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与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娟 王鹏 刘鲁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07-311,共5页
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上皮细胞在形态学上发生向间质细胞表型的转变,在肿瘤的侵袭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macrophage,TAM)是肿瘤的基本成分之一,通过分泌TNF-α... 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上皮细胞在形态学上发生向间质细胞表型的转变,在肿瘤的侵袭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macrophage,TAM)是肿瘤的基本成分之一,通过分泌TNF-α、IL-6、EGF、VEGF、MMP-9、uPA等因子诱导肿瘤细胞发生EMT,协同其刺激新生血管形成、降解基质、促进肿瘤细胞发生局部侵袭及远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上皮间质转化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泌体源性非编码RNA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1
2
作者 于淑林 陈震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97-303,共7页
外泌体是纳米级、双层膜的囊泡,由多种细胞分泌,广泛存在于多种体液中。外泌体中含有RNA和蛋白质等多种活性物质,在细胞物质间和信号转导中起重要作用。非编码RNA具有重要的基因表达调控功能,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外泌体是纳米级、双层膜的囊泡,由多种细胞分泌,广泛存在于多种体液中。外泌体中含有RNA和蛋白质等多种活性物质,在细胞物质间和信号转导中起重要作用。非编码RNA具有重要的基因表达调控功能,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外泌体源性非编码RNA的研究是目前新的研究热点,现就外泌体及外泌体源性非编码RNA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非编码RNA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肝脏恶性肿瘤302例肿瘤残留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花永强 陈颢 +8 位作者 孟志强 陈震 林钧华 刘鲁明 朱晓燕 沈晔华 王鹏 高惠峰 解婧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9-127,共9页
背景与目的: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ey ablation,RFA)是治疗原发性肝癌和部分转移性肝癌的有效的方法,本研究探讨肝脏恶性肿瘤RFA治疗后肿瘤残留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302例... 背景与目的: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ey ablation,RFA)是治疗原发性肝癌和部分转移性肝癌的有效的方法,本研究探讨肝脏恶性肿瘤RFA治疗后肿瘤残留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302例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患者共691个肝内病灶接受RFA治疗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 Regression模型分析与RFA治疗后肿瘤残留有关的危险因素。结果:RFA治疗后272例(90.07%)患者的632个(91.46%)病灶完全消融,肿瘤残留率为8.54%。直径≤3cm的肿瘤残留率为6.30%,3~5cm为9.57%,〉5cm为28.57%;靠近肝内大血管和胆囊肿瘤残留率分别为17.14%和18.52%;联合其他局部治疗和未联合其他局部治疗的肿瘤残留率分别为7.02%和13.41%。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最大直径〉5am(P=O.044)、靠近肝内大血管(P=0.039)和未联合其他局部治疗(P=0.001)是RFA治疗后肿瘤残留的独立危险因素。112例患者282个病灶最大直径3~5cm,RFA治疗后肿瘤残留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靠近肝内大血管(P=0.014)、单针射频(P=O.047)和未联合其他局部治疗(P=0.023)是RFA治疗后肿瘤残留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超声引导的RFA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的消融效果,其中肿瘤靠近肝内大血管、肿瘤最大直径〉5cm和未联合其他局部治疗是肿瘤残留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直径为3~5cm的肿瘤,除靠近肝内大血管和未联合其他局部治疗外,单针射频也是肿瘤残留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双针或多针治疗可以提高消融效率,降低肿瘤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肿瘤 射频消融 残留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化疗药物心脏毒性的预防策略 被引量:12
4
作者 韩尽斌 吴宁 +1 位作者 花永强 朱福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5-80,共6页
化疗药物的心脏毒性越来越受到关注。在临床实践中,可以通过降低药物剂量、调整给药管理和使用低毒剂型等优化化疗方案对策降低心脏毒性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心脏保护剂的应用也非常重要,目前常用的药物包括右丙亚胺、心血管药物和... 化疗药物的心脏毒性越来越受到关注。在临床实践中,可以通过降低药物剂量、调整给药管理和使用低毒剂型等优化化疗方案对策降低心脏毒性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心脏保护剂的应用也非常重要,目前常用的药物包括右丙亚胺、心血管药物和中药制剂等,但这些药物作为心脏保护剂的应用具有局限性,且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尚需要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心脏病学 心脏毒性 化疗 右丙亚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鲁明教授治疗胰腺癌的学术思想和经验特色 被引量:13
5
作者 徐燕立 刘鲁明 +1 位作者 陈颢 花永强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12期2628-2630,共3页
胰腺癌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被称为"癌中之王"。中医中药在胰腺癌的综合治疗中已显示出重要的作用。介绍刘鲁明教授治疗胰腺癌的学术思想和经验特色。
关键词 胰腺癌 病因病机 治疗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化积法联合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随机对照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朱晓燕 孟志强 +6 位作者 徐立涛 沈晔华 陈震 林钧华 王琨 陈颢 刘鲁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18-223,共6页
背景与目的:胰腺癌是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之一,动脉灌注化疗/栓塞(hepatic arteryinfusion chemotherapy/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HAI/TACE)治疗胰腺癌取得了一定临床疗效。本研究通过中药清热化积法联合HAI/TACE治疗... 背景与目的:胰腺癌是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之一,动脉灌注化疗/栓塞(hepatic arteryinfusion chemotherapy/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HAI/TACE)治疗胰腺癌取得了一定临床疗效。本研究通过中药清热化积法联合HAI/TACE治疗Ⅲ~Ⅳ期胰腺癌患者的随机对照Ⅱ期临床研究,探讨清热化积法的临床疗效以及血清CA199水平在胰腺癌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06年5月—2009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住院的Ⅲ~Ⅳ期胰腺癌患者70例,均接受HAI/TACE治疗。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清热化积中药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比较清热化积中药与对照中药分别联合HAI/TACE治疗3、6、9和12个月生存情况,治疗前后的患者主要症状变化,采用RECIST标准评价治疗前后B超、CT或MRI等影像学中胰腺肿瘤大小的变化。结果:清热化积组中位生存期为6.94个月优于对照组的4.24个月(P<0.05)。清热化积中药治疗前后肝肾功能的变化、骨髓抑制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清热化积组的患者中血清CA199<500 U/mL和CA199>500 U/mL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9.40±2.28)个月和(4.07±0.53)个月,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热化积中药能明显减低胰腺癌患者血清CA199水平,改善患者KPS和疼痛症状评分。结论:清热化积法联合HAI/TACE治疗中晚期胰腺癌,可降低胰腺癌患者血清CA199水平,改善患者KPS评分和生存质量,并缓解疼痛症状,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化积法 中晚期胰腺癌 动脉灌注化疗 栓塞 CA19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影像特点及临床诊治体会 被引量:8
7
作者 宁周雨 陈其文 +5 位作者 朱晓燕 徐立涛 王海永 庄丽萍 张晨月 孟志强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04-1011,共8页
背景与目的: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hepatic epithelioid haemangioendothelioma,HEHE)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血管源性肿瘤,临床及影像诊断很容易误诊。本研究通过总结HEHE的临床及影像特点,为今后HEHE的临床诊治提供重要参考。方法:回顾... 背景与目的: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hepatic epithelioid haemangioendothelioma,HEHE)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血管源性肿瘤,临床及影像诊断很容易误诊。本研究通过总结HEHE的临床及影像特点,为今后HEHE的临床诊治提供重要参考。方法:回顾分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住院的5例经病理证实的HEHE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特征、病理特点及临床治疗的疗效。结果:5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3例,年龄范围26-65岁,平均45.6岁,2例肝内多中心发生,3例全身多组织、多中心发生。B超为等低回声,病灶内无明显血流信号。CT平扫为等低密度,MR平扫为低T1高T2信号,内密度及信号不均匀,CT/MR增强扫描时病灶呈“慢进慢出”式明显、环状强化特点。PET/CT为明显高FDG摄取,且呈延迟显像的特点。DSA造影下见肿瘤血管纤细,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术后病灶碘油沉积不理想。显微镜下肿瘤细胞呈上皮样分化并出现细胞质内血管腔形成,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例均呈CD31和CD34阳性。5例患者均存活,其中2例经TACE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和(或)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肿瘤局部控制效果显著。结论:HEHE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目前对于全身多组织、多中心发生的晚期患者,TACE联合HIFU和(或)RFA可能是最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诊断 肝动脉化疗栓塞 高强度聚焦超声 射频消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94例原发性肝癌的预后因素与疗效分析 被引量:18
8
作者 孟志强 刘鲁明 +6 位作者 马鑫 林钧华 陈震 陈颢 周振华 王琨 于尔辛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8期628-632,共5页
背景与目的:肝癌是我国的高发恶性肿瘤,预后不佳,分析预后相关因素和选择合适的综合治疗是提高疗效的有效手段。本研究通过分析病理确诊的肝癌病例,以发现新的预后相关因素并分析不同治疗模式的疗效差异。方法:通过随访回顾性分析了394... 背景与目的:肝癌是我国的高发恶性肿瘤,预后不佳,分析预后相关因素和选择合适的综合治疗是提高疗效的有效手段。本研究通过分析病理确诊的肝癌病例,以发现新的预后相关因素并分析不同治疗模式的疗效差异。方法:通过随访回顾性分析了394例病理确诊的原发性肝癌病例,利用Cox回归模型筛选有独立影响的预后因素。应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生存率,分析评价各治疗手段的疗效。结果:根据国内临床分期标准,394例中Ⅱ期病例247例(62.69%),Ⅲ期病例88例(22.34%)。总的中位生存期为359d。1、2、3、5年生存期分别为49.39%、22.65%、13.64%和8.8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对患者生存期有独立影响的因素包括:腹腔淋巴结转移、门脉癌栓、血清AKP、LDH、GGT水平和肝功能分级。疗效分析显示放疗、介入化疗栓塞和中草药等均能改善预后,综合治疗的疗效要好于单一治疗。其中介入化疗栓塞结合放疗和中草药的中位生存期达到472d。结论:腹腔淋巴结转移、门脉癌栓、血清AKP、LDH、GGT水平、肝功能分级是与预后相关的因素。综合治疗有利于疗效的提高,介入化疗栓塞结合放疗和中草药是较理想的综合治疗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预后因素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胰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潘岩(综述) 花永强 刘鲁明(审校)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69-972,共4页
靶向治疗在肿瘤治疗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以信号通路为靶点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成为了靶向治疗的基石。研究证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抑制该信号通路能起到抗肿瘤作用,有可能成为候选的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在肿瘤治疗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以信号通路为靶点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成为了靶向治疗的基石。研究证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抑制该信号通路能起到抗肿瘤作用,有可能成为候选的靶向治疗靶点,值得进一步研究。本文就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胰腺癌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WNT Β-CATENIN 分子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甲胎蛋白大肠癌肝转移4例报道附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剑军 陈颢 刘鲁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8期667-668,共2页
关键词 结肠直肠肿瘤 肝转移 甲胎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癌性疼痛的神经病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朱元颖(综述) 刘鲁明(审校)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51-953,共3页
大量研究显示胰腺癌的疼痛涉及神经病理性因素。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癌细胞的神经浸润和神经生长因子的过表达导致神经纤维的大量新生、坏死,在疼痛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神经损伤又引起钠离子通道和辣椒素受体活性的改... 大量研究显示胰腺癌的疼痛涉及神经病理性因素。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癌细胞的神经浸润和神经生长因子的过表达导致神经纤维的大量新生、坏死,在疼痛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神经损伤又引起钠离子通道和辣椒素受体活性的改变,进一步加重痛觉敏化。因此,认为胰腺癌疼痛的主要原因是神经病理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神经病理性疼痛 神经生长因子 钠离子通道 辣椒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西他滨单药及联合用药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对比:一项针对Ⅲ期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石颖文 戴海燕 刘鲁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913-917,共5页
背景与目的:晚期胰腺癌的治疗效果较差,生存期也较短。吉西他滨是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一线药物,有研究表明吉西他滨联合用药对患者的生存有益。本研究通过荟萃分析对比吉西他滨单药和联合用药在治疗晚期胰腺癌中的疗效。方法:检索MEDLINE、... 背景与目的:晚期胰腺癌的治疗效果较差,生存期也较短。吉西他滨是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一线药物,有研究表明吉西他滨联合用药对患者的生存有益。本研究通过荟萃分析对比吉西他滨单药和联合用药在治疗晚期胰腺癌中的疗效。方法:检索MEDLINE、EBM reviews、EMBASE等数据库,查阅有关文献。所选Ⅲ期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对象为晚期胰腺癌,单药治疗组接受吉西他滨单药化疗,联合治疗组接受吉西他滨联合(铂类、喜树碱类,抗代谢素或靶向类)药物治疗。两名评价员独立检索资料。评价指标包括6个月、1年生存率及ORR(客观缓解率)等。结果:共检索出19篇符合要求的文章。荟萃分析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1年生存率较单药治疗组高,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RR:0.87,95%可信区间:[0.78,0.96],P=0.008)。结论:吉西他滨联合用药可能有效提高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胰腺癌 吉西他滨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印戒细胞癌伴发黑棘皮病1例报道及文献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董舒 张皓 +2 位作者 刘渊 沈晔华 陈其文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63-467,共5页
黑棘皮病(acanthosis nigricans,AN)最早由Pollitzer和Jaurorky在1890年报道并命名,是以皮肤色素沉着、角化过度、天鹅绒样增生,形成疣状赘生物为特征的皮肤角化性疾病,好发于皮肤皱褶部位,如腋窝、颈后、肘窝、腘窝、腹股沟及阴唇[1]... 黑棘皮病(acanthosis nigricans,AN)最早由Pollitzer和Jaurorky在1890年报道并命名,是以皮肤色素沉着、角化过度、天鹅绒样增生,形成疣状赘生物为特征的皮肤角化性疾病,好发于皮肤皱褶部位,如腋窝、颈后、肘窝、腘窝、腹股沟及阴唇[1]。恶性AN是指伴有恶性肿瘤的AN,笔者诊治1例伴有胃印戒细胞癌的恶性AN,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印戒细胞癌 黑棘皮病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喉罩与气管插管在日间手术小细胞肝癌经皮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8
14
作者 孔令超 缪长虹 +6 位作者 陈万坤 王昕 孟志强 朱敏敏 丁荣荣 李新 孙志荣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9-74,共6页
背景与目的:经皮射频消融术(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PRFA)治疗小细胞肝癌(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效果得到认可并在日间手术室得到广泛开展。随着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概念... 背景与目的:经皮射频消融术(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PRFA)治疗小细胞肝癌(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效果得到认可并在日间手术室得到广泛开展。随着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概念的兴起,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变得日益重要。比较多功能喉罩(multi-function intubating laryngeal mask,multi-function ILM)与气管插管在日间手术PRFA中的麻醉安全性。方法:择期全麻下经皮肝脏射频消融术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多功能喉罩组(A组)和气管插管组(B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T0)、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前(T1)、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即刻(T2)、插入后5 min(T3)、10 min(T4)、15 min(T5)、拔出喉罩及气管导管即刻(T6)的收缩压(systo Ln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 Lnc blood pressure,DBP)及心率(heart rate,HR),同时记录平均气道压(Pmean)、气道峰压(Ppeak)和PETCO2,并观察呛咳、反流误吸、躁动、气道分泌物、拔管后低氧血症及咽喉疼痛等并发症,记录苏醒时间及患者术后满意度。结果:A组插入喉罩及气管导管即刻(T2)的SBP、DBP及HR显著低于B组,波动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苏醒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苏醒更快;A组患者气道分泌物增多、喉咙疼痛等并发症明显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点通气效果、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经济效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功能喉罩在行PRFA日间手术麻醉中通气效果良好,术后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血压波动较小。苏醒期时间更短,有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患者治疗时间的可能,在日间手术中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喉罩 气管插管 经皮射频消融术 日间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TROP2在胰腺癌治疗中的潜力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语婕 陈颢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68-273,共6页
胰腺癌是发病率高、进展速度快且生存率低的一种恶性肿瘤,临床上亟待寻找可用于精准治疗或提高预后的新靶标。近年来研究发现,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trophoblast cell surface antigen 2,TROP2)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通过细胞表面受体... 胰腺癌是发病率高、进展速度快且生存率低的一种恶性肿瘤,临床上亟待寻找可用于精准治疗或提高预后的新靶标。近年来研究发现,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trophoblast cell surface antigen 2,TROP2)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信号参与恶性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及黏附等进展过程。概述TROP2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参与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及以TROP2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为靶向TROP2在胰腺癌治疗中的机制和提高胰腺癌患者预后方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 靶向治疗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