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与抗肿瘤药物治疗
被引量:
6
1
作者
胡夕春
胡志皇
+10 位作者
王碧芸
王佳蕾
陶荣
张剑
郭伟剑
陈洁
罗志国
李婷
黄明主
邱立新
桑友洲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99-511,共13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仍严重影响着世界各国的医疗卫生体系,而恶性肿瘤患者由于较低的免疫功能状态及更多的风险暴露,影响更甚。本文通过检索PubMed数据库中与本研究目的直接相关的国内外相...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仍严重影响着世界各国的医疗卫生体系,而恶性肿瘤患者由于较低的免疫功能状态及更多的风险暴露,影响更甚。本文通过检索PubMed数据库中与本研究目的直接相关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并参考相关诊治指南,总结了国内外关于恶性肿瘤与COVID-19相关的研究数据,以论述该人群的个体防护、抗肿瘤治疗、合并感染的转归以及患者的临床管理策略。我们发现恶性肿瘤患者感染COVID-19的概率更高,临床预后更差,尤其是肺癌和血液系统肿瘤。全身化疗可能延缓人体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 virus 2,SARS-CoV-2)的清除时间,进而对COVID-19的临床结局产生负面影响,部分内分泌治疗药物、靶向药物对其影响较小,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方面的证据尚不够充分。临床工作中,加强肿瘤患者的个体防护、合理调整抗肿瘤治疗方案、优化临床诊治流程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
恶性肿瘤
化疗
抗肿瘤治疗
临床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特指EBV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2
作者
陈光亮
吴方恬
曹军宁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58-267,共10页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人体后,可长期潜伏于静息记忆性或幼稚B淋巴细胞中。随着免疫系统的衰老,EBV感染者发生EBV相关恶性肿瘤的风险明显增加。非特指EBV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EBV positive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人体后,可长期潜伏于静息记忆性或幼稚B淋巴细胞中。随着免疫系统的衰老,EBV感染者发生EBV相关恶性肿瘤的风险明显增加。非特指EBV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EBV positive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not otherwise specified,EBV^(+)DLBCL-NOS)是指发生在无已知免疫缺陷疾病或淋巴瘤病史,且肿瘤细胞核表达EBV编码RNA(EBV encoded RNA,EBER)的大B细胞淋巴瘤。流行病学研究显示,EBV^(+)DLBCL-NOS主要流行于亚洲及拉丁美洲,多数患者年龄超过50岁。临床上,与EBV阴性DLBCL(EBV negative DLBCL,EBV-DLBCL)患者相比,EBV^(+)DLBCL-NOS患者的临床病程更具侵袭性,初诊患者的临床分期多为晚期,且结外受累率可超过80%。老年患者通常较年轻患者的预后更差。尽管包括利妥昔单抗的免疫化疗方案可显著提高EBV-DLBCL患者的预后,EBV^(+)DLBCLNOS的最佳一线治疗方案仍需进一步探索。由于EBV^(+)DLBCL-NOS的发病率相对较低并存在地区分布的差异,也缺乏多中心、高质量的前瞻性临床研究,因此临床医师对该特殊亚型淋巴瘤的认知仍比较有限。随着二代测序等新技术的开展,发现EBV^(+)DLBCL-NOS的肿瘤细胞存在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和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Janus kinase/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JAK/STAT)等信号转导通路的改变,以及免疫过程如干扰素应答、抗原递呈系统和免疫检查点分子的异常等。这些基础研究成果促进了对相关治疗靶点的识别,有助于新治疗策略的探索。未来,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CAR-T)疗法、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及新型靶向治疗药物均有望改善EBV^(+)DLBCL-NOS患者的预后,但仍需要更多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非霍奇金淋巴瘤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免疫治疗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与抗肿瘤药物治疗
被引量:
6
1
作者
胡夕春
胡志皇
王碧芸
王佳蕾
陶荣
张剑
郭伟剑
陈洁
罗志国
李婷
黄明主
邱立新
桑友洲
机构
复旦大学
附属
肿瘤
医院
大内
科
复旦大学
附属
肿瘤
医院
胸部
肿瘤
内
科
复旦大学
附属
肿瘤
医院
乳腺及泌尿
肿瘤
内
科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淋巴瘤科
复旦大学
附属
肿瘤
医院
Ⅰ期临床试验病房
复旦大学
附属
肿瘤
医院
消化
肿瘤
内
科
复旦大学
附属
肿瘤
医院
头颈及神经内分泌
肿瘤
内
科
出处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99-511,共13页
文摘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仍严重影响着世界各国的医疗卫生体系,而恶性肿瘤患者由于较低的免疫功能状态及更多的风险暴露,影响更甚。本文通过检索PubMed数据库中与本研究目的直接相关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并参考相关诊治指南,总结了国内外关于恶性肿瘤与COVID-19相关的研究数据,以论述该人群的个体防护、抗肿瘤治疗、合并感染的转归以及患者的临床管理策略。我们发现恶性肿瘤患者感染COVID-19的概率更高,临床预后更差,尤其是肺癌和血液系统肿瘤。全身化疗可能延缓人体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 virus 2,SARS-CoV-2)的清除时间,进而对COVID-19的临床结局产生负面影响,部分内分泌治疗药物、靶向药物对其影响较小,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方面的证据尚不够充分。临床工作中,加强肿瘤患者的个体防护、合理调整抗肿瘤治疗方案、优化临床诊治流程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新冠肺炎
恶性肿瘤
化疗
抗肿瘤治疗
临床结局
Keywords
COVID-19
Malignant tumors
Chemotherapy
Anti-tumor therapy
Clinical outcome
分类号
R730.53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特指EBV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2
作者
陈光亮
吴方恬
曹军宁
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淋巴瘤科
出处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58-267,共10页
文摘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人体后,可长期潜伏于静息记忆性或幼稚B淋巴细胞中。随着免疫系统的衰老,EBV感染者发生EBV相关恶性肿瘤的风险明显增加。非特指EBV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EBV positive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not otherwise specified,EBV^(+)DLBCL-NOS)是指发生在无已知免疫缺陷疾病或淋巴瘤病史,且肿瘤细胞核表达EBV编码RNA(EBV encoded RNA,EBER)的大B细胞淋巴瘤。流行病学研究显示,EBV^(+)DLBCL-NOS主要流行于亚洲及拉丁美洲,多数患者年龄超过50岁。临床上,与EBV阴性DLBCL(EBV negative DLBCL,EBV-DLBCL)患者相比,EBV^(+)DLBCL-NOS患者的临床病程更具侵袭性,初诊患者的临床分期多为晚期,且结外受累率可超过80%。老年患者通常较年轻患者的预后更差。尽管包括利妥昔单抗的免疫化疗方案可显著提高EBV-DLBCL患者的预后,EBV^(+)DLBCLNOS的最佳一线治疗方案仍需进一步探索。由于EBV^(+)DLBCL-NOS的发病率相对较低并存在地区分布的差异,也缺乏多中心、高质量的前瞻性临床研究,因此临床医师对该特殊亚型淋巴瘤的认知仍比较有限。随着二代测序等新技术的开展,发现EBV^(+)DLBCL-NOS的肿瘤细胞存在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和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Janus kinase/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JAK/STAT)等信号转导通路的改变,以及免疫过程如干扰素应答、抗原递呈系统和免疫检查点分子的异常等。这些基础研究成果促进了对相关治疗靶点的识别,有助于新治疗策略的探索。未来,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CAR-T)疗法、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及新型靶向治疗药物均有望改善EBV^(+)DLBCL-NOS患者的预后,但仍需要更多研究证实。
关键词
EB病毒
非霍奇金淋巴瘤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免疫治疗
靶向治疗
Keywords
Epstein-Barr virus
Non-Hodgkin’s lymphoma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Immunotherapy
Targeted therapy
分类号
R733.1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与抗肿瘤药物治疗
胡夕春
胡志皇
王碧芸
王佳蕾
陶荣
张剑
郭伟剑
陈洁
罗志国
李婷
黄明主
邱立新
桑友洲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非特指EBV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研究进展
陈光亮
吴方恬
曹军宁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