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治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郭林 左桂兰 +2 位作者 许晓峰 蒋国睴 傅小龙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544-546,共3页
关键词 肺癌死亡率 肿瘤标志物 联合检测 CANCER 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5年生存率 价值 诊治 世界卫生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泌体中ISG15在卵巢癌铂类药物耐药中的作用及初步机制探讨
2
作者 田亚楠 郑慧 +3 位作者 严天晴 张珩 卢仁泉 郭林 《中国癌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6-354,共9页
背景与目的: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患者预后较差,易对铂类药物产生耐受;目前认为外泌体可能参与卵巢癌铂类药物耐药,本研究主要探讨外泌体对卵巢癌铂类药物耐药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超速离心提取外泌体,采用... 背景与目的: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患者预后较差,易对铂类药物产生耐受;目前认为外泌体可能参与卵巢癌铂类药物耐药,本研究主要探讨外泌体对卵巢癌铂类药物耐药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超速离心提取外泌体,采用电镜、粒径分析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对外泌体表征、外泌体蛋白及相关信号转导通路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通过蛋白质组学对外泌体蛋白表达谱进行分析;通过与已有耐药数据集筛选关键差异蛋白。收集2023年8月—2024年8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经病理学检查诊断为EOC并接受手术治疗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以分析患者血清外泌体中干扰素刺激基因15(interferon-stimulated gene 15,ISG15)表达水平与铂类药物耐药的关系。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外泌体中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探究血清外泌体蛋白对卵巢癌耐药的预测价值。结果:本研究成功提取源自卵巢癌铂类药物敏感及耐药细胞的外泌体并进行蛋白组学分析,鉴定出9个与铂类药物耐药相关的差异蛋白,筛选出ISG15。与敏感细胞相比,卵巢癌耐药细胞外泌体中ISG15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外泌体示踪实验表明,外泌体能够被卵巢癌受体细胞摄取。在与耐药细胞外泌体共培养后,卵巢癌受体细胞ISG15表达水平升高。敲低细胞ISG15,外泌体中ISG15的表达下降;加入下调ISG15的外泌体后,卵巢癌细胞对铂类药物的耐受降低。且ISG15可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核因子激活的B细胞的κ-轻链增强复合物(nuclear factor-kappalight-chain-enhancer of activated B cells,NF-κB)信号转导通路调控多耐药蛋白1(multidrug resistance protein 1,MDR1)的表达促进卵巢癌细胞对铂类药物耐药。对87例患者血清标本检测结果发现,与卵巢癌敏感患者相比,耐药卵巢癌患者血清外泌体中ISG15表达升高;将血清外泌体ISG15作为区别敏感和耐药的指标绘制ROC的曲线下面积为0.779(P<0.05),Cutoff值为27.35 ng/mL,灵敏度为70.2%,特异度为76.4%。结论:外泌体中的ISG15可以通过PI3K/AKT/NF-κB信号转导通路调节卵巢癌细胞中MDR1的表达,促进卵巢癌细胞对铂类药物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外泌体 ISG15 铂类药物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血流感染病原分析及血糖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陈祝俊 丁志敏 +4 位作者 马晓路 王砚春 胡昊昀 卢仁泉 郭林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27-935,共9页
背景与目的:恶性肿瘤患者合并血流感染(bloodstream infection,BSI)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其治疗结果与感染病原密切相关,同时血糖对该类患者病情发生、发展亦有重要影响。本研究旨在分析恶性肿瘤患者合并BSI时的病原菌分布特征,并探讨合并... 背景与目的:恶性肿瘤患者合并血流感染(bloodstream infection,BSI)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其治疗结果与感染病原密切相关,同时血糖对该类患者病情发生、发展亦有重要影响。本研究旨在分析恶性肿瘤患者合并BSI时的病原菌分布特征,并探讨合并BSI时血糖检测的临床意义、变化趋势及其对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2022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诊治的434例患恶性肿瘤合并BSI及同时期409例患恶性肿瘤未并发BSI患者的临床特征,统计患者合并BSI病原菌情况、空腹血糖、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等指标,并收集患者的随访信息。采用SPSS 26.0、Graphpad等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恶性肿瘤合并BSI最常见病原菌前3位是大肠埃希菌(29.4%)、肺炎克雷伯菌(13.8%)、铜绿假单胞菌(4.8%)。8.5%的患者存在两种及以上病原菌混合感染。最终与致死有关菌株100株,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仍列前3位,分别占21.0%、12.0%和10.0%。生存分析显示两种及以上病原菌混合感染与单一感染相比预后较差(P=0.000)。恶性肿瘤合并BSI患者症状初期空腹血糖水平(中位数为7.39 mmol/L,四分位区间为5.95~9.88 mmol/L)显著高于未发生BSI患者(中位数为5.97 mmol/L,四分位区间为5.25~7.06 mmol/L,P=0.000)。疾病初期空腹血糖水平判定患者发生BSI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18,高于经典诊断标志物PCT(AUC=0.708);两者联合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效能(AUC=0.761)。生存分析结果显示,BSI初期空腹血糖水平较高的患者预后较差(HR=3.067,95%CI:1.375~6.838,P=0.000)。此外,BSI初期空腹血糖变化程度越大,患者死亡风险越高(HR=2.150,95%CI:1.125~4.109,P<0.01)。结论:临床怀疑BSI患者应结合病原菌分布使用抗生素,并监测血糖水平以早期了解感染情况,采取干预措施,使患者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血流感染 血清葡萄糖 病原分布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凝血功能指标在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后高凝状态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4
作者 陆悦 卢仁泉 +1 位作者 张杰 郑慧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8-285,共8页
背景与目的:常规凝血实验(conventional coagulation test,CCT)检测所用的血浆仅能够反映某个凝血时间点/段的单一成分,而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检测能够描绘凝血及纤维蛋白溶解的整体动态过程的曲线,更能独立完整地反映... 背景与目的:常规凝血实验(conventional coagulation test,CCT)检测所用的血浆仅能够反映某个凝血时间点/段的单一成分,而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检测能够描绘凝血及纤维蛋白溶解的整体动态过程的曲线,更能独立完整地反映血液的真实状态,可作为凝血功能检测的补充。本研究旨在评估联合凝血功能指标在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后高凝状态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后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为临床监测高凝状态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21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16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实验组,并选取同期的8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再将实验组以是否合并血栓分为未合并血栓组(82例)和合并血栓组(78例)。研究3组对象的TEG[包括凝血反应时间(coagulation reaction time,R)、凝血形成时间(coagulation formation time,K)、血细胞凝块形成速率(blood clot formation rate,Angle)、血栓最大振幅(maximum amplitude,MA)和凝血综合指数(coagulation index,CI)]、CCT[包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D-dimer,DD)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s,FDP)]及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的差异。以是否合并血栓作为高凝状态的标准,选择其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单独及联合检测凝血功能指标对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后高凝状态的诊断效能。收集16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基础信息、肿瘤分期和深静脉血栓Autar评估量表,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本研究经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编号:050432-4-2108*)。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未合并血栓组的R、TT和PLT均减小(P<0.05),APTT、PT、DD和FDP均增大(P<0.05);合并血栓组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合并血栓组相比,合并血栓组的K减小(P<0.05),Angle、MA、CI、Fib、DD和FDP均增大(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在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后高凝状态评估中,TEG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56,灵敏度为67.5%,特异度为73.8%;CCT检测的AUC为0.691,灵敏度为78.8%,特异度为56.2%;联合检测的AUC为0.840,灵敏度为80.0%,特异度为77.5%。在危险因素分析中,肿瘤分期、远处转移和Autar评分与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后血栓的形成相关(P<0.05),3个危险因素在K、Angle、MA、CI、Fib、DD和FDP中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Angle、MA、CI、Fib、DD和FDP是反映高凝状态的主要指标,TEG与CCT联合检测能更好地反映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后的凝血状态。肿瘤分期为Ⅲ~Ⅳ期、有远处转移和Autar评分高可能是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提示可通过监测高危人群的相关凝血指标以降低血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化疗 血栓弹力图 常规凝血实验 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D-二聚体在卵巢癌患者围手术期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8
5
作者 王敏 江铭磊 +1 位作者 江榕 郭林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81-384,共4页
背景与目的:卵巢癌患者因肿瘤负荷、手术创伤等原因,凝血系统的平衡状态常被打破,容易出现出血或血栓性疾病。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浆D-二聚体在卵巢癌患者手术前、后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测定161例卵巢癌患者和41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血... 背景与目的:卵巢癌患者因肿瘤负荷、手术创伤等原因,凝血系统的平衡状态常被打破,容易出现出血或血栓性疾病。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浆D-二聚体在卵巢癌患者手术前、后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测定161例卵巢癌患者和41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其中23例卵巢癌患者术后D-二聚体变化进行随访监测。结果:卵巢癌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P<0.01);卵巢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随分期增加而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894,P<0.01),提示卵巢癌患者凝血及纤溶功能障碍随病情发展呈现加重趋势;9例患者术后出现血栓性疾病前,其D-二聚体水平均呈持续高水平或一过性下降后突然升高。结论:监测卵巢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浆中D-二聚体浓度,有助于术前筛查血栓高风险人群,预警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争取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卵巢癌 血栓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4在卵巢癌诊治中的临床应用评价 被引量:39
6
作者 卢仁泉 郭林 沈烨红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80-685,共6页
背景与目的: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4(human epididymis protein,HE4)是近年来研究较热门的一种新型肿瘤标志物,并拟在中国临床上推广应用,但目前国内HE4在卵巢癌应用研究中报道的例数还很少,特别是在随访监测中的价值尚待探究。本研究扩大... 背景与目的: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4(human epididymis protein,HE4)是近年来研究较热门的一种新型肿瘤标志物,并拟在中国临床上推广应用,但目前国内HE4在卵巢癌应用研究中报道的例数还很少,特别是在随访监测中的价值尚待探究。本研究扩大了样本量,进一步探讨HE4在中国人群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的早期诊断、疗效监测以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116例EOC患者、40例卵巢良性疾病患者、61例其他肿瘤患者及100名健康对照者血清的HE4浓度水平,同时对其中28例EOC患者进行随访测定HE4水平。结果:未绝经组和绝经组中,EOC患者血清的HE4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和卵巢良性疾病患者(chi-square值分别为32.2和64.4,P均<0.01);根据健康对照组的P95(percent95)值,未绝经者HE4检测卵巢癌的Cut-off值为58.2pmol/L,敏感度为57.5%,特异度为93.9%;绝经者HE4检测卵巢癌的Cut-off值为67.6pmol/L,敏感度为80.3%,特异度为86.4%。卵巢癌患者血清HE4水平随着肿瘤分级、分期的升高而升高,淋巴结转移患者HE4水平显著高于未转移者(U值为665.5,P均<0.01)。此外,随访检测了28例EOC患者的血清样本,HE4浓度的变化能很好地反映疾病发展趋势(chi-square值为26.6,P<0.01);结果分析表明,HE4浓度变化与病情发展间的符合率为82.2%(23/28)。手术治疗后,病情好转者,HE4水平有所下降(21/25)。结论:HE4检测在EOC诊断和疗效监测、预后判断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4 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H-5在非霍奇金淋巴瘤诊断与疗效监测中的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江铭磊 陈祝俊 +1 位作者 卢仁泉 郭林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5-58,共4页
背景与目的: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是糖酵解中主要的酶,能够催化乳酸变成丙酮酸。本实验主要探讨乳酸脱氢酶同工酶-5(lactate dehydrogenase-5,LDH-5)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患者血清中的表达... 背景与目的: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是糖酵解中主要的酶,能够催化乳酸变成丙酮酸。本实验主要探讨乳酸脱氢酶同工酶-5(lactate dehydrogenase-5,LDH-5)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患者血清中的表达量及在疗效监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测定了105例NHL患者与185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LDH-5水平,对其中28例化疗患者进行血清LDH-5随访,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NHL患者血清LDH-5水平为(10.38±3.52)%,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的(7.89±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疗有效的NHL患者,化疗前后测定结果显示,血清LDH-5水平呈递减趋势,不同疗效组间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DH-5含量与NHL预后指标具有相关性。结论:LDH-5在NHL诊断与疗效监测中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脱氢酶同工酶-5 非霍奇金淋巴瘤 琼脂糖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晚期宫颈鳞癌患者治疗前外周血Treg计数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郑雨薇 黄啸 +3 位作者 郭林 杨文韬 吴佳文 平波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41-246,共6页
背景与目的:中晚期宫颈鳞癌同期放化疗(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CCRT)治疗前性价比高的疗效判断方法较有限,该研究拟通过检测治疗前外周血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亚群计数及血清鳞癌抗... 背景与目的:中晚期宫颈鳞癌同期放化疗(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CCRT)治疗前性价比高的疗效判断方法较有限,该研究拟通过检测治疗前外周血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亚群计数及血清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g)水平,评价两者预测临床疗效的可行性。方法:采集44例ⅡB~ⅣA期宫颈鳞癌患者行CCRT治疗前的外周血标本,分别利用流式细胞免疫表型分析和酶联免疫法检测外周血CD4+CD25+CD127Low/-Treg计数及血清SCC-Ag水平。收集临床和病理资料,并统计检验2个指标对疗效的预测作用。结果:治疗前外周血CD4+CD25+CD127Low/-Treg计数在临床有效组低于无效组[(8.78±2.80)%vs(10.95±2.56)%,P〈0.05],血清SCC-Ag在不同临床疗效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这2个指标之间未发现相关性(Spearman’rho=-0.093,P=0.540)。经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治疗前外周血CD4+CD25+CD127Low/-Treg及血清SCC-Ag最佳界值分别为9.76%与9.50 ng/m L。单因素分析显示,治疗前外周血CD4+CD25+CD127Low/-Treg计数(OR=1.901,95%CI:1.112~3.219,P=0.017)对CCRT疗效有预测作用,而血清SCC-Ag水平无预测作用(OR=0.998,95%CI:0.001~4.253,P=0.89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前外周血CD4+CD25+CD127Low/-Treg为独立的临床疗效预测因子(OR=3.115,95%CI:1.253~7.742,P=0.014)。结论:治疗前外周血CD4+CD25+CD127Low/-Treg计数用于中晚期宫颈鳞癌患者CCRT临床疗效预测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宫颈鳞状细胞癌 同期放化疗 调节性T细胞 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癌患者血清唾液酸含量检测的价值 被引量:7
9
作者 胡宏峰 卢仁泉 +2 位作者 胡娟 江铭磊 郭林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88-592,共5页
背景与目的:目前临床上用于辅助诊断卵巢癌的血清标志物相对缺乏。该研究旨在探讨血清唾液酸(sialic acid,SA)含量检测在卵巢癌患者的辅助诊断、疗效监测等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法检测332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230例妇科良性疾... 背景与目的:目前临床上用于辅助诊断卵巢癌的血清标志物相对缺乏。该研究旨在探讨血清唾液酸(sialic acid,SA)含量检测在卵巢癌患者的辅助诊断、疗效监测等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法检测332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230例妇科良性疾病患者及194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清SA含量;同时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上述标本的血清CA125及HE4含量。结果: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SA含量为584.0(499.8,702.5)mg/L,明显高于妇科良性疾病组[497.0(454.0,559.0)mg/L]及健康对照组[475.0(443.8,505.0)mg/L,P<0.05];其中卵巢癌组血清SA含量最高[675.0(582.0,816.0)mg/L];血清SA联合CA125检测对卵巢恶性肿瘤的灵敏度高达95.17%,阴性预测值为94.37%;卵巢癌患者随访测定过程中,血清SA含量随着病情的好转,其浓度逐步降低。结论:血清SA含量检测可应用于卵巢癌的早期筛查、鉴别诊断及疗效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肿瘤 卵巢癌 血清唾液酸 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HER-2表达水平对乳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杰 郑慧 +1 位作者 卢仁泉 郭林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01-206,共6页
背景与目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属于受体酪氨酸激酶中的生长因子受体家族,其表达差异在乳腺癌靶向药物的临床使用中起决定作用。该研究旨在筛选出HER-2不同表达水平的乳腺癌细胞株,... 背景与目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属于受体酪氨酸激酶中的生长因子受体家族,其表达差异在乳腺癌靶向药物的临床使用中起决定作用。该研究旨在筛选出HER-2不同表达水平的乳腺癌细胞株,研究HER-2表达差异对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对乳腺癌细胞系SK-BR-3进行克隆纯化,利用德国西门子公司ADVIA Centuar CP系统电化学发光技术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可溶性HER-2(soluble HER-2,s HER-2)的表达水平,筛选出s HER-2高表达细胞株(大于50.0 ng/m L)、中表达细胞株(15.8~50.0 ng/m L)及低表达细胞株(小于15.8 ng/m L)。通过细胞培养观察以上3种乳腺癌细胞株的形态学变化,并通过一系列体外实验比较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包括克隆形成实验、划痕实验和Transwell检测等。结果:与正常乳腺上皮细胞相比,乳腺癌细胞系SK-BR-3表达的s HER-2水平明显增高。其中,s HER-2高表达细胞株的克隆形成率为(51.3±3.4)%,明显高于中表达细胞株[(42.0±3.7)%]和低表达细胞株[(26.7±2.9)%];s HER-2高表达细胞株的迁移率为(50.0%±0.6)%,明显高于s HER-2中表达细胞株[(19.5±3.4)%]和s HER-2低表达细胞株[(13.6±1.0)%];s HER-2高表达细胞株的侵袭能力为(53.5±4.2)%也明显比s HER-2中表达细胞株[(33.2±3.9)%]和低表达细胞株[(28.9±5.4)%]细胞株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s HER-2高表达细胞株具有促增殖、促细胞动力等生物学效应,因此能为临床合理使用乳腺癌靶向药物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可溶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细胞侵袭 增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部感染患者痰液与肺泡灌洗液病原菌分布及培养结果分析 被引量:18
11
作者 秦蓉 何平 +1 位作者 张颐豪 王砚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621-1626,共6页
目的·分析肺部感染患者的痰液(sputum,SP)与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的病原菌(真菌及细菌)分布,并探索该2种下呼吸道样本在临床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 目的·分析肺部感染患者的痰液(sputum,SP)与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的病原菌(真菌及细菌)分布,并探索该2种下呼吸道样本在临床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院临床微生物室于2018年1月—2019年6月间收集的肺部感染患者SP与BALF样本的培养结果,其中2种样本采集时间间隔小于24 h。采用统计描述与一致性检验比较分析2种样本的病原菌分布情况。结果·在313例肺部感染患者中,BALF样本的细菌培养阳性率为27.55%(73/265),真菌培养阳性率为16.61%(49/295);SP样本的细菌培养阳性率为25.38%(67/264),真菌培养阳性率则较高[26.13%(75/287)]。从阳性培养的病原菌种类看,BALF与SP样本的培养结果基本一致。综合所有患者的病原菌培养结果发现,2种样本的定性结果总一致率为75.08%(235/313);其中,真菌的一致率为79.09%(227/287)且具有显著一致性(P=0.000,Kappa=0.390),细菌的一致率为90.91%(240/264)且亦具有显著一致性(P=0.000,Kappa=0.767)。结论·在一定条件下,临床可优先考虑SP培养以避免BALF有创检查。当SP培养结果与临床不符,尤其是高度怀疑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时,应及时采取BALF检查以明确病原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灌洗液 痰液 细菌培养 真菌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纤维蛋白降解复合物(DR-70)检测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2
作者 开今言 马倩 +7 位作者 童颖 谢素红 何成彦 宋丽娜 孙静 朱广博 卢仁泉 郭林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93-298,共6页
背景与目的:DR-70为纤维蛋白降解复合物,是肿瘤细胞释放的纤溶酶和凝血酶或其他肿瘤相关过程的降解产物,探讨其作为结直肠癌肿瘤标志物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0月-2017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天津市人民医院、吉林大学... 背景与目的:DR-70为纤维蛋白降解复合物,是肿瘤细胞释放的纤溶酶和凝血酶或其他肿瘤相关过程的降解产物,探讨其作为结直肠癌肿瘤标志物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0月-2017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天津市人民医院、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收治的具有完整临床病理学资料、经病理学或细胞学、影像学检查确诊的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血清分为疾病组(215例结直肠癌患者)和对照组(30例良性胃肠道疾病患者和440名健康人),确定临界值,同时检测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水平,分析其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对43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及术后化疗过程中的DR-70水平进行动态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结直肠癌患者血清DR-70水平显著升高(P<0.05);CEA和DR-70联合检测时,在CEA阳性条件下,DR-70弱阳性时,肠癌多发于结肠,而DR-70强阳性时,肠癌明显多发于直肠;肠癌患者术后化疗有效时,血清DR-70水平显著下降。结论:血清DR-70是结直肠癌诊断的一个潜在标志物,并且可以作为该类患者术后化疗效果判断的一个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70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结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组织和外周血中p53、PGP9.5、SOX2、GAGE7、GBU4-5和MAGE A1蛋白水平检测及其临床价值探讨 被引量:14
13
作者 邹淳缘 许晓峰 +1 位作者 卢仁泉 郭林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6-44,共9页
背景与目的:肺癌发病机制具有多样性,但一经确认,往往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本文通过探讨肺癌组织和外周血中抑癌基因(p53)、蛋白基因产物(PGP9.5)、转录因子(SOX2)、肿瘤相关基因编码蛋白(GAGE7)、解旋酶(GBU4-5)和黑色素瘤抗原(MAGE A1... 背景与目的:肺癌发病机制具有多样性,但一经确认,往往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本文通过探讨肺癌组织和外周血中抑癌基因(p53)、蛋白基因产物(PGP9.5)、转录因子(SOX2)、肿瘤相关基因编码蛋白(GAGE7)、解旋酶(GBU4-5)和黑色素瘤抗原(MAGE A1)蛋白水平的相关性,同时分析其在肺癌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2018年5月—2020年5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确诊的100例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临床TNM分期Ⅰ期25例,Ⅱ期45例,Ⅲa期30例;非小细胞肺癌80例,小细胞肺癌20例;取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上述6种蛋白的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法检测其基因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检测外周血中6种蛋白的抗体阳性情况。结果:肿瘤组织中p53、PGP9.5、SOX2、GAGE7、GBU4-5和MAGE A1蛋白的阳性率和基因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将其与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进行相关分析发现,肿瘤组织和外周血中的p53、PGP9.5、SOX2、GAGE7、GBU4-5和MAGE A1蛋白的阳性率和基因表达水平与肿瘤TNM分期和分化级别有关(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病理学类型无关(P>0.05)。肿瘤组织中6种蛋白的表达水平与外周血清表达具有较好的一致性(P>0.05)。结论:肺癌肿瘤组织和外周血中p53、PGP9.5、SOX2、GAGE7、GBU4-5和MAGE A1蛋白表达阳性与肿瘤TNM分期及分化级别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抑癌基因p53 蛋白基因产物(PGP9.5) 转录因子(SOX2) 肿瘤相关基因编码蛋白(GAGE7) 解旋酶(GBU4-5) 黑色素瘤抗原(MAGE A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N-MID在原发性肺癌患者骨转移辅助诊断和疗效监测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陆立 卢仁泉 +2 位作者 孙佳俊 陆凝 郭林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38-844,共7页
背景与目的:目前临床上用于原发性肺癌患者骨转移辅助诊断的血清学标志物相对缺乏,探讨血清中骨钙素(osteocalcin,OC)N端中分子片段(N-terminal mid-fragment,N-MID)的表达水平在肺癌患者骨转移辅助诊断和疗效监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 背景与目的:目前临床上用于原发性肺癌患者骨转移辅助诊断的血清学标志物相对缺乏,探讨血清中骨钙素(osteocalcin,OC)N端中分子片段(N-terminal mid-fragment,N-MID)的表达水平在肺癌患者骨转移辅助诊断和疗效监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诊断为原发性肺癌的231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其中包括97例肺癌合并骨转移的患者和134例未骨转移的肺癌患者,选取69名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利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血清N-MID、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 19 fragment,CYFRA21-1)、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等在肺癌骨转移中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骨转移组血清N-MID水平明显高于无骨转移组和健康对照组(P均<0.001)。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清N-MID(OR=9.265)和NSE水平(OR=2.688)是肺癌患者发生骨转移的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血清N-MID的临界值为14.96 ng/mL,并将实验组分为N-MID>14.96 ng/mL组和N-MID≤14.96 ng/mL组。治疗前,血清N-MID>14.96 ng/mL组肺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明显低于N-MID≤14.96 ng/mL组患者(HR=2.040)。在肺癌合并骨转移患者中,治疗前后血清N-MID水平降低提示疾病缓解(P<0.001)。结论:血清N-MID水平与肺癌合并骨转移存在相关性,检测治疗前后的血清N-MID浓度可用于肺癌患者骨转移的辅助诊断和疗效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肺癌 骨转移 N端中分子片段 辅助诊断 疗效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耐受性结肠癌细胞亚株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
15
作者 冯景璩 肖然 +1 位作者 卢仁泉 郭林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889-894,共6页
背景与目的:结肠癌是消化系统的常见肿瘤,放疗是其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诱导并筛选具有放射耐受性的结肠癌细胞亚株,为研究结肠癌放射耐受的机制提供实验模型。方法:应用梯度递增剂量的γ射线对SW620细胞株进行诱导照射,筛选得到放射耐... 背景与目的:结肠癌是消化系统的常见肿瘤,放疗是其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诱导并筛选具有放射耐受性的结肠癌细胞亚株,为研究结肠癌放射耐受的机制提供实验模型。方法:应用梯度递增剂量的γ射线对SW620细胞株进行诱导照射,筛选得到放射耐受细胞亚株SW620/R。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和生长情况,通过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照射的周期及凋亡的变化,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率和放射敏感性。结果:通过照射剂量梯度递增的诱导方法,成功建立了SW620/R细胞亚株。SW620/R细胞亚株形态与亲本细胞明显不同,并且在高剂量射线照射后仍能继续生长;鉴定实验显示SW620/R细胞亚株与亲本细胞相比倍增时间明显延长,克隆形成率显著下降;在细胞周期上S期的比例显著上升,并且在照射后未出现周期的阻滞现象,同时发现其自发凋亡率显著下降;克隆形成实验显示其放射耐受性明显升高。结论:成功建立了放射耐受的细胞亚株SW620/R,经鉴定其放射敏感性显著降低,且两者在增殖、克隆形成率、细胞周期和自发凋亡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放射耐受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HER2-ECD水平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孙佳俊 卢仁泉 +2 位作者 郑慧 陆立 郭林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2-36,共5页
背景与目的: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是一种原癌基因所表达的蛋白,HER2阳性往往预示着肿瘤进展快、容易发生淋巴结或血道转移,对新辅助化疗不敏感,预后不佳。本研究通过对乳腺癌患者血清... 背景与目的: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是一种原癌基因所表达的蛋白,HER2阳性往往预示着肿瘤进展快、容易发生淋巴结或血道转移,对新辅助化疗不敏感,预后不佳。本研究通过对乳腺癌患者血清HER2胞外段(extracellular domain,ECD)水平与患者临床新辅助化疗的反应性的比较,来评估血清HER2-ECD在新辅助化疗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收集507例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前血清样本,利用χ2检验比较血清HER2-ECD与患者年龄、分期、组织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Ki-67及HER2的关系,对其中48例HER2表达阳性的行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予以随访,单因素分析治疗前后血清HER2-ECD水平变化与新辅助化疗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通过对507例患者血清HER2-ECD和临床病理特征的比较发现,在年龄>50岁、Ⅲ~Ⅳ期、组织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Ki-6 7>20%及HER2 (+)的患者中血清H E R 2-E C D阳性率较高。对4 8例组织H E R 2阳性的患者随访发现,血清HER2-ECD在治疗2个周期后即出现大幅下降,从18.10ng/mL(13.20~28.95ng/mL)降低到11.20ng/mL(9.80~12.75 ng/mL)(P<0.01)。对48例患者进行疗效评估发现,新辅助化疗2个周期后血清HER2-ECD阴性的患者其客观缓解率(94.7%,36/38)显著高于治疗后血清HER2-ECD阳性的患者(60.0%,6/10)(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血清HER2-ECD升高与其年龄、分期、组织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及Ki-67相关,且新辅助化疗2个周期后的血清HER2-ECD水平对新辅助化疗的疗效有一定的评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疗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u86通过调控TOP1和COPS5影响上皮性卵巢癌细胞对于顺铂的化疗敏感性 被引量:4
17
作者 马倩 刘懿萱 +2 位作者 开今言 郭林 卢仁泉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0-107,共8页
背景与目的:卵巢癌是妇科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排名第3、致死率排名第1的疾病。卵巢癌的预后很差,这是由于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并且对铂类药物化疗易耐药,异常的DNA修复是导致铂类耐药的重要原因,针对性地干扰DNA损伤修复相关分子可... 背景与目的:卵巢癌是妇科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排名第3、致死率排名第1的疾病。卵巢癌的预后很差,这是由于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并且对铂类药物化疗易耐药,异常的DNA修复是导致铂类耐药的重要原因,针对性地干扰DNA损伤修复相关分子可能是提高铂类药物化疗敏感性的新手段。Ku86是参与非同源末端连接(non-homologous end joining,NHEJ)过程的一个关键分子,能够有效地修复DNA双链断裂(DNA double-strand break,DSB)。方法: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Ku86在卵巢癌组织和细胞中的定位。使用RNAi技术下调Ku86,用顺铂处理后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使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IC_(50)。使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并分析Ku86与拓扑异构酶Ⅰ(topoisomeraseⅠ,TOP1)及COP9信号复合体的第5种成分(the fifth component of the COP9 signalosome,COPS5)的关系。结果:下调Ku86可以减少由于顺铂引起的细胞凋亡,降低卵巢癌细胞对于顺铂的敏感性。Ku86对顺铂在卵巢癌药物敏感性中的这种影响可能是通过调节TOP1和COPS5发挥作用的。结论:TOP1和COPS5都是与DNA损伤修复有关并能影响铂类药物化疗敏感性的重要分子,下调Ku86会使TOP1的表达增高和COPS5的表达减少。卵巢癌中与铂类药物敏感性有关的生物标志物之间有相关性,靶向Ku86的治疗可能是提高卵巢癌药物敏感性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u86 拓扑异构酶Ⅰ COP9信号复合体的第5种成分 顺铂 DNA损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过表达或谷氨酰胺剥夺对肾透明细胞癌细胞凋亡、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童颖 余怡雯 +3 位作者 谢素红 王砚春 卢仁泉 郭林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35-440,共6页
背景与目的: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是最常见的肾癌类型,它与代谢密切相关。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4(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4,SIRT4)过表达或谷氨酰胺(glutamine,Gln)剥夺对ccRCC细胞增殖、凋亡的... 背景与目的: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是最常见的肾癌类型,它与代谢密切相关。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4(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4,SIRT4)过表达或谷氨酰胺(glutamine,Gln)剥夺对ccRCC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慢病毒构建SIRT4和突变体H161Y过表达的Caki-2细胞株,利用无Gln的培养基来构建Gln剥夺模型,并通过体外增殖活力实验[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和克隆形成实验来分析两者对Caki-2细胞增殖和生长能力的影响;利用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进而评估Gln代谢对细胞ROS含量的影响;进一步通过线粒体膜电位检测、凋亡检测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分子,分析SIRT4过表达以及Gln剥夺对Caki-2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过表达SIRT4可抑制Gln代谢从而抑制Caki-2细胞增殖,另外还原性物质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reduced 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tate,NADPH)的生成减少能够增加细胞内ROS含量,促进细胞凋亡。而Gln剥夺抑制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的效果均比过表达SIRT4明显,但长期缺乏Gln将导致细胞无法生长。结论:无论是过表达SIRT4还是Gln剥夺均能抑制ccRCC细胞增殖,促进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4 肾透明细胞癌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TK1在卵巢癌铂类耐药中的生物学功能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懿萱 文泽轩 +1 位作者 郭林 卢仁泉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2-191,共10页
背景与目的:苏氨酸酪氨酸激酶1(threonine tyrosine kinase 1,TTK1)是纺锤体组装检查点的一个组成部分,确保染色体的正确分离,可能是与化疗敏感性相关的潜在目标分子,但TTK1在铂类药物耐药方面的作用机制仍不清楚。卵巢癌是女性常见的... 背景与目的:苏氨酸酪氨酸激酶1(threonine tyrosine kinase 1,TTK1)是纺锤体组装检查点的一个组成部分,确保染色体的正确分离,可能是与化疗敏感性相关的潜在目标分子,但TTK1在铂类药物耐药方面的作用机制仍不清楚。卵巢癌是女性常见的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妇科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三,死亡率排名第一。临床上,卵巢癌的化疗方案中常包含铂类药物,但是随着化疗时间延长,患者容易发生铂类药物耐受,影响其治疗进程和预后。因此,有必要寻找与铂类耐药性有关的基因作为卵巢癌治疗的有效靶点。探讨TTK1与卵巢癌铂类耐药之间的关系。方法:基于大数据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与TTK1相互作用的基因,进而探索TTK1相关的生物学功能,并建立耐药机制网络模型。利用GEO芯片分析卵巢癌铂类耐药相关通路。对TTK1敲低的卵巢癌铂类耐药细胞RNA进行测序,分析TTK1与耐药相关通路之间的关系。结果:TTK1参与细胞的有丝分裂、细胞分化等过程,在染色体分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TTK1在耐铂类化疗药物的卵巢癌患者中高表达,RNA测序结果进一步展示了卵巢癌铂类耐药的细胞中与TTK1相关的信号通路。结论:TTK1可能通过多种途径使卵巢癌产生耐药现象,基于TTK1抑制剂的联合模式治疗卵巢癌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治疗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氨酸酪氨酸激酶1 卵巢癌 顺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