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妇科恶性肿瘤多学科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 被引量:38
1
作者 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多学科诊疗(MDT)专业委员会 +5 位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多学科诊疗专业委员会 吴小华 于金明 王洁 蔡红兵 温灏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47-756,共10页
近年来,随着妇科恶性肿瘤综合治疗新策略的不断涌现,以及生殖肿瘤学和遗传肿瘤理念的演进,传统的“单学科诊疗”模式已难于以最优的方案解决患者的诊疗问题。多学科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可以使患者获得最科学、最合理的诊疗... 近年来,随着妇科恶性肿瘤综合治疗新策略的不断涌现,以及生殖肿瘤学和遗传肿瘤理念的演进,传统的“单学科诊疗”模式已难于以最优的方案解决患者的诊疗问题。多学科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可以使患者获得最科学、最合理的诊疗,有利于改进和完善现有的治疗方式,从而提高医疗效率及质量。基于MDT领域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及临床实践经验,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妇科肿瘤及相关领域的专家,针对妇科恶性肿瘤MDT运行流程、监测评估及质量控制,制订了《妇科恶性肿瘤多学科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希望通过本共识,提高中国临床工作者对于妇科恶性肿瘤MDT的认识,以指导和规范MDT在妇科恶性肿瘤诊疗中的临床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 肿瘤 多学科综合治疗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肿瘤患者保留生育中的决策要点 被引量:2
2
作者 郭雪琪 吴小华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8期7-11,共5页
手术在妇科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地位不可小觑,生存率和生育力保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手术的选择。对于保育和肿瘤学结局,肿瘤妇科医生想要两全其美,必然需要掌握保育决策要点,决策中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保育需求和其具体的临床特征,还可以使... 手术在妇科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地位不可小觑,生存率和生育力保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手术的选择。对于保育和肿瘤学结局,肿瘤妇科医生想要两全其美,必然需要掌握保育决策要点,决策中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保育需求和其具体的临床特征,还可以使用一些诸如新辅助化疗和辅助生殖技术来提高保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育手术 宫颈癌 卵巢癌 子宫肿瘤 新辅助化疗 辅助生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腔浆液性肿瘤患者腹水中侧群(SP)细胞及乙醛脱氢酶阳性(ALDH^+)细胞比例高于原发灶 被引量:1
3
作者 马晓玲 李昳颖 +3 位作者 周先荣 臧荣余 孙晓溪 姜桦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27-733,共7页
目的探讨盆腔浆液性肿瘤干样细胞(cancer stemlike cells,CSC)比例与腹腔转移的关系。方法 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共采集17例未行化疗的女性盆腔浆液性肿瘤患者的肿瘤原发灶及腹水标本,分别采用Hoechst33342拒染法检测侧群(side populati... 目的探讨盆腔浆液性肿瘤干样细胞(cancer stemlike cells,CSC)比例与腹腔转移的关系。方法 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共采集17例未行化疗的女性盆腔浆液性肿瘤患者的肿瘤原发灶及腹水标本,分别采用Hoechst33342拒染法检测侧群(side population,SP)细胞、乙醛脱氢酶(aldehyde dehydrogenase,ALDH)标记法检测ALDH+细胞,观察两者间SP细胞及ALDH+细胞的表达比例差异,并分析其与盆腹腔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在可检测的标本中,73.3%(11/15)的患者肿瘤原发灶或腹水中SP细胞检测阳性(SP细胞比例>0.15%),100%(10/10)的患者原发灶或腹水中检测到ALDH+细胞。比较患者不同部位SP细胞和ALDH+细胞比例,可见73.3%(11/15)的患者腹水中SP细胞明显高于原发灶(P=0.01),90%(9/10)的患者腹水中的ALDH+细胞比例高于原发灶(P=0.03),且腹水与原发灶中SP细胞及ALDH+细胞均高的患者与仅SP细胞或ALDH+细胞高的患者发生肿瘤盆腹腔转移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盆腹腔转移部位数明显较后者多(P<0.05)。结论盆腔浆液性肿瘤患者腹水中CSC比例明显高于原发灶,推测CSC与肿瘤盆腔种植转移和进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浆液性肿瘤 肿瘤干样细胞(CSC) 侧群(SP)细胞 乙醛脱氢酶阳性(ALDH+)细胞 腹腔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72例宫颈癌远处转移患者的转移特征及生存分析:以医院为基础的真实世界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沈洁 冯小双 +6 位作者 温灏 周昌明 莫淼 王泽洲 袁晶 吴小华 郑莹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1-367,共7页
背景与目的:让宫颈癌患者获得有效的治疗是全球消除宫颈癌的策略之一。本文通过分析以医院登记为基础的宫颈癌发生远处转移患者的转移特征及转移后生存情况,为改善宫颈癌患者的生存情况并最终消除宫颈癌提供真实世界的科学证据。方法:... 背景与目的:让宫颈癌患者获得有效的治疗是全球消除宫颈癌的策略之一。本文通过分析以医院登记为基础的宫颈癌发生远处转移患者的转移特征及转移后生存情况,为改善宫颈癌患者的生存情况并最终消除宫颈癌提供真实世界的科学证据。方法:基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8—2017年确诊并接受治疗的宫颈癌患者,纳入初诊时已发生远处转移或者随访过程中发生远处转移的宫颈癌患者共572例,通过患者复诊病史资料、电话随访及死因数据链接等方式收集生存信息。研究起始时间为转移发生时间,随访统计时间截至2020年11月1日。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总体及不同转移部位的生存曲线,并估计不同转移部位的中位生存时间及1、3和5年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结果:随访中位时间为38.93个月,期间共发生全死因死亡348例。72.55%为单一部位转移,27.45%为多发性转移。在所有转移部位中,肺转移比例最高(41.26%),其次为骨转移(15.21%),肝转移占11.54%,位列第3位。发生转移后,1、3和5年的OS率分别为62.29%(95%CI:62.25~62.33)、33.13%(95%CI:33.08~33.18)和23.42%(95%CI:23.37~23.47)。单一部位转移中,转移至肺后的1年OS率最高(72.52%),3和5年各个部位转移后的OS差异不显著。结论:宫颈癌最易发生远处转移的部位依次为肺、骨和肝,远处转移发生后患者的生存情况较差,规范和完善远处转移后的诊疗体系,可望改善患者的生存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转移 生存率 医院登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及靶向治疗在复发、转移及初治晚期宫颈癌中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
5
作者 范素梅 信聪伶 +4 位作者 朱来芳 刘畅 徐蕊 周正荣 程玺 《中国癌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70-577,共8页
背景与目的:复发、转移及初治晚期宫颈癌的治疗仍面临挑战,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及靶向治疗初步显示出临床获益,但现有证据有限。本研究旨在评估卡瑞利珠联合化疗及靶向治疗对复发、转移及初治晚期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 背景与目的:复发、转移及初治晚期宫颈癌的治疗仍面临挑战,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及靶向治疗初步显示出临床获益,但现有证据有限。本研究旨在评估卡瑞利珠联合化疗及靶向治疗对复发、转移及初治晚期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2025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闵行院区收治的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复发、转移及初治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对数秩检验进行生存分析,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探讨预后的相关因素。本研究获得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闵行院区伦理委员会的审批[伦理批号:(2024)伦审第(015)号]并豁免患者知情同意。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30例患者。根据是否接受卡瑞利珠单抗分为观察组70例(卡瑞利珠单抗,可联合化疗与靶向治疗)和对照组60例(化疗联合靶向治疗)。观察组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72.9%,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80.0%,显著优于未接受免疫治疗的对照组(ORR=20.0%,χ^(2)=36.1,P<0.001;DCR=40.0%,χ^(2)=21.8,P<0.001)。观察组未达到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优于对照组(中位PFS=7.0个月,P<0.001),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是PFS的独立保护因素(P<0.001),而患者的年龄、复发转移部位、初始治疗方式和病理学类型对PFS无显著影响。观察组有29例患者(41.4%)发生≥3级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血管增生、甲减、过敏和腹泻等。结论:在复发、转移及初治晚期宫颈癌的治疗中,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显著改善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延长了患者的PFS。尽管存在一定比例的≥3级不良反应,但整体上患者可接受。在实际临床中,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及靶向治疗为患者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免疫治疗 化疗 靶向治疗 复发 转移 初治晚期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B2期子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治疗的“复旦标准”决策经验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晓琦 吴小华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88-491,共4页
子宫颈癌是女性生殖道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呈年轻化趋势。据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统计,全球每年新发子宫颈癌病例约60万例,中国约11万例,其中1/3患者年龄位于45岁以下,这些患者均有强烈的保留生育功能的意愿... 子宫颈癌是女性生殖道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呈年轻化趋势。据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统计,全球每年新发子宫颈癌病例约60万例,中国约11万例,其中1/3患者年龄位于45岁以下,这些患者均有强烈的保留生育功能的意愿[1]。如何在治疗肿瘤的同时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是目前国际上针对子宫颈癌治疗的热点话题,也是对传统治疗模式的全新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生殖道 癌症研究机构 保留生育功能 子宫颈癌 治疗肿瘤 恶性肿瘤 患者年龄 治疗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上皮性卵巢癌的预后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7
作者 臧荣余 张志毅 +3 位作者 李子庭 蔡树模 陈洁 唐美琴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 研究Ⅲ期、Ⅳ期上皮性卵巢癌 (EOC)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了最近 12年本院收治的 2 6 5例Ⅲ期、71例Ⅳ例EOC资料。采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 ,Kaplan Meier描绘生存曲线 ,log rank检验生存率差异 ;Cox逐步回归法分析影响... 目的 研究Ⅲ期、Ⅳ期上皮性卵巢癌 (EOC)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了最近 12年本院收治的 2 6 5例Ⅲ期、71例Ⅳ例EOC资料。采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 ,Kaplan Meier描绘生存曲线 ,log rank检验生存率差异 ;Cox逐步回归法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Ⅲ、Ⅳ期EOC总的 5年生存率分别为 2 1.97%、6 .12 % ,残癌≤ 1cm者的生存率分别达到 38.5 6 %、14.12 %。Cox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示 ,残留灶 >1cm(P =0 .0 0 0 0 )、肿瘤侵犯子宫肌层 (P =0 .0 0 2 9)、有难治性腹水 (P =0 .0 0 0 0 )和透明细胞癌 (P =0 .0 0 3 8)是影响Ⅲ期EOC总体生存率的危险因素 ;而黏液性癌和接受辅助静脉和腹腔化疗组预后好。另外残留灶大小、难治性腹水、新辅助化疗还与无疾病进展生存期 (progression freesurvival,PFS)有关。除残癌大小 (P =0 .0 0 14)外 ,腹水 (P =0 .0 0 43)还是Ⅳ期EOC的预后因素。结论 残癌大小、难治性腹水、组织类型、辅助化疗是晚期EOC的主要预后影响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肿瘤 药物治疗 预后 影响因素 EOC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微创和开腹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比较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LACC研究解读 被引量:9
8
作者 莫淼 张敬 任玉兰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3-70,共8页
【简评】 LACC研究是针对宫颈癌微创手术的一项大型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由美国M.D.Anderson癌症中心牵头,全球共33家医疗机构参与了该试验,其中中国有3个中心,包括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及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简评】 LACC研究是针对宫颈癌微创手术的一项大型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由美国M.D.Anderson癌症中心牵头,全球共33家医疗机构参与了该试验,其中中国有3个中心,包括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及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同参与了这一国际多中心的临床试验。该研究显示,对于早期的宫颈癌患者(ⅠA1脉管阳性、ⅠA2及ⅠB1期),与开腹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相比,接受微创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的患者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和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均较低,局部区域复发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根治性子宫切除术 微创手术 宫颈癌 多中心 开腹 解读 肿瘤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在遗传性卵巢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冯征 温灏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44-1048,共5页
卵巢癌是危害女性生命健康的常见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卵巢癌筛查及早期诊断方法,多数卵巢癌发现时已为晚期,总体疗效并不理想。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携带相关基因突变的女性罹患卵巢癌的概率显著提高。因此,对其进行预防干预十分重要。预... 卵巢癌是危害女性生命健康的常见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卵巢癌筛查及早期诊断方法,多数卵巢癌发现时已为晚期,总体疗效并不理想。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携带相关基因突变的女性罹患卵巢癌的概率显著提高。因此,对其进行预防干预十分重要。预防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是目前降低高风险女性卵巢癌发病率的最有效手段。手术和病理取材的规范性是预防性手术发挥作用的有力保障。本文旨在探讨预防性手术在遗传性卵巢癌中应用的现状及争议,以期使预防性手术的开展更加规范化、个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预防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 遗传性卵巢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