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斑蝥素及其衍生物抗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王燕 蒋汝荷 +1 位作者 余玥 杜琰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0-631,共12页
斑蝥素(cantharidin)是斑蝥(Mylabrisphalerata Pallas)分泌的一种萜类化合物,在多种癌症中都有明显的抑制癌细胞生长、增殖和迁移的作用。斑蝥素抗癌的作用机制涉及诱导细胞周期停滞和调亡、抑制自噬、增强DNA损伤、抑制DNA修复、调控... 斑蝥素(cantharidin)是斑蝥(Mylabrisphalerata Pallas)分泌的一种萜类化合物,在多种癌症中都有明显的抑制癌细胞生长、增殖和迁移的作用。斑蝥素抗癌的作用机制涉及诱导细胞周期停滞和调亡、抑制自噬、增强DNA损伤、抑制DNA修复、调控多种细胞信号通路等方面。本文针对斑蝥素及其衍生物在多种常见癌症中的作用机制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寻找斑蝥素在癌症治疗中的新靶点,为抗癌领域的临床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蝥素 癌症 治疗 机制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患者一级亲属接受基因筛查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辉 王霞 +5 位作者 郜意 胥婧 余小娟 范芳琴 丁焱 康玉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99-505,共7页
背景与目的:携带BRCA1/2基因胚系突变的女性终生罹患卵巢癌、乳腺癌和其他癌症的风险增加,早期识别此部分高风险人群,并采取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方案对降低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非常重要,本研究旨在分析携带BRCA1/2基因胚系突变的遗传性乳... 背景与目的:携带BRCA1/2基因胚系突变的女性终生罹患卵巢癌、乳腺癌和其他癌症的风险增加,早期识别此部分高风险人群,并采取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方案对降低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非常重要,本研究旨在分析携带BRCA1/2基因胚系突变的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hereditary breast-ovarian cancer syndrome,HBOC)患者一级亲属接受基因筛查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4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就诊的72例已确诊BRCA1/2基因胚系突变的HBOC女性患者及其316名一级亲属,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HBOC患者一级亲属是否接受基因筛查的现状;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在72例HBOC女性患者中,93.1%(n=67)将基因筛查结果传达给了她们的一级亲属。在18岁以上的一级亲属中,32.3%(n=102)决定进行基因筛查和遗传风险管理。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疾病类型、卵巢癌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期、受教育程度、一级亲属性别、受教育程度及患者与亲属的情感亲密度是一级亲属是否愿意接受基因筛查和遗传风险管理的显著影响因素(P<0.05)。结论:HBOC患者一级亲属接受基因筛查的现状不容乐观。鉴于乳腺癌患者、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男性亲属、文化程度较低的亲属及与患者情感亲密度较低的亲属接受基因筛查的概率较低,我们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这部分亲属的自我基因筛查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 BRCA1/2基因 一级亲属 基因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饮料对母儿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昊 吴蔚 +5 位作者 卢惠晴 王勇 朱好 吴江南 张蕴 胡蓉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8-224,共7页
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饮料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探讨碳水化合物饮料在剖宫产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1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206例单胎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剖宫产术前是否口服碳水化合... 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饮料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探讨碳水化合物饮料在剖宫产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1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206例单胎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剖宫产术前是否口服碳水化合物饮料分为加速产后康复(enhanced recovery after delivery,ERAD)组及对照组,探究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饮料对产妇术前补液、术后康复及新生儿的影响。结果在禁食<12 h的患者中,ERAD组较对照组补液率更低,平均补液量更少(P<0.05);ERAD组术后排气药物使用率更低(P<0.05);在无腹部手术史的产妇中,ERAD组术后24 h出血量更少(P<0.05);两组术后发热率、恶心呕吐发生率、排气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出室血糖及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收治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低血糖高危因素的新生儿中,ERAD组新生儿入观察室血糖较对照组更低,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更高(P<0.05)。结论剖宫产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饮料可能有利于减少择期剖宫产产妇术前补液、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及减少剖宫产术后出血,但可能与新生儿低血糖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碳水化合物饮料 术后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源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类器官模型的构建与鉴定
4
作者 张赛 周佳宜 +5 位作者 吴静 于焕镝 丁雨潇 杜琰 鹿欣 赵洪波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0-806,共7页
目的构建并鉴定人源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placental site trophoblastic tumor,PSTT)的类器官模型。方法选取PSTT组织进行消化和分离,得到肿瘤细胞后进行基质胶包埋,利用特定的类器官培养基进行培养。HE染色观察类器官模型的组织学形态... 目的构建并鉴定人源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placental site trophoblastic tumor,PSTT)的类器官模型。方法选取PSTT组织进行消化和分离,得到肿瘤细胞后进行基质胶包埋,利用特定的类器官培养基进行培养。HE染色观察类器官模型的组织学形态,通过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染色分析中间型滋养细胞标志物人胎盘催乳素(human placental prolactin,HPL)、人类白细胞抗原-G(human leukocyte antigen-G,HLA-G)和胎盘碱性磷酸酶(placental alkaline phosphatase,PLAP)的表达,鉴定构建的PSTT类器官模型与PSTT组织之间的一致性。同时对构建的模型进行传代及冻存、复苏,显微镜下分析其生长形态与速度,探讨其作为类器官模型在PSTT基础及临床转化研究应用的可能性。结果构建的类器官模型可稳定增殖并传代,可见其从小微球状态长成紧致实性球体或带有滤泡样结构的球体,约7~10天可长满并传代,冻存及复苏后细胞状态稳定;经HE染色发现类器官中细胞形态与PSTT原代肿瘤细胞相似;免疫组化与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结果显示,PSTT类器官组织高表达中间型滋养细胞的标志分子HPL、HLA-G和PALP,提示构建的类器官模型主要包含中间型滋养细胞。结论成功建立了人源PSTT类器官(adult-derived PSTT organoid,ADPO)模型并进行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器官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PSTT)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