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治疗87例中晚期恶性肿瘤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震 刘鲁明 +3 位作者 黄雯霞 宋明志 孟志强 钱浩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877-880,共4页
目的:评价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rnhTNF)对中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观察rnhTNF的不良反应。方法:随机分为联合组(A组)48例和单纯化疗组(B组)22例;另设单纯TNF组(C组)17例。A组:化疗同时肌肉注射rnhTNF400万U/m2,第l~7天和第11~17天。2... 目的:评价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rnhTNF)对中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观察rnhTNF的不良反应。方法:随机分为联合组(A组)48例和单纯化疗组(B组)22例;另设单纯TNF组(C组)17例。A组:化疗同时肌肉注射rnhTNF400万U/m2,第l~7天和第11~17天。21天为一周期,连用两个周期。B组:仅给予化疗,剂量和化疗周期同A组。C组:仅肌肉注射rnhTNF治疗,剂量和给药方法同A组。结果:A组有效率(CR+PR)为18.75%(9/48),B组为0(0/22),C组为0(0/17);A组与B组治疗前、后KPS评分和治疗前、后KPS评分差值,均无明显变化。A组第1、2周期与TNF有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50%(42/48)和91.70%(44/48),C组与TNF有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17/17),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rnhTNF联合化疗治疗肺癌、头颈部癌、消化道癌、泌尿系恶性肿瘤等有一定的疗效,无严重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 晚期肿瘤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检测在中晚期肿瘤治疗中的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沈晔华 陈震 宋明志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29-231,258,共4页
目的 :研究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 (TPS)的检测在中晚期肿瘤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检测 60例中晚期肿瘤患者的TPS。 42例接受肝介入治疗或化疗 ,对其中 30例消化系统肿瘤患者连续检测治疗前后的TPS。结果 :不同年龄、性别、疾病、分期的患者... 目的 :研究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 (TPS)的检测在中晚期肿瘤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检测 60例中晚期肿瘤患者的TPS。 42例接受肝介入治疗或化疗 ,对其中 30例消化系统肿瘤患者连续检测治疗前后的TPS。结果 :不同年龄、性别、疾病、分期的患者TPS浓度无显著性差异。初始TPS 30 0U/L以下的患者治疗有效率 (PR ,CR或MR)为 52 94% ;TPS超过 1 0 0 0U/L的患者无一例有效 ,55 56 %病情进展 (P <0 0 5)。随TPS变化的不同 ,患者的疗效呈现差别 ,与影像学的符合率为 63 33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 检测 中晚期 肿瘤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脉注射液联合奥沙利铂抗肿瘤实验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王鹏 陈震 +1 位作者 黄雯霞 刘鲁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33-536,共4页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联合奥沙利铂(Oxalip latin)应用后瘤重抑制率、免疫功能、肝肾功能以及外周血象的变化。方法:建立H22肝癌荷瘤鼠模型后,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Oxalip latin组、生脉注射液(大、中、小剂量)+Oxalip latin组,每组10只...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联合奥沙利铂(Oxalip latin)应用后瘤重抑制率、免疫功能、肝肾功能以及外周血象的变化。方法:建立H22肝癌荷瘤鼠模型后,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Oxalip latin组、生脉注射液(大、中、小剂量)+Oxalip latin组,每组10只。造模次日开始进行干预,对照组、Oxalip latin组、生脉注射液(大、中、小剂量)+Oxalip latin组分别予ip等容量5%葡萄糖注射液、Oxalip latin 6 mg/kg、生脉注射液(大14 mL/kg、中7 mL/kg、小3.5 mL/kg剂量)+Oxalip latin 6 mg/kg,用药14 d。停药次日处死,观察瘤重抑制率、免疫功能、肝肾功能、外周血细胞变化。结果:(1)生脉注射液联合Ox-alip latin各组肿瘤生长明显低于Oxalip latin组和对照组(均P<0.05);(2)与对照组相比,Oxalip latin组CD3、CD4、CD4/CD8、IgG、ISM值明显降低(P<0.05),而各生脉联合组CD3、CD4、CD4/CD8、IgG、IgM、IgA值明显升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Oxalip latin组ALT升高、WBC降低,而各生脉联合组相对于Oxalip latin组ALT降低、WBC升高(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联合奥沙利铂(Oxalip latin)应用抑瘤效果加强、免疫功能提高,毒副反应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脉注射液 奥沙利铂 抑瘤率 免疫功能 副反应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理气中药上调nm23表达 被引量:14
4
作者 陈震 黄雯霞 +1 位作者 程琳 于尔辛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的 :观察健脾理气中药对肿瘤肝转移灶nm2 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W2 56 癌肉瘤细胞系脾下极接种造模。中药组动物灌喂健脾理气中药 0 .3ml(浓度相当于生药剂量 2g ml) ,每日一次 ;对照组则灌喂等体积生理盐水 ,连续给药 2 1天后... 目的 :观察健脾理气中药对肿瘤肝转移灶nm2 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W2 56 癌肉瘤细胞系脾下极接种造模。中药组动物灌喂健脾理气中药 0 .3ml(浓度相当于生药剂量 2g ml) ,每日一次 ;对照组则灌喂等体积生理盐水 ,连续给药 2 1天后处死动物 ,剥离脾脏瘤结节 ;计数肝脏转移结节数 ,分离瘤组织 ,以原位杂交法检测瘤组织中nm2 3mRNA的表达。结果 :健脾理气中药明显抑制脾脏移植瘤生长 ,肝转移结节数平均 7.3± 2 .2 6个 ,转移抑制率为 4 1.6 % ;中药组nm2 3阳性表达率高达 80 % ,且有 30 %的样本呈强阳性表达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 :健脾理气中药可上调n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23基因 肿瘤转移 动物实验 健脾理气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癌肝转移7例
5
作者 李小平 陈震 +2 位作者 孟志强 黄雯霞 刘鲁明 《中医药学刊》 2003年第11期1930-1930,1967,共2页
肾癌患者多无明显症状 ,约有 33%的患者在诊断为肾癌时已经发生转移 ,但肾癌肝转移并不多见。肾癌在肝转移情况下任何治疗措施一般均不能达到治愈 ,因此放疗或手术治疗对转移性肾癌来讲均为姑息性治疗。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肾癌肝转移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胰消积中药对实验性胰腺癌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沈晔华 刘鲁明 +3 位作者 陆燕 姜振玲 张红发 姚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454-457,461,共5页
目的:研究中药清胰消积方对裸鼠体内人胰腺癌SW1990细胞移植瘤的抑瘤作用,并利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探索其作用机理。方法:荷瘤裸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5-FU组、中药不同剂量组,治疗后计算抑瘤率。提取对照组及中药中剂量组肿瘤组织mRNA,制备... 目的:研究中药清胰消积方对裸鼠体内人胰腺癌SW1990细胞移植瘤的抑瘤作用,并利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探索其作用机理。方法:荷瘤裸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5-FU组、中药不同剂量组,治疗后计算抑瘤率。提取对照组及中药中剂量组肿瘤组织mRNA,制备cDNA探针并分别用Cy3和Cy5两种荧光染料标记,与基因表达谱芯片进行杂交,经扫描、分析,得出药物作用后表达有差异的基因。结果:中药18g/kg、36g/kg、72g/kg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21.31%、38.16%及29.09%。筛选出癌基因、蛋白翻译合成、DNA合成和修复、细胞信号传导蛋白等表达下调的基因共7条。结论:清胰消积中药对人胰腺癌体内生长有抑制作用,调节癌基因及其相关的信号传导、改变肿瘤细胞蛋白合成等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胰消积方 胰腺癌 基因芯片 裸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赤芍对大鼠Walker 256癌肝转移影响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38
7
作者 丁罡 宋明志 于尔辛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64-366,共3页
目的 :研究丹参、赤芍对大鼠Walker 2 5 6癌肝转移影响的机制。方法 :ELISA检测实验大鼠中药灌胃后血清VE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的变化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实验大鼠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的变化。结果 :大鼠血清VEGF浓度在予丹参、赤芍... 目的 :研究丹参、赤芍对大鼠Walker 2 5 6癌肝转移影响的机制。方法 :ELISA检测实验大鼠中药灌胃后血清VE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的变化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实验大鼠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的变化。结果 :大鼠血清VEGF浓度在予丹参、赤芍灌胃后明显升高 ,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高于生理盐水组。活血中药 (丹参、赤芍 )组的肝转移率、血性腹水率、腹腔播散率均高于生理盐水组。结论 :丹参、赤芍中药可增强实验大鼠VEGF的表达及肿瘤血管形成 ,促进肿瘤侵袭和转移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转移 肿瘤血管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活血化瘀 Walker256癌 大鼠 中医药治疗 丹参 赤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VEGF在肝癌栓塞化疗时的变化对疗效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丁罡 林钧华 +2 位作者 李国安 宋明志 于尔辛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65-166,169,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清VEGF对肝癌栓塞化疗疗效的影响。方法 :分析 30例肝细胞肝癌患者的血管造影 ,并采用ELISA检测 2 0例TACE前后患者血清VEGF的变化。结果 :1 3例肿瘤富血管患者血清VEGF水平高于 1 7例肿瘤乏血管患者 (8 80± 3 2 3ng/m... 目的 :探讨血清VEGF对肝癌栓塞化疗疗效的影响。方法 :分析 30例肝细胞肝癌患者的血管造影 ,并采用ELISA检测 2 0例TACE前后患者血清VEGF的变化。结果 :1 3例肿瘤富血管患者血清VEGF水平高于 1 7例肿瘤乏血管患者 (8 80± 3 2 3ng/mlvs 5 70± 2 .68ng/ml,P <0 0 5) ;患者肝动脉栓塞治疗前后血清VEGF分别为 7 41± 3 56ng/ml,8 72± 3 79ng/ml,P <0 0 5。有 1 6例患者血清VEGF水平在肝动脉栓塞治疗后升高 ,其中 1 2例在第二次血管造影时发现新生肿瘤血管 ,他们的血清VEGF水平显著升高达 1 0 84± 2 70ng/ml。血清VEGF浓度升高的患者介入的临床疗效较差。结论 :肝癌TACE后若肿瘤细胞表达VEGF增强 ,其预后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VEGF 肝癌 栓塞化疗 疗效影响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介入治疗和三维适形放疗的临床Ⅰ/Ⅱ期试验 被引量:20
9
作者 梁世雄 蒋国梁 +3 位作者 周振华 杨焕军 张小建 林钧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 :探讨利用介入治疗和 3 DCRT对肝癌进行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建立肝癌的三维适形放疗(3 DCRT)技术 ,对有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原发性肝癌或单发的转移性肝癌患者进行 3 DCRT临床Ⅰ /Ⅱ期试验 ,观察其毒、副反应和近期疗... 目的 :探讨利用介入治疗和 3 DCRT对肝癌进行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建立肝癌的三维适形放疗(3 DCRT)技术 ,对有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原发性肝癌或单发的转移性肝癌患者进行 3 DCRT临床Ⅰ /Ⅱ期试验 ,观察其毒、副反应和近期疗效。计划常规分割照射总剂量 50Gy至 58Gy。 3 DCRT之前所有患者进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TACE)介入治疗。治疗计划中≥ 90 %的等剂量面包绕PTV (planningtargetvolume) ,平均肝脏剂量均小于 3 0Gy ,V3 0Gy(接受≥ 3 0Gy剂量照射的正常肝百分体积 )均小于 3 3 %。结果 :3 0例肝癌患者包括 2 1例原发性肝癌入组研究。部分缓解 (PR) 2 4例 ,一年生存率 76% ,中位生存时间 8个月。肝脏急性不良反应反应 1级2例 ,肝脏急性不良反应反应≥ 2级 0例。治疗后随访至今无严重放射性肝损伤发生。结论 :系统建立可靠、安全的肝癌的 3 DCRT技术 ,在平均肝脏剂量≤ 3 0Gy且接受≥ 3 0Gy剂量照射的正常肝百分体积均小于 3 3 %的剂量学条件下 ,常规分割照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放射疗法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瘀状态下荷瘤小鼠肝转移的特点及相关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金莉 刘鲁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以荷B16黑色素瘤细胞的血瘀证小鼠为研究对象,观察血瘀状态下恶性肿瘤肝转移的特点。通过观察血瘀状态下荷瘤小鼠血清HGF水平变化。了解血瘀证影响恶-巨肿瘤肝转移的相关可能机制。方法:雌性C57BL/6J小鼠,20只,6—8周龄,随... 目的:以荷B16黑色素瘤细胞的血瘀证小鼠为研究对象,观察血瘀状态下恶性肿瘤肝转移的特点。通过观察血瘀状态下荷瘤小鼠血清HGF水平变化。了解血瘀证影响恶-巨肿瘤肝转移的相关可能机制。方法:雌性C57BL/6J小鼠,20只,6—8周龄,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单纯荷瘤组:以生理盐水股四头肌注射,每天1次,连续14天,第15天经脾接种B16黑色素瘤建立肝转移模型;血瘀荷瘤组:以利血平注射液股四头肌注射,每天1次,连续14天。第15天经脾接种B16黑色素瘤建立肝转移模型。建立肝转移模型第12天摘眼球取血,脱椎处死动物,观察肝转移情况以及测定血清HGF水平。结果:①肝转移阳性率:单纯荷瘤组为100%,血瘀荷瘤组为70%。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②肝转移结节数及肝转移抑制率:血瘀荷瘤组肝转移结节数明显减少(P〈0.01)。肝转移抑制率为65.41%。③血清HGF水平:血瘀荷瘤组血清HGF水平明显低于单纯荷瘤组(P〈O.01)。结论:在血瘀状态下,HGF水平降低有可能影响肿瘤细胞在肝内的生长、运动、侵袭,最终使荷B16黑色素瘤小鼠肝转移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瘀证 B16黑色素瘤 肝转移 H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