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状腺CT辐射剂量、图像质量与女性体成分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沈茜刚 林呈祥 +1 位作者 彭卫军 顾雅佳 《中国癌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8-423,共6页
背景与目的: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查已成为有效剂量的主要来源之一。本研究通过分析甲状腺CT的辐射剂量、图像质量和女性体成分之间的相关性,为今后更好地控制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提供数据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 背景与目的: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查已成为有效剂量的主要来源之一。本研究通过分析甲状腺CT的辐射剂量、图像质量和女性体成分之间的相关性,为今后更好地控制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提供数据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进行甲状腺CT检查的患者。收集甲状腺实质均匀区域的CT值和标准差值,相同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大小测量邻近皮下脂肪组织的CT值和标准差值。所有数据需测3次取其均值,记录容积CT剂量指数(CT dose index of volume,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并计算有效剂量值和各部位的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所有患者均接受骨密度检查,记录患者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体表面积(body surface area,BSA)、脊柱与大腿肌肉百分比、脊柱与大腿脂肪百分比的数值。结果:104例患者纳入本研究。甲状腺CT图像的SNR和脊柱肌肉百分比(r=0.284,P=0.004)、CNR和脊柱脂肪百分比(r=0.197,P=0.045)、甲状腺CT图像的有效剂量和患者的年龄、体重、BMI、大腿脂肪百分比、BSA之间(r=0.221、0.247、0.260、0.262和0.222,P=0.024、0.011、0.008、0.007和0.024)均呈正相关。SNR和年龄、体重、BMI及脊柱脂肪百分比(r=-0.292、-0.198、-0.207、-0.284;P=0.003、0.044、0.035和0.004),CNR和脊柱肌肉百分比(r=-0.197,P=0.045),有效剂量和大腿肌肉百分比(r=-0.262,P=0.007)之间均呈负相关。结论:甲状腺CT的辐射剂量与女性体成分有相关性,图像质量与女性体成分的相关关系为今后更好地控制辐射剂量和提高图像质量提供了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剂量 体成分 有效剂量 信噪比 对比噪声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联合CT血管造影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评估价值
2
作者 顾佳雯 沈毅俊 +1 位作者 任敏 朱蓓雯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30-1035,共6页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参数联合CT血管造影参数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的评估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同济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10例,根据随...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参数联合CT血管造影参数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的评估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同济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10例,根据随访1年内是否发生MACE将其分为MACE组(30例)及非MACE组(80例),比较两组动态心电图参数[QT间期变异性(QT interval variability,QTV),全程全部N-N间期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all normal to normal N-N intervals,SDNN)、全程相邻N-N间超过50 ms的百分比(percentage of adjacent N-N intervals differing by more than 50 milliseconds,PNN50)、连续5 min NN正常R-R间期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average of normal to normal intervals,SDANN)]、CT血管造影参数[最小管腔直径(minimum lumen diameter,MLD)、最小管腔面积(minimum lumen area,MLA)、狭窄面积百分比(percentage of stenosis area,AS)、狭窄直径百分比(percentage of stenosis diameter,DS)],构建冠心病患者MACE的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绘制ROC曲线及校准曲线评价风险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MACE组年龄、病变支数、AS、DS明显高于非MACE组,SDNN、SDANN、PNN50、QTV、MLA、MLD明显低于非MACE组(P<0.05,P<0.01);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显示,增龄,多支病变,SDNN、SDANN、PNN50、QTV、MLA及MLD越小,AS及DS越大,老年冠心病患者MACE的发生风险越高(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872(95%CI:0.764~0.975),敏感性为93.33%(28/30),特异性为91.25%(73/80),准确性为91.82%(101/110);校正曲线验证显示,模型拟合度较高(χ^(2)=2.879,P=0.410);Bootstrap内部验证结果显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精准度(C-index=0.834)。结论动态心电图参数及CT血管造影参数在老年冠心病MACE患者中发生异常改变,基于此参数构建的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对老年冠心病患者MACE的发生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电描记术 便携式 LOGISTIC模型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梨状窝瘘的放射学诊断及初步分型 被引量:8
3
作者 杨宾 乔中伟 钱镔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66-769,共4页
目的:探讨食管钡剂造影和CT扫描对先天性梨状窝瘘管临床诊断和分型的价值。方法:经手术证实的先天性梨状窝瘘患儿36例。回顾性分析其术前食管钡剂造影和/或颈部CT扫描的影像学资料,并结合手术病理结果,对其进行分型。结果:36例中,27例... 目的:探讨食管钡剂造影和CT扫描对先天性梨状窝瘘管临床诊断和分型的价值。方法:经手术证实的先天性梨状窝瘘患儿36例。回顾性分析其术前食管钡剂造影和/或颈部CT扫描的影像学资料,并结合手术病理结果,对其进行分型。结果:36例中,27例术前行食管钡剂造影检查者,其中25例出现梨状窝形态异常、窦道形成、窦道合并末端窦腔等征象。36例中24例术前行颈部CT扫描,包括21例CT平扫加增强扫描和3例CT平扫,其中23例患儿发现异常征象。联合CT和食管钡剂检查,术前正确诊断35例(97.2%)。进而根据CT表现和食管钡剂造影,并结合手术病理,将梨状窝瘘初步分为4型,包括梨状窝型、颈部蜂窝组织炎型、颈部肿块型和甲状腺脓肿型。结论:联合食管钡剂造影和颈部CT扫描可以提高梨状窝瘘的诊断正确率;依照影像学表现对梨状窝瘘分型,有利于正确诊断和对外科治疗方案提供合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梨状窝瘘 食管钡剂造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原发性心脏肿瘤的影像特征
4
作者 岳亚丽 陈莲 +2 位作者 沈全力 胡喜红 姚琼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6-542,共7页
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心脏肿瘤的超声心动图、CT和MR影像特征,并分析每种检查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检查策略。方法收集2008年6月至2022年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心脏肿瘤患儿的临床、病理及影像资料,在MR图像上对肿... 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心脏肿瘤的超声心动图、CT和MR影像特征,并分析每种检查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检查策略。方法收集2008年6月至2022年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心脏肿瘤患儿的临床、病理及影像资料,在MR图像上对肿瘤大小、位置、运动、不同序列上的信号特征、心包是否受累进行评估分析。结果共纳入23例患儿(男性16例、女性7例),发病年龄1个月至13岁,平均(54.45±58.57)个月,其中横纹肌瘤发病年龄最小,平均(7.23±6.30)个月。临床表现:6例心脏杂音、3例心功能不全、3例癫痫、2例脑梗、1例心律不齐。病理结果:22例良性肿瘤(纤维瘤9例、黏液瘤8例、横纹肌瘤4例、脂肪瘤1例),1例恶性肿瘤(横纹肌肉瘤)。超声心动图对黏液瘤的诊断准确率高。CT显示1例恶性横纹肌肉瘤侵犯心包,肺动脉及气管受压。MR可见纤维瘤延迟增强明显强化;横纹肌瘤T1WI等信号,T2WI、灌注及延迟增强信号轻度增高;黏液瘤T2WI高信号,延迟增强可见强化,在电影成像中运动度大;脂肪瘤各个序列信号与脂肪一致,无灌注及延迟增强高信号。结论儿童各类型原发性心脏肿瘤各有影像特征,MR对心脏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较大优势,临床检查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影像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心脏肿瘤 MR CT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症状性低血糖脑损伤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5
作者 王来栓 程国强 +2 位作者 曹云 朱珍 周文浩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2-446,共5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的相关高危因素。方法根据Volpe JJ新生儿神经病学低血糖和低血糖脑损伤诊断标准回顾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符合标准的13例症状性低血糖脑损伤患儿(脑损伤组)和20例低血糖无... 目的探讨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的相关高危因素。方法根据Volpe JJ新生儿神经病学低血糖和低血糖脑损伤诊断标准回顾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符合标准的13例症状性低血糖脑损伤患儿(脑损伤组)和20例低血糖无脑损伤(无脑损伤组)患儿的病例资料,并对低血糖程度、持续时间和母亲妊高症、患儿性别、胎龄、小于胎龄儿(SGA)、5 min Apgar评分、新生儿惊厥和开奶时间等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s分析,探讨发生低血糖脑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在出生体重、胎龄、母亲妊高症、糖尿病母亲婴儿和小于胎龄儿(SGA)比例等方面相当,具有可比性;脑损伤组严重低血糖(<1.5 mmol/dL)明显多于无脑损伤组(61%vs.10%,P=0.01),另外脑损伤组在低血糖持续时间、5 min Apgar评分小于5分(23%vs.10%,P<0.05)、新生儿惊厥(38%vs.5%,P<0.01)和开奶时间延迟>24 h(38%vs.10%,P<0.05)等方面均明显多于无脑损伤组,与无脑损伤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新生儿严重长时间低血糖可以导致脑损伤,其他围产期因素如围产期窒息缺氧、新生儿惊厥发作和开奶时间延迟等常可以加重或促进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发生,建议对新生儿低血糖严重程度结合伴发因素采用分级(度)处理的办法,避免低血糖脑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低血糖 脑损伤 窒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敏感加权成像与常规磁共振序列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2
6
作者 朱珍 邵肖梅 +3 位作者 帕米尔 钱镔 汤伟军 梁宗辉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5-100,共6页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09年8月至2011年2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NICU临床疑诊脑损伤的新生儿,同时进行常规MRI和SWI扫描。分为足月儿组和早产儿组,统计常规MRI和SWI检测的出血部位、出血...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09年8月至2011年2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NICU临床疑诊脑损伤的新生儿,同时进行常规MRI和SWI扫描。分为足月儿组和早产儿组,统计常规MRI和SWI检测的出血部位、出血病灶数目和出血面积的差别。结果 596例临床疑诊脑损伤的新生儿进入分析。1常规MRI检出颅内出血117例(19.6%),早产儿组72例(61.5%);SWI检出颅内出血134例(22.5%),早产儿组81例(60.4%),包括生发基质出血40例(早产儿33例,足月儿7例),侧脑室出血68例(早产儿54例,足月儿14例),脉络丛出血30例(早产儿18例,足月儿12例),第三脑室出血6例(早产儿),中脑导水管出血3例(早产儿),第四脑室出血27例(早产儿23例,足月儿4例),大脑实质出血22例(早产儿14例,足月儿8例),小脑出血20例(早产儿11例,足月儿9例),脑干出血1例(足月儿),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早产儿4例,足月儿6例),硬膜下出血36例(早产儿17例,足月儿19例),硬膜外出血2例(足月儿)。2生发基质-脑室内出血(6个部位)中,除了中脑导水管出血外,其他5个部位的出血病灶检出数目SWI均大于常规MRI(P均<0.05)。SWI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检出数目大于常规MRI(P<0.05);对硬膜下出血和硬膜外出血的检出数目上,SWI和M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SWI序列81例早产儿生发基质-脑室出血主要为生发基质出血(44个)、侧脑室出血(90个)和脉络丛出血(26个);53例足月儿生发基质-脑室出血以侧脑室出血(23个)和脉络丛出血(18个)多见。498例在SWI和常规MR同时显示出血的病例,颅内出血(生发基质-脑室内出血、大脑和小脑实质出血)面积(cm2)SWI均大于常规MRI的T2WI序列,(0.69±0.63)vs(0.49±0.48),P<0.001。结论 SWI较常规MRI在检出新生儿各种类型的颅内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阳性率、病灶数目和出血面积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可作为常规MRI的有力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新生儿 脑出血 磁敏感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囊扩张治疗小儿先天性食道闭锁术后吻合口狭窄 被引量:16
7
作者 乔中伟 李国平 +1 位作者 施柳英 周以明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35-536,551,共3页
目的评价食道球囊扩张治疗小儿食道先天性闭锁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例先天性食道闭锁术后吻合口狭窄患儿,在X线透视下共行45次球囊扩张术。单个患儿扩张次数自1~5次不等。球囊直径范围为6~15mm。每次扩张前后行食... 目的评价食道球囊扩张治疗小儿食道先天性闭锁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例先天性食道闭锁术后吻合口狭窄患儿,在X线透视下共行45次球囊扩张术。单个患儿扩张次数自1~5次不等。球囊直径范围为6~15mm。每次扩张前后行食道造影了解扩张效果。食道吻合口狭窄指数降至10%以下为扩张有效。球囊扩张术后随访3—6个月期间,患儿所进食物由流质向固体物质改变,呕吐症状改善,体重增加明显者为治疗有效。结果45次球囊扩张术有40次扩张成功。成功率为88.9%。无1例食道穿孔。3~6月随访16例患儿治疗有效。有效率达80%。结论球囊扩张治疗小儿先天性食道闭锁术后狭窄是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食道狭窄 球囊扩张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梅毒骨骼改变的X线表现:附11例报告 被引量:10
8
作者 胡喜红 李国平 +1 位作者 帕米尔 施莺燕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84-285,W001,共3页
为了分析先天性梅毒骨骼改变的X线征象 ,以利于梅毒的早期诊断 ,将经血清学检查确诊的11例先天性梅毒 ,结合临床症状分析其骨骼改变的X线表现。结果 :①长骨干骺端致密改变 ,致密线下方出现横形透亮带 ,长骨干骺端锯齿状改变 ,局限性骨... 为了分析先天性梅毒骨骼改变的X线征象 ,以利于梅毒的早期诊断 ,将经血清学检查确诊的11例先天性梅毒 ,结合临床症状分析其骨骼改变的X线表现。结果 :①长骨干骺端致密改变 ,致密线下方出现横形透亮带 ,长骨干骺端锯齿状改变 ,局限性骨质缺损 ;②骨膜反应 ;③病理性骨折。提示 :X线平片能反映骨骼尤其是长骨的改变 (包括干骺端炎、骨膜炎、病理性骨折等 ) ,结合临床表现 ,有助于及时发现先天性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梅毒 骨骼改变 X线表现 早期诊断 小儿 血清学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对儿童主动脉缩窄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9
作者 胡喜红 黄国英 +4 位作者 帕米尔 李国平 刘芳 吴琳 钱镔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7-179,共3页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以其后处理图像对儿童主动脉缩窄的诊断价值。方法临床怀疑为主动脉缩窄的患者26例,平均年龄7.5个月(5天~4岁),进行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所有病例的CT轴位图像按需要进行多平面重组及容积再现、最大声度投影。结...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以其后处理图像对儿童主动脉缩窄的诊断价值。方法临床怀疑为主动脉缩窄的患者26例,平均年龄7.5个月(5天~4岁),进行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所有病例的CT轴位图像按需要进行多平面重组及容积再现、最大声度投影。结果26例患儿顺利完成MDCT成像检查,均确诊为主动脉缩窄,其中11例主动脉弓发育不良,CT诊断与手术结果相一致。主动脉靶重建直观地显示主动脉缩窄的部位及程度。结论MDCT是一种有用的无创伤性检查方法,结合二维与三维图像有助于主动脉缩窄的诊断以及治疗方案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缩窄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形态学半定量评分对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出院结局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9
10
作者 杨鸣姝 王莉 +4 位作者 翟倩 帕米尔 周剑 曹云 乔中伟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1-107,共7页
目的分析MRI形态学半定量评分对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出院结局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11年7月至2013年12月NICU收治的出院诊断为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的病例,采用基于大脑损伤MRI形态学分析的半定量评分,对头颅MRI图像... 目的分析MRI形态学半定量评分对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出院结局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11年7月至2013年12月NICU收治的出院诊断为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的病例,采用基于大脑损伤MRI形态学分析的半定量评分,对头颅MRI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MRI形态学评价包括脑室扩大、脑室旁白质容积丢失、脑白质囊性病灶、内囊后肢髓鞘化异常、皮质信号异常、颅内脑外间隙异常、基底节信号异常、脑白质非囊性信号异常、脑室内出血、脑室积脓、脑膜异常强化、室管膜异常强化和脑脓肿。将上述13项评分归纳为脑白质异常(WMA)、脑灰质异常(GMA)和非脑实质异常(NPA)。同时采集患儿出生孕周、发病时间、MRI检查时间、发病至MRI检查间隔时间和出院结局。按照出生孕周分为早产儿组和足月儿组,再按照出院结局分为预后良好和预后不良亚组,在各组内比较亚组之间时间因素、MRI单项评分和综合评分的差异。结果 63例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病例进入分析(早产儿组18例,足月儿组45例)。MRI单项评分构成预后良好和预后不良亚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早产儿组中有脑室扩大(P=0.012)和脑室旁白质容积丢失(P=0.004);足月儿组有脑室扩大(P=0.002)、脑室旁容积丢失(P=0.040)、颅内脑外间隙异常(P=0.005)和脑室内出血(P=0.038)。MRI综合评分中,早产儿组WMA评分(P=0.001)和NPA评分(P=0.039)、足月儿组NPA评分(P=0.018)在预后不良和预后良好亚组之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足月儿组和早产儿组内不同预后亚组的各时间因素差异未发现统计学意义或临床意义。结论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MRI脑室扩大和脑室旁白质容积丢失预示早产儿出院不良结局;脑室扩大、脑室旁白质容积丢失、颅内脑外间隙异常和脑室内出血预示足月儿出院不良结局。WMA评分高预示早产儿出院不良结局,NPA评分高预示早产儿和足月儿出院不良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细菌性脑膜炎 磁共振成像 脑损伤 出院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疑似阑尾炎VCT平扫与术后病理诊断对照准确性研究及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8
11
作者 季敏 乔中伟 +2 位作者 帕米尔 钱镔 王钧波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6期436-441,共6页
目的以手术和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探讨VCT平扫对急诊疑似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8年6月至2009年5月对急诊疑诊阑尾炎患儿行VCT平扫检查,与随后进行的外科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对照。统计分析VCT平扫诊断的准确性、敏感度、特异度、阴性... 目的以手术和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探讨VCT平扫对急诊疑似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8年6月至2009年5月对急诊疑诊阑尾炎患儿行VCT平扫检查,与随后进行的外科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对照。统计分析VCT平扫诊断的准确性、敏感度、特异度、阴性似然比及阳性似然比。并分析急性阑尾炎和其他急腹症的VCT影像学特征。结果 284例患儿中手术和病理学检查诊断急性阑尾炎270例,VCT平扫诊断急诊阑尾炎243例。VCT平扫对急诊阑尾炎的诊断准确性为90%(95%CI:87%~92%)、敏感度为0.91(95%CI:0.87~0.94)、特异度为0.89(95%CI:0.85~0.93)。进一步根据阑尾炎病理学检查结果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急诊单纯性阑尾炎的VCT诊断准确性为62.3%,急诊化脓性、坏疽性和穿孔性阑尾炎的诊断准确性均>95%。漏诊和误诊的27例急诊阑尾炎中,包括23例单纯性阑尾炎,4例化脓性阑尾炎(3例被误诊为盆腔右侧附件病变,1例被误诊为右侧输尿管下端结石)。284例中14例为其他原因急腹症,VCT平扫准确诊断11例(78.7%),漏诊3例,包括肠系膜裂孔疝、梅克尔憩室扭转及索带压迫各1例。急性阑尾炎患儿典型的VCT特征为阑尾周围脂肪间隙模糊,阑尾增粗(直径为5~19mm),阑尾壁增厚。结论 VCT平扫对于急诊疑似阑尾炎的诊断具有显著意义,但对于单纯性阑尾炎的诊断准确性较低,必要时应行增强VCT检查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 急腹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儿童 手术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磁性纳米粒子诊断胰腺癌活体MRI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乔中伟 缪飞 +4 位作者 夏春梅 黄明铭 吴志远 沈鹤柏 袁耀宗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4-148,共5页
目的:研究螯合单克隆抗体的超顺磁性氧化铁诊断胰腺癌荷瘤裸小鼠的可行性和价值。方法:胰腺癌荷瘤裸小鼠分为三组,每组6只。分别经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超顺磁性氧化铁、单克隆抗体的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行MRI检查,计算MRIT2WI信号下降... 目的:研究螯合单克隆抗体的超顺磁性氧化铁诊断胰腺癌荷瘤裸小鼠的可行性和价值。方法:胰腺癌荷瘤裸小鼠分为三组,每组6只。分别经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超顺磁性氧化铁、单克隆抗体的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行MRI检查,计算MRIT2WI信号下降程度。同时肿瘤组织病理切片行HE染色和普鲁士蓝染色,以及VEGF免疫组化检测,分析MRI强化形式和肿瘤组织病理HE染色、Fe染色以及VEGF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注射螯合单克隆抗体的超顺磁性氧化铁的裸小鼠肿瘤MRIT2WI信号下降比无抗体螯合组明显。普鲁士蓝染色显示氧化铁纳米粒子多数分布在肿瘤细胞核内。肿瘤细胞凋亡区的蓝色铁颗粒分布多于肿瘤细胞高密度区,而在完全坏死无结构区几乎没有蓝色铁颗粒显示。氧化铁纳米粒子在肿瘤内分布和肿瘤组织的VEGF高表达相一致。结论:螯合单克隆抗体的超顺磁性氧化铁可作为荷瘤裸小鼠胰腺癌MRI靶向对比剂。氧化铁纳米粒子在肿瘤内分布和肿瘤组织的血管通透性以及肿瘤细胞凋亡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顺磁性氧化铁 磁共振成像 胰腺癌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肠梗阻的腹部X线平片和CT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乔中伟 李国平 +2 位作者 帕米尔 杨皓玮 杨鸣姝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7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分析腹部X线平片和CT对小儿肠梗阻的诊断价值,重点探讨小儿绞窄性肠梗阻的CT表现。材料和方法:收集2002年1月-2004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手术证实肠梗阻23例,术前24h均拍摄腹部正侧位X线平片,其中14例行腹部CT扫描。结果:23例... 目的:分析腹部X线平片和CT对小儿肠梗阻的诊断价值,重点探讨小儿绞窄性肠梗阻的CT表现。材料和方法:收集2002年1月-2004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手术证实肠梗阻23例,术前24h均拍摄腹部正侧位X线平片,其中14例行腹部CT扫描。结果:23例肠梗阻术前诊断正确率:腹部X线平片为69.6%(16/23);CT为100%(14/14)。其中,绞窄性肠梗阻术前诊断正确率:腹部X线平片为38.9%(7/18);CT为90.9%(10/11)。11例绞窄性肠梗阻的主要CT表现包括:小肠壁增厚9例;CT平扫肠壁密度增高7例和“靶征”2例;CT增强扫描肠壁强化低于正常者6例,3例延迟扫描强化。肠系膜血管增粗水肿5例,小肠壁积气4例,腹水6例。结论:CT诊断小儿肠梗阻,特别是显示肠绞窄,较腹部X线平片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肠梗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和婴幼儿脑髓鞘发育的DTI 被引量:11
14
作者 沈全力 帕米尔 +1 位作者 钱镔 林呈祥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08-1312,共5页
目的:探讨平均扩散率(MD)和部分各向异性(FA)在新生儿和婴幼儿脑髓鞘发育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方法:将97例围产史正常、无器质性神经系统疾病的足月新生儿和婴幼儿按年龄段分为7组,行颅脑扩散张量成像(DTI)扫描,测量主要白质结构的MD值和F... 目的:探讨平均扩散率(MD)和部分各向异性(FA)在新生儿和婴幼儿脑髓鞘发育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方法:将97例围产史正常、无器质性神经系统疾病的足月新生儿和婴幼儿按年龄段分为7组,行颅脑扩散张量成像(DTI)扫描,测量主要白质结构的MD值和FA值,分析其在不同脑区的差异及随年龄变化的规律。结果:脑各部位的MD值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低(P<0.01),FA值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P<0.01)。脑同一部位的MD值和FA值在不同年龄段的变化速率有所不同,同一年龄段脑不同部位MD值和FA值的变化幅度不尽相同,不同部位的MD值和FA值也存在差异。结论:MD值和FA值相结合,能定量的分析髓鞘化进程,评估脑白质发育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婴幼儿 扩散张量成像 平均扩散率 部分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肺淋巴管扩张症伴胎儿胸腔积液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15
作者 庄晓磊 汪吉梅 +4 位作者 周小芸 安晓霞 钱蓓倩 严樱榴 季敏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10-714,共5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肺淋巴管扩张的临床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表现为胎儿双侧胸腔积液的先天性肺淋巴管扩张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患儿于胎儿期就表现为双侧胸腔积液,生后呼吸困难,双侧大量气胸、乳糜胸,低蛋白血症,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目的探讨先天性肺淋巴管扩张的临床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表现为胎儿双侧胸腔积液的先天性肺淋巴管扩张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患儿于胎儿期就表现为双侧胸腔积液,生后呼吸困难,双侧大量气胸、乳糜胸,低蛋白血症,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给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NO吸入、高频机械通气、反复白蛋白输注,治疗3个月后出院。出院后第10天又以"重症肺炎、慢性肺病"收治入院,经机械通气、抗感染治疗2个月余,仍不能离氧,存活半年死亡。结论先天性肺淋巴管扩张症罕见,产前诊断困难。对于生后呼吸困难严重、有明显间质性肺气肿表现的患儿,应适时给予肺组织活检或核素淋巴管显影扫描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淋巴管扩张症 胎儿水肿 胸腔积液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KHD1突变致儿童门脉高压4例病例报告 被引量:6
16
作者 颜艳燕 龚敬宇 +5 位作者 施莺燕 陆怡 张梅红 谢新宝 王建设 林锦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55-459,共5页
目的通过二代测序探讨儿童不明原因门脉高压的遗传病因,以提高临床认识。方法 2012至2016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收治的4例不明原因的儿童门脉高压病例,均进行全外显子测序或肝病基因Panel的高通量测序,对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通过二代测序探讨儿童不明原因门脉高压的遗传病因,以提高临床认识。方法 2012至2016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收治的4例不明原因的儿童门脉高压病例,均进行全外显子测序或肝病基因Panel的高通量测序,对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患儿中,男1例,女3例,发病年龄3.3-6.4岁。主要临床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3例,脾肿大4例,肝肿大2例;肝内胆管扩张1例;转氨酶轻度升高2例。4例患儿影像学上均有肾脏病变,肝脏合成功能和肾功能均正常。二代基因测序及Sanger验证,4例患儿均在PKHD1基因上发现复合杂合突变,其中无义突变和经典剪切位点突变各1个,缺失突变(移码突变)和错义突变(少见位点)各3个。例1外显子32上第4 481位碱基A缺损造成移码突变和外显子51的前1位内含子区碱基G突变为A影响剪切位点;例2外显子24上第2 507位碱基T突变为C,导致第836位上的缬氨酸变为丙氨酸,外显子58上第9 568位碱基C突变为T,导致编码第3 190位谷氨酰胺的密码子变成终止密码子。例3外显子12上第847位碱基T突变为C,导致第283位上的苯丙氨酸转变为亮氨酸,外显子58上第9 455位密码子A缺失导致移码突变。例4外显子61上第10 315位碱基G突变为T,导致第3 429位上的天冬氨酸转变为酪氨酸,外显子27上第3 028至3 039位碱基缺失,并插入AGGT导致移码突变。最终4例患儿均确诊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多囊肾病。结论 PKHD1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多囊肾病是我国儿童门脉高压的重要病因,二代基因测序是确诊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脉高压 多囊肾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基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多层CT灌注成像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乔中伟 缪飞 +5 位作者 朱延波 李卫侠 施卫平 董海鹏 吴志远 徐学勤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8年第5期420-424,共5页
目的:研究肾上腺多层CT灌注成像对于肾上腺病变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和病理基础。材料和方法:回顾性研究一组肾上腺病变的多层CT灌注成像,GE ADW4.2后处理工作站计算其灌注参数,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 目的:研究肾上腺多层CT灌注成像对于肾上腺病变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和病理基础。材料和方法:回顾性研究一组肾上腺病变的多层CT灌注成像,GE ADW4.2后处理工作站计算其灌注参数,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并与临床实验室资料和病理结果对照。结果:嗜铬细胞瘤BF和PS明显大于肾上腺腺瘤、肾上腺增生、结核、淋巴瘤和转移瘤。恶性嗜铬细胞瘤PS高于良性嗜铬细胞瘤。肾上腺增生、功能性腺瘤和嗜铬细胞瘤等功能性肾上腺病变的BF、BV和PS高于肾上腺淋巴瘤、结核和转移瘤等功能下降的肾上腺病变。富脂类腺瘤和乏脂类腺瘤的灌注参数无明显差异。肾上腺病变的灌注参数和微血管密度表达有关。结论:多层CT灌注成像反映了肾上腺微血管状况,灌注参数的差异可作为肾上腺病变鉴别诊断的辅助方法。PS值的差异可能有助于良恶性嗜铬细胞瘤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灌注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对儿童甲状腺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8
作者 龚英 乔中伟 +1 位作者 帕米尔 钱镔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74-878,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甲状腺肿瘤的CT表现特征及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2例儿童甲状腺肿瘤的CT表现。采用平扫和增强CT,分析肿瘤的边界、密度和强化程度以及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 32例患儿中包括20例单... 目的探讨儿童甲状腺肿瘤的CT表现特征及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2例儿童甲状腺肿瘤的CT表现。采用平扫和增强CT,分析肿瘤的边界、密度和强化程度以及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 32例患儿中包括20例单发甲状腺肿瘤、10例多发甲状腺肿瘤,以及2例甲状腺炎伴肿瘤。20例单发肿块中包括腺瘤17例、腺癌3例。腺瘤中9例为实性肿块、8例为囊实性肿块。边界不清、密度不均、包膜不完整均见于腺瘤和腺癌,肿块明显不均匀强化和淋巴结肿大仅见于腺癌病例。多发肿块10例,其中腺瘤6例、腺癌4例。多发微腺癌可表现为甲状腺弥漫性病变。4例多发腺癌中,3例伴淋巴结增大、1例血管侵犯。亚急性甲状腺炎伴发腺瘤1例,双侧桥本甲状腺炎伴发腺癌1例。结论在甲状腺单发病灶中,肿块的强化方式和颈部淋巴结转移对于腺癌诊断具有特异性。在多发病灶中,CT对于显示甲状腺多发微腺癌有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颞叶癫痫的海马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皓玮 何慧瑾 +2 位作者 帕米尔 周碧婧 冯晓源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03-306,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对儿童颞叶癫痫海马硬化及其定侧的诊断价值。方法:我院就诊的单侧颞叶癫痫(TLE)患儿25例纳入研究,根据常规MRI表现分成MRI阳性组和MRI阴性组;并根据年龄和性别比例选取对照组15例,行海马常规MRI扫描...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对儿童颞叶癫痫海马硬化及其定侧的诊断价值。方法:我院就诊的单侧颞叶癫痫(TLE)患儿25例纳入研究,根据常规MRI表现分成MRI阳性组和MRI阴性组;并根据年龄和性别比例选取对照组15例,行海马常规MRI扫描和横轴位DTI扫描。测量并比较病例组及对照组之间海马的平均弥散系数(MD)值和各向异性分数(FA)值。结果:MRI阳性组TLE的患侧海马MD值明显高于MRI阴性组和正常对照组,三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MRI阳性组患侧海马的FA值明显低于MRI阴性组和正常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6)。MRI阳性组对侧海马也发现MD值升高和FA值降低,其变化程度低于患侧,且与患侧海马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值分别为0.036,0.018)。MRI阴性组双侧海马的MD值无显著性差异,FA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MRI阳性组和MRI阴性组儿童颞叶癫痫,发作间期海马的DTI参数值表现不同,以MD值变化更显著。DTI对颞叶癫痫,尤其是海马硬化具有一定的定侧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叶癫痫 海马 弥散张量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骨骼改变的X线表现 被引量:12
20
作者 胡喜红 李国平 +1 位作者 帕米尔 杨皓玮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2期193-196,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梅毒骨骼X线表现的诊断及其治疗后随访的价值。方法:搜集经临床及梅毒血清学检查确诊的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X线平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2例中149例长骨有异常改变,长骨干骺端先期钙化带下透亮带55例,...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梅毒骨骼X线表现的诊断及其治疗后随访的价值。方法:搜集经临床及梅毒血清学检查确诊的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X线平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2例中149例长骨有异常改变,长骨干骺端先期钙化带下透亮带55例,干骺端不光整、呈锯齿状改变34例,干骺端见尖角征31例,骨干密度不均9例,骨干骨皮质增厚2例,骨膜反应11例。不规则骨改变6例,短骨改变10例,表现为髂骨先期钙化带下见弧形透亮带3例,肩胛骨先期钙化带下见弧形透亮带3例,掌骨周围见透亮带4例,跟骨周围见环形透亮带3例,距骨见环形透亮带3例。24例随访病人,6~12个月骨骼破坏基本修复。结论:新生儿先天性梅毒骨骼受累出现率较高,其X线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可作为一种诊断手段,并指导治疗和评价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摄影术 骨疾病 梅毒 先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