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103例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陈行 吴莲芳 方芳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3年第6期360-362,共3页
目的 :调查分析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及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 ,掌握妇科肿瘤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结果 :4 0 6 2例次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 1 1 9例次 ,医院感染高发部位依次为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和... 目的 :调查分析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及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 ,掌握妇科肿瘤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结果 :4 0 6 2例次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 1 1 9例次 ,医院感染高发部位依次为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和皮肤。消化道真菌感染比较常见。结论 :应当重视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消化道、泌尿道的医院感染 ,合理使用抗生素 ,警惕真菌与条件致病菌感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肿瘤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间歇性卟啉病在妇科领域的诊治进展
2
作者 王悦 华克勤 辛卫娟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3-819,共7页
急性间歇性卟啉病(acute intermittent porphyria,AIP)是一种罕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由羟甲基胆素合成酶(hydroxymethylbilane synthase,HMBS)缺陷引起,严重影响血红素的生物合成。AIP以剧烈腹痛和神经系统症状为特征,急性发作可能导致... 急性间歇性卟啉病(acute intermittent porphyria,AIP)是一种罕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由羟甲基胆素合成酶(hydroxymethylbilane synthase,HMBS)缺陷引起,严重影响血红素的生物合成。AIP以剧烈腹痛和神经系统症状为特征,急性发作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尽管AIP的发病率较低,但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下降,同时心理负担显著增加,需引起临床关注。诊断AIP主要依赖实验室检测,预防和治疗策略包括避免诱发因素、血红素替代治疗和激素调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s,GnRH-a)和激素回补治疗在管理与月经相关的AIP发作中已显示出有效性,但需要密切监测以减少不良反应。本文综述了AIP的病理生理学、临床特点和诊断流程,并探讨其预防及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间歇性卟啉病(AIP) 羟甲基胆素合成酶(HMBS) 血红素生物合成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 妇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高原地区异常子宫出血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式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杜丹峰 王茹娟 +5 位作者 茶荣裙 蒋萍 王李芹 陈希 杨丽娜 吴志勇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8-415,423,共9页
目的探讨亚高原地区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AUB)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影响其治疗方法的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在云南省永平县人民医院(平均海拔1620米的亚高原地区)住院治疗的AUB患者... 目的探讨亚高原地区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AUB)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影响其治疗方法的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在云南省永平县人民医院(平均海拔1620米的亚高原地区)住院治疗的AUB患者。总结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将患者按FIGO推荐的病因分类指南分为2大类(有或无子宫结构性病变)9个亚型(PALM-COEIN),在此基础上,分别针对汉族和少数民族、药物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有输血和未输血,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治疗方法的因素。结果共纳入481例AUB患者,延迟就诊率高达80.46%,超重及肥胖比例为49.90%,高于我国女性平均水平。病因以异常子宫出血-排卵障碍(AUB-ovulatory dysfunction,AUB-O)最为常见(78.59%),延迟就诊患者手术治疗比例高于未延迟就诊患者(82.17%vs.74.47%),输血患者的年龄、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水平、妊娠次数和BMI均显著低于未输血患者(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治疗组的年龄、发病时间、HGB水平、孕次/产次、BMI、汉族患者比例、无输血比例、高血压患病率和子宫结构性病变比例均高于药物保守治疗组。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有输血治疗降低了手术治疗的概率。年龄和子宫结构性病变是需要手术治疗的高危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每增加1岁,进行手术治疗的风险增加10%。患者有子宫结构性病变需要手术治疗的风险是无子宫结构性病变的2.987倍。结论该亚高原地区AUB患者的延迟就诊率高,超重及肥胖比例高,AUB-O为主要病因,年龄较大和存在子宫结构性病变的患者是需要手术治疗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子宫出血(AUB) 亚高原 延迟就诊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NCL新突变(c.1033G>A)致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1例报道及体外功能验证
4
作者 刘怡箐 任淑婷 +3 位作者 潘韵程 张锋 张晓金 吴燕华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0-276,291,共8页
目的探究一例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患者中发现的FANCL新突变的特点,并在体外研究其对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全外显子组测序(whole-exome sequencing,WES)技术,在一例POI患者中筛选到了新的FANCL杂合... 目的探究一例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患者中发现的FANCL新突变的特点,并在体外研究其对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全外显子组测序(whole-exome sequencing,WES)技术,在一例POI患者中筛选到了新的FANCL杂合突变c.1033G>A(p.Glu345Lys),家系回访发现该突变遗传自早绝经的母亲。通过sanger测序鉴定该突变真实性,并通过软件预测突变位点的保守性。构建过表达FANCL突变型和野生型质粒,瞬时转染进HEK293T细胞株,通过qPCR、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来检测突变产生的影响。结果该突变位于FANCL的环状结构域内且在多物种中高度保守。突变体mRNA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变化,而蛋白质表达水平显著下调。体外细胞实验进一步揭示该变异会通过降低蛋白质稳定性导致表达水平下降。结论该POI患者存在FANCL c.1033G>A变异,并引起蛋白质稳定性下降而导致患者患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 FANCL 全外显子组测序(WES) 错义突变 蛋白质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腺样囊性癌6例报道及文献回顾
5
作者 姜婷 龚滢欣 +4 位作者 马淼 徐言 周加敏 丁景新 刘晓霞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9-142,共4页
宫颈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是一种罕见且高度侵袭性的宫颈癌亚型,发病率不到所有宫颈癌的1%。该疾病多见于60岁以上的绝经期女性,常以绝经后阴道出血为主要症状,其诊断主要依赖于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分析。尽管目... 宫颈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是一种罕见且高度侵袭性的宫颈癌亚型,发病率不到所有宫颈癌的1%。该疾病多见于60岁以上的绝经期女性,常以绝经后阴道出血为主要症状,其诊断主要依赖于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分析。尽管目前尚无标准治疗方案,手术切除结合放疗或同步放化疗被认为是ACC较为有效的治疗方式,但疗效有限,尤其是在晚期病例中预后较差。ACC的治疗和预后与肿瘤分期、神经周围侵犯及切缘状态密切相关。本文对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治疗的6例ACC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情况进行总结,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其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强调了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囊性癌(ACC) 宫颈癌 宫颈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妇科栓治疗念珠菌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郭琳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2期236-240,共5页
目的:观察壳聚糖妇科栓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比性临床研究,将50例壳聚糖妇科栓治疗念珠菌阴道炎与50例达克宁栓治疗念珠菌阴道炎的疗效进行比较,将50例壳聚糖妇科栓治疗细菌性阴道病与50例甲硝... 目的:观察壳聚糖妇科栓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比性临床研究,将50例壳聚糖妇科栓治疗念珠菌阴道炎与50例达克宁栓治疗念珠菌阴道炎的疗效进行比较,将50例壳聚糖妇科栓治疗细菌性阴道病与50例甲硝唑栓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壳聚糖妇科栓治疗念珠菌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的有效率分别为93.6%、79.1%,与常规药物达克宁栓、甲硝唑栓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壳聚糖妇科栓治疗念珠菌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安全、有效,其优势是在无完善的实验室检查情况下,仍可对患者进行治疗,并且不易产生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妇科栓 念珠菌阴道炎 细菌性阴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手术对绝经前后女性情感障碍的影响
7
作者 顾超 李瑞霞 +2 位作者 方芳 姚培芬 李斌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7-120,共4页
目的调查40~60岁因良性疾病行全子宫切除或全子宫双附件切除者术前、术后半年情感障碍变化,探讨手术对绝经前后妇女情感障碍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条件的59例预行全子宫切除术、53例预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的妇女为手术组,将普查中符合... 目的调查40~60岁因良性疾病行全子宫切除或全子宫双附件切除者术前、术后半年情感障碍变化,探讨手术对绝经前后妇女情感障碍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条件的59例预行全子宫切除术、53例预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的妇女为手术组,将普查中符合条件的57例妇女为非手术对照组,检测血清FSH、LH、E2、T水平,予临床症状及社会资料调查,并给予SCL-90、HAMA、HAMD量表的检查评定.术后半年由专人负责完成对两组手术组的第2次一般及临床情况调查,并做HAMD、HAMA量表评定,再次检测血清FSH、LH、E2、T水平.结果术后半年全子宫切除组情感障碍较术前改善,全子宫双附件切除组情感障碍较术前加重.结论生殖激素水平与情感障碍严重程度无特异性相关.妇科手术可改善原有情感障碍,激素骤然变化可加重原有情感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子宫切除 全子宫双附件切除 绝经期 情感障碍 生殖激素 HAMA HAM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透明细胞癌的分子特征和药物治疗进展
8
作者 谭月 徐言 朱芝玲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0-457,共8页
卵巢透明细胞癌(ovarian clear cell carcinoma,OCCC)通常具有高度异型性和侵袭性化疗抵抗,预后较差,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方法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对OCCC的生物学行为和分子特征的深入研究,发现OCCC独特的分子... 卵巢透明细胞癌(ovarian clear cell carcinoma,OCCC)通常具有高度异型性和侵袭性化疗抵抗,预后较差,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方法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对OCCC的生物学行为和分子特征的深入研究,发现OCCC独特的分子特征使其有可能成为个体化生物治疗的分子靶点,有望提高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的预后。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针对复发性OCCC的驱动突变和分子特征进行探索,以期找到更加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就OCCC分子特征和药物治疗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透明细胞癌(OCCC) 分子特征 化疗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行辅助生殖技术的助孕结局及肿瘤转归
9
作者 王荣敏 余敏 朱晓勇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5-531,共7页
目的探讨保留生育功能手术(fertility-sparing surgery,FSS)后的卵巢交界性肿瘤(borderline ovarian tumor,BOT)合并不孕的患者行辅助生殖助孕的结局及肿瘤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上海集爱遗传与不育诊... 目的探讨保留生育功能手术(fertility-sparing surgery,FSS)后的卵巢交界性肿瘤(borderline ovarian tumor,BOT)合并不孕的患者行辅助生殖助孕的结局及肿瘤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上海集爱遗传与不育诊疗中心的FSS后的BOT合并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妊娠及肿瘤结局。结果纳入的患者中,浆液性交界性肿瘤占62.9%;按照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标准,25例Ⅰ期,2例Ⅱ期,8例Ⅲ期。12例(7例Ⅰ期,5例Ⅲ期)患者辅助生殖前发生交界性肿瘤复发。35例患者FSS后平均间隔(47.3±32.6)个月首次行控制性卵巢刺激(controlled ovarian stimulation,COS),共79个促排卵周期,以微刺激方案为主(41.8%),其次是自然周期(25.3%)。27例患者进行胚胎移植,移植周期数37,19例患者临床妊娠21次,临床妊娠率56.8%,累积妊娠率54.3%,活产率43.2%,累积活产率42.9%;抗米勒管激素<1.0 ng/mL的13例患者妊娠率42.9%,累积临床妊娠率23.1%。30例患者首次COS后中位随访61个月,4例(13.3%)Ⅲ期患者发生复发,无癌变发生。结论辅助生殖技术可改善BOT合并不孕患者的妊娠结局,对肿瘤预后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交界性肿瘤(BOT) 控制性卵巢刺激(COS) 保留生育功能手术(FSS)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透明细胞交界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肿瘤学转归
10
作者 李俊 顾伟勇 +3 位作者 王杰玉 武贝贝 鹿欣 陈瑞芳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2,共8页
目的探究卵巢透明细胞交界性肿瘤(clear cell borderline ovarian tumor,CCBOT)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肿瘤学转归,为诊治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22年8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CCBOT患者共23例,同时整合R... 目的探究卵巢透明细胞交界性肿瘤(clear cell borderline ovarian tumor,CCBOT)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肿瘤学转归,为诊治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22年8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CCBOT患者共23例,同时整合Ricotta研究队列中的19例患者的临床信息,回顾性分析42例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肿瘤学转归。结果本研究入组了42例CCBOT患者:其中我院队列23例,Ricotta队列19例。与Ricotta队列相比,我院队列CCBOT患者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比例(34.8%)明显高于Ricotta队列CCBOT患者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比例(5.3%)(P<0.05)。在我院队列中,22例患者具有术中冰冻病理信息,术中冰冻诊断的准确性为50%(11/22),另外50%(11/22)患者术中冰冻低估了病情。合并后的队列整合分析发现:患者中位年龄60岁,好发于绝经后女性(66.7%);多数因盆腔包块(59.5%)和腹痛腹胀(19.0%)就诊;肿瘤多为单侧卵巢受累(90.5%);术前肿瘤标记物信息缺失较多,无法准确评估;10人(23.8%)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32人(76.2%)行根治性手术,手术病理提示所有患者均为I期患者;部分患者(21.4%)同时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32例患者接受了全子宫切除,其中10人(31.3%)合并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68个月,最短随访时间为1个月,最长随访时间为231个月,未见复发和死亡病例。结论CCBOT患者总体预后好,复发率低;保留生育功能安全可行,但要注意排查是否同时合并子宫内膜病变。鉴于CCBOT罕见,未来要开展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来更好地阐明CCBOT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透明细胞交界性肿瘤(CCBOT) 手术治疗 复发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治疗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向雪松 丁景新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32,共5页
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small cell neuroendocrine cervical carcinoma,SCNECC)是一种罕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早期容易出现侵袭转移,预后比宫颈鳞癌和腺癌差。目前对其临床管理尚处于探索阶段,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对SCNECC的关注越来越多,... 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small cell neuroendocrine cervical carcinoma,SCNECC)是一种罕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早期容易出现侵袭转移,预后比宫颈鳞癌和腺癌差。目前对其临床管理尚处于探索阶段,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对SCNECC的关注越来越多,改善其预后的探索也取得一些成果。本文将SCNECC综合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对当前手术、放化疗、靶向与免疫药物等治疗策略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探讨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SCNECC) 综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病灶削除或肠段切除对肠道功能影响的近十年随访观察
12
作者 田琦 陈云 +4 位作者 李心翔 陆维祺 叶江枫 华克勤 易晓芳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9-357,共9页
目的探究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肠道内异症)患者术前肠道症状的的临床特征,比较病灶削除与肠段切除对术后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13年8月1日至2017年12月30日期间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经由同一手术组医生诊治且术后病... 目的探究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肠道内异症)患者术前肠道症状的的临床特征,比较病灶削除与肠段切除对术后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13年8月1日至2017年12月30日期间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经由同一手术组医生诊治且术后病理诊断为肠道内异症的患者(n=105)。通过门诊及电话随访,收集其术前T0及术后3个时间节点(T1:2018年11月;T2:2020年11月;T3:2024年4月)的临床数据。主要结局指标为肠道症状和肠道功能评分,次要结局指标为疼痛症状评分,采用广义估计方程(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s,GEE)模型分析术式与随访时间对结局指标的交互效应。结果最终纳入89例患者(失访率为15.24%),其中病灶削除术79例(88.76%)。术前46例(51.68%)有肠道症状,以经期肛门坠胀感(21例,46.65%)和腹泻(15例,32.61%)为主;术后便秘比例显著升高,(T1:71.43%;T2:50.00%;T3:72.00%)。两组术后痛经、胃肠道不适评分及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等均显著改善(P均<0.0005),但肠段切除组术后直肠前切除综合征评分以及便秘评分显著高于病灶削除组(P=0.02和P=0.05)。结论术前约半数肠道内异症患者存在典型肠道症状(如肛门坠胀、腹泻)。病灶削除术与肠段切除术均能有效缓解疼痛,但病灶削除术在保留肠道功能方面更具优势,而肠段切除术可能因肠道结构改变导致术后便秘或排便模式紊乱风险增加。术式选择需权衡病灶清除彻底性与术后功能保护,建议术前充分告知患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 手术方式 肠道症状 肠道功能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腹腔镜在妇科良性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36
13
作者 李珺玮 陈义松 华克勤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0-172,共3页
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laparoendoscopic single-sitesurgery , LESS)利用脐孔这一人体天然瘢痕,将手术伤口隐藏至脐孔内,不留额外瘢痕,是对传统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和有益补充.不仅可以进一步体现微创理念,更可以带给患者更多的人文关怀,提... 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laparoendoscopic single-sitesurgery , LESS)利用脐孔这一人体天然瘢痕,将手术伤口隐藏至脐孔内,不留额外瘢痕,是对传统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和有益补充.不仅可以进一步体现微创理念,更可以带给患者更多的人文关怀,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在妇科手术领域,LESS包括经脐LESS和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手术(V-NOTES)两种.本文专指经脐LESS, V-NOTES不在阐述范国内.目前单孔腹腔镜在妇科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良性疾病,并已涵盖绝大多数妇科疾病的病种和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良性疾病 单孔腹腔镜 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技术 手术伤口 微创理念 人文关怀 妇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Peutz-Jeghers综合征女性患者妇科疾病诊治现状调查 被引量:6
14
作者 石月 陈奕清 +5 位作者 丁景新 宁燕 汪清 马凤华 谭灏文 康玉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49-1064,共16页
背景与目的:Peutz-Jeghers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PJS)相关的妇科疾病包括小叶状子宫颈内膜腺体增生(lobular endocervical glandular hyperplasia,LEGH)、子宫颈胃型腺癌(gastric type adenocarcinoma of the uterine cervix,G... 背景与目的:Peutz-Jeghers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PJS)相关的妇科疾病包括小叶状子宫颈内膜腺体增生(lobular endocervical glandular hyperplasia,LEGH)、子宫颈胃型腺癌(gastric type adenocarcinoma of the uterine cervix,GAS)和卵巢环状小管性索肿瘤(sex cord tumor with annular tubules,SCTAT)等。特别是LEGH发病早,疾病进展为GAS快,早诊困难,预后不佳,为患者诊治带来了巨大挑战。目前相关研究数据,尤其是在中国进行的临床研究有限。本研究旨在调查中国PJS患者妇科相关疾病的临床表现、患病情况、健康筛查及诊治现状,以期帮助指导早筛早诊,为PJS女性妇科疾病,特别是为恶性肿瘤的诊治和预后预测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方法:基于目前妇科临床PJS患者诊疗现状、患者反馈,结合文献阅读设计针对性调查问卷,并于2022年3月26日—2022年7月29日发放,以有效填写的患者为调查对象,统计患者的一般情况、既往史、家族史、妇科临床表现和诊疗情况。对各项目进行分层分析以找出相关高危因素保护因素及诊疗欠缺之处。结果:本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54份,根据入组和排除标准剔除5份,149例患者中114例(76.51%)具有妇科临床症状,主诉多为异常子宫出血(55.70%),近一半(41.61%)患者诉阴道排液。不到一半(47.65%)的患者接受过子宫颈筛查,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阳性率低(7.04%)。约1/3(36.91%)的患者接受过基因检测,52例(94.5%)的患者存在STK11突变,其中64.52%系蛋白截断突变,但在癌症和癌前病变发病率及发病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胚系突变遍布整个基因,但未发现位于非编码的9号外显子(E9)上的突变,突变发生率最高为E7(25.81%)。本研究中,无亲缘关系的患者携带相同突变,其发病年龄和疾病谱完全不同。因妇科肿瘤接受手术的患者中,1/3出现了女性生殖道多部位同步胃型黏液性病变(synchronous mucinous metaplasia and neoplasia of the female genital tract,SMMN-FGT)。GAS患者中不到一半的患者得到了及时干预和规范化手术治疗,73.33%的患者接受了术后辅助治疗。40%的患者术前完成生育,0例接受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PGT)。结论:本研究聚焦中国PJS女性妇科临床表现及相关诊治现状,发现子宫异常出血、阴道排液作为主要临床症状存在于一半的PJS女性中,发生年龄显著左移。蛋白截断突变作为队列中主要突变类型,与临床表型无相关性,并不影响其癌症风险及发病年龄。携带相同突变的无亲缘关系女性疾病发生情况完全不同,证明环境因素极大地影响PJS患者的疾病外显率。中国PJS女性群体未建立起遗传咨询和妇科健康筛查意识,基因检测普及度低,不到一半罹患妇科肿瘤的患者接受标准手术和辅助治疗。罹患妇科肿瘤的PJS患者普遍生育率低,极少接受PGT。这主要由于临床对于PJS的认知度局限,遗传咨询普及度低,干预不及时,使得PJS患者,尤其罹患妇科肿瘤的PJS女性患者失去了优生优育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斑息肉综合征 STK11基因 妇科肿瘤 小叶状子宫颈内膜腺体增生 子宫颈胃型腺癌 蛋白截断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联合人工智能在妇科肿瘤全程管理中的应用展望 被引量:7
15
作者 钱智敏 姜桦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56-561,共6页
在人工智能与互联网迅捷发展的大背景之下,“互联网+”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智慧医疗模式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互联网+医疗”即指互联网加上传统医疗,是将互联网和传统医疗行业进行深度融合,而非简单叠加,从而创造... 在人工智能与互联网迅捷发展的大背景之下,“互联网+”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智慧医疗模式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互联网+医疗”即指互联网加上传统医疗,是将互联网和传统医疗行业进行深度融合,而非简单叠加,从而创造新的发展模式。传统的妇科肿瘤管理存在着患者分布不均、重复检查、管理周期长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互联网+”时代可能得到解决。本文重点综述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利用相关技术对妇科肿瘤疾病进行三级预防,以及需要注意的信息安全问题、技术瓶颈和质量控制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人工智能 妇科肿瘤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激素替代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明明 王天佑(综述) 王超(审校)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98-1104,共7页
激素替代治疗(menopausal hormone therapy,MHT)是缓解绝经后患者更年期症状的有效疗法,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使用MH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临床上持续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回顾近5年妇科恶性肿瘤术后MHT的相关临床研究,综合结果表明,早期... 激素替代治疗(menopausal hormone therapy,MHT)是缓解绝经后患者更年期症状的有效疗法,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使用MH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临床上持续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回顾近5年妇科恶性肿瘤术后MHT的相关临床研究,综合结果表明,早期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术后行MHT不增加复发风险,且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上皮性卵巢癌(ovarian cancer,OC)患者术后MHT对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无不利影响,但不建议用于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等非上皮性卵巢肿瘤。宫颈鳞状细胞癌术后MHT相对安全,但关于宫颈腺癌、外阴癌、阴道癌患者术后使用MHT的研究较少,目前暂无确切结论。本综述旨在更新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激素治疗的认识,为临床上合理选择MHT方案提供参考,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替代治疗 妇科恶性肿瘤 子宫内膜癌 卵巢癌 医源性绝经 复发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肿瘤诊疗中遗传咨询开展现状的问卷调查 被引量:4
17
作者 薛誉 石月 +3 位作者 徐言 许芷莹 陈晓军 王超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41-650,共10页
目的评估患者对妇科肿瘤遗传咨询的认知、态度及其影响因素,以提高遗传咨询效率、推动遗传咨询工作的开展。方法以2020年3月25日至2021年3月26日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妇科肿瘤遗传咨询门诊的患者为调查对象,基于临床诊疗、患者... 目的评估患者对妇科肿瘤遗传咨询的认知、态度及其影响因素,以提高遗传咨询效率、推动遗传咨询工作的开展。方法以2020年3月25日至2021年3月26日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妇科肿瘤遗传咨询门诊的患者为调查对象,基于临床诊疗、患者反馈及文献阅读设计调查问卷,调查患者的一般情况及对遗传咨询的认知和态度。根据患者一般情况进行分组,分析影响患者对妇科肿瘤遗传咨询认知水平和态度的因素。结果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04份。36例(34.6%)患者表示在就诊前“没有顾虑,坦然面对”,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较患有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者、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患者较接受保育治疗者更能坦然面对遗传咨询(P=0.048、0.008)。其余患者均对遗传咨询存在顾虑,无个人肿瘤病史的患者比有个人肿瘤史的患者更害怕检出遗传性突变(P=0.017),来自较发达地区的患者比来自欠发达地区的患者对可能罹患遗传性疾病有更多的焦虑情绪(P=0.013),已生育的患者比未生育的患者更担心自己患其他系统肿瘤的风险增加(P=0.008)。74例(71.1%)患者希望通过遗传咨询明确所患疾病是否为家族遗传性,文化程度较高的患者比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有肿瘤家族史的患者比无肿瘤家族史的患者更希望明确所患疾病是否为家族遗传性(P=0.024、0.009)。52例(50.0%)患者希望了解如果有遗传性疾病是否可以对自己的后代进行有效预防,文化程度较高的患者比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接受保育治疗的患者比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患者、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比无生育要求的患者更希望了解如果有遗传性疾病是否可对后代进行有效预防(P=0.002、0.018、0.003)。共25例患者检出携带胚系致病性或可疑致病性突变,经过门诊的报告解读后,19例(76.0%)患者表示“了解其他系统发生肿瘤的风险会增加,应早期筛查”,14例(56.0%)患者认同检出基因突变可针对性地进行早期干预,10例(40.0%)患者认同有生育意愿者可通过第三代试管婴儿进行遗传阻断,13例(52.0%)患者认同基因检测结果能提示预后及靶向治疗方案,仅7例(28.0%)患者表示“知道如何进行其他系统肿瘤的早期筛查”。结论患者文化程度、所在地域经济发展水平、疾病类型、治疗方法、肿瘤家族史、个人肿瘤病史、是否生育和是否有生育要求均可影响患者对遗传咨询的态度。在一次遗传咨询后,存在胚系致病性或可疑致病性突变的患者对疾病的了解及相关系统疾病筛查和家族遗传风险管理的理解并不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咨询 遗传性肿瘤综合征 基因检测 女性生殖器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源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类器官模型的构建与鉴定
18
作者 张赛 周佳宜 +5 位作者 吴静 于焕镝 丁雨潇 杜琰 鹿欣 赵洪波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0-806,共7页
目的构建并鉴定人源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placental site trophoblastic tumor,PSTT)的类器官模型。方法选取PSTT组织进行消化和分离,得到肿瘤细胞后进行基质胶包埋,利用特定的类器官培养基进行培养。HE染色观察类器官模型的组织学形态... 目的构建并鉴定人源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placental site trophoblastic tumor,PSTT)的类器官模型。方法选取PSTT组织进行消化和分离,得到肿瘤细胞后进行基质胶包埋,利用特定的类器官培养基进行培养。HE染色观察类器官模型的组织学形态,通过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染色分析中间型滋养细胞标志物人胎盘催乳素(human placental prolactin,HPL)、人类白细胞抗原-G(human leukocyte antigen-G,HLA-G)和胎盘碱性磷酸酶(placental alkaline phosphatase,PLAP)的表达,鉴定构建的PSTT类器官模型与PSTT组织之间的一致性。同时对构建的模型进行传代及冻存、复苏,显微镜下分析其生长形态与速度,探讨其作为类器官模型在PSTT基础及临床转化研究应用的可能性。结果构建的类器官模型可稳定增殖并传代,可见其从小微球状态长成紧致实性球体或带有滤泡样结构的球体,约7~10天可长满并传代,冻存及复苏后细胞状态稳定;经HE染色发现类器官中细胞形态与PSTT原代肿瘤细胞相似;免疫组化与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结果显示,PSTT类器官组织高表达中间型滋养细胞的标志分子HPL、HLA-G和PALP,提示构建的类器官模型主要包含中间型滋养细胞。结论成功建立了人源PSTT类器官(adult-derived PSTT organoid,ADPO)模型并进行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器官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PSTT)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16例异位妊娠患者行甲氨蝶呤单次注射的治疗结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林晓龙 姜文清 邹世恩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8-384,共7页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单次注射治疗异位妊娠的结局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住院的416例异位妊娠患者,均行MTX单次注射,用药当天记为第1天,在用药第4天和第7天复查血...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单次注射治疗异位妊娠的结局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住院的416例异位妊娠患者,均行MTX单次注射,用药当天记为第1天,在用药第4天和第7天复查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β-hCG)。与第4天相比,第7天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下降<15%为治疗失败,纳入失败组;第7天血β-hCG下降>15%,为初始治疗有效,继续随访直至β-hCG下降至正常水平,纳入成功组。收集两组患者基线信息和治疗结局,并分析与治疗结局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失败组纳入70例,成功组纳入346例。失败组中用药前β-hCG上升人数比例显著高于成功组(55.2%vs.35.8%,P=0.007),用药前β-hCG下降人数比例显著低于成功组(43.1%vs.63.6%,P=0.007)。失败组单核细胞计数显著低于成功组[(0.43±0.13)×10^(9)/L vs.(0.47±0.17)×10^(9)/L,t=-2.001,P=0.047)]。两组用药前β-hCG、β-hCG变化速度、白蛋白、血肌酐、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治疗结局与用药前β-hCG变化方式和单核细胞计数有关,用药前β-hCG下降(OR=2.313,95%CI:1.222~4.379,P=0.010)和单核细胞计数≥0.6×10^(9)/L(OR=4.018,95%CI:1.207~13.378,P=0.023)对治疗结局有显著影响。结论用药前β-hCG下降和单核细胞计数≥0.6×10^(9)/L是MTX单次注射成功治疗异位妊娠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妊娠 甲氨蝶呤(MTX) 单次注射 单核细胞计数 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育龄女性患者生育力保存指导建议——基于改良德尔菲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明霞 胡淑慧 +1 位作者 邵书铱 张英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1-158,165,共9页
目的得出育龄女性患者生育力保存工作开展的指导建议,促进生育力保存工作科学、规范有序开展。方法在前期问卷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初步建议,采用改良德尔菲法,最终邀请到18位国内生育力保存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两轮咨询,根据咨询结果调... 目的得出育龄女性患者生育力保存工作开展的指导建议,促进生育力保存工作科学、规范有序开展。方法在前期问卷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初步建议,采用改良德尔菲法,最终邀请到18位国内生育力保存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两轮咨询,根据咨询结果调整建议并加以总结。结果根据德尔菲专家咨询结果,最终就育龄期女性患者生育力保存工作开展得出14条指导性建议,包括技术层面5条、政策层面5条和教育层面4条。在技术层面提出建立规范的操作流程;在政策层面提出完善我国生育力保存相关立法以保障患者安全和利益;在教育层面提出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促进生育力保存知识的大众传播。结论育龄期女性患者生育力保存指导建议为推进上海地区育龄女性患者生育力保存工作提供了详细、全面的指导,并为生育力保存工作在其他地区开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生育力保存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