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直肠息肉内镜下特点及治疗 被引量:41
1
作者 张文明 沈俊 +1 位作者 张召珍 贺益萍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21-625,共5页
背景与目的:结直肠癌是常见的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多数结直肠癌起源于腺瘤性息肉,而息肉的发现和切除可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为此,我们探讨不同年龄组的结直肠息肉的临床和内镜特点以及内镜下治疗情况。方法:2009年1月—201... 背景与目的:结直肠癌是常见的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多数结直肠癌起源于腺瘤性息肉,而息肉的发现和切除可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为此,我们探讨不同年龄组的结直肠息肉的临床和内镜特点以及内镜下治疗情况。方法:2009年1月—2010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镜科接受肠镜检查的患者5152例,按年龄分为中青年组(<60岁)和老年组(≥60岁)。比较分析两组资料结直肠息肉的肠镜下特点和病理类型,以及内镜下息肉治疗情况。结果:老年组的结直肠息肉检出率和息肉癌变率(37.65%,11.18%)均高于中青年组(19.8%,7.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两组的息肉好发于直肠和乙状结肠(30.53%,29.62%;29.78%,25.29%),均以腺瘤性息肉为多(61.19%,36.99%);而数目多、广基≥2cm以及病理为绒毛状腺瘤的息肉,癌变率较高。除息肉癌变和巨大息肉外,两组资料中80%以上息肉予肠镜下治疗(80.8%,91.3%)全部顺利完成,未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结肠镜检查是发现并处理息肉的有效手段,腺瘤性息肉的形态、大小、数目和病理以及患者的年龄与腺瘤性息肉的恶变有一定关系;结直肠息肉应尽可能内镜下治疗,并定期随访,减少结直肠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息肉 结肠镜 内镜下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小探头内镜超声在胃癌术前T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2
作者 张召珍 贺益萍 +3 位作者 沈俊 许玲辉 盛伟琪 师英强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4-49,共6页
背景与目的:内镜超声是目前临床上广泛运用的胃癌术前分期的检查方法。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及黏膜剥离术在治疗早期胃癌中已广泛开展,因此提高胃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尤其是早期胃癌的诊断率。本文旨在探讨高频小探头内镜超声(high frequenc... 背景与目的:内镜超声是目前临床上广泛运用的胃癌术前分期的检查方法。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及黏膜剥离术在治疗早期胃癌中已广泛开展,因此提高胃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尤其是早期胃癌的诊断率。本文旨在探讨高频小探头内镜超声(high frequency endoscopic ultrasound mini probe,UMP)在胃癌术前T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10月-2009年4月,对63例胃癌患者术前分别行高频小探头内镜超声和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检查,并与手术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UMP与MSCT对T分期判断准确率分别为82.26%(51/62)和88.71%(55/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MP与MSCT对早期胃癌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00%和88.89%;进展期胃癌的诊断准确率则是79.25%和88.68%。结论:UMP对早期胃癌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对于内镜下查找浅表病灶应首选UM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高频小探头内镜超声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 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PET-CT检测胃肠道^(18)F-FDG高摄取的内镜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召珍 贺益萍 沈俊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42-845,共4页
背景与目的:18F-FDG是PET-CT检测中最常用的示踪剂,是肿瘤显像中应用的标准的影像模式之一,但18F-FDG的摄取并不具有肿瘤特异性。为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对经PET-CT检测后胃肠道18F-FDG高摄取的病例进行内镜检查的价值。方法:对临床上33例... 背景与目的:18F-FDG是PET-CT检测中最常用的示踪剂,是肿瘤显像中应用的标准的影像模式之一,但18F-FDG的摄取并不具有肿瘤特异性。为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对经PET-CT检测后胃肠道18F-FDG高摄取的病例进行内镜检查的价值。方法:对临床上33例胃肠道18F-FDG高摄取的病例的内镜及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内镜检查,在33例胃肠道18F-FDG高摄取的病例中,胃肠道恶性肿瘤14例,其中食管癌2例,胃癌5例,结直肠癌7例;癌前病变8例,其中腺瘤性息肉4例,增生性息肉1粒,Barrett食管1例,糜烂性胃炎2例;炎症性病变6例,其中活动性肠炎5例,吻合口瘘1例;无异常发现5例。PET-CT的假阳性率为(11/33)33.33%。结论:对胃肠道18F-FDG高摄取的病例进行内镜下确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胃肠道 氟脱氧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