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内镜对胰腺小肿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1
作者 刘玉美(综述) 杨秀疆(审校)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33-236,共4页
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极为困难,多数患者确诊时均为局部进展期或已出现远处转移。直径大于2 cm的胰腺癌在诊断明确时多已有微转移发生,故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是治愈胰腺癌的唯一手段,也是改善预后的关键。目前,体表超声、CT和MRI等临床常用... 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极为困难,多数患者确诊时均为局部进展期或已出现远处转移。直径大于2 cm的胰腺癌在诊断明确时多已有微转移发生,故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是治愈胰腺癌的唯一手段,也是改善预后的关键。目前,体表超声、CT和MRI等临床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技术对直径小于2 cm的胰腺病变仍存在一定的漏诊率。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und,EUS)技术借助其高分辨率超声探头及近距离探查等优势,可提供实时的、清晰的胰腺实质回声特征,甚至可显示直径小至5 mm的胰腺病灶,被认为是诊断胰腺肿瘤最敏感的方法。近年来,随着EUS设备及技术的普及,使得胰腺实质性小肿瘤的发现率得到了提高;尤其是超声弹性成像技术(elastography)、对比增强谐波成像技术(contrast-enhanced harmonic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CEH-EUS)及EUS引导下细针抽吸活组织检查(EUS-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EUS-FNAB)等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EUS对胰腺小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内镜 胰腺小肿瘤 胰腺癌 诊断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内镜技术在胰腺癌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4
2
作者 金凯舟 罗国培 +3 位作者 黄秋依 杨秀疆 刘辰 虞先濬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2-56,共5页
胰腺癌恶性程度极高,其诊断和治疗一直是临床工作的难点。螺旋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超声内镜(endoscopicultrasound,EUS)是诊断胰腺癌的重要工具。随着EUS技术的不断完善,其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作用和价值逐... 胰腺癌恶性程度极高,其诊断和治疗一直是临床工作的难点。螺旋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超声内镜(endoscopicultrasound,EUS)是诊断胰腺癌的重要工具。随着EUS技术的不断完善,其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作用和价值逐渐得到体现,特别是EUS引导下细针穿刺(EUS-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EUS-FNA),是目前获取胰腺病理的重要手段。此外,EUS在胰腺癌治疗中的地位也日益突出,EUS弹性成像(EUS elastography,EUS-EG)及造影增强EUS(contrast-enhancedEUS,CE-EUS)可以指导内科用药,EUS引导下的局部治疗也是胰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该文回顾和评估了EUS技术在胰腺癌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为EUS在胰腺癌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超声内镜 弹性应变率 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 诊断和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印戒细胞癌伴发黑棘皮病1例报道及文献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董舒 张皓 +2 位作者 刘渊 沈晔华 陈其文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63-467,共5页
黑棘皮病(acanthosis nigricans,AN)最早由Pollitzer和Jaurorky在1890年报道并命名,是以皮肤色素沉着、角化过度、天鹅绒样增生,形成疣状赘生物为特征的皮肤角化性疾病,好发于皮肤皱褶部位,如腋窝、颈后、肘窝、腘窝、腹股沟及阴唇[1]... 黑棘皮病(acanthosis nigricans,AN)最早由Pollitzer和Jaurorky在1890年报道并命名,是以皮肤色素沉着、角化过度、天鹅绒样增生,形成疣状赘生物为特征的皮肤角化性疾病,好发于皮肤皱褶部位,如腋窝、颈后、肘窝、腘窝、腹股沟及阴唇[1]。恶性AN是指伴有恶性肿瘤的AN,笔者诊治1例伴有胃印戒细胞癌的恶性AN,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印戒细胞癌 黑棘皮病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