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科外周静脉留置针维护的最佳证据应用 被引量:80
1
作者 顾莺 胡雁 +3 位作者 张玉侠 薛一凡 杨玉霞 王慧美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15期52-55,共4页
目的将儿科外周静脉留置针维护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提高护士在外周静脉维护的实践活动中证据应用的依从性,降低外周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遵循JBI循证护理中心的临床证据实践应用系统(JBI-PACES)的标准程序,包括证据应... 目的将儿科外周静脉留置针维护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提高护士在外周静脉维护的实践活动中证据应用的依从性,降低外周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遵循JBI循证护理中心的临床证据实践应用系统(JBI-PACES)的标准程序,包括证据应用前基线审查、实践变革和证据应用后变革效果的再审查。获取JBI在线临床治疗及护理证据网络(COnNECT+)数据库中外周静脉留置针维护相关证据并制定相应审查标准。采用现场观察法、访谈、查阅护理病历收集数据。证据应用前后各有46例次接受外周静脉留置的患儿以及15名护士纳入。分析每条证据应用存在障碍、可获得的资源及解决办法。以护士每条标准行为依从性、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评价证据应用前后的有效性。结果基线审查中"每天2次评估并记录并发症"等4条依从性差的标准在证据应用后显著提高(均P<0.01);并发症发生率由证据应用前的34.78%降至15.22%(P<0.05)。结论儿科外周静脉留置针维护最佳证据的临床应用,可规范护士维护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行为,并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循证护理 最佳实践 外周静脉留置针 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胸骨裂外科矫治4例报道 被引量:2
2
作者 陶麒麟 贾兵 +2 位作者 陈张根 叶明 陈纲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5-368,共4页
目的 总结外科矫治儿童胸骨裂的临床经验。 方法 2006年12月至2012年10月手术治疗胸骨裂4例,男性2例,女性2例。病例1及病例2为Cantrell五联症,病例3及病例4为单纯性胸骨上裂。病例1及病例2均存在心脏异位,均修补胸骨下裂、腹壁缺损、膈... 目的 总结外科矫治儿童胸骨裂的临床经验。 方法 2006年12月至2012年10月手术治疗胸骨裂4例,男性2例,女性2例。病例1及病例2为Cantrell五联症,病例3及病例4为单纯性胸骨上裂。病例1及病例2均存在心脏异位,均修补胸骨下裂、腹壁缺损、膈肌缺损及膈面心包缺损。病例1合并小型室间隔缺损未处理,病例2合并肺动脉高压型右室双出口同期矫治。病例1及病例2采用斜行肋软骨切开术延长肋骨后对合胸骨,病例1辅以2根肋骨移植于胸骨下端。病例3采用向下完全切开胸骨,做成胸骨全裂后缝合胸骨。病例4为新生儿,采用向下楔形切除部分胸骨后向正中聚拢胸骨。结果 全组患儿手术矫形顺利,心肺无明显受压表现。随访8个月-6年,胸壁外观、心肺功能及生活状态满意。 结论 胸骨裂手术时机的把握和手术方法的选择与患儿的年龄、病变范围以及合并畸形密切相关。针对患儿的不同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可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骨裂 CANTRELL五联症 儿童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治疗儿童肝母细胞瘤的几个应用问题
3
作者 於丙然 陈功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1-206,共6页
肝母细胞瘤是儿童最常见的肝脏原发性恶性肿瘤。尽管早期诊断、手术技术以及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均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仍有部分患儿的肿瘤在化疗后无法进行手术切除。对于这些晚期或不可切除的肝母细胞瘤,肝移植成为一种有效的治... 肝母细胞瘤是儿童最常见的肝脏原发性恶性肿瘤。尽管早期诊断、手术技术以及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均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仍有部分患儿的肿瘤在化疗后无法进行手术切除。对于这些晚期或不可切除的肝母细胞瘤,肝移植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近年来,肝移植在儿童肝母细胞瘤治疗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进展。本文旨在总结肝移植治疗儿童肝母细胞瘤的现状及进展,讨论肝移植的适应证及禁忌证、治疗策略及其效果,并分析其潜在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母细胞瘤 肝移植 外科手术 预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外科技术在小儿肿瘤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于怡 吕志葆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76-279,共4页
关键词 肿瘤/外科学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小儿微创外科的热点与趋势 被引量:3
5
作者 董岿然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7期601-604,共4页
我国小儿外科微创手术发展方兴未艾。机器人手术是当前一大热点,无论手术病种还是数量均大幅度增长。软内镜技术在儿童贲门失弛缓症、十二指肠隔膜闭锁等疾病中已经得到应用,在阑尾炎中也有了较为成功的尝试。而传统腹腔镜技术依然朝着... 我国小儿外科微创手术发展方兴未艾。机器人手术是当前一大热点,无论手术病种还是数量均大幅度增长。软内镜技术在儿童贲门失弛缓症、十二指肠隔膜闭锁等疾病中已经得到应用,在阑尾炎中也有了较为成功的尝试。而传统腹腔镜技术依然朝着病种细分和精准化两个方向不断发展。另外,微创外科的人文医学与伦理问题也被广为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方法 机器人手术 腹腔镜检查 伦理学 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外科疾病的再次手术 被引量:1
6
作者 肖现民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52-54,共3页
小儿外科疾病的再次手术,一般教科书中涉及较少。对于一些定型多年的日常小型手术如疝修补术,首次手术一般多选择常用术式。有经验的医师认为这些复发病例的再次手术指征明确,且能从容处理再次手术中的各种情况。
关键词 小儿外科疾病 再次手术 疝修补术 首次手术 手术指征 复发病例 教科书 手术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patology Research|CXCL6:胆道闭锁中的新型胆管标志物及MMP7下游靶点
7
作者 孔繁阳 王军锋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19-1119,共1页
胆道闭锁是一种严重的婴儿肝胆疾病。胆道闭锁患儿胆汁引流受阻,肝内胆汁淤积,最终会使得肝损伤不断加重。尽管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已被确定为可用于胆道闭锁诊断的生物标志物,但其在胆道闭锁发病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2025年6月,复... 胆道闭锁是一种严重的婴儿肝胆疾病。胆道闭锁患儿胆汁引流受阻,肝内胆汁淤积,最终会使得肝损伤不断加重。尽管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已被确定为可用于胆道闭锁诊断的生物标志物,但其在胆道闭锁发病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2025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王军锋、郑珊和陈功团队在Hepatology Research发表的研究发现,趋化因子CXCL6是MMP7的下游靶点,并在胆道闭锁患儿的胆管上皮细胞中特异性高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损伤 胆管标志物 胆道闭锁 CXCL6 MMP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脂样硬化注射治疗儿童微囊型淋巴管瘤1例
8
作者 王彩华 张中喜 +1 位作者 邹加良 姚伟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9-391,共3页
儿童微囊型淋巴管瘤因囊性病灶微小且弥漫,注射及手术治疗往往效果较差。本文报道1例经注射治疗效果欠佳,如手术治疗则范围广、创伤大、且无法完整切除的左下肢微囊型淋巴管瘤患儿诊治经过,探讨吸脂样硬化注射治疗儿童微囊型淋巴管瘤的... 儿童微囊型淋巴管瘤因囊性病灶微小且弥漫,注射及手术治疗往往效果较差。本文报道1例经注射治疗效果欠佳,如手术治疗则范围广、创伤大、且无法完整切除的左下肢微囊型淋巴管瘤患儿诊治经过,探讨吸脂样硬化注射治疗儿童微囊型淋巴管瘤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瘤 囊性 淋巴管瘤 微囊型 硬化疗法 吸脂样硬化注射技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神经源性纵隔肿瘤的规范性综合诊治经验
9
作者 张文波 黄家熙 +4 位作者 石奇琪 张惠锋 陈纲 叶明 仇万山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15-418,共4页
目的分析儿童神经源性纵隔肿瘤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 探讨规范性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胸外科2014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神经源性纵隔肿瘤患儿资料, 对其临床特征、术前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治... 目的分析儿童神经源性纵隔肿瘤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 探讨规范性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胸外科2014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神经源性纵隔肿瘤患儿资料, 对其临床特征、术前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方案、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197例神经源性纵隔肿瘤患儿接受手术治疗, 均完成手术切除, 其中胸腔镜切除55例, 开胸手术142例(含胸腔镜中转开胸7例);无一例围手术期死亡。术后病理:良性43例、恶性154例;神经母细胞瘤81例, 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67例, 节细胞神经瘤32例, 神经鞘瘤7例, 神经纤维瘤4例,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 PNET)6例。术后随访1~5年, 5年总生存率为98.48%, 5年免于复发率为92.22%。结论儿童神经源性纵隔肿瘤以恶性居多, 通常局限于胸部, 完全切除的可能性较大, 接受规范性综合诊治患儿术后生存率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纵隔 神经源性肿瘤 神经母细胞瘤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脑动静脉瘘的临床表现、血管构筑特征及治疗结局分析
10
作者 张毅 薛萍 +3 位作者 廖煜君 徐斌 田彦龙 李昊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9-113,共5页
目的总结儿童脑动静脉瘘的治疗方案和临床疗效,探讨脑动静脉瘘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以及疗效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24年10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动静脉瘘患儿临床资料,总结患儿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 目的总结儿童脑动静脉瘘的治疗方案和临床疗效,探讨脑动静脉瘘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以及疗效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24年10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动静脉瘘患儿临床资料,总结患儿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案及预后情况。结果共收治脑动静脉瘘患儿24例,男16例、女8例,年龄(3.1±2.89)岁(2.5个月至10岁)。临床表现为偏瘫、颅内出血和癫痫各7例,发育迟缓6例,头面部静脉扩张和头痛各5例,头围增大4例,心力衰竭1例,突眼1例。分型为软脑膜动静脉瘘15例,硬脑膜动静脉瘘4例,盖伦静脉瘤样畸形5例。患儿均接受介入治疗,6例于介入治疗后行伽马刀治疗。随访时间(51.7±26.39)个月(6.9~98.3个月),随访期间10例获得影像学治愈,18例临床预后良好。存在静脉窦内逆流(P=0.017)、合并其他血管畸形(P=0.046)、发生术后并发症(P=0.011)以及影像学治愈(P=0.017)是临床预后不良的风险因素。多动脉供血(P<0.001)、多个瘘口(P=0.005)及经横窦引流(P=0.034)是影响影像学治愈的相关因素。结论儿童脑动静脉瘘临床表现多样,介入治疗安全有效,介入治疗的疗效与动静脉瘘血管构筑特点相关。影像学上瘘口完全闭塞有助于获得良好的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瘘 症状和体征 介入治疗 伽马刀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症儿童疼痛评估多模态标准数据集的可视化培训平台构建及应用
11
作者 荣心怡 顾莺 +10 位作者 王颖雯 傅唯佳 金芸 杨玉霞 沈伟杰 秦妍 王慧美 王蓓蓓 章莹莹 朱孟欣 王亚柳惠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9-83,共5页
目的构建基于重症儿童疼痛评估多模态标准数据集的可视化培训平台,并对平台的可用性进行评价。方法以刻意练习为理论指导,基于多模态标准数据集,开发适用于儿科危重症患儿疼痛评估的可视化培训平台。平台共有2大模块,分别为学习资料模... 目的构建基于重症儿童疼痛评估多模态标准数据集的可视化培训平台,并对平台的可用性进行评价。方法以刻意练习为理论指导,基于多模态标准数据集,开发适用于儿科危重症患儿疼痛评估的可视化培训平台。平台共有2大模块,分别为学习资料模块和疼痛评估训练模块,内含2大章节9个小节和104例案例可供学习。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4名从事危重症护理的儿科护士进行平台的初步应用。通过系统可用性量表和半结构式访谈评价平台可用性。结果14名研究对象均完成平台中2大章节9个小节的理论学习和4次疼痛评估的练习。平台的可用性评价总分为(73.50±9.94);质性访谈共提炼出4个主题:平台提供较好学习体验、平台使用带来多维效益、使用意愿受平台可及性和使用负担影响、平台的可用性有待进一步提升。结论基于重症儿童疼痛评估多模态标准数据集的可视化培训平台具备良好的可用性,但在可及性、直观性、功能性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以提供更好的培训体验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儿童 疼痛评估 可视化 培训平台 刻意练习 可用性 可及性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外科技术诊治小儿恶性肿瘤现状
12
作者 吕志葆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9期692-693,共2页
关键词 恶性肿瘤诊断 微创外科技术 小儿 20世纪90年代 腹腔镜手术 诊治 胸腔镜技术 胸腔镜手术 外科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半椎体畸形的外科治疗探讨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学军 于凤章 +4 位作者 马巍 孙琳 李成鑫 祁新禹 潘少川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667-669,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半椎体畸形的外科治疗及相关问题。方法:手术治疗94例半椎体畸形患儿,按照术式分为单纯半椎体切除组及半椎体切除后路加压固定组,随访观察术后情况,比较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侧弯均得到控制,后路加压固定组侧弯矫正明显好... 目的:探讨小儿半椎体畸形的外科治疗及相关问题。方法:手术治疗94例半椎体畸形患儿,按照术式分为单纯半椎体切除组及半椎体切除后路加压固定组,随访观察术后情况,比较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侧弯均得到控制,后路加压固定组侧弯矫正明显好于单纯组,但术后并发症较多。结论:小儿半椎体畸形应早期手术治疗,前后路切除半椎体并加压固定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半椎体畸形 外科治疗 椎体发育不良 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单中心儿科门诊特征和医疗服务2009至2018年趋势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晓波 施鹏 +7 位作者 郑珊 葛小玲 叶成杰 陆国平 沈国妹 吴小沪 曾玫 徐虹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61-168,共8页
目的:探索医院信息系统(HIS)医疗大数据处理方法,分析儿童专科医院近10年门诊患儿就诊特征及医疗服务趋势。方法: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我院)HIS门诊患儿就诊挂号登记表的全样本数据为基础,系统地进行数据清洗(诊断、地址、重复、离... 目的:探索医院信息系统(HIS)医疗大数据处理方法,分析儿童专科医院近10年门诊患儿就诊特征及医疗服务趋势。方法: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我院)HIS门诊患儿就诊挂号登记表的全样本数据为基础,系统地进行数据清洗(诊断、地址、重复、离群、缺失)、数据集成(数据库链接和匹配)、数据规约、数据脱敏和数据核查,行门诊患儿就诊特征及医疗服务趋势的分析。结果:2009至2018年我院门诊挂号20 775 899人次,依据纳入和剔除标准,18 242 822人次进入本文分析;男性占57.42%,婴儿占9.57%,幼儿占40.94%,学龄前儿童占24.82%,学龄儿童占24.67%。诊断缺失率为5.92%,地址缺失率为45.31%,接诊医生姓名缺失率为26.81%,行缺失数据人群分析,各年份性别和年龄构成比差别不大。10年间门诊量年平均增长5.22%,2012较2011年增长11.22%,2014较2013年增长10.93%,2015年后环比增长均<2.90%。10年间不同年份各省市门诊量>P 75和~P 50的省市,从华东向西南、西北、华南、中部、东北扩大。10年间门诊医生平均日接诊51人次,初、中和高级职称医生门诊日均接诊分别63、54和45人次;专科门诊从2009年的46个发展为2018年的180个,2018年专科就诊比例达68.12%,专病门诊从2009年的16个发展为2018年的142个。结论:基于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之一的我院的门诊数据表明,10年间门诊量先快速增长后平稳增长,患儿来源地区快速从华东地区辐射至全国,门诊医生平均日接诊数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专科门诊和专病门诊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门诊 工作负荷 专科门诊 专病门诊 医院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患儿手术部位感染预防的循证实践 被引量:4
15
作者 任平 顾莺 +4 位作者 马丽丽 李昊 刘培培 胡雁 周英凤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85-88,101,共5页
目的降低神经外科患儿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方法遵循JBI循证护理中心应用模式,应用循证方法获取最佳证据,制订11条审查标准,以基于证据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式为理论框架,于2020年11月至2021年4月,按照基线审查、实践变革和证据应用后变革... 目的降低神经外科患儿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方法遵循JBI循证护理中心应用模式,应用循证方法获取最佳证据,制订11条审查标准,以基于证据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式为理论框架,于2020年11月至2021年4月,按照基线审查、实践变革和证据应用后变革效果的再审查将循证实践应用于神经外科手术患儿,比较循证实践前后医护人员证据应用的依从性和患儿手术部位感染率等。结果循证实践后,除第6和8条审查指标执行效果不理想外,其余待改进条目中医护人员预防手术部位感染证据应用的依从性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护理流程更加规范化,患儿手术部位感染率和平均住院天数显著降低(均P<0.05)。医护人员和患儿照护者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知识知晓程度也有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通过循证实践的持续改进对神经外科手术患儿进行管理,可有效规范围术期医护人员诊疗护理行为,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率,缩短住院时间,后期仍需持续质量监控及审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手术部位感染 手术切口感染 儿童 循证实践 围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医院20年间阴性阑尾切除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吕挺正 陈功 郑珊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198-201,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阴性阑尾切除的现状、变迁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1—2010年所有因诊断急性阑尾炎而接受阑尾切除,术后结合临床和病理诊断明确为阴性阑尾切除的病例资料。①搜集阴性阑尾切除病例基本资料;②按年份分成4组... 目的:探讨临床阴性阑尾切除的现状、变迁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1—2010年所有因诊断急性阑尾炎而接受阑尾切除,术后结合临床和病理诊断明确为阴性阑尾切除的病例资料。①搜集阴性阑尾切除病例基本资料;②按年份分成4组:A 组(1991—1995年)、B 组(1996—2000年)、C 组(2001—2005年)及 D 组(2006—2010年)。分析各组阴性阑尾切除的发生率,并与同期阑尾穿孔率进行比较;③按年龄分成4组:婴幼儿组(1 d 至3岁)、学龄前组(4~7岁)、学龄期组(8~12岁)、青春期组(13~16岁),统计各年龄组患儿阴性阑尾切除率。结果本院20年间共实施阑尾切除术5469例,其中阴性阑尾切除694例,占同期阑尾切除病例的12.7%。阴性阑尾切除病例中,阑尾误切47例(6.77%);酷似阑尾炎病例647例(93.2%);阴性阑尾切除率从1991—1995年的14.9%下降至2006—2010年的7.58%,P 值<0.001,提示阴性阑尾切除率呈稳定下降趋势;阴性阑尾切除最多发生于8~12岁患儿,最少发生于0~3岁患儿;男女比例为1∶0.9。最常见误诊疾病为肠系膜淋巴结炎、上呼吸道感染、胃肠炎、梅克尔憩室、原发性腹膜炎。结论20年间本院阴性阑尾切除率为12.7%,与阑尾穿孔率相同,均呈稳定下降趋势,大多为酷似阑尾炎疾病,误诊病例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切除术 阑尾炎/诊断 数据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标准集束化中心静脉导管干预策略观察儿科95万个导管日的每1000个导管日可减少3例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被引量:18
17
作者 康琼芳 王颖雯 +4 位作者 王瑞 王文超 顾莺 张玉侠 张崇凡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7-95,共9页
目的基于标准集束化中心静脉导管干预策略(简称标准集束化策略)对儿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文献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为预防和控制儿童CLABSI提供最佳证据体。方法纳入同时符合以下标准的文献。①年龄<18岁的NICU和P... 目的基于标准集束化中心静脉导管干预策略(简称标准集束化策略)对儿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文献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为预防和控制儿童CLABSI提供最佳证据体。方法纳入同时符合以下标准的文献。①年龄<18岁的NICU和PICU住院患儿。②标准集束化策略:a.手卫生;b.置管过程中最大无菌屏障;c.浓度>0.5%的氯己啶、碘、碘伏作为皮肤消毒剂;d.每日评估导管的必要性,及时拔除不必要的导管;e.根据患儿特点选择最佳置管部位(非股静脉);至少满足上述5条中的前4条。③以1000个导管日CLABSI发生事件数作为结局指标。④干预性研究的文献。;⑤文献语种不限。在Ovid-MEDLINE、Ovid-EMBASE、Web-of-scienc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2003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采用ROBINS-I对纳入文献进行偏倚风险评价。结果中英文数据库共检索到9708篇文献,其他文献来源2篇,41篇文献进入本文分析,来自于20个国家,美国最多共18篇,均为历史对照研究。标准集束化策略为后时段干预措施,前时段干预措施不限。30篇研究场所为NICU,10篇研究场所为PICU,1篇研究场所为NICU和PICU。累计952584个导管日,其中前时段干预措施442296个导管日,后时段干预措施510288个导管日。41篇文献中,低、中和高偏倚风险分别为11篇(27%)、18篇(44%)和12篇(29%)。标准集束化策略后可降低NICU+PICU患儿CLABSI发生事件数(I^2=81%,随机效应模型),RR=0.40(95%CI:0.33~0.48),绝对效应值:每1000个导管日可减少3(4~3)例CLABSI;可以降低NICU新生儿CLABSI发生事件数(I^2=85%,随机效应模型),RR=0.36(95%CI:0.29~0.45);可以降低PICU患儿CLABSI发生事件数(I^2=27%,固定效应模型),RR=0.54(95%CI:0.42~0.69)。结论标准化集束化策略下每1000个导管日可减少3~4例CLABS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 中心静脉导管干预策略 儿科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导管日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科中心静脉通路装置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危险因素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9
18
作者 王文超 王颖雯 +4 位作者 康琼芳 王瑞 顾莺 张玉侠 张崇凡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61-268,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儿科中心静脉通路装置(CVAD)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LABSI)的危险因素。方法系统检索Ovid-Medline、Ovid-Embase、JSTOR、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纳入发... 目的系统评价儿科中心静脉通路装置(CVAD)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LABSI)的危险因素。方法系统检索Ovid-Medline、Ovid-Embase、JSTOR、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纳入发表时间为2000年1月至2020年6月关于儿童CVAD发生CLABSI的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并行PICU、NICU、血液肿瘤及儿科病房人群分层分析。结果纳入16篇文献,共计34478根CVAD和1585358个导管日。PICU、NICU、血液肿瘤及儿科病房人群发生CLABSI危险因素的合并OR(95%CI)分别为:①PICU:体重(<8 kg)2.72(1.89~3.92)、特指心脏疾病1.75(1.26~2.01)、输入血制品(RBC或PLT)4.95(3.65~6.72)、使用ECMO 5.83(3.50~9.70)、机械通气2.56(1.80~3.65)、血管活性药物2.89(2.05~4.08)、肠外营养10.60(6.44~17.47)、特指胃肠道疾病2.72(1.43~5.16)、胃造口术后管2.13(1.43~3.10)、股静脉置管2.32(1.84~2.94)、同时置管数>1根4.93(3.60~6.76)和长期管道2.15(1.68~2.75);②NICU:肠外营养2.60(1.25~5.41)、股静脉置管1.71(1.08~2.70)和置管时间>21 d 1.39(1.21~1.61);③血液肿瘤:肿瘤4.95(2.73~8.96)、处于密集进行化疗的阶段8.10(2.50~25.70)、1周前输入RBC 6.77(2.18~21.04)、1周前输入PLT 7.09(2.64~19.05)、多管腔数2.92(1.37~6.24)和隧道式导管3.36(1.41~7.97);④儿科人群:血流感染史2.22(1.58~3.10)、上肢静脉置管3.95(2.98~5.24)和下肢静脉置管2.03(1.94~3.04)。结论PICU、NICU、血液肿瘤和儿科人群CVAD发生CLABSI的危险因素具有其专科的独特性,治疗和置管因素对CVAD发生CLABSI的影响作用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危险因素 儿科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胰腺外科相关疾病的诊治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功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7期601-605,共5页
儿童胰腺疾病包括胰腺先天畸形、胰腺外伤、胰腺急慢性炎症、胰腺肿瘤等,由于各病种发病率均不高,目前其诊治方法只能沿用成人经验或有限的儿童个案经验,缺乏相关共识。近年来关于急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的定义、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发... 儿童胰腺疾病包括胰腺先天畸形、胰腺外伤、胰腺急慢性炎症、胰腺肿瘤等,由于各病种发病率均不高,目前其诊治方法只能沿用成人经验或有限的儿童个案经验,缺乏相关共识。近年来关于急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的定义、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发生了许多改变,胰腺先天畸形及胰腺相关代谢异常的诊治方法在国内得到快速推广,儿童胰腺肿瘤围手术期规范诊治的比例及手术成功率也明显提高,胰岛细胞移植及胰腺器官移植目前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儿童期胰腺疾病诊治技术与患者生活质量关系密切,逐渐受到越来越多医师的重视,多学科联合的诊治模式是大势所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疾病/诊断 胰腺疾病/外科学 胰腺疾病/治疗 胰腺疾病/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肾母细胞瘤新辅助化疗后保留肾单位手术的初步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姚伟 宋治莹 +3 位作者 杨家健 李凯 沈剑 董岿然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2-376,共5页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后保留肾单位手术(nephron sparing surgery,NSS)治疗单侧肾母细胞瘤的初步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收治的7例单侧肾母细胞瘤患儿临床资料,均行新辅助化疗及NSS。收集患儿生...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后保留肾单位手术(nephron sparing surgery,NSS)治疗单侧肾母细胞瘤的初步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收治的7例单侧肾母细胞瘤患儿临床资料,均行新辅助化疗及NSS。收集患儿生存率、肾功能以及肿瘤复发情况,并与同期行根治性肿瘤切除术(radical nephrectomy,RN)的患儿进行疗效比较。结果7例中,男4例、女3例,发病年龄(38.86±18.23)个月,无一例合并肿瘤相关综合征或半侧肢体肥大;肿瘤位于肾脏一极1例,肾脏中央6例。7例经新辅助化疗后,肿瘤体积缩小(66.4±18.6)%。1例肿瘤位于肾脏一极的患儿行部分肾切除术(partial nephrectomy,PN),6例肿瘤位于肾中央的患儿行肿瘤剜除术(tumor enucleation,TE),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提示镜下肿瘤切缘阳性2例。儿童肿瘤国际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ediatric Oncology,SIOP)分期:Ⅱ期4例、Ⅲ期3例。随访时间(38.42±10.17)个月,无一例失访或死亡。无瘤生存6例,带瘤生存1例。NSS后出现肿瘤复发2例。NSS后复发率(28.6%)及5年生存率(100%)与同期行RN的患儿复发率(13.3%)和5年生存率(86.9%)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肾母细胞瘤通过合理的术前评估和新辅助化疗,可以增加NSS的机会,并取得与RN相似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MS瘤 外科手术 放化疗 辅助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