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肤CD8^+T细胞淋巴瘤 被引量:1
1
作者 邱丙森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57-258,共2页
皮肤CD8+T细胞淋巴瘤罕见,常见于成人。皮肤损害可表现为蕈样肉芽肿(MF)样、Sézary综合征样、全身性银屑病样、播散性湿疹样网状细胞增生病(PR)、限局性PR和皮肤结节等。约半数病例为侵袭性或惰性。瘤细胞常示向表皮性和主要浸润... 皮肤CD8+T细胞淋巴瘤罕见,常见于成人。皮肤损害可表现为蕈样肉芽肿(MF)样、Sézary综合征样、全身性银屑病样、播散性湿疹样网状细胞增生病(PR)、限局性PR和皮肤结节等。约半数病例为侵袭性或惰性。瘤细胞常示向表皮性和主要浸润于皮肤附属器周围,示CD8+、CD7+、CD3+,但常丢失CD2和CD5,不常表达活化抗原(CD25、CD30、Iα)。此瘤需与富于CD8+T细胞的疾病如皮肤红斑狼疮、银屑病等鉴别,以及与MF之反应性CD8+细胞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T细胞性 皮肤 CD8^+ 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免疫治疗
2
作者 邱丙森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78-181,共4页
阐述免疫治疗包括细胞因子〔白介素 2 (IL 2 )、白介素 1 2 (IL 1 2 )〕、免疫核素 (1 31 I T1 0 1 )、免疫毒素[IL 2 融合毒素 (DAB 389 IL2 ) ]、单克隆抗体抗CD5(T1 0 1 )和某些新的局部免疫调节剂 (如CTLA4 1 g、LFA tip、BCX 34... 阐述免疫治疗包括细胞因子〔白介素 2 (IL 2 )、白介素 1 2 (IL 1 2 )〕、免疫核素 (1 31 I T1 0 1 )、免疫毒素[IL 2 融合毒素 (DAB 389 IL2 ) ]、单克隆抗体抗CD5(T1 0 1 )和某些新的局部免疫调节剂 (如CTLA4 1 g、LFA tip、BCX 34)、维甲酸类药物如targretin、panretin与光效应药物如hypercin或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T细胞淋巴瘤 免疫治疗 白介素-2 白介素-12 免疫核素 免疫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蕈样肉芽肿继发皮肤CD30阳性大细胞淋巴瘤
3
作者 邱丙森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95-496,共2页
关键词 蕈样肉芽肿 CD30阳性大细胞淋巴瘤 皮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