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与目的:针对直肠癌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ransanal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aTME)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较少,缺乏循证医学证据。本研究旨在探讨与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laparoscopic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LaTME)相...背景与目的:针对直肠癌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ransanal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aTME)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较少,缺乏循证医学证据。本研究旨在探讨与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laparoscopic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LaTME)相比,TaTME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19年9月—2022年9月上海大学附属仁和医院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行LaTME的直肠癌患者及同期行TaTME的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在术后1年时完成调查问卷: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ore30,EORCTQLQ-C30)、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ow anterior resection syndrome,LARS)评价量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广泛性焦虑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7,GAD-7)和抑郁自评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对问卷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本研究通过上海市宝山区仁和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查。本研究严格遵循《加强流行病学中观察性研究报告质量》(Strengthening the Reporting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 in Epidemiology,STROBE)指南中的各项条目。结果:本研究纳入77例患者(TaTME组39例和LaTME组3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距肛缘距离、肿瘤分期、术前新辅助治疗方案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EORCT QLQ-C30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当,但TaTME组失眠症状更严重(P=0.020)。两组在LARS严重程度和评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aTME组在水样便失禁和大便簇集两个项目中表现出更好的功能(P=0.007,P=0.004)。此外,两组在IPSS、抑郁和焦虑程度上均具有可比性。结论:接受TaTME或LaTME的患者表现出相似的肛门功能、排尿功能、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结果,从术后生活质量方面而言,TaTME技术是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替代方案。展开更多
背景与目的:当前,对于中低位局部晚期直肠癌和T4bM0的潜在可切除结肠癌患者,指南均推荐新辅助治疗策略,以提高治疗的缓解率和增加转化性切除的可能性。其中对于ypⅢ期的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均使用国际抗癌联盟(Union f...背景与目的:当前,对于中低位局部晚期直肠癌和T4bM0的潜在可切除结肠癌患者,指南均推荐新辅助治疗策略,以提高治疗的缓解率和增加转化性切除的可能性。其中对于ypⅢ期的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均使用国际抗癌联盟(Union for International Cancer Control,UICC)/美国癌症联合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TNM分期系统评估术后病理学特征。然而,新辅助治疗会导致术区淋巴结退缩,检出淋巴结数不足12枚的患者无法按照常规的TNM分期进行划分,因此TNM分期常无法预测接受过新辅助治疗的ypⅢ期患者的预后。本研究旨在评估阳性淋巴结比率(positive lymph node ratio,LNR)在接受新辅助治疗的ypⅢ期CRC患者中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8年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新辅助治疗且行根治性手术的ypⅢ期CRC患者。收集患者手术时的年龄、性别、原发肿瘤位置、肿瘤分化等级、病理学分期以及随访期间患者是否复发或死亡等临床病理学特征。纳入标准:接受新辅助治疗和手术且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Ⅲ期的CRC患者。排除标准:①术前影像学检查或术中探查发现已有远处脏器转移;②有既往恶性肿瘤病史;③多原发性CRC。本研究通过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编号:050432-4-2108*)。使用R软件的survminer包(surv_cutpoint算法)计算LNR相对于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的最佳临界值并依此将患者分为低LNR组和高LNR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DFS。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筛选不良病理学特征并使用survival包和rms包绘制DFS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共纳入489例患者,男性289例,女性200例,中位年龄为56岁(23~80岁),中位随访时间为1062 d。随访期间,164例(33.5%)患者死亡。整个队列中,204例(41.7%)患者检出淋巴结数不足12枚。LNR的最佳临界值为0.29,317例患者划为低LNR组(LNR≤0.29),172例患者划为高LNR组(LNR>0.29)。高LNR组相比低LNR组DFS更短[风险比(hazard ratio,HR)=2.103,95%CI:1.582~2.796,P<0.0001]。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LNR是DFS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HR=1.825,95%CI:1.391~2.394,P<0.001)。根据纳入LNR的多分类DFS列线图预测模型可以有效地评估接受新辅助治疗的Ⅲ期CRC患者的DFS。结论:LNR是ypⅢ期CRC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与其他不良临床病理学特征联合使用具有良好的DFS预测效力。因此,将LNR作为TNM分期的补充可以提高CRC的预后评估准确率。展开更多
目的:系统评价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对腹部手术病人的疗效及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检索7个生物医学数据库(CBM、Medlin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等)的文献资料。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进行纳入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目的:系统评价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对腹部手术病人的疗效及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检索7个生物医学数据库(CBM、Medlin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等)的文献资料。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进行纳入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定,应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项符合标准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相关文献(n=565)。Meta分析显示,低氮低热量试验组可较好地控制血糖水平,较对照组降低1.36 mmol/L,95%CI[-2.01,-0.72],P<0.000 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血清清蛋白含量平均增加1.31g/L,95%CI[-3.11,5.74],P=0.56,无显著性差异;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可减少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平均为35%),95%CI[0.19,0.63],P=0.000 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卫生经济学方面,试验组住院天数平均缩短2.41天,95%CI[-3.80,-1.02],P=0.000 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病人营养药品费用较对照组降低,合并SMD=-2.53,95%CI[-7.18,2.11],P=0.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部术后病人早期给予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支持,可较好地控制血糖水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减少术后住院时间,降低病人的医疗费用,有利于病人术后康复。展开更多
文摘背景与目的:针对直肠癌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ransanal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aTME)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较少,缺乏循证医学证据。本研究旨在探讨与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laparoscopic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LaTME)相比,TaTME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19年9月—2022年9月上海大学附属仁和医院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行LaTME的直肠癌患者及同期行TaTME的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在术后1年时完成调查问卷: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ore30,EORCTQLQ-C30)、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ow anterior resection syndrome,LARS)评价量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广泛性焦虑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7,GAD-7)和抑郁自评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对问卷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本研究通过上海市宝山区仁和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查。本研究严格遵循《加强流行病学中观察性研究报告质量》(Strengthening the Reporting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 in Epidemiology,STROBE)指南中的各项条目。结果:本研究纳入77例患者(TaTME组39例和LaTME组3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距肛缘距离、肿瘤分期、术前新辅助治疗方案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EORCT QLQ-C30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当,但TaTME组失眠症状更严重(P=0.020)。两组在LARS严重程度和评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aTME组在水样便失禁和大便簇集两个项目中表现出更好的功能(P=0.007,P=0.004)。此外,两组在IPSS、抑郁和焦虑程度上均具有可比性。结论:接受TaTME或LaTME的患者表现出相似的肛门功能、排尿功能、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结果,从术后生活质量方面而言,TaTME技术是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替代方案。
文摘背景与目的:当前,对于中低位局部晚期直肠癌和T4bM0的潜在可切除结肠癌患者,指南均推荐新辅助治疗策略,以提高治疗的缓解率和增加转化性切除的可能性。其中对于ypⅢ期的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均使用国际抗癌联盟(Union for International Cancer Control,UICC)/美国癌症联合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TNM分期系统评估术后病理学特征。然而,新辅助治疗会导致术区淋巴结退缩,检出淋巴结数不足12枚的患者无法按照常规的TNM分期进行划分,因此TNM分期常无法预测接受过新辅助治疗的ypⅢ期患者的预后。本研究旨在评估阳性淋巴结比率(positive lymph node ratio,LNR)在接受新辅助治疗的ypⅢ期CRC患者中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8年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新辅助治疗且行根治性手术的ypⅢ期CRC患者。收集患者手术时的年龄、性别、原发肿瘤位置、肿瘤分化等级、病理学分期以及随访期间患者是否复发或死亡等临床病理学特征。纳入标准:接受新辅助治疗和手术且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Ⅲ期的CRC患者。排除标准:①术前影像学检查或术中探查发现已有远处脏器转移;②有既往恶性肿瘤病史;③多原发性CRC。本研究通过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编号:050432-4-2108*)。使用R软件的survminer包(surv_cutpoint算法)计算LNR相对于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的最佳临界值并依此将患者分为低LNR组和高LNR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DFS。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筛选不良病理学特征并使用survival包和rms包绘制DFS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共纳入489例患者,男性289例,女性200例,中位年龄为56岁(23~80岁),中位随访时间为1062 d。随访期间,164例(33.5%)患者死亡。整个队列中,204例(41.7%)患者检出淋巴结数不足12枚。LNR的最佳临界值为0.29,317例患者划为低LNR组(LNR≤0.29),172例患者划为高LNR组(LNR>0.29)。高LNR组相比低LNR组DFS更短[风险比(hazard ratio,HR)=2.103,95%CI:1.582~2.796,P<0.0001]。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LNR是DFS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HR=1.825,95%CI:1.391~2.394,P<0.001)。根据纳入LNR的多分类DFS列线图预测模型可以有效地评估接受新辅助治疗的Ⅲ期CRC患者的DFS。结论:LNR是ypⅢ期CRC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与其他不良临床病理学特征联合使用具有良好的DFS预测效力。因此,将LNR作为TNM分期的补充可以提高CRC的预后评估准确率。
文摘目的:系统评价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对腹部手术病人的疗效及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检索7个生物医学数据库(CBM、Medlin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等)的文献资料。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进行纳入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定,应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项符合标准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相关文献(n=565)。Meta分析显示,低氮低热量试验组可较好地控制血糖水平,较对照组降低1.36 mmol/L,95%CI[-2.01,-0.72],P<0.000 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血清清蛋白含量平均增加1.31g/L,95%CI[-3.11,5.74],P=0.56,无显著性差异;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可减少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平均为35%),95%CI[0.19,0.63],P=0.000 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卫生经济学方面,试验组住院天数平均缩短2.41天,95%CI[-3.80,-1.02],P=0.000 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病人营养药品费用较对照组降低,合并SMD=-2.53,95%CI[-7.18,2.11],P=0.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部术后病人早期给予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支持,可较好地控制血糖水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减少术后住院时间,降低病人的医疗费用,有利于病人术后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