淋巴结转移阳性比率及淋巴结转移阳性枚数与清扫的淋巴结总数间的相关性及淋巴结转移阳性比率在预测T3期胃癌患者预后中的价值。结果:当清扫的淋巴结≥15枚时,淋巴结转移阳性比率的高低与检出的淋巴结总数无相关性(r=0.069,P>0.05),而淋巴结转移阳性枚数与检出的淋巴结总数具有相关性(r=0.237,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淋巴结转移阳性比率影响T3期胃癌患者预后(Log-rankχ2=92.414,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阳性比率是影响T3期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之一。淋巴结转移阳性比率预测T3期胃癌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与淋巴结转移阳性枚数预测结果的差异无显著性(P>0.01)。结论:淋巴结转移阳性比率是影响T3期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在淋巴结清扫范围足够的情况下,淋巴结转移阳性比率预测T3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准确性与淋巴结转移阳性枚数的预测能力相当,在预测T3N3期胃癌预后方面,淋巴结转移阳性比率较淋巴结转移阳性个数更为准确、客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淋巴结转移 分期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伴肝转移患者的预后因素 被引量:12
5
作者 蔡三军 管祖庆 +1 位作者 徐烨 莫善兢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459-461,共3页
目的 :探讨影响大肠癌伴肝转移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 :1995年 5月— 1999年 12月间本院外科手术治疗的 6 4例大肠癌伴肝转移患者 ,部分患者全身化疗或肝动脉插管化疗 ,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组大肠癌肝转移患者占大肠癌... 目的 :探讨影响大肠癌伴肝转移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 :1995年 5月— 1999年 12月间本院外科手术治疗的 6 4例大肠癌伴肝转移患者 ,部分患者全身化疗或肝动脉插管化疗 ,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组大肠癌肝转移患者占大肠癌患者 10 .2 %。肝转移灶大小、术前CEA水平、原发灶切除、辅助治疗方式为影响生存的独立的预后因素。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分化程度、肝转移灶数目与预后无关。肝转移灶 >5cm、术前CEA >10 0 μg/ml、原发灶未切除的患者的生存时间 (3.5 2月 )显著低于其他患者 (2 1.6 0月 )。结论 :治疗方式对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影响显著 ,应积极切除原发灶、治疗转移灶。肝动脉插管化疗优于全身化疗。肝转移灶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肝转移 预后因素 治疗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前切除术标本下切缘长度随时间的变化及其规律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亚农 莫善兢 +1 位作者 朱蕙燕 蔡宏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62-164,167,共4页
目的 :研究直肠癌前切除术肿瘤下切缘的长度在不同时间的变化及其规律。方法 :选择本院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 2 0例 ,分别测量游离完成后肿瘤下缘至切除线距离 (游离切缘 ) ,标本离体时切缘 (离体切缘 ) ,手术结束时切缘 (延时切缘 ) ,甲... 目的 :研究直肠癌前切除术肿瘤下切缘的长度在不同时间的变化及其规律。方法 :选择本院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 2 0例 ,分别测量游离完成后肿瘤下缘至切除线距离 (游离切缘 ) ,标本离体时切缘 (离体切缘 ) ,手术结束时切缘 (延时切缘 ) ,甲醛固定后切缘 (固定切缘 )。分析比较切缘收缩的变化。结果 :游离切缘、离体切缘、延时切缘、固定切缘均呈缩短趋势 ,其均数分别为 (4 87± 1 34 )cm、(3 42± 1 39)cm、(2 83± 1 18)cm、(1 91± 1 0 2 )cm ,经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其均数有显著差异 (P <0 0 0 0 1)。均数间两两比较结果表明 ,游离切缘分别与离体切缘、延时切缘、固定切缘之间以及离体切缘与固定切缘之间有显著差异。腹膜返折以下组在肿瘤切除前至肿瘤切除后各不同时间的切缘收缩率均较膜返折以上组为高。标本经甲醛固定后下切缘≤ 1cm者与 >1cm者相比 ,切缘收缩率较大。结论 :直肠癌前切除术肿瘤下切缘的估计应考虑切缘的收缩率。建议对腹膜返折以下直肠癌前切除术的标本离体后下切缘应为 1— 2cm为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前切除术 手术切缘 长度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类癌43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21
7
作者 王铭河 莫善兢 王亚农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72-74,共3页
目的 :探讨直肠类癌的临床、病理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43例直肠类癌的临床病理资料 ,并进行随访 ,将其按直径大小和肌层有无浸润分别分组 ,比较各组手术治疗效果和生存率。结果 :直肠类癌最大径 <2cm组五年生存率为 10 ... 目的 :探讨直肠类癌的临床、病理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43例直肠类癌的临床病理资料 ,并进行随访 ,将其按直径大小和肌层有无浸润分别分组 ,比较各组手术治疗效果和生存率。结果 :直肠类癌最大径 <2cm组五年生存率为 10 0 % ,最大径 >2cm组五年生存率为 43 % ,两者有显著差别 (χ2 =2 1.83 ,P <0 .0 0 1) ,未浸润肌层组五年生存率为 10 0 % ,浸润肌层组五年生存率为 50 % ,两者有显著差别 (χ2 =16.95,P <0 .0 0 1)。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类癌 诊断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27例报告 被引量:8
8
作者 徐烨 彭俊杰 +3 位作者 蔡三军 水若红 胡育前 汤德峰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9期722-725,共4页
背景与目的: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在临床上极为少见,除外科手术外,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而外科治疗方式的选择也一直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该病临床特征、治疗方式和患者生存情况的分析,探讨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背景与目的: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在临床上极为少见,除外科手术外,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而外科治疗方式的选择也一直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该病临床特征、治疗方式和患者生存情况的分析,探讨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收集过去16年本院收治的所有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方式。结果:共收集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27例,平均年龄55.38岁,女性略占多数,73.0%的患者曾被误诊,肿瘤最大径平均为3.76cm,淋巴结转移(72.7%)较脉管/神经侵犯(22.7%)常见,但仅脉管/神经侵犯和远处转移与预后有相关性。接受扩肛广泛切除者术后局部复发率高,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APR)者无局部复发,手术方式与预后无相关性。结论: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以女性略占多数,该病易被误诊,脉管/神经侵犯和远处转移者预后差。APR手术在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中仍是一个重要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管直肠 恶性黑色素瘤 腹会阴联合切除术 局部广泛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1
9
作者 王春萌 师英强 +4 位作者 傅红 赵广法 周烨 王坚 许玲辉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873-875,共3页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最常见的消化道间质肿瘤,这些肿瘤通常存在酪氨酸受体激酶KIT(75%~80%)或PDGFRA(5%~10%)激活性突变。激活性突变使配体独立激活,然后激发KIT或PDG-FRA组成性激活介...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最常见的消化道间质肿瘤,这些肿瘤通常存在酪氨酸受体激酶KIT(75%~80%)或PDGFRA(5%~10%)激活性突变。激活性突变使配体独立激活,然后激发KIT或PDG-FRA组成性激活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从而发生不可控制的细胞增生,同时抑制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甲磺酸伊马替尼 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微卫星不稳在中国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徐烨 蔡三军 +2 位作者 孙孟红 莫善兢 施达仁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28-131,共4页
背景与目的: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ered 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综合征,国外报道90%的HNPCC肿瘤表现为微卫星不稳(m icrosatellite instab ility,MSI),可作为筛查HNPCC的金标准。本研究旨... 背景与目的: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ered 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综合征,国外报道90%的HNPCC肿瘤表现为微卫星不稳(m icrosatellite instab ility,MSI),可作为筛查HNPCC的金标准。本研究旨在了解中国HNPCC肿瘤MSI发生率以及可疑HNPCC患者大肠癌肿瘤中的MSI发生率,由此探讨大肠癌患者家族中的胃癌等HNPCC相关肿瘤对发现HNPCC患者的意义。方法:选择符合Am sterdam标准的HNPCC组大肠癌标本18例,和不符合Am sterdam标准、但高度怀疑为HNPCC的可疑HNPCC组大肠癌标本16例,检测BAT26、D2S123、BAX、IGFIIR、hMSH3和hMSH6 6个微卫星位点的微卫星不稳在两组中的发生率,比较两组微卫星不稳频率的差异。结果:上述各微卫星位点在HNPCC组和可疑HNPCC组标本中均显示较高的突变率。高度微卫星不稳肿瘤在两组标本中的检出率分别为94.4%和93.7%,差异无显著性。BAT26对高度微卫星不稳肿瘤敏感度高。结论:MSI在中国HNPCC患者中的发生频率与国外类同。仅用BAT26可发现大部分高度微卫星不稳肿瘤。将胃癌等HNPCC相关肿瘤纳入临床诊断标准,可能有助于避免在中国大肠癌人群中漏诊HNPCC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 非息肉病性 结直肠癌 傲卫星不稳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小探头内镜超声在胃癌术前T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召珍 贺益萍 +3 位作者 沈俊 许玲辉 盛伟琪 师英强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4-49,共6页
背景与目的:内镜超声是目前临床上广泛运用的胃癌术前分期的检查方法。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及黏膜剥离术在治疗早期胃癌中已广泛开展,因此提高胃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尤其是早期胃癌的诊断率。本文旨在探讨高频小探头内镜超声(high frequenc... 背景与目的:内镜超声是目前临床上广泛运用的胃癌术前分期的检查方法。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及黏膜剥离术在治疗早期胃癌中已广泛开展,因此提高胃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尤其是早期胃癌的诊断率。本文旨在探讨高频小探头内镜超声(high frequency endoscopic ultrasound mini probe,UMP)在胃癌术前T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10月-2009年4月,对63例胃癌患者术前分别行高频小探头内镜超声和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检查,并与手术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UMP与MSCT对T分期判断准确率分别为82.26%(51/62)和88.71%(55/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MP与MSCT对早期胃癌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00%和88.89%;进展期胃癌的诊断准确率则是79.25%和88.68%。结论:UMP对早期胃癌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对于内镜下查找浅表病灶应首选UM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高频小探头内镜超声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 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4v6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5
12
作者 周烨 朱慰祺 +2 位作者 师英强 施达仁 陆洪芬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91-394,共4页
目的:研究CD44v6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评估其在胃癌预后中的地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TM)法,检测42例远隔癌灶部位"正常"胃粘膜和188例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中CD44v6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预... 目的:研究CD44v6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评估其在胃癌预后中的地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TM)法,检测42例远隔癌灶部位"正常"胃粘膜和188例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中CD44v6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CD44v6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67.6%,明显高于远隔癌灶部位"正常"胃粘膜的表达(9.5%)(P<0.01),并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表明CD44v6表达与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均显著相关(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脉管侵犯、TNM分期和CD44v6表达是影响胃癌患者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CD44v6在胃癌组织中具有较高的表达,有可能成为判断胃癌预后的有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达 CD44V6 胃癌 临床病理指标 预后 相关性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标本下切缘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亚农 朱蕙燕 +2 位作者 蔡宏 吴江宏 莫善兢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对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肿瘤下切缘不同阶段长度的测量,探讨其变化规律。同时分析切缘对局部复发率和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择距肛缘≤8cm的直肠癌行低位直肠前切除术患者 184例,全部病例均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对每例直...    目的:对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肿瘤下切缘不同阶段长度的测量,探讨其变化规律。同时分析切缘对局部复发率和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择距肛缘≤8cm的直肠癌行低位直肠前切除术患者 184例,全部病例均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对每例直肠标本的三个不同阶段的肿瘤下切缘进行测量:①术中切缘;②离体切缘;③化学固定后切缘(简称固定切缘)。计算不同阶段切缘的收缩率。对不同长度切缘对生存率和局部复发率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全部病例经病理检查切缘均无肿瘤残留。术中切缘、离体切缘、固定切缘均呈缩短趋势,其平均长度分别为: 4. 6cm(SD=0. 9)、3. 3cm(SD=1. 1)、2. 0cm(SD=0. 9)。切缘长度平均收缩率分别为:①离体切缘与术中切缘收缩率 71. 7%;②固定切缘与离体切缘收缩率 60. 1%;③固定切缘与术中切缘收缩率 43. 5%。全组局部复发 12例(6. 5% )。生存分析结果表明:离体切缘≤2cm者与>2cm者相比,以及固定切缘≤1cm与 >1cm者相比,其总生存率和局部复发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 05)。结论: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肿瘤下切缘的估计应考虑切缘的收缩率。直肠切除后应立即对离体标本的下切缘进行测量,其数据较为准确。我们的资料表明:离体切缘≤2cm者与>2cm者对总生存率和局部复发率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前切除术 切缘 复发 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患者术前外周血CCL18的检测及其意义 被引量:9
14
作者 吴江宏 王亚农 +1 位作者 欧周罗 师英强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0期835-837,共3页
背景与目的:趋化因子配体18(CCL18)主受由树突状细胞及单核细胞分泌,吸引淋巴细胞及未成熟的树突状细胞参与初次免疫应答文献报道多与自身免疫疾病相关,如戈谢病、特应性皮炎等,其在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文献报道不多,与胃癌的关... 背景与目的:趋化因子配体18(CCL18)主受由树突状细胞及单核细胞分泌,吸引淋巴细胞及未成熟的树突状细胞参与初次免疫应答文献报道多与自身免疫疾病相关,如戈谢病、特应性皮炎等,其在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文献报道不多,与胃癌的关系则鲜有研究本研究通过检测各期胃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CCL18含苗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腹部外科2005年7月-12月胃镜活检证实胃癌患者60例,无于术禁忌症。其中男性41例,女性19例,年龄30~76岁,中位年龄53.5岁。另取20份健康体检者外周血标本作为正常人群对照,以ELISA法检测血浆CCL18含量。结果:60例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CL18浓度为(115.94±22.56)μg/ml,显著高于健康人(42.46±13.97)pg/ml(P=0.000)胃癌术前外周血中CCL18的浓度随N分期、TNM分朗的升高及肿瘤分级(G)的降低而降低。TNM Ⅲ、Ⅳ期胃癌患者血浆中CCL18的浓度与健康人无差别。结论:胃癌患耆血浆中的CCL18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并能反映胃癌的进展,有助于对胃癌患者进行术前评估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外周血 趋化因子配体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软组织肉瘤诊治策略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杨蕴 陈勇 +15 位作者 宋金纲 徐万鹏 师英强 宋建民 李敏 张清 姚阳 王凤玮 孙平 李长江 李涛 袁涛 靳迎军 游原瑜 房永宏 赵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1385-1389,共5页
软组织肉瘤是指发生在间叶组织如纤维组织、脂肪组织、肌肉组织、滑膜组织、血管及淋巴管等的恶性肿瘤.较常见的依次是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滑膜肉瘤、脂肪肉瘤等。随着对软组织肉瘤的认识逐渐深入,对其诊断和治疗越来越规范。
关键词 软组织肉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选择与评价 被引量:19
16
作者 曹学冬 王亚农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40-242,244,共4页
全胃切除术是治疗胃癌,尤其是胃体癌的一种重要的手术方式。术后消化道重建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是由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至今对哪一种重建方式最好仍没有定论。目前对保留十二指肠食物通道连续性的必要性仍有争议;由于重建贮袋可减少并发... 全胃切除术是治疗胃癌,尤其是胃体癌的一种重要的手术方式。术后消化道重建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是由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至今对哪一种重建方式最好仍没有定论。目前对保留十二指肠食物通道连续性的必要性仍有争议;由于重建贮袋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贮袋重建的必要性基本取得了一致看法。本文对近年来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及其手术效果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胃切除术 消化道重建 贮袋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组化及遗传学检测在滑膜肉瘤诊断中应用进展 被引量:14
17
作者 叶延伟 师英强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7期556-560,共5页
滑膜肉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软组织肿瘤,属于一种起源未定的肿瘤,其形态变化多样,分化不一,易与其他软组织肿瘤相混淆,所以误诊率很高。仅依靠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等难以对滑膜肉瘤作出正确的诊断。本文对免疫组化及遗传学检测在滑膜... 滑膜肉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软组织肿瘤,属于一种起源未定的肿瘤,其形态变化多样,分化不一,易与其他软组织肿瘤相混淆,所以误诊率很高。仅依靠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等难以对滑膜肉瘤作出正确的诊断。本文对免疫组化及遗传学检测在滑膜肉瘤诊断中应用的进展进行文献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化 遗传学 滑膜肉瘤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韧带样瘤的诊治进展及热点问题 被引量:9
18
作者 黄恺(综述) 傅红(审校)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7-231,共5页
韧带样瘤是一种深部筋膜或肌腱膜结构来源的低度恶性的纤维性肿瘤,发病率较低。腹壁外和腹壁韧带样瘤的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首选切缘2cm以上的广泛根治性切除,确保切缘阴性;无法达广泛切除或切缘阴性时,首选保全功能性手术。切缘阳性... 韧带样瘤是一种深部筋膜或肌腱膜结构来源的低度恶性的纤维性肿瘤,发病率较低。腹壁外和腹壁韧带样瘤的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首选切缘2cm以上的广泛根治性切除,确保切缘阴性;无法达广泛切除或切缘阴性时,首选保全功能性手术。切缘阳性、复发性患者或无法手术者可考虑辅助放疗。腹腔内韧带样瘤多见于家族结肠腺瘤息肉病患者,手术切除复发率高,目前推荐首选大剂量的三苯氧胺和舒林酸治疗。由于韧带样瘤自然病程多变,药物治疗等疗效多不确切,包含观察等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有望成为韧带样瘤的一种新的治疗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带样瘤 外科治疗 放射治疗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治疗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师英强 黄恺 陈治宇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09-411,共3页
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逐渐成为肿瘤治疗的关注焦点,分子靶向药物的出现为肿瘤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方向。伊马替尼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胃肠道间质瘤的生存率,然而其疗效评价的方法、服药的时间、是否可以中断治疗、耐药后的治疗及靶向治疗与外... 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逐渐成为肿瘤治疗的关注焦点,分子靶向药物的出现为肿瘤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方向。伊马替尼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胃肠道间质瘤的生存率,然而其疗效评价的方法、服药的时间、是否可以中断治疗、耐药后的治疗及靶向治疗与外科治疗的结合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伊马替尼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大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和预后因素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亚农 朱蕙燕 +1 位作者 蔡宏 莫善兢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62-264,共3页
目的 :研究原发性大肠非霍奇金淋巴瘤 (non Hodgkin’slymphoma ,NHL)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和预后因素 ,以探求较佳的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从 1971~ 1995年间收治的 94例原发性大肠NHL。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切除或探查病理活检... 目的 :研究原发性大肠非霍奇金淋巴瘤 (non Hodgkin’slymphoma ,NHL)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和预后因素 ,以探求较佳的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从 1971~ 1995年间收治的 94例原发性大肠NHL。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切除或探查病理活检证实。综合治疗包括 :术后放疗 83例 ,术后化疗 77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的方法对各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总三年、五年、十年生存率分别为 6 2 .5 %、6 1.0 %、5 8.9%。单因素分析表明 :对生存率有显著性影响的因素为手术方式、淋巴结状况、术后化疗、术后放疗、临床分期 (P <0 .0 5 )。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 :患者年龄、手术方式、术后化疗、术后放疗、临床分期是影响原发性大肠NHL生存率的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大肠淋巴瘤 预后因素 手术 辅助放疗 辅助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