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2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管癌术后辅助化疗的荟萃分析和来自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配对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杰 陈海泉 +7 位作者 张亚伟 周晓燕 沈盛萍 胡鸿 缪龙升 李鹤成 马龙飞 相加庆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76-281,共6页
背景与目的:目前关于食管癌的辅助化疗的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很少。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荟萃分析,并结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资料,明确食管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价值。方法:荟萃分析使用Comprehensive meta-analysis软件。配对研究包括1998... 背景与目的:目前关于食管癌的辅助化疗的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很少。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荟萃分析,并结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资料,明确食管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价值。方法:荟萃分析使用Comprehensive meta-analysis软件。配对研究包括1998—2004年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食管癌患者,其中90名患者接受辅助化疗,180名患者未接受化疗。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了9个标志物分析预后和预测化疗价值。结果:共有6项研究,1037例患者纳入本荟萃分析,接受辅助化疗与未化疗组治疗效果差异无显著性,而在淋巴结有转移的亚组患者中,辅助化疗显示了提高生存率的趋势。来自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研究中,未化疗组和化疗组的Ⅰ期患者(P=0.59&P=0.59)、Ⅱ期患者(P=0.2778&P=0.2778)及Ⅲ期患者(P=0.695&P=0.8667)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化疗对肿瘤转移至喉返神经和(或)腹腔淋巴结的患者(Ⅳa亚组)最有效。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明显优于未接受化疗的患者(P=0.038,0.01)。Bcl-2表达提示预后不良,其在化疗组中的表达较无化疗组更有预测意义。结论:辅助化疗能明显提高Ⅳa期(远处淋巴结转移)患者治疗效果。Bcl-2是分析预后及指导辅助治疗的潜在分子标志物。尽管我们是目前文献报道最大样本的食管癌化疗研究,但结论还需要前瞻性的临床试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辅助化疗 荟萃分析 分子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理科PCR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被引量:9
2
作者 蔡旭 张太明 +1 位作者 陆永明 周晓燕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19-420,共2页
病理诊断在临床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除了传统的形态学诊断,日趋成熟的分子病理诊断技术已越来越受到国内各大医院的关注和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reaction,PCR)技术作为一种以体外核酸扩增为基础的经典分子生物学技术... 病理诊断在临床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除了传统的形态学诊断,日趋成熟的分子病理诊断技术已越来越受到国内各大医院的关注和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reaction,PCR)技术作为一种以体外核酸扩增为基础的经典分子生物学技术[1]已是分子病理诊断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质量控制 标准操作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见子宫间叶源性肿瘤病理诊断的新进展
3
作者 李慧 毕蕊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5-242,共8页
随着分子病理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人员对各种子宫间叶源性肿瘤的认识进一步深化。WHO(2020)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简称第五版WHO)对子宫间叶源性肿瘤的分类、分级进行更新和补充,本文根据第五版WHO分类并结合最新研究进展,对原发于子宫... 随着分子病理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人员对各种子宫间叶源性肿瘤的认识进一步深化。WHO(2020)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简称第五版WHO)对子宫间叶源性肿瘤的分类、分级进行更新和补充,本文根据第五版WHO分类并结合最新研究进展,对原发于子宫和近年新发现的几种少见间叶源性肿瘤的特点进行归纳和总结,旨在为临床、病理医师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新思路。1平滑肌源性肿瘤平滑肌源性肿瘤的亚型繁多,本文重点介绍新近引起重视的几种特殊类型的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间叶源性肿瘤 诊断 新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病理学助力肿瘤分子病理精准诊断
4
作者 柏乾明 周晓燕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09-1011,共3页
随着分子生物学及二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等技术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病理学科的发展已逐渐从传统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时代进展到分子病理学时代。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分子病理学... 随着分子生物学及二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等技术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病理学科的发展已逐渐从传统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时代进展到分子病理学时代。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分子病理学技术在各种类型肿瘤的预防筛查及遗传咨询、病理诊断及分型、靶向/免疫治疗药物选择、治疗反应预测及预后判断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6]。与此同时,亦有诸多研究提示组织形态特征与分子病理改变密切关联,具有组织形态病理学基础能够有效促进肿瘤分子病理的精准诊断[7-10]。因此,作为一名专业的分子病理医师或相关研究及技术人员,为了给临床医师和(或)患者提供更为精准的分子病理检测报告与解读,除了掌握分子病理学相关技术,储备一定量的组织病理学知识同样至关重要!本文旨在梳理临床常用肿瘤分子病理技术在精准检测、报告与解读过程中应当关注/掌握的组织形态病理学相关知识,以期提高分子病理精准报告的质量与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病理学 组织病理 分子病理 精准诊断 荧光原位杂交 二代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肺腺癌病理诊断的“再精准”
5
作者 郑强 李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01-705,718,共6页
随着2021年第5版WHO肺肿瘤分类和2024年第9版肺癌TNM分期发布,肺癌的病理诊断日趋规范化、精准化,这也对病理医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笔者发现,在国内不同单位、病理医师间在肺癌病理诊断中的各项标准、细则上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仍... 随着2021年第5版WHO肺肿瘤分类和2024年第9版肺癌TNM分期发布,肺癌的病理诊断日趋规范化、精准化,这也对病理医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笔者发现,在国内不同单位、病理医师间在肺癌病理诊断中的各项标准、细则上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仍不尽如人意。在诸多胸部肿瘤中,肺腺癌的病理诊断相对复杂,也与临床的治疗决策关系最为密切。近年来,关于肺腺癌的组织病理学和分子病理研究不断取得新进展,临床医师对此也颇为关注。笔者借此契机,结合本科室工作经验,对肺腺癌病理诊断的要点、难点、痛点加以梳理,提出“再精准”这一要求,以期对国内病理同行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精准诊断 浸润成分 高危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化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创峰 王群 王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6-289,共4页
目的探讨钙化性纤维性肿瘤(calcifyingfibroustumor,CF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CFT的临床资料、病理学形态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结果患者中1例为少年,6例均为成年人,年龄14~50岁,平均37岁。5例临床... 目的探讨钙化性纤维性肿瘤(calcifyingfibroustumor,CF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CFT的临床资料、病理学形态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结果患者中1例为少年,6例均为成年人,年龄14~50岁,平均37岁。5例临床表现为局部缓慢性生长的无痛性肿块,2例为术中偶然发现。肿瘤分别位于腹腔/盆腔(3例)、颈部(2例)、左腹股沟(1例)和左小腿(1例)。眼观:肿块境界清楚,卵圆形或结节状,质地坚韧。镜检:肿瘤由大量胶原化的纤维结缔组织组成,其间夹杂少量梭形细胞。特征性形态学表现为在胶原化的纤维组织间可见散在的钙化灶或砂砾小体,间质内伴有多少不等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灶,部分病例中可见生发中心形成。免疫组化标记显示,梭形细胞主要表达vimentin,不表达CD34、S100蛋白、actin、desmin、hcaldesmon和ALK1等标记。随访6例,均无复发。结论CFT是一种不同于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良性纤维母细胞性肿瘤。CFT不仅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也可发生于成年人。组织学上应与伴有钙化的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性病变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化性纤维性肿瘤 病理学分析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vimentin 临床病理学特征 S-100蛋白 纤维结缔组织 生发中心形成 免疫组化标记 DESMIN 梭形细胞 tumor 回顾性分析 病理学形态 无痛性肿块 形态学表现 浆细胞浸润 act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黏液性肿瘤中附壁结节3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涂小予 陈忠伟 +2 位作者 盛伟琪 王坚 朱雄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39-544,共6页
目的观察卵巢黏液性肿瘤中附壁结节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和免疫表型特征,强调诊断标准并探讨病因机制。方法分析3例卵巢黏液性肿瘤中附壁结节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及其免疫学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卵巢黏液性肿瘤中附壁结节... 目的观察卵巢黏液性肿瘤中附壁结节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和免疫表型特征,强调诊断标准并探讨病因机制。方法分析3例卵巢黏液性肿瘤中附壁结节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及其免疫学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卵巢黏液性肿瘤中附壁结节的病例1为良性的肉瘤样附壁结节,以两种细胞成分为主:其一为纤维组织细胞样单核细胞,呈卵圆形或梭形,部分细胞形态较一致、温和,部分细胞出现高度的核异型性,核分裂多见并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另一种细胞为散在分布的破骨样巨细胞,常围绕于小的出血腔隙周围。病变中见出血坏死区,并伴明显的炎症反应背景;病例2为恶性的肉瘤性附壁结节,其组织学形态与肉瘤样附壁结节极其相似,但体积大,并出现血管浸润。该2例中的单核细胞表达vimentin,灶性表达AE1/AE3,多核巨细胞表达CD68为主。病例3为恶性的化生性癌性附壁结节,其中的瘤细胞为化生性或低分化癌成分,以表达上皮性标记如AE1/AE3和CK7为主,同时也表达vimentin。结论卵巢黏液性肿瘤中附壁结节为罕见的伴发病变或肿瘤,具有广泛的病理形态图像谱,不同类型的卵巢黏液性肿瘤中附壁结节有完全不同的预后及治疗原则,正确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附壁结节 病理学 临床 诊断 鉴别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软组织平滑肌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侯英勇 谭云山 +7 位作者 许建芳 王岫南 宿杰.阿克苏 周燕南 曾海英 高峰 郑爱华 朱雄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97-401,共5页
目的 探讨腹腔软组织平滑肌肿瘤临床病理、免疫组化、超微结构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 用desmin、α-SMA、MSA以及CD117、CD34为主的一组抗体对腹腔软组织原诊断为平滑肌瘤、平滑肌母细胞瘤及平滑肌肉瘤等病例进行研究,获得34例腹腔、系... 目的 探讨腹腔软组织平滑肌肿瘤临床病理、免疫组化、超微结构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 用desmin、α-SMA、MSA以及CD117、CD34为主的一组抗体对腹腔软组织原诊断为平滑肌瘤、平滑肌母细胞瘤及平滑肌肉瘤等病例进行研究,获得34例腹腔、系膜及腹膜后平滑肌肿瘤,其中2例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男性8例,女性26例,年龄26~77岁,平均47.6岁,中位年龄48岁,其中腹膜后28例,肠系膜4例,腹腔2例,肿瘤直径5~18cm,平均9.86cm。梭形细胞型32例,其中1例伴有反应性破骨样巨细胞,1例有高度恶性软组织肉瘤区域(即去分化平滑肌肉瘤),上皮型和混合型各1例。此组抗体表达分别为desmin(21/22)、α-SMA(21/21)、MSA(21/21)、CD117(1/21)、CD34(1/21)、S-100蛋白(3/21)、PGP9.5(2/21)。超微结构可见基板、质膜下连续的微饮泡、胞质内丰富的密体和密斑,而细胞器较少。其中4例检测c-kit基因11号外显子序列,均为野生型。平滑肌瘤4例,其中2例分别健在5年和10年;交界性1例;平滑肌肉瘤29例,获访13例,11例(85.0%)在3年内复发、转移或死亡,1例5年后死亡,仅1例无瘤生存10年。结论腹腔软组织平滑肌肿瘤主要发生于腹膜后,女性多见,以恶性居多,肿瘤性坏死、核分裂象≥4/50 HPF及细胞明显异型性对判断恶性有重要参考价值。需与相同部位的胃肠道外间质瘤、恶性神经鞘膜瘤等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滑肌肉瘤 腹膜后肿瘤 胃肠道外间质瘤 DESMIN CD117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lffian附件肿瘤的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8
9
作者 杨文涛 陆洪芬 +2 位作者 张廷璆 张仁元 蒋文初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59-662,共4页
目的观察Wolffian附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其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3例Wolffian附件肿瘤进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EnVision法),并进行病理观察。结果3例Wolffian附件肿瘤均为单侧,位于阔韧带或输卵管系膜。镜下肿瘤细胞呈弥漫实... 目的观察Wolffian附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其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3例Wolffian附件肿瘤进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EnVision法),并进行病理观察。结果3例Wolffian附件肿瘤均为单侧,位于阔韧带或输卵管系膜。镜下肿瘤细胞呈弥漫实体状分布,可见成片的梭形或多边形细胞及排列紧密的管状结构。管腔内衬立方或柱状上皮,细胞无明显异型,核分裂象少见。管周有PAS阳性的基膜物质。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vimentin、AE1/AE3、α-inhibin、calretinin和WT1均呈阳性,CD99呈灶性阳性,EMA和CK7呈阴性。结论Wolffian附件肿瘤是具有独特发病部位和组织病理学特点的妇科肿瘤,需要和一系列其他妇科肿瘤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lffian附件肿瘤 病理学诊断 鉴别诊断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黏液性肿瘤伴肉瘤样附壁结节3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淑妍 杨文涛 +1 位作者 王朝夫 李小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51-954,共4页
目的探讨卵巢黏液性囊性肿瘤伴肉瘤样附壁结节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观察3例卵巢黏液性肿瘤伴肉瘤样附壁结节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免疫组化特点,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3例肉瘤样附壁结节主要由破骨样巨细... 目的探讨卵巢黏液性囊性肿瘤伴肉瘤样附壁结节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观察3例卵巢黏液性肿瘤伴肉瘤样附壁结节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免疫组化特点,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3例肉瘤样附壁结节主要由破骨样巨细胞、卵圆形的单核细胞以及多少不等的梭形细胞构成。可见核分裂象和病理性核分裂,部分区域细胞显示多形性,类似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但结节体积均较小且境界清楚,缺乏血管浸润。单核细胞和梭形细胞vimentin(+),desmin、CK(-);多核巨细胞CD68、vimentin(+),CK、desmin(-)。结论肉瘤样附壁结节是一种良性病变,卵巢黏液性肿瘤伴肉瘤样结节的生物学行为取决于黏液性肿瘤本身的性质。熟悉肉瘤样附壁结节的组织学特征和免疫表型可避免将其误诊为恶性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黏液性肿瘤 附壁结节 肉瘤样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诊断的规范和进展 被引量:37
11
作者 盛伟琪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01-407,共7页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NEN)是一组起源于肽能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异质性肿瘤。2010年第4版《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对NEN的命名、分类和分级进行修订和统一,纠正以往NE...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NEN)是一组起源于肽能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异质性肿瘤。2010年第4版《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对NEN的命名、分类和分级进行修订和统一,纠正以往NEN诊断名称使用的混乱、规范NEN的病理分类和分级,增加NEN诊断的互认性,为NEN的临床治疗、预后判断提供必要的病理学信息。病理医师在常规病理诊断报告时应当按照一定的步骤要求,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进行准确的诊断、分类和分级,并提供临床分期必需的病理参数。近年来,有关NEN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结果,使学者们对2010年第四版《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的部分内容和分级标准有了新的认识,提出了新观点,一些数据有待于进一步的大样本探讨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 病理诊断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与恶性肿瘤治疗和预后相关的病理学检查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雄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9-261,共3页
关键词 肿瘤 病理诊断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交界性病变/肿瘤和相关病变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治疗原则 被引量:1
13
作者 杜祥 朱雄增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19-421,共3页
交界性病变 /交界性肿瘤是目前诊断病理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病理和临床医师应正确认识胃肠道的一些交界性病变 /交界性肿瘤及相关病变如胃肠道间质瘤、胃肠道淋巴组织增生和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免疫增生性小肠病。
关键词 胃肠道 交界性病变 交界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乳腺癌HER2低表达检测精准化的初步探讨:一项全国病理医师的调研数据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萌 水若鸿 +3 位作者 张璋 刘月平 杨文涛 步宏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35-1141,共7页
目的调查中国不同地区、不同等级医院的乳腺癌HER2低表达的精准化检测,并结合国内外相关临床指南、共识和文献进行阐述,以期为中国乳腺癌HER2检测指南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调研问卷以腾讯微信为载体,采用电子问卷在线调研。结果根据各... 目的调查中国不同地区、不同等级医院的乳腺癌HER2低表达的精准化检测,并结合国内外相关临床指南、共识和文献进行阐述,以期为中国乳腺癌HER2检测指南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调研问卷以腾讯微信为载体,采用电子问卷在线调研。结果根据各医疗机构年HER2检测结果,与HER2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评分为3+相比,HER2 IHC评分为1+或2+者在20%以上比例区间内显著增加(P<0.001)。在收集的有效反馈中,854名病理医师中有55.6%的医师认为在某些情况下区分HER2 IHC 0和1+较为困难,主要难点在于染色百分比(83.4%)和缺乏微弱染色的客观标准(78.3%)。调研还发现,417家(50.5%)医疗机构仅采用HER2 IHC 3+作为外对照,而139家(16.8%)医疗机构则设置了包括HER2 IHC 0、1+、2+和3+的梯度外部对照。68.5%的病理医师通常遵循显微镜倍数法则辅助HER2评分。此外,51.9%的病理医师支持采用HER2状态三分类(阴性/低表达/阳性)的报告模式。对于存在异质性的情况,56.3%的病理医师认为应报告不同HER2评分(0、1+、2+和3+)的比例。结论中国乳腺癌HER2低表达患者占比较大。目前针对HER2低表达的病理诊断标准和检测流程的质控尚未达成共识,在判读标准的下限定义、检测处理流程标准化、外对照设置方式、判读方式精细化和报告规范化等是检测的难点。鉴于修稿期间DESTINY-Breast06研究结果的公布,迫切需要制定新版中国乳腺癌HER2检测指南给予更明确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HER2低表达 调查问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精准诊疗模式下的病理检测热点和挑战
15
作者 赵萌 李云涛 +3 位作者 耿翠芝 步宏 杨文涛 刘月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97-900,共4页
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与WHO GLOBOCAN的最新报告,截至2018年,全球范围内女性乳腺癌新增病例已超过200万,标准化发病率攀升至每十万名女性中46.3例。2022年中国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 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与WHO GLOBOCAN的最新报告,截至2018年,全球范围内女性乳腺癌新增病例已超过200万,标准化发病率攀升至每十万名女性中46.3例。2022年中国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乳腺癌已跃居中国女性癌症发病率的榜首,年新发病例约30.6万例^([1]),凸显了其作为重大公共健康问题的严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Trop-2 BRCA基因检测 PD-L1 新辅助治疗 切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基因变异临床分级解读的实验室间一致性分析
16
作者 董磊 姚茜岚 +3 位作者 方旭前 郑佳谊 李安琪 周晓燕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27-1032,共6页
目的探讨2017年分子病理学会/美国临床肿瘤学会/美国病理学会发表的《癌症序列变异解读报告的标准与指南》,简称“2017指南”在分子病理基因变异解读临床应用中的一致性。方法选取11个癌种、26个基因的60个变异,由4家具有院内NGS检测能... 目的探讨2017年分子病理学会/美国临床肿瘤学会/美国病理学会发表的《癌症序列变异解读报告的标准与指南》,简称“2017指南”在分子病理基因变异解读临床应用中的一致性。方法选取11个癌种、26个基因的60个变异,由4家具有院内NGS检测能力实验室的5位专职人员分别对治疗、诊断和预后进行判读。第一阶段每个研究者按自己对2017指南的理解进行评级,第二阶段对指南评价原则的细节进行讨论,取得共识后再次判读。结果总结出11条参与者均认可的原则作为解读补充。Fleiss一致性分析显示,第二阶段对治疗和预后意义解读的一致性比第一阶段高(治疗:κ值为0.166 vs 0.276;预后:κ值为0.014 vs 0.185);第二阶段对诊断意义解读的一致性比第一阶段低(κ值为0.454 vs 0.035)。结论肿瘤基因变异临床解读在不同实验室之间存在不一致,实验室间建立共同认可的解读系统,有利于肿瘤基因变异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变异 解读 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组织多形性玻璃样变血管扩张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董兵卫 何会女 +1 位作者 张粉娟 王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65-469,共5页
目的探讨软组织多形性玻璃样变血管扩张性肿瘤(pleomorphic hyalinizing angiectatic tumor of soft parts,PHAT)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PHAT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化标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6例均发生于成年人... 目的探讨软组织多形性玻璃样变血管扩张性肿瘤(pleomorphic hyalinizing angiectatic tumor of soft parts,PHAT)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PHAT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化标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6例均发生于成年人,男性和女性各占3例,平均年龄为44岁。肿瘤分别位于下肢(3例)、颈部(2例)和腹膜后(1例)。临床上多表现为无痛性肿块,术前病程为3个月-38年。大体上,肿瘤境界清楚,结节状,平均直径为4.3 cm。切面呈灰白、灰红或灰褐色,部分病例可见出血性囊腔。镜下,肿瘤内含有成簇分布的薄壁扩张血管,血管壁附有一层厚的玻璃样变物质(纤维素和胶原纤维),可向血管周围间质内延伸,血管之间为片状分布的多形性瘤细胞,核大深染,核内可见假包涵体,但核分裂象罕见。部分区域内瘤细胞呈梭形,排列成条束状,类似神经鞘瘤。免疫组化标记显示,瘤细胞主要表达vimentin,部分病例还表达CD34和CD99,而S-100蛋白、α-SMA、bcl-2、EMA和CD68均为阴性。6例均经手术切除,随访8个月-13年,无1例复发。结论PHAT是一种具有低度恶性潜能的软组织肿瘤,熟悉其形态学特征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临床上对PHAT宜采取完整性切除,并注意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多形性 玻璃样变 血管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皮瘤组织病理学诊断临床实践指南(2025年版) 被引量:1
18
作者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病理学专业委员会 上海市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 +7 位作者 朱培培 李媛 张智弘 林冬梅 高鹏 王坚 黄子凌 刘绮颖 《中国癌症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44-1166,共23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国间皮瘤的病理学诊断水平和病理学报告规范性,为病理科医师在临床实践中提供借鉴证据,为临床治疗和患者预后判断提供重要信息,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病理学专业委员会和上海市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组织138位来自国... 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国间皮瘤的病理学诊断水平和病理学报告规范性,为病理科医师在临床实践中提供借鉴证据,为临床治疗和患者预后判断提供重要信息,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病理学专业委员会和上海市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组织138位来自国内28个省市自治区的专家,组建《间皮瘤组织病理学诊断临床实践指南(2025年版)》制定专家团,设立指南工作组,涵盖病理、影像、肿瘤内科、胸外科、肿瘤预防、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等多学科,本着科学化、规范化、透明化和制度化的原则,基于现有循证医学证据,在文献检索和证据收集基础上,围绕间皮瘤病理学诊断最新进展,聚焦间皮瘤病理学诊断原则、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和分子病理学检测,依据推荐分级的评估、制订和评价系统(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Assessment,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GRADE)对循证医学证据质量和专家推荐意见强度进行质量等级分级和证据综合,采用德尔菲问卷调查法和共识会议法相结合,就间皮瘤病理学诊断相关“陈述”进行专家函询和投票审议,去重、合并和汇总临床问题,形成推荐意见。参照卫生保健实践指南报告条目(the Reporting Items for practice Guidelines in HealThcare,RIGHT)起草《间皮瘤组织病理学诊断临床实践指南(2025年版)》初稿,召开专家会议进行审核,并送外审专家评议,综合审定意见进行修改,形成终稿。本指南的目标人群为间皮瘤患者,使用人群为从事间皮瘤病理学诊断和辅助检测的医务工作者。本指南在国际实践指南注册与透明化平台(http://www.guidelines-registry.org)进行中英文双语注册,注册号为PREPARE-2024CN672,所撰写的指南计划书可从平台获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皮瘤 病理学 诊断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后肾腺瘤的临床病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阳阳 杨晓群 甘华磊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85-688,共4页
儿童肾肿瘤包括先天性中胚层肾瘤、肾母细胞瘤(Wilms’ tumor,WT)、肾脏恶性横纹肌样瘤、肾透明细胞肉瘤、肾细胞癌和后肾腺瘤(metanephric adenoma,MA)等[1-2]。WT约占儿童肾肿瘤的85%,组织学分为上皮为主型肾母细胞瘤(epithelial pred... 儿童肾肿瘤包括先天性中胚层肾瘤、肾母细胞瘤(Wilms’ tumor,WT)、肾脏恶性横纹肌样瘤、肾透明细胞肉瘤、肾细胞癌和后肾腺瘤(metanephric adenoma,MA)等[1-2]。WT约占儿童肾肿瘤的85%,组织学分为上皮为主型肾母细胞瘤(epithelial predominant Wilms’ tumor,e-WT)、间叶为主型WT、胚基为主型WT、混合型WT和间变型WT[2-3],其中e-WT是以较多的肾小管样结构为肿瘤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肾腺瘤 儿童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病理诊断现状调查研究
20
作者 毕嘉欣 赵萌 +5 位作者 水若鸿 张璋 刘月平 杨文涛 步宏 邵牧民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62-1167,共6页
目的通过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GLM)病理诊断现状的调查研究,了解中国GLM病理诊断现状。方法邀请全国病理医师以线上方式参与问卷调查,包括GLM诊断例数、病理报告模式和病因探讨工作的开展等热点问题。... 目的通过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GLM)病理诊断现状的调查研究,了解中国GLM病理诊断现状。方法邀请全国病理医师以线上方式参与问卷调查,包括GLM诊断例数、病理报告模式和病因探讨工作的开展等热点问题。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有702位病理医师参与调研,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占比分别为26.9%(189/702)、43.3%(304/702)、26.1%(183/702)和3.7%(26/702);77.6%(545/702)的病理医师来自综合性医院、7.7%(54/702)的病理医师来自中医类医院、6.1%(43/702)的病理医师来自妇幼专科医院和4.0%(28/702)的病理医师来自肿瘤专科医院。2023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乳腺炎诊断总例数大于45000例。60.8%(115/189)主任医师和52.6%(160/304)副主任医师能诊断出具体乳腺炎病理类型,比例显著高于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χ^(2)=23.537,P<0.001),其中GLM最常见(55.1%,81/147)。在诊断工作中,78.06%(548/702)病理医师会关注患者临床信息,19.2%(135/702)病理医师对标本进行病原微生物筛查,其中病理特殊染色是最常选用的手段;仅有6.0%(42/702)的病理医师所在医院常规开展组织病原体培养,其中棒状杆菌最常见;11.4%(80/702)的病理医师所在医院常规检测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以催乳素升高最常见;7.1%(50/702)的病理医师所在医院会关注患者自身免疫状态,血清自身免疫抗体阳性但无相关临床表现者多见。在病因认识程度分析,主任医师对GLM病因的了解程度明显优于其他级别的医师(χ^(2)=11.969,P=0.003;P=0.007)。大部分病理医师表示无可参考的GLM病理诊断流程(49.4%,347/702)和病理报告规范(76.4%,536/702)。97.4%病理医师认同制定GLM病理诊断共识的必要性。结论目前GLM病理诊断缺乏规范性、统一性,行业内迫切需要能指导病理医师的GLM病理诊断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 病理诊断 调查问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