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肌力的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美琴 白春学 +2 位作者 钮善福 陈小东 常伟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3-65,68,共4页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肌力及中枢驱动性与常规肺功能的关系。方法 对66例COPD患者进行最大吸气压、最大呼气压及口腔阻断压、常规肺功能测定及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COPD组最大吸气压及最大呼气压明显低于健康组,中枢...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肌力及中枢驱动性与常规肺功能的关系。方法 对66例COPD患者进行最大吸气压、最大呼气压及口腔阻断压、常规肺功能测定及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COPD组最大吸气压及最大呼气压明显低于健康组,中枢驱动性明显高于健康组。COPD患者FRC/TLC%、RV%pred、FRC%pred及FEV_1与最大吸气压及中枢驱动性显著相关,其中FRC/TLC%与最大吸气压相关性最好(r=-0.581 P<0.001)。FEV_1和FRC/TLC%与最大呼气压无相关。动脉血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与最大吸气压相关,与最大呼气压及中枢驱动性无相关性。TLC%pred与最大吸气压、最大呼气压及中枢驱动性均无相关性。结论 COPD患者存在呼吸肌功能障碍,肺过度膨胀和气道阻塞是影响COPD患者吸气肌力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肌力 肺功能 测定 最大吸气压 最大呼气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道病毒感染诱导哮喘发作的机制和预防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有志 陈小东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14-416,共3页
关键词 病毒感染 哮喘 急性发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2DS2-VASc评分量表对内科患者急性肺栓塞诊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董樑 张静 夏敬文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62-466,共5页
目的探讨CHA2DS2-VASc评分量表对内科患者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诊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高度疑诊的APE患者共4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基本资料。以CT肺动脉造影(CT pulmonary angiogram,... 目的探讨CHA2DS2-VASc评分量表对内科患者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诊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高度疑诊的APE患者共4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基本资料。以CT肺动脉造影(CT pulmonary angiogram,CTPA)作为诊断金标准分组,分别用CHA2DS2-VASc评分量表和简化版Wells量表评估病情,计算CHA2DS2-VASc评分各界值的诊断价值。绘制ROC曲线评价两种评分对APE的预测价值,并利用约登指数筛选最佳截断值。结果 42例患者中确诊APE29例,排除13例。两组之间既往脑卒中史、CHADS2-VASc评分和简化版Well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HADS2-VASc评分值越高,APE的可能性越大。CHADS2-VASc量表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15±0.088,最佳截断点为4.5分,灵敏度58.6%,特异度84.6%;简化版Wells量表的AUC为0.841±0.062,最佳截断值为1.5分,灵敏度62.1%,特异度92.3%。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A2DS2-VASc评分量表对内科患者APE的发生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CHA2DS2-VASc评分量表 简化版Wells评分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花清瘟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34
4
作者 夏敬文 陈小东 +1 位作者 张静 周仲文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41-444,共4页
目的研究连花清瘟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 monary disease,COPD)大鼠模型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香烟熏吸法复制COPD大鼠模型。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实验方法,将30只清洁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PD模型组和连... 目的研究连花清瘟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 monary disease,COPD)大鼠模型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香烟熏吸法复制COPD大鼠模型。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实验方法,将30只清洁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PD模型组和连花清瘟胶囊治疗组,每组各10只。肺组织切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肺组织匀浆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白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肺组织匀浆及BALF中IL-8和TNF-α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连花清瘟胶囊治疗组血清、肺组织及BALF中IL-8和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连花清瘟胶囊具有抑制COPD气道炎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白介素8 肿瘤坏死因子-Α 连花清瘟胶囊 大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A153在肺部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5
5
作者 王赟 陈小东 +3 位作者 张光明 邓守真 张静 张斯为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清CA15 3作为肿瘤标志物在肺部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以及在肺癌病情判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集有肺部疾病入院患者的血清样本共 12 4份 ,其中肺癌 74份 ,肺部良性疾病(BLD) 5 0份 ,用免疫放射法检测... 目的 :探讨血清CA15 3作为肿瘤标志物在肺部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以及在肺癌病情判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集有肺部疾病入院患者的血清样本共 12 4份 ,其中肺癌 74份 ,肺部良性疾病(BLD) 5 0份 ,用免疫放射法检测其血清CA15 3、CEA的含量。结果 :肺癌患者血清CA15 3总阳性率 6 2 .6 8%,其中鳞癌 5 0 %,腺癌 75 %,小细胞肺癌 5 0 %,明显高于BLD组的 12 %(P <0 .0 0 1) ;血清CA15 3诊断肺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6 2 .6 8%和 88%,血清CEA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45 .0 7%和 98%,血清CA15 3敏感度明显优于血清CEA(P <0 .0 5 ) ,而特异度差别无显著性 (P >0 .9) ;对于不同的细胞亚型 ,肺腺癌患者血清CA15 3含量明显高于其他肺癌组 (P <0 .0 5 ) ;血清CA15 3的含量和阳性率与肺癌临床分期有关 ,期别越高其含量和阳性率越高 (P <0 .0 5 ) ,其早期诊断阳性率为 5 0 %;随访化疗患者 ,血清CA15 3的含量与疗效呈负相关。结论 :血清CA15 3对肺癌的诊断及病情预后判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可以取代血清CEA作为检测肺癌 ,尤其是肺腺癌新的血清肿瘤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CA153 CEA 肿瘤标志物 良性 恶性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奇霉素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1
6
作者 何剑 朱柠 陈小东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19-722,共4页
目的评价阿奇霉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对肺功能和细胞因子的影响及其治疗安全性。方法本实验40例哮喘患者,随机分入阿奇霉素联合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加长效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组,或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加长效2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目的评价阿奇霉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对肺功能和细胞因子的影响及其治疗安全性。方法本实验40例哮喘患者,随机分入阿奇霉素联合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加长效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组,或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加长效2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组,评估治疗前后各组患者哮喘控制测试评分、肺功能、诱导痰标本内细胞因子IL-4I、L-5和IFN-γ的浓度变化,及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的哮喘控制测试评分、肺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诱导痰细胞因子的浓度亦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阿奇霉素组诱导痰标本内细胞因子浓度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事件。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加长效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治疗哮喘安全有效,可有效降低哮喘患者气道内Th2细胞因子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阿奇霉素 诱导痰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例肺隐球菌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夏敬文 陈小东 +3 位作者 张斯为 王赟 张静 龙丰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3-106,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32例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治疗及预后特点,从而提高临床上对本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的水平。方法全面统计及分析我院2006年5月至2008年5月住院的32例肺隐球菌病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职业情况、伴随的... 目的通过分析32例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治疗及预后特点,从而提高临床上对本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的水平。方法全面统计及分析我院2006年5月至2008年5月住院的32例肺隐球菌病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职业情况、伴随的基础疾病、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案及预后等各方面特点。结果肺隐球菌病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极易误诊及漏诊。治疗方法及药物少,病程长。结论肺隐球菌病虽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但从病例分析结果来看诊治该病仍有一定规律可循,亟需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遇到疑似病例应行血清乳胶凝集试验及肺活检或手术病理予以明确,药物治疗需要足够疗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隐球菌病 血清乳胶凝集试验 肺活检 肺组织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三认”教育管理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王彩霞 金先桥 +7 位作者 程克文 谢国钢 李萍 沈薇 彭德荣 董佩华 张静 张超垒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2718-2722,共5页
目的探讨社区"三认"教育管理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4月上海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管理组和对照组各60例,管理组给予为期1年的... 目的探讨社区"三认"教育管理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4月上海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管理组和对照组各60例,管理组给予为期1年的社区"三认"教育管理,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只进行各项指标测定。两组在干预前、后分别进行肺功能测定和《慢阻肺患者对疾病认知、认可、认同程度的问卷调查》填写。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肺活量(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后管理组患者FEV1/FVC、FEV1%、MVV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两组患者认知、认可、认同程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后管理组患者认知、认可、认同程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社区"三认"教育管理可提高慢阻肺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程度,改变患者对疾病不利的行为,减慢疾病发展速度、减少合并症,延长有效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认”教育 社区管理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6例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治疗分析 被引量:22
9
作者 何剑 朱柠 陈小东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6-179,共4页
目的调查和分析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患者的治疗情况。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我院诊断为CVA的266例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总结。将患者分为3组,分别给予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nhaled corticoster... 目的调查和分析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患者的治疗情况。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我院诊断为CVA的266例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总结。将患者分为3组,分别给予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nhaled corticosteroid,ICS)联合支气管扩张剂(A组,98例)、支气管扩张剂(B组,131例)、其他药物(C组,37例)。A组为标准治疗组,B、C组为非标准治疗组。评价指标包括:治疗前后的咳嗽评分、患者对疾病认知是否正确、停药后2年内的复发率、患者对疗效是否满意、ICS治疗的使用情况。结果 266例CVA患者中,能正确认知疾病者占50.4%(134/266)。36.8%的患者接受了标准治疗,其咳嗽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优于非标准治疗组,疗效满意度较高,2年随访复发率较低;63.2%的患者接受了非标准治疗,其疗效满意度较低,2年随访复发率较高。未使用ICS联合支气管扩张剂治疗的主要原因有:担心ICS不良反应(32.7%)、不认可CVA的诊断而拒绝使用(48.2%)、认为ICS装置使用不便(8.9%)。结论目前CVA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率和规范化治疗率均较低,应加强宣教,提高患者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 咳嗽症状评分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花清瘟(LHQW)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诱导痰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夏敬文 董樑 +1 位作者 龚益 陈小东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3-247,共5页
目的探讨连花清瘟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的疗效和诱导痰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0例AECOPD患者分为连花清瘟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各30例。两... 目的探讨连花清瘟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的疗效和诱导痰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0例AECOPD患者分为连花清瘟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AECOPD基础治疗,对连花清瘟治疗组患者加用连花清瘟胶囊,评估CAT量表、肺功能和诱导痰细胞因子IL-8、TNF-α、IL-17、IL-23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的CAT量表评分均有改善(P<0.01)。连花清瘟治疗组治疗后FEV1%预计值从49.48%±15.66%上升至59.90%±15.82%(P<0.05),诱导痰各细胞因子水平下降(P<0.05),特别是TNF-α、IL-23分别从(54.49±24.93)pg/mL和(27.30±12.11)pg/mL下降至(36.21±21.18)pg/mL和(18.56±8.81)pg/mL(P<0.01),而常规治疗组则未出现有统计学意义的变化。结论连花清瘟胶囊可以显著改善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AECOPD患者炎症因子的释放,从而达到减轻气道炎症反应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 连花清瘟(LHQW) 细胞因子 诱导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立性肺结节与血管和支气管关系:多层螺旋CT与病理对照初步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胡星 刘含秋 +1 位作者 张家文 金先桥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5-110,共6页
目的:研究孤立性肺结节(SPN)与周围血管和支气管的关系,结合SPN的三维CT成像,以期提高对肺结节的良恶性诊断准确率。方法:对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6例SPN(其中恶性结节18例,良性结节8例,病灶直径(3.7~31.4mm,平均11.8mm)进行回顾... 目的:研究孤立性肺结节(SPN)与周围血管和支气管的关系,结合SPN的三维CT成像,以期提高对肺结节的良恶性诊断准确率。方法:对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6例SPN(其中恶性结节18例,良性结节8例,病灶直径(3.7~31.4mm,平均11.8mm)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做肺部CT常规5mm加局部薄层(1.25mm)重建,观察病灶及周围血管和气管形态并进行分类,经工作站多平面重建(MPR)和曲面重建(CPR)及SPN三维重建软件nodule assessment构成空间三维形态。将分析结果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手术病理证实良性8例(35.71%),恶性18例(64.29%)。SPN-血管关系分为6型:Ⅰ型,斜形方向血管在病灶边缘截断,末端杵状增粗。Ⅱ型,血管在病灶边缘截断,笔直走行,末端不呈杵状增粗。Ⅲ型,血管进入结节切迹处。Ⅳ型,一支血管穿过结节。Ⅴ型,血管受压呈弧形改变,血管紧贴结节边缘走行。Ⅵ型,为混合型。SPN-气管关系分为6型:Ⅰ型,支气管在SPN边缘中断;Ⅱ型,支气管进入SPN后中断;Ⅲ型,支气管穿过SPN;Ⅳ型,支气管紧贴SPN边缘走行;Ⅴ型,多支支气管向SPN汇聚;Ⅵ型,为混合型。其次,SPN三维重建nodule assessment对SPN形态及SPN与肺血管和胸壁的关系显示更直观,三维CT重建均见肺血管供应症。结论: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能清楚显示SPN与肺血管和支气管的关系,两者对SPN良恶性性质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SPN三维CT重建技术,更能直观反映结节的形态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血管 支气管 病理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奇霉素对哮喘患者诱导痰中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朱柠 何剑 陈小东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评价阿奇霉素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诱导痰中细胞因子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本实验40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阿奇霉素联合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nhaled cortisteroid,ICS)加长效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long-actingβ2-agonists,LABA)组(A组)... 目的评价阿奇霉素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诱导痰中细胞因子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本实验40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阿奇霉素联合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nhaled cortisteroid,ICS)加长效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long-actingβ2-agonists,LABA)组(A组)和ICS加LABA组(B组),治疗12周后,用ELISA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诱导痰中细胞因子IL-4、IL-5、IL-8、IL-10、IL-13、TNF-α、IFN-γ的浓度变化,并评估阿奇霉素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的哮喘诱导痰细胞因子的浓度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诱导痰标本内细胞因子浓度较B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事件。结论阿奇霉素联合ICS和LABA治疗哮喘安全有效,可有效降低气道炎症反应程度,调节Th1/Th2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阿奇霉素 诱导痰 细胞因子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长效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花急支片在慢性支气管炎大鼠中的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周霞 冯娜娜 +5 位作者 李静 陈翠翠 宋元林 白春学 金先桥 周建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1-26,共6页
目的评价连花急支片在慢性支气管炎中的药效学作用。方法将72只SD大鼠分6组:对照组、吸烟组、吸烟+连花高剂量组、吸烟+连花中剂量组、吸烟+连花低剂量组、吸烟+乙酰半胱氨酸组。采用吸烟法复制慢性支气管炎模型后给予不同药物治疗。采... 目的评价连花急支片在慢性支气管炎中的药效学作用。方法将72只SD大鼠分6组:对照组、吸烟组、吸烟+连花高剂量组、吸烟+连花中剂量组、吸烟+连花低剂量组、吸烟+乙酰半胱氨酸组。采用吸烟法复制慢性支气管炎模型后给予不同药物治疗。采用肺功能检测仪分析气道反应性。肺组织HE染色评价各组大鼠气道炎症程度及病理改变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和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炎性细胞因子的浓度,对连花急支片的药效学作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连花急支片和乙酰半胱氨酸可以改善吸烟大鼠怠倦、咳嗽等一般状况;连花急支片和乙酰半胱氨酸能明显改善吸烟大鼠气道弹性阻力和肺顺应性;连花急支片和乙酰半胱氨酸能减轻吸烟大鼠支气管黏膜炎性细胞浸润和管壁水肿等病理改变;连花急支片和乙酰半胱氨酸能显著降低吸烟大鼠BALF中IL-4、IL-13和IFN-γ水平;连花急支片和乙酰半胱氨酸可不同程度降低大鼠血清IL-6和TNF-α水平。结论连花急支片可以通过调节炎性细胞因子的平衡,减少大鼠支气管黏膜炎性细胞浸润和病理改变,改善肺功能,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花急支片 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药效学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病模型体内TNF-α和VEGF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7
14
作者 夏敬文 陈小东 +4 位作者 张斯为 陈臻 周仲文 张尚权 严缘昌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72-375,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香烟熏吸法复制COPD大鼠模型。将20只清洁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COPD模型组,每组各10只。肺组织切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测定...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香烟熏吸法复制COPD大鼠模型。将20只清洁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COPD模型组,每组各10只。肺组织切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测定两组大鼠血清、肺组织匀浆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NF-α和VEGF的含量,并用RT-PCR法测定肺组织中VEGF 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肺组织匀浆及BALF中TNF-α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而VEGF的含量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P<0.01,P<0.05)。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内VEGF的表达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TNF-α和VEGF参与了COPD的发病过程且在COPD细胞凋亡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肿瘤坏死因子-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PET-CT对肺部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15
作者 张静 任树华 +3 位作者 张媛媛 何剑 陈小东 朱柠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94-297,共4页
目的:探讨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对肺癌的诊断价值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收集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58例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18F... 目的:探讨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对肺癌的诊断价值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收集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58例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18F-FDG SUVmax与病理类型、肿瘤大小、肿瘤标志物之间的关系,探讨对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恶性病变的SUVmax值为10.21±5.77,良性病变的SUVmax值为5.22±3.95,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22)。鳞癌(12.18±6.18)>腺癌(9.26±5.7),P=0.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UVmax与病灶大小低度相关(r=0.339,P<0.01),与血清CEA水平显著相关(r=0.286,P=0.003)。PETCT SUVmax诊断肺癌的曲线下面积为0.767,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当SUVmax=5.4,灵敏度为78.2%,特异度为60.4%。结论:PET-CT SUVmax对肺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和病理类型、病灶大小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肺癌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铂类联合紫杉类治疗进展期NSCLC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朱柠 何剑 +1 位作者 张斯为 陈小东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8期868-874,共7页
背景与目的铂类联合第三代化疗药物的双药化疗方案已被美国临床肿瘤(ASCO)和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NCCN)推荐为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本研究旨在用meta分析评价铂类联合紫杉类(Platin... 背景与目的铂类联合第三代化疗药物的双药化疗方案已被美国临床肿瘤(ASCO)和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NCCN)推荐为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本研究旨在用meta分析评价铂类联合紫杉类(Platinum plus Taxanes,TP)治疗进展期NSCLC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在CENTRAL、EMBASE、PubMed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检索铂类联合紫杉类或其他第三代化疗药物治疗晚期NSCLC的随机临床试验。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文献纳入meta分析,并根据Jadad评分法进行质量评分。结果9篇文献(共4703例患者),被纳入meta分析,TP方案组与铂类联合其他第三代化疗药物组的缓解率和1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RR合并=1.00,95%CI:0.91-1.11,P=0.95;RR合并=0.98,95%CI:0.84-1.15,P=0.83);TP方案组3-4级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低、贫血及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均明显低于铂类联合其他第三代化疗药物组。亚组分析显示:TP方案和铂类联合长春瑞滨(Platinum plus Vinorelbine,NP)方案或铂类联合吉西他滨(Platinum plus Gemcitabine,GP)方案的缓解率和1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TP方案3-4级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低、贫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NP方案,TP方案3-4级贫血、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明显低于GP方案。结论铂类联合紫杉类或其他第三代化疗药物治疗进展期NSCLC的疗效相似,但在毒副反应方面差异明显,为选择个体化化疗方案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铂类 紫杉类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抑制及对环丙沙星的增效作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小东 岳文香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2-305,共4页
目的 观察克拉霉素 (clarithromycin ,CAM )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 (biofilm ,BF)的抑制以及对环丙沙星 (ciprofloxacin ,CIP)的增效作用。方法 扫描电镜观察不同CAM浓度下铜绿假单胞菌BF的形态学变化 ;高氯酸 蒽酮反应物法定量测... 目的 观察克拉霉素 (clarithromycin ,CAM )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 (biofilm ,BF)的抑制以及对环丙沙星 (ciprofloxacin ,CIP)的增效作用。方法 扫描电镜观察不同CAM浓度下铜绿假单胞菌BF的形态学变化 ;高氯酸 蒽酮反应物法定量测定BF的己糖成分 ;噻唑蓝法测定活菌数。结果  1/ 16最低抑菌浓度 (MIC)、1/ 4MIC的CAM对铜绿假单胞菌的BF主要成分己糖的合成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加入CAM后CIP组的铜绿假单胞菌活菌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 CAM具有抑制铜绿假单胞菌BF形成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霉素 铜绿假单胞菌 生物被膜 环丙沙星 增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病房与ICU病房长期机械通气患者并发症及预后的比较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静 陈小东 +1 位作者 张斯为 王赟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10-510,共1页
关键词 普通病房 ICU病房 机械通气 并发症 预后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花定喘片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 被引量:1
19
作者 包晨 周霞 +5 位作者 冯娜娜 李静 宋元林 白春学 杨冬 周建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33-338,共6页
目的评价连花定喘片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将50只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连花高剂量组、连花低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卵清白蛋白+氢氧化铝致敏,并雾化激发复制小鼠支气管哮喘模型,给药组于每次激发前... 目的评价连花定喘片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将50只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连花高剂量组、连花低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卵清白蛋白+氢氧化铝致敏,并雾化激发复制小鼠支气管哮喘模型,给药组于每次激发前30 min给药,共计7次。采用特殊气道阻力值评估气道高反应性,肺组织HE染色及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细胞分类计数评价各组小鼠气道炎症性改变,ELISA法和磁性Luminex~分析法检测BALF和血清中IL-4、IL-13、INF-γ的表达。结果地塞米松组和连花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气道阻力(P<0.05)。地塞米松组和连花高、低剂量组BALF中的各类炎性细胞数量和IL-13的表达均明显减少(P<0.05)。血清IL-13的表达在地塞米松组明显降低(P<0.05),但在连花高、低剂量组中没有变化。各组小鼠BALF和血清中IL-4和INF-γ的表达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连花定喘片可缓解哮喘症状,可能与其降低Th2型细胞因子IL-13的含量,从而减轻气道炎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花定喘片 支气管哮喘 气道高反应性 细胞因子 地塞米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抑制烟曲霉菌暴露的支气管哮喘大鼠肺组织IL-33的表达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霞 金先桥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26-332,共7页
目的研究烟曲霉菌暴露对支气管哮喘大鼠肺组织IL-33水平的影响及地塞米松的作用。方法将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组(正常对照组)、B组(哮喘组)、C组(烟曲霉菌暴露组)、D组(地塞米松干预组),每组6只。B、C、D组均以卵白蛋白(ovalbumin,O... 目的研究烟曲霉菌暴露对支气管哮喘大鼠肺组织IL-33水平的影响及地塞米松的作用。方法将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组(正常对照组)、B组(哮喘组)、C组(烟曲霉菌暴露组)、D组(地塞米松干预组),每组6只。B、C、D组均以卵白蛋白(ovalbumin,OVA)致敏、激发的方法构建哮喘模型;C、D组在哮喘模型构建成功后,给予烟曲霉菌孢子鼻腔滴入;D组在OVA激发阶段给予地塞米松干预;A组则予等量生理盐水致敏、激发、滴鼻作为对照。通过气道高反应性检测、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及血清IgE水平确定哮喘模型的建立,ELISA法及qRT-PCR法检测肺组织IL-33的表达,大鼠肺组织和全血于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otato dextrose agar,PDA)上培养24 h后观察烟曲霉菌菌落生长情况。结果 B、C组与A组比较,肺泡灌洗液中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血清IgE水平及肺组织IL-33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且C组比B组升高更明显。各组间气道反应性指标sRaw变化值差异不明显。D组与C组比较,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及肺组织IL-33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血清IgE水平降低不显著,但肺组织烟曲霉菌培养阳性率高于C组。结论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能够抑制烟曲霉菌暴露的支气管哮喘大鼠肺组织IL-33的表达,但增加了气道真菌定植的风险,针对IL-33的阻断治疗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曲霉菌 支气管哮喘 白细胞介素33 地塞米松 WISTAR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