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文化的评价 被引量:37
1
作者 薛迪 曹建文 +4 位作者 陈红玲 顾建平 许速 于金德 徐元钊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7-59,共3页
为了探索医院文化评价的指标与方法、了解医院文化的现状,作者选择了上海市某区2所二级甲等医院进行了医院文化的职工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职工问卷调查能用于评价医院文化现状,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医院文化具有差异性与共性,目前... 为了探索医院文化评价的指标与方法、了解医院文化的现状,作者选择了上海市某区2所二级甲等医院进行了医院文化的职工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职工问卷调查能用于评价医院文化现状,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医院文化具有差异性与共性,目前医院已形成了较好的医院价值观;最后,作者提出了医院文化管理中应重视的几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文化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6通过活化STAT3/Notch信号促进癌相关成纤维细胞衰老及宫颈癌上皮细胞侵袭与放疗抵抗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任春霞 马锦琪 +3 位作者 吕祝武 娄雪玲 吕蓓 杨恭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61-967,共7页
背景与目的:肿瘤微环境中衰老的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介导上皮肿瘤的转移和放化疗抵抗,而CAFs分泌的炎性细胞因子IL-6可能促进宫颈癌的侵袭和放疗抵抗,但其作用机制并不清楚。该研究旨在探讨IL-6对CAF... 背景与目的:肿瘤微环境中衰老的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介导上皮肿瘤的转移和放化疗抵抗,而CAFs分泌的炎性细胞因子IL-6可能促进宫颈癌的侵袭和放疗抵抗,但其作用机制并不清楚。该研究旨在探讨IL-6对CAFs衰老及宫颈癌上皮细胞侵袭与放疗抵抗的作用。方法:以宫颈癌CAFs、宫颈组织正常成纤维细胞(normal fibroblasts,NFs)、宫颈癌细胞系He La、Siha和ME180为材料,采用IL-6、STAT3和Notch抑制剂处理不同细胞,用细胞染色、免疫荧光、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测定细胞衰老、STAT3、Notch信号、细胞侵袭能力和对放射线诱导的细胞凋亡变化。结果:CAFs条件培养基(conditioned medium,CM)或IL-6可以激活STAT3和Notch信号诱导细胞衰老或促进宫颈癌细胞的侵袭能力;CAFs与宫颈癌细胞混合培养能促进宫颈癌细胞的侵袭,但IL-6抗体、STAT3抑制剂S31-201或Notch抑制剂DAPT处理细胞则会抑制宫颈癌细胞的侵袭。IL-6/STAT3作为Notch信号的上游分子,可能主要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的方式上调成纤维细胞或癌细胞中Notch信号关键配体Jagged-1而活化Notch信号,最后赋予宫颈癌细胞对放射线的抵抗作用。结论:CAFs在肿瘤微环境中可能通过IL-6/STAT3活化Notch信号诱导宫颈癌上皮细胞的侵袭和放疗抵抗,靶向STAT3/Notch信号相关分子有可能提高宫颈癌的放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相关成纤维细胞 白细胞介素6 衰老 STAT3 NOTCH 放射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段食管癌手术治疗后的死因与复发类型 被引量:22
3
作者 张亚伟 相加庆 +5 位作者 李方明 胡鸿 缪珑升 马龙飞 李鹤成 张杰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0期831-834,共4页
背景与目的:食管癌的死因包括局部浸润和/或远处转移,手术的介入会对死因产生影响。本研究对食管癌术后死亡时的复发类型及死亡原因进行总结,分析食管癌死亡时间以及导致食管癌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1999年6月—2004年6月手术治疗后确... 背景与目的:食管癌的死因包括局部浸润和/或远处转移,手术的介入会对死因产生影响。本研究对食管癌术后死亡时的复发类型及死亡原因进行总结,分析食管癌死亡时间以及导致食管癌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1999年6月—2004年6月手术治疗后确诊死亡的食管癌80例,收集临床病理资料。用Spearm an法进行各个临床因素与复发类型、生存时间的相关分析;用Kap lan-M e ier法绘制生存曲线,以log-rank比较各因素对死亡时间的影响。结果:全组一年内死亡为49例(61.3%),2年内死亡为67例(83.8%)。死亡原因为纵隔内复发16例(20%),淋巴道转移30例(37.5%),血道转移为34例(42.5%)。行淋巴结清扫的复发类型以血道转移为主,与淋巴结采样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纵隔内复发、淋巴道转移与血道转移3组患者的生存时间无显著区别。64例肿瘤完全切除的患者,淋巴结阴性的比阳性的生存时间长(P=0.0468)。淋巴结采样的一年内死亡比淋巴结清扫的明显多,P=0.02;姑息切除的无一例活过2年。结论:血道转移、纵隔内复发及淋巴道复发都是引起食管癌死亡的重要原因,而复发类型与淋巴结切除程度有关。食管癌的完全切除及淋巴结清扫可降低局部复发,减少因局部及区域复发而导致的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手术治疗 死亡原因 复发类型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肥胖指数(BAI)作为中国人肥胖新指标的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21
4
作者 何双涛 刘军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60-764,共5页
目的探讨人体肥胖指数(body adiposity index,BAI)作为评价中国人肥胖新指标的可行性,及其与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等其他肥胖指标相比较的优势。方法选取居住在上海市金山区金山新城及附近小区... 目的探讨人体肥胖指数(body adiposity index,BAI)作为评价中国人肥胖新指标的可行性,及其与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等其他肥胖指标相比较的优势。方法选取居住在上海市金山区金山新城及附近小区的居民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5 030例,其中男性2 004例,女性3026例。年龄分层后,做BAI与BMI、WC、腰臀比(waist-hip ratio,WHR)及代谢性指标空腹血糖、血脂、血尿酸、血压的线性相关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比较BAI、BMI、WC等在预测肥胖中的价值。结果相关性分析显示,BAI与BMI、WC、WHR及代谢性指标均有显著正相关,其中BAI与BMI、WC相关性良好;ROC分析显示,在预测肥胖时BAI的价值低于BMI及WC。结论BAI可以作为评价中国人肥胖的新指标,但与BMI及WC相比并无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肥胖指数(BAI) 体质指数(BMI) 腰围(WC) 腰臀比(WHR) 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闵行地区麻疹患者的病例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黄绍萍 卢水华 +1 位作者 王介非 谢德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03-1204,共2页
目的:总结麻疹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上海闵行地区麻疹发病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年收治的260例麻疹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结果:(1)麻疹发病年龄在18~35岁之间有61.5%。(2)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患者有73.1%。(3)外地... 目的:总结麻疹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上海闵行地区麻疹发病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年收治的260例麻疹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结果:(1)麻疹发病年龄在18~35岁之间有61.5%。(2)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患者有73.1%。(3)外地来沪人员占77.7%。(4)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最高体温在38.5~40.2℃之间,在发热第3~5天出疹者占82.7%。(5)89.2%患者有典型皮疹经过。(6)46.2%患者可见麻疹黏膜斑,81.0%出现在病程第3~4天。(7)主要并发症有肝损(79.6%),结膜炎(38.5%),腹泻(23.1%),肺部感染(20.0%)。结论:应加强麻疹疫苗的覆盖面,特别是对外地来沪人员及其子女。在育龄妇女中可进行麻疹疫苗的补种复种,进一步加强防病意识,减少流行季节麻疹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 发病年龄 麻疹疫苗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扩散张量成像研究脑梗死后早期皮质脊髓束Waller变性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4
6
作者 方珉 谢瑞满 +1 位作者 周林江 李克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3-196,共4页
目的:应用弥散张量成像(DTI)研究脑梗死后早期皮质脊髓束(CST)Waller变性与神经运动功能缺损的相关性。方法:起病至DTI检查时间在14d内的单侧大脑中动脉区脑梗死患者16例纳入研究,按间隔时间分为两组:组一,间隔3~7d;组二,间隔8~14d。... 目的:应用弥散张量成像(DTI)研究脑梗死后早期皮质脊髓束(CST)Waller变性与神经运动功能缺损的相关性。方法:起病至DTI检查时间在14d内的单侧大脑中动脉区脑梗死患者16例纳入研究,按间隔时间分为两组:组一,间隔3~7d;组二,间隔8~14d。通过放置感兴趣区(ROI)的方式获得CST各向异性分数(FA)值和平均扩散系数(MD)值,并计算出rFA和r MD。所有患者于DTI检查前2h及发病后3个月分别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评分(NI HSS)、运动功能指数(MI)和修正的Rankin评分(mRS)。结果:与健侧相比,病侧CST在第1周未见有明显的FA值与MD值的改变(t=-1.759,P=0.12;t=-1.475,P=0.18),而第2周FA值下降具有显著性差异(t=-3.725,P=0.007),但MD值变化不明显(t=-1.891,P=0.10)。脑梗死第2周的rFA与DTI检查时的NI HSS和MI无相关性,而与梗死后3个月的NI HSS和mRS呈负相关(r=-0.756,P=0.030;r=-0.741,P=0.035),与MI呈正相关(r=0.731,P=0.040)。结论:脑梗死第2周CST的FA值变化有助于预测梗死3个月后运动功能受损的恢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皮质脊髓束 WALLER变性 扩散张量成像 各向异性分数 平均扩散系数 神经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探护理质量管理新模式——问题管理 被引量:53
7
作者 杨青敏 林文 《中国护理管理》 2007年第12期61-63,共3页
问题管理模式是在管理中运用不断提出问题的方法,进而循序渐进地分析、解决问题的管理模式,此前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中。该院护理部初步将问题管理模式应用于护理质量管理中,做到问题管理模式系统化、日常化,从而进一步提高各项护理质量。
关键词 问题管理 护理质量 实施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三维血流动力学的计算机模拟 被引量:4
8
作者 鲁刚 黄磊 +7 位作者 张晓龙 王盛章 万军 洪泳 胡宙 耿道颖 徐伟 徐立权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4-168,共5页
目的:探讨病人特征性颅内动脉瘤三维模型的建立并进行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分析。方法:2个颅内动脉瘤,通过旋转DSA,重建三维模型,应用该模型的原始数据,使用有限体积方法进行三维流体模拟。结果:2个颅内动脉瘤的三维流体模型成功建立,流... 目的:探讨病人特征性颅内动脉瘤三维模型的建立并进行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分析。方法:2个颅内动脉瘤,通过旋转DSA,重建三维模型,应用该模型的原始数据,使用有限体积方法进行三维流体模拟。结果:2个颅内动脉瘤的三维流体模型成功建立,流线图内均可见动脉瘤内的涡流产生,结合病人TCD数据,计算出动脉瘤瘤颈部的侧壁切应力在一个心动周期内最大值为(17.08±8.82)Pa和(25.22±7.62)Pa,平均值为(3.40±2.29)Pa和(1.85±1.66)Pa。结论:颅内动脉瘤病人特征性三维血流动力学模型能很好地显示血液在载瘤动脉及动脉瘤内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并可用于进一步进行血流动力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计算流体力学 3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不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肿瘤1例 被引量:2
9
作者 林丽萍 耿道颖 +3 位作者 孟令平 尹化斌 庄玉忠 韩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41-241,共1页
关键词 不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肿瘤 脑肿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后早期锥体束华勒氏变性的弥散张量成像 被引量:20
10
作者 方珉 谢瑞满 周林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41-344,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检测脑梗死后早期锥体束华勒氏变性的可行性。方法选取起病14 d内的大脑中动脉区脑梗死患者23例,在入院时行MRI与DTI检查。采用工作站之Functool软件,重建出平均弥散系数(mean d... 目的探讨应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检测脑梗死后早期锥体束华勒氏变性的可行性。方法选取起病14 d内的大脑中动脉区脑梗死患者23例,在入院时行MRI与DTI检查。采用工作站之Functool软件,重建出平均弥散系数(mean diffusivity,MD)、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的参数图。通过放置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的方式获得FA和MD值。ROI放置的部位包括:脑梗死区、脑梗死同侧内囊后支前部和大脑脚,以及上述部位对侧相应区域。结果最早在起病后第3天即可见脑梗死同侧锥体束FA值下降,自起病7 d后所有患者均出现脑梗死同侧锥体束FA下降,与对侧锥体束FA比率为(0.89±0.09),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同侧锥体束MD无明显变化,与对侧锥体束MD比率平均为(0.96±0.10),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TI可以在脑梗死后早期检测到锥体束的华勒氏变性,最早为发病后第3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锥体束华勒氏变性弥散张量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外软骨瘤1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韩敏 刘恩涛 张盛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4-84,共1页
关键词 软骨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黏膜下巨大纤维脂肪瘤1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恩涛 孟令平 +1 位作者 韩敏 陈嘉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3-113,共1页
关键词 胃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睾丸T细胞淋巴瘤1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恩涛 薛君喜 +2 位作者 孟令平 林丽萍 李小静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706-1706,共1页
关键词 睾丸 淋巴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类癌1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恩涛 孟令平 陈嘉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828-1828,共1页
关键词 胃类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Castleman病1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韩敏 刘恩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84-1284,共1页
关键词 淋巴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邻接终板骨髓变性的MRI探讨 被引量:4
16
作者 孟令平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4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腰椎体终板及邻接骨髓变性的MRI表现。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MRI诊断终板邻接骨髓变性者57例,100个终板,常规SE序列矢状位T1WI和T2WI,根据信号特点分为4个类型。结果:57例中,Ⅰ型(T1WI上呈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21例,34个终板... 目的:探讨腰椎体终板及邻接骨髓变性的MRI表现。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MRI诊断终板邻接骨髓变性者57例,100个终板,常规SE序列矢状位T1WI和T2WI,根据信号特点分为4个类型。结果:57例中,Ⅰ型(T1WI上呈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21例,34个终板;Ⅱ型(T1WI上呈高信号,T2WI上呈等或稍高信号)24例,37个终板;Ⅲ型(T1WI及T2WI上均呈低信号)113例,16个终板;Ⅳ型(混合型)10例,13个终板。Ⅰ、Ⅱ型好发于40-60年龄组,Ⅲ型与椎体Schmorl结节密切相关,Ⅳ型与椎体压缩及外伤有关。68%的退变终板好发于L4,5,61%呈条带形,62%贯穿终板全长,98%合并邻近问盘退变。结论:腰椎体终板及邻接骨髓变性是椎间盘退变的一个特殊类型。MR成像有助于分析终板及邻接骨髓变性的信号类型、分布特点及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 MRI 终板骨髓变性 临床资料 椎体转移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小血管病治疗药物临床试验设计规范专家共识 被引量:12
17
作者 陈玮琪 潘岳松 +25 位作者 陈霞 柏峰 曹勇军 范玉华 胡波 刘军 毛玲 倪俊 曲辉 孙莉 孙中武 王丽华 吴波 吴丹红 谢春明 许予明 徐运 赵性泉 周国钰 朱以诚 王春雪 David Wang 陆正齐 王伊龙 王拥军 中国卒中学会脑小血管病分会 《中国卒中杂志》 2021年第3期288-297,共10页
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是老年人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也是引起认知功能障碍的最常见原因之一。目前对CSVD的治疗有很大的局限性。CSVD的病理机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的异质性,以及对本病缺乏共识,均可影响... 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是老年人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也是引起认知功能障碍的最常见原因之一。目前对CSVD的治疗有很大的局限性。CSVD的病理机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的异质性,以及对本病缺乏共识,均可影响相关药物临床试验的进展。为了给CSVD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并为今后的临床实践增加特异性药物的选择,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中国卒中学会脑小血管病分会联合起草本共识。期望规范CSVD相关临床试验来评价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为CSVD的治疗提供可靠的证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共识 临床试验设计 临床研究 药物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DPDP增强MRI在肝局灶性病变中的初步应用
18
作者 孟令平 万凯明 +3 位作者 鹿彤 吴强 吴美花 孙仁艳 《放射学实践》 2005年第2期142-145,共4页
目的:探讨Mn DPDP增强MRI在肝局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14例患者经临床和/或病理证 实的28个肝局灶性病变,所有病例均行常规MRT1WI、T2WI平扫和Mn DPDP增强MRI,11例患者作Gd DTPA动态 增强检查,比较3者对肝局灶性病变的检... 目的:探讨Mn DPDP增强MRI在肝局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14例患者经临床和/或病理证 实的28个肝局灶性病变,所有病例均行常规MRT1WI、T2WI平扫和Mn DPDP增强MRI,11例患者作Gd DTPA动态 增强检查,比较3者对肝局灶性病变的检出率和诊断符合率。14例患者中1例为肝血管瘤合并肝囊肿;1例FNH;12例 肝硬化并再生结节,其中合并肝细胞癌7例,合并肝囊肿4例,合并肝细胞癌和肝囊肿1例。将每例患者不同病变分别算 为1个病灶,共计28个病灶。结果:14例患者28个病灶中,12个肝硬化结节于Mn DPDP增强后呈均匀强化,以30min ~2h内强化明显,其中3个肝硬化大结节于延迟24h扫描仍有强化,于MR平扫T1WI呈高、等信号,T2WI呈低信号, Gd DTPA增强后呈缓升速降型;8个肝细胞癌灶于Mn DPDP增强后呈不均匀带状或斑片状强化,其中5个见环状假包 膜样强化,3个延迟24h扫描仍有轻度不均匀强化,病理为高中分化型肝细胞癌,于平扫T1WI呈不均匀低、等信号,T2WI 呈不均匀高、等信号,Gd DTPA增强后呈速升速降型;1个肝血管瘤及6个肝囊肿均无明显强化;1个肝局灶性结节增生 于Mn DPDP增强后早期呈轻度不均匀强化,2h后呈等信号改变。结论:Mn DPDP增强MRI对肝局灶性病变有一定鉴 别诊断价值,但对肝硬化结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硬化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层CT重组技术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19
作者 葛菁芳 魏弢 葛梅英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10期1045-1047,共3页
目的:研究16层CT重组技术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33例经病理证实乳腺癌患者均经16层CT扫描,然后进行1.25mm薄层重组,并进行MPR、MIP、3D及VR重组,并对33例16层CT扫描的薄层重组及后处理图像对乳腺癌的形态特征及其血管和淋巴结显示... 目的:研究16层CT重组技术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33例经病理证实乳腺癌患者均经16层CT扫描,然后进行1.25mm薄层重组,并进行MPR、MIP、3D及VR重组,并对33例16层CT扫描的薄层重组及后处理图像对乳腺癌的形态特征及其血管和淋巴结显示情况进行列表分析。结果:33例乳腺癌经16层CT扫描薄层重组与各种后处理的技术的应用显示形态不规则28例;分叶及毛刺30例;多灶性3例;密度不均匀14例。其中8例钙化,6例囊变,所有的病变均有明显强化,31例显示异常的肿瘤血管;肿块邻近皮肤、Cooper韧带增厚12例、乳头凹陷,导管增粗7例,9例肿块侵犯基底膜累及胸大肌;腋窝淋巴结增大18例,其中2例伴纵隔淋巴结增大。结论:16层CT的薄层重组及各种后处理方法比重组前图像提供更多图像信息,直观、形象、生动显示乳腺癌的特征,尤其是对肿瘤血管和沙砾状的钙化显示,弥补了常规CT扫描的缺陷,从而更有助于影像医生的诊断和临床医生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见部位神经节细胞性神经母细胞瘤二例
20
作者 葛菁芳 林丽萍 《放射学实践》 2002年第6期553-553,共1页
关键词 神经节细胞性神经母细胞瘤 儿童 病例报告 X线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