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在儿童眼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令倩 肖轶尘 邵毅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87-493,共7页
近年来,眼科领域人工智能研究进展迅速,但在解决儿童眼科问题方面的应用却鲜少关注。目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自动检测系统诊断准确度已达到专家水平。人工智能已被应用于儿童白内障的病变分类鉴别、白内障术后并发症预测、高度近视进... 近年来,眼科领域人工智能研究进展迅速,但在解决儿童眼科问题方面的应用却鲜少关注。目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自动检测系统诊断准确度已达到专家水平。人工智能已被应用于儿童白内障的病变分类鉴别、白内障术后并发症预测、高度近视进展预测以及斜视和屈光不正的自动检测。此外,人工智能可应用于视觉发育研究、儿童眼底图像血管发育分割以及眼科图像合成等诸多方面。这些技术在儿童眼科领域的应用能显著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度与治疗效率,同时对临床护理改善具有很大帮助。本文就人工智能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儿童阅读障碍、幼儿视力筛查、弱视、斜视、屈光不正、儿童白内障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不足之处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儿童 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流控芯片在眼科基础与临床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2
作者 吴钰清(综述) 洪佳旭(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5-289,共5页
微流控芯片是一门多学科交叉技术。其中,微流控器官芯片技术飞速发展通过在微米量级对细胞和微环境进行精确调控,模拟体内生理环境,克服传统动物模型和细胞培养技术的不足。在眼科领域,微流控器官芯片模型主要集中在仿生角膜、视网膜和... 微流控芯片是一门多学科交叉技术。其中,微流控器官芯片技术飞速发展通过在微米量级对细胞和微环境进行精确调控,模拟体内生理环境,克服传统动物模型和细胞培养技术的不足。在眼科领域,微流控器官芯片模型主要集中在仿生角膜、视网膜和眼后房等以进行干眼、青光眼、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疾病模型的研究。另外,控芯片实现对泪液、眼内液标志物的连续监测和即时诊断已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微流控芯片在药物分析、药物研发与筛选领域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对近年来微流控芯片在眼科体外模型构建、即时检测和药物分析等应用方面的进展和不足进行总结,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技术 芯片实验室 器官芯片 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层扫描成像技术在晶状体外伤诊疗中的新认识及研究新方向
3
作者 徐雯 王耿 +13 位作者 王勇 李学民 张广斌 竺向佳 金海鹰 罗莉霞 范玮 赵云娥 赵江月 俞阿勇 郭海科 鲍永珍 蒋永祥 施策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4-210,共7页
晶状体外伤是眼外伤发生后造成视觉功能下降的重要原因。目前,晶状体外伤仍缺乏明确的分类标准和细致全面的检测手段,诊断和术前评估、手术时机的选择、手术的决策和术后预后判断等重要诊疗环节上尚存诸多争议和挑战。计算机断层扫描、... 晶状体外伤是眼外伤发生后造成视觉功能下降的重要原因。目前,晶状体外伤仍缺乏明确的分类标准和细致全面的检测手段,诊断和术前评估、手术时机的选择、手术的决策和术后预后判断等重要诊疗环节上尚存诸多争议和挑战。计算机断层扫描、核磁共振成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断层扫描成像类技术为晶状体外伤的评估提供了新的观察维度,在晶状体外伤中对晶状体透明度、质地、位置、形态、完整性以及悬韧带和邻近其他眼内结构的观察和评估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受限于单一技术的局限性,断层扫描成像技术在该类疾病中的应用仍存在一定限制。随着未来影像技术的迭代和人工智能大数据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断层扫描成像类技术将日益在晶状体外伤诊疗过程中担当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本专家组就晶状体外伤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分类、目前晶状体外伤诊疗面临的主要挑战进行回顾,主要围绕目前断层扫描成像技术在晶状体外伤诊疗中的具体应用、不足与局限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提出专家推荐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检测手段 手术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措施分类与工作抽样法测量眼科病房护理工作量的探讨 被引量:12
4
作者 石美琴 席淑新 +3 位作者 彭峥嵘 吴沛霞 韩宇 傅瑾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2期52-57,共6页
目的探讨应用《护理措施分类》与工作抽样法测量眼科病房护理工作量的可行性。方法跟踪某三级甲等医院眼科17名护士和护士助理,获得眼科护理活动清单;将清单中的活动归类至《护理措施分类》,形成眼科护理措施列表;由1名观察者运用工作... 目的探讨应用《护理措施分类》与工作抽样法测量眼科病房护理工作量的可行性。方法跟踪某三级甲等医院眼科17名护士和护士助理,获得眼科护理活动清单;将清单中的活动归类至《护理措施分类》,形成眼科护理措施列表;由1名观察者运用工作抽样法调查2个眼科病房护士/护士助理各活动的频次,连续40d。结果新患者、手术患者、观察患者、出院患者每人每个白班所需的护理时数分别为51.12min、32.21min、20.72min、10.09min;不特指以上四类患者的活动每个白班所需时间总和为1 341.5min。眼科每个白班护理工作量(min)=51.12 min×新患者数+32.21 min×手术患者数+20.72 min×观察患者数+10.09min×出院患者数+1 341.5min。结论应用《护理措施分类》及工作抽样法能够真实预测眼科白班护理工作量,可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 护理工作量 工作抽样法 护理措施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科病房护理时间分配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石美琴 席淑新 +2 位作者 彭峥嵘 傅瑾 冉冰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4期56-60,共5页
目的 了解眼科病房护理活动时间分配,为转变护理服务模式提供参考.方法 连续7d跟踪7名护士和护士助理当班期间的所有护理活动,形成209项护理活动列表,将护理活动与《护理措施分类》匹配,能匹配的护理活动分为直接护理措施和间接护理措施... 目的 了解眼科病房护理活动时间分配,为转变护理服务模式提供参考.方法 连续7d跟踪7名护士和护士助理当班期间的所有护理活动,形成209项护理活动列表,将护理活动与《护理措施分类》匹配,能匹配的护理活动分为直接护理措施和间接护理措施,不能匹配的护理活动归为相关护理活动和非生产性护理活动,形成眼科护理措施清单和工作抽样调查表.根据工作抽样法原理,由1名观察者调查所有在岗眼科护士/护士助理从事的活动,记录第一眼看到的活动种类,每天持续10 h(7:00~17:00),观察间隔时间为10 min,调查持续20 d.结果 观察9 473次活动,总观察时间持续200 h.活动列表共囊括209项活动,其中183项(87.56%)护理活动可归类至53项护理措施,直接护理措施、间接护理措施、相关护理活动、非生产性活动时间所占比值分别是24.94%、31.98%、7.92%、35.16%.眼科病房白班生产率为64.84%.结论 眼科病房护士个人活动时间相对较多、生产率偏低.应将间接护理活动和相关护理活动转向非护理专业人员.同时应通过相应管理策略减少非生产性护理活动时间以提高生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 护理时间 时间分配 护理措施分类 工作抽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作为眼科手术麻醉用药的随机、双盲、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月琴 王丽娅 +8 位作者 祝磊 贺燚 赵东卿 李家臣 赵靖 赵武令 陈蔚 孙兴怀 刘颖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63-769,共7页
背景 复方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是国外眼科手术中局部麻醉的首选药物,而中国眼科临床手术中采用盐酸利多卡因和盐酸布比卡因单方混合注射液作为麻醉药物,虽然麻醉效果可靠,但需临床配制.复方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已于2005年获得国家食品药... 背景 复方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是国外眼科手术中局部麻醉的首选药物,而中国眼科临床手术中采用盐酸利多卡因和盐酸布比卡因单方混合注射液作为麻醉药物,虽然麻醉效果可靠,但需临床配制.复方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已于2005年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生产,但其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仍需要临床研究证实. 目的 评估国产复方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用于眼科手术局部麻醉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试验设计.对河南省眼科研究所、青岛眼科医院、青岛市立医院、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223例眼科手术患者进行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均纳入患者一侧眼.试验组患者行眼科手术前局部注射复方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对照组患者注射质量分数2%盐酸利多卡因及质量分数0.75%盐酸布比卡因两种单方等体积混合注射液.采取球后阻滞或球周麻醉法,每次用药量为3 ~ 10 ml.研究中主要评价药物的疗效指标和安全性评价指标,其中主要疗效指标为遵照Brahma 1994年建立的标准对注射麻醉药物后2、4、6、8、10 min以及手术结束时术眼和患者眼球和眼睑活动度进行评分,确定适宜的开始手术时间;次要疗效指标为眼科手术期间受试者疼痛评分.安全性评价指标包括药物局部注射后患者的眼部和全身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SPO2)及心电图变化情况.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法分别对意向性分析(ITT)和符合方案分析(PP)时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各评价指标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 ITT分析试验组入组118例,但由于药物注射后无法手术退出1例;对照组纳入120例;PP分析中试验组9例不符合试验设计,共纳入109例,对照组6例不符合试验设计要求,入组114例.无论是ITT分析还是PP分析,局部注射麻醉药物后2、4、6、8、10 min及手术结束时,试验组与对照组术眼眼球活动度评分及总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眼用药后眼睑活动度评分及总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TT分析和PP分析时两组间药物局部注射后各时间点术眼疼痛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适宜开始手术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应用后共记录局部及全身不良事件5例,其中试验组4例,对照组1例,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注射后患者生命体征各指标变化的例数、SPO2改变例数及心电图变化例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用于眼科手术局部麻醉效果与盐酸利多卡因和盐酸布比卡因单方混合注射液相同,药物安全性好,适用人群广,经济性好,使用方法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 麻醉镇痛 布比卡因 复方 注射液 利多卡因 注射液 随机双盲多中心临床研究 效果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眼科技术在干眼症检查方面的拓展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庄宏 徐建江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50-1053,共4页
干眼症是临床最常见的眼表疾病,易引起眼部不适和视觉障碍。传统干眼症检查方法存在变异性大、与眼部不适症状相关性欠佳等不足。近年来,常规眼科检查包括角膜地形图、波前像差、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及共焦显微镜检查等,被拓展应... 干眼症是临床最常见的眼表疾病,易引起眼部不适和视觉障碍。传统干眼症检查方法存在变异性大、与眼部不适症状相关性欠佳等不足。近年来,常规眼科检查包括角膜地形图、波前像差、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及共焦显微镜检查等,被拓展应用于干眼症的检查,一方面加深了对干眼症病理生理学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诊断评估干眼症提供了新的方法。就角膜地形图、波前像差、OCT及共焦显微镜在干眼症检查方面的拓展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症 角膜地形图 波前像差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 共焦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固定剂对高渗状态下角膜上皮细胞中YAP核质定位的影响
8
作者 戴义芹 张婧 徐建江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8-314,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固定剂对高渗状态下角膜上皮细胞中Yes相关蛋白(YAP)核质定位的影响。方法将永生化人角膜上皮细胞分为对照组和高渗组,常规培养1 d后高渗组细胞采用450 mOsM渗透压的氯化钠溶液处理1 h,对照组不做特殊处理。采用4种不同的... 目的探讨不同固定剂对高渗状态下角膜上皮细胞中Yes相关蛋白(YAP)核质定位的影响。方法将永生化人角膜上皮细胞分为对照组和高渗组,常规培养1 d后高渗组细胞采用450 mOsM渗透压的氯化钠溶液处理1 h,对照组不做特殊处理。采用4种不同的固定剂(4%多聚甲醛、-20℃预冷无水乙醇、-20℃预冷甲醇丙酮1∶1混合液、Zamboni固定液)固定细胞20 min,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对照组与高渗组细胞YAP在细胞内的定位变化情况。结果4%多聚甲醛固定后,角膜上皮细胞形态较好,对照组与高渗组细胞中YAP主要集中在细胞核内,对照组与高渗组细胞核内YAP平均荧光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03,P=0.121);无水乙醇固定后角膜上皮细胞呈现一定程度的皱缩变形,YAP荧光染色弥散,2个组细胞中YAP阳性信号主要定位在细胞质中。与对照组相比,高渗组角膜上皮细胞核中YAP平均荧光强度有所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03,P=0.453)。甲醇丙酮1∶1混合液固定后角膜上皮细胞形态不佳,YAP主要定位在细胞质中,高渗组细胞核内YAP荧光强度较对照组有所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67,P=0.327)。Zamboni固定液固定后细胞结构完整,轮廓清晰,能明显观察到不同状态下角膜上皮细胞中YAP核质转位现象。高渗组YAP平均荧光强度为197.5±3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2±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30,P<0.001)。结论在免疫荧光染色实验中,角膜上皮细胞中YAP的核质定位会受到不同固定剂处理的影响,应用Zamboni固定液比4%多聚甲醛、无水乙醇、甲醇丙酮1∶1混合液能更好地观察到高渗刺激后YAP的核移位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泪液渗透压 角膜上皮细胞 免疫荧光技术 固定剂 Yes相关蛋白核质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放置轴向对术后早期拱高变化的影响
9
作者 徐伊琳 蹇骞 +3 位作者 陈珣 蒋寅婕 牛凌凌 王晓瑛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3-90,共8页
目的探讨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中的可植入式眼内镜(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ICL)植入术后,患者早期拱高的变化特点及人工晶状体不同放置轴向对早期拱高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平行队列研究,共纳入屈光门诊ICL(V4c)手术患者... 目的探讨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中的可植入式眼内镜(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ICL)植入术后,患者早期拱高的变化特点及人工晶状体不同放置轴向对早期拱高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平行队列研究,共纳入屈光门诊ICL(V4c)手术患者124眼,通过角膜地形图眼前节分析仪(Pentacam)和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CASIA2)等设备观察术后1天、1周、1个月拱高等指标变化。结果ICL植入术后1周时,拱高较术后1天下降(108.2±82.4)μm,下降比例为16.6%±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后保持稳定。在术后1个月内,排除术后1天拱高基线的差异,中拱高组(250~749μm)和高拱高组(≥750μm)拱高下降比例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不同ICL放置轴向组观察发现,水平位ICL拱高的下降在术后1周时很快稳定,垂直位ICL在术后1个月内拱高下降比例更明显(P<0.05)。结论ICL植入术后早期拱高呈现下降趋势,中拱高和水平位放置的ICL稳定较快,高拱高或垂直位ICL下降趋势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植入式眼内镜(ICL) 拱高 人工晶状体轴位 角膜地形图眼前节分析仪 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眼球白内障手术并发症预防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林佩敏 郑天玉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5-291,共7页
小眼球是一种先天性眼部发育异常,主要表现为眼球体积明显缩小,常合并白内障等眼部疾患。由于其特殊的解剖特点,小眼球合并白内障手术的术中、术后并发症风险较高。白内障术中联合巩膜瓣下巩膜切除术、周边虹膜切开术、前段玻璃体切割... 小眼球是一种先天性眼部发育异常,主要表现为眼球体积明显缩小,常合并白内障等眼部疾患。由于其特殊的解剖特点,小眼球合并白内障手术的术中、术后并发症风险较高。白内障术中联合巩膜瓣下巩膜切除术、周边虹膜切开术、前段玻璃体切割术等术式可降低原有并发症的发生率,但附加术式也可能带来新的并发症。深入了解小眼球的白内障术式及其并发症预防的研究进展,对于合理选择术式、降低脉络膜渗漏综合征及脉络膜出血、继发性青光眼、角膜水肿等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手术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眼球 白内障 手术治疗 并发症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情四步法培训提高眼科护士护患冲突应对能力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方 龚燕妮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18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符合眼科病房护理特点的共情培训方法及效果。方法对眼科病房30名护士进行共情四步法培训,包括共情四步法的理论培训、共情应答培训、共情体验、情景模拟演练及经典案例解析。结果培训后护士同理心、人际反应指针及整合的冲突... 目的探讨符合眼科病房护理特点的共情培训方法及效果。方法对眼科病房30名护士进行共情四步法培训,包括共情四步法的理论培训、共情应答培训、共情体验、情景模拟演练及经典案例解析。结果培训后护士同理心、人际反应指针及整合的冲突处理模式得分显著提高,让步的冲突处理模式得分显著降低(P<0.05,P<0.01);培训后6个月护士层面未能解决的护患冲突由264例次下降至72例次。结论共情四步法培训可提高眼科病房护士的同理心水平,改善护患冲突应对形态,降低护患冲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同理心 共情 培训 眼科护理 护患冲突 冲突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生物治疗研究最新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朵 韩笑言 蒋沁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7-323,共7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最常见的眼底血管性疾病,也是导致劳动适龄成年人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DR的发生发展涉及多种病理生理机制,包括代谢失调、氧化应激、炎症、神经血管单元功能减退等。常规的临床治疗方案如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最常见的眼底血管性疾病,也是导致劳动适龄成年人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DR的发生发展涉及多种病理生理机制,包括代谢失调、氧化应激、炎症、神经血管单元功能减退等。常规的临床治疗方案如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视网膜激光光凝,其治疗周期长且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存在差异,病程后期有时需要联合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随着DR发病机制分子层面研究的深入,靶向治疗、基因治疗、免疫治疗、细胞治疗等多种生物治疗方式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本综述总结了目前针对DR的多种生物治疗方式并概述了这些方法的益处和局限性,以期为研究者们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生物治疗 免疫治疗 靶向治疗 基因治疗 细胞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照明与儿童近视防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令倩 王义仓 邵毅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5-158,共4页
近视在我国发病率较高,是影响儿童视觉健康的重要因素。现有的研究表明,过长的屏幕使用时间和过少的户外活动是儿童近视的重要诱因,这些危险因素都与光照参数,如光照强度、时常、频率、光谱有关。并且,不当的夜间照明也会对儿童的昼夜... 近视在我国发病率较高,是影响儿童视觉健康的重要因素。现有的研究表明,过长的屏幕使用时间和过少的户外活动是儿童近视的重要诱因,这些危险因素都与光照参数,如光照强度、时常、频率、光谱有关。并且,不当的夜间照明也会对儿童的昼夜节律、睡眠产生影响并导致近视。现对屏幕时间、户外活动、光照属性以及昼夜节律的临床研究以及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综述,为儿童近视预防提供一些建议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近视 光照 屏幕时间 昼夜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眼炎症诊疗规范:2023欧洲专家共识解读 被引量:10
14
作者 邵毅 胡瑾瑜 应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5-88,共4页
干眼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慢性眼表疾病,患者多数有疼痛的主诉,炎症是造成干眼眼表疼痛的重要原因之一。抗炎是干眼治疗的最重要手段。《干眼炎症诊断、管理和治疗:干眼炎症管理欧洲专家工作组的建议》详细介绍了干眼的最新炎症诊疗规范... 干眼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慢性眼表疾病,患者多数有疼痛的主诉,炎症是造成干眼眼表疼痛的重要原因之一。抗炎是干眼治疗的最重要手段。《干眼炎症诊断、管理和治疗:干眼炎症管理欧洲专家工作组的建议》详细介绍了干眼的最新炎症诊疗规范。本文就该共识进行全面解读,旨在提高广大医务工作者诊断和治疗干眼的水平,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眼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炎症管理 诊断与治疗 指南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神经移植在神经营养性角膜病治疗中的应用
15
作者 徐三华(综述) 吴洁丽(审校) 邵毅(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7-300,共4页
神经营养性角膜病变(NK)是一种退行性疾病,其中角膜神经受损导致角膜感觉减退,严重者可致失明。传统的NK治疗旨在支持角膜愈合和防止角膜损伤的进展。近年来,角膜神经移植在NK中取得了一些进展。与传统治疗相比,角膜神经移植不仅能解决... 神经营养性角膜病变(NK)是一种退行性疾病,其中角膜神经受损导致角膜感觉减退,严重者可致失明。传统的NK治疗旨在支持角膜愈合和防止角膜损伤的进展。近年来,角膜神经移植在NK中取得了一些进展。与传统治疗相比,角膜神经移植不仅能解决角膜神经缺损的问题,从而避免后续发生的角膜病变;还能显著恢复角膜敏感性、角膜上皮和视力等。角膜神经移植手术主要分为直接角膜神经移植和间接角膜神经移植两大类。如今,该手术方法已逐渐用于临床,并在疱疹病毒和神经瘤引起的单侧NK以及双侧NK上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然而,对于干眼、糖尿病和慢性青光眼等引起的NK的手术治疗知之甚少。未来可通过多中心前瞻性随机研究来进一步完善针对NK的病因治疗。本文将从角膜神经移植手术的具体术式、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手术的时机三个方面介绍这一新型外科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再生 神经营养性角膜病 角膜神经移植 神经结合 角膜感觉 疱疹性角膜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母草碱在炎症相关性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熊佳伟 马睿琦 +2 位作者 于华鹏 牟林 莫晓芬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4-619,共6页
益母草碱(leonurine,SCM-198)是中药益母草(Herba Leonuri,HL)活性成分之一,现已能人工合成。最新研究证实其在多种炎症相关性疾病动物模型中具有抗炎作用。其核心机制为下调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B,NF-κB)活... 益母草碱(leonurine,SCM-198)是中药益母草(Herba Leonuri,HL)活性成分之一,现已能人工合成。最新研究证实其在多种炎症相关性疾病动物模型中具有抗炎作用。其核心机制为下调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B,NF-κB)活性,进而抑制PI3K/Akt、MAPK、ERK、JNK等通路磷酸化,或上调Nrf2通路活性,最终下调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IL-1β、IL-2、IL-6、IL-8、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趋化因子、黏附分子等炎症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等。由于益母草碱展现出广泛作用于全身多器官系统、给药方便、安全有效等特点,因而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主要综述了益母草碱在全身多个器官系统炎症相关性疾病的基础研究进展,以期为炎症相关疾病的研究和临床转化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母草碱 炎症 核转录因子-κB(NF-κB) 磷酸化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肽在眼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17
作者 徐三华(综述) 裴重刚 邵毅(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3-396,共4页
眼表长时间暴露在外部环境下,很容易患各种眼表感染性疾病。近年来,由于病原体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问题,眼表感染性疾病患者呈现治疗效果不佳、视力和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等情况。目前,眼表感染性疾病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寻找... 眼表长时间暴露在外部环境下,很容易患各种眼表感染性疾病。近年来,由于病原体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问题,眼表感染性疾病患者呈现治疗效果不佳、视力和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等情况。目前,眼表感染性疾病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迫在眉睫。抗菌肽作为抗生素类似物,具有广谱抗菌性,能有效抵抗各种微生物的感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抗菌肽在眼表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抗菌肽的结构与功能、抗菌肽在眼表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内源性抗菌肽在眼表感染中针对不同病原体的作用、外源性诱导抗菌肽对眼表感染性疾病的作用以及抗菌肽研究的最新进展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角膜 感染 眼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理性近视并发症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陆强(综述) 竺向佳 卢奕(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52-957,共6页
病理性近视以眼轴过度增长为特征,并伴有眼球后极部结构改变,在临床上应区别于高度近视。相比高度近视,病理性近视人群往往有更大概率并发白内障、青光眼及一系列视网膜脉络膜病变。迄今为止,大量的遗传学研究结果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病理性近视以眼轴过度增长为特征,并伴有眼球后极部结构改变,在临床上应区别于高度近视。相比高度近视,病理性近视人群往往有更大概率并发白内障、青光眼及一系列视网膜脉络膜病变。迄今为止,大量的遗传学研究结果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家系研究及病例报道等诸多方式为我们提供了与高度近视及诸多眼部并发症发生和发展相关的基因位点,其中部分基因在眼轴的过度增长及相关并发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病理性近视在临床表现及预后方面均有别于单纯的高度近视,具有特征性的遗传背景,本研究基于已知的高度近视致病基因,对病理性近视并发症发生和发展的相关基因进行了归纳整理:在病理性近视并发早发快速进展的核性白内障人群中存在胶原、抗氧化、眼底病相关基因表达的改变;在病理性近视并发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中则存在升压基因及胶原相关基因的变异;此外,胶原和生长因子相关基因变异与诸多病理性近视并发眼底病变有关。对病理性近视并发症遗传背景的进一步了解,有助于为日后探讨病理性近视特征性遗传学改变奠定基础,对病理性近视的临床诊断及并发症的防治提供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性近视 并发症 基因 白内障 开角型青光眼 眼底病变 近视性脉络膜新生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眼新疗法:神经刺激促进自身泪液分泌 被引量:1
19
作者 龚岚 王吴双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05-308,共4页
干眼是一种常见的眼表疾病,通常由泪液分泌不足或质量不佳引起。干眼的治疗方法已有很多,但相当一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理想,神经刺激疗法为这一难题带来了崭新的解决方案。神经刺激疗法的核心原理是通过刺激鼻部神经,借助鼻泪反射通路来... 干眼是一种常见的眼表疾病,通常由泪液分泌不足或质量不佳引起。干眼的治疗方法已有很多,但相当一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理想,神经刺激疗法为这一难题带来了崭新的解决方案。神经刺激疗法的核心原理是通过刺激鼻部神经,借助鼻泪反射通路来促进泪液分泌。与传统干眼治疗方法相比,神经刺激疗法的独特之处在于能够促使人体自身天然泪液的分泌,而不是简单地进行成分的外源性补充。从理论上讲,这种方法有望更有效地恢复泪膜的稳定性。神经刺激促进泪液分泌是一种有前景的干眼治疗新选择,许多相关设计已成功转化,陆续完成临床试验、上市,并正在不断地改进。在实际临床应用中,神经刺激疗法能显著促进使用后即刻的泪液分泌,亦有文献报道了其长期应用能够改善干眼的症状及体征,在干眼治疗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建议广大眼科临床医师及研究者关注神经刺激疗法在干眼治疗中的应用和研究,未来的研究方向应更着重于探讨神经刺激疗法改善干眼症状和体征的长期作用,探索神经刺激疗法如何融入已有的干眼诊疗规范中,推广神经刺激疗法以造福更多的干眼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疗法 泪液 神经刺激 泪腺功能单位 鼻泪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近视防治中的应用专家共识(2024)
20
作者 《人工智能在近视防治中的应用专家共识(2024)》专家组 国际转化医学会眼科学专委会 +5 位作者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影像与智能医疗分会 中国民族医药协会眼视光学分会 中国眼科影像研究专家组 周行涛 向佳 邵毅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89-697,共9页
未经矫正的近视会影响人类的视力和视觉功能,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不断增加的近视人口正在给卫生保健系统带来越来越大的负担。此外,高度近视或病理性近视会增加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的风险,从而导致不可逆转的视觉障碍。因此,近... 未经矫正的近视会影响人类的视力和视觉功能,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不断增加的近视人口正在给卫生保健系统带来越来越大的负担。此外,高度近视或病理性近视会增加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的风险,从而导致不可逆转的视觉障碍。因此,近视的及时发现与干预、并发症的及早发现与治疗至关重要。基于医疗大数据的人工智能(AI)模型具有辅助指导近视个体化诊断和治疗的潜力,AI作为近视高发病率和患病率的一种潜在可行的解决方案,在早期识别、风险分层、进展预测和及时干预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本专家共识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影像与智能医疗分会和国际转化医学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制定,总结目前AI在近视防治中的应用现状,分析目前面临的重要挑战,提出AI在近视防治领域的未来方向,旨在为AI在近视防治和精准医疗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