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氩氦冷冻对兔肝肿瘤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志明 任正刚 +5 位作者 王天浩 王征 叶彤 陈军 叶胜龙 汤钊猷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27-829,共3页
目的探讨氩氦冷冻对兔肝肿瘤转移的影响。方法兔VX2肝肿瘤模型30只随机分为A、B和C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氩氦冷冻、手术切除和假手术,CT扫描观察肝内播散、肺部和腹腔淋巴结肿瘤转移以及生存期。结果A、B和C组肝内转移率分别为30.0%(3/1... 目的探讨氩氦冷冻对兔肝肿瘤转移的影响。方法兔VX2肝肿瘤模型30只随机分为A、B和C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氩氦冷冻、手术切除和假手术,CT扫描观察肝内播散、肺部和腹腔淋巴结肿瘤转移以及生存期。结果A、B和C组肝内转移率分别为30.0%(3/10),60.0%(6/10)和100.0%(10/10),A组肝内转移率低于C组(P=0.003)。治疗后总体的肺转移率和腹腔淋巴结转移率均为100.0%,但A组肝外转移时间比C组推迟;A组和B组相比,也不促进肿瘤转移。结论氩氦冷冻治疗肝肿瘤不会促进肝内播散或远处转移,和手术切除相比,提示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肝内播散的机会;氩氦冷冻治疗继发的免疫效应,能抑制已发生的转移灶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氩氦冷冻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形放射治疗Ⅱ-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初步报道 被引量:1
2
作者 吴铮 王健 +3 位作者 李文如 陈刚 金国文 杜世锁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32-234,262,共4页
目的 :研究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疗效、副反应及患者的耐受性。方法 :2 0 0 0年1 0月~ 2 0 0 1年 7月 ,2 5例不能手术的Ⅱ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采用常规全纵隔或半纵隔 +患侧肺门 +原发病灶前后两野对穿外照射 ,照射肿... 目的 :研究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疗效、副反应及患者的耐受性。方法 :2 0 0 0年1 0月~ 2 0 0 1年 7月 ,2 5例不能手术的Ⅱ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采用常规全纵隔或半纵隔 +患侧肺门 +原发病灶前后两野对穿外照射 ,照射肿瘤的剂量达 8MV XDT 40~ 41 .4Gy/ 2 0~ 2 3次 / 4~ 4 .4周后 ,由CMS公司FOCUS2 .6 .1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设计、DVHs评价和优化适形治疗计划。计划靶区为临床靶区外放 1 .0~ 1 .5cm ,计划适形照射总剂量为 2 5~ 30Gy ,2 .5~ 3Gy/次 ,1次 /天 ,5天 /周 ,肺作不均质密度校正 ,照射方法均为非共面野。按RTOG和WHO标准观察急性放射反应及近期疗效 ,评价患者的耐受性。结果 :2 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 ,肿瘤中位剂量 70 1 2Gy(62 45Gy~ 71 40Gy)。近期疗效为CR 1 6 .0 % (4/ 2 5) ,PR 56 .0 % (1 4 / 2 5) ,NC 2 0 .0 % (5/ 2 5) ,PD 8.0 % (2 / 2 5) ,总有效率为 72 .0 % (1 8/ 2 5)。根据RTOG分级 ,急性放射性食管炎 1~ 2级 2 4 .0 % (6/ 2 5) ,3级 4 .0 % (1 / 2 5) ;急性放射性肺炎 1~ 2级 1 6 .0 % (4/ 2 5) ,3级 4 .0 % (1 / 2 5) ;骨髓抑制 1~ 2级 1 6 .0 % (4/ 2 5) ;心脏损伤 1~ 2级 1 2 .0 % (3/ 2 5) ;随访至 2 0 0 2年 7月 ,死亡 7例 ,一年生存率 7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形放射治疗 Ⅱ-Ⅲ期 非小细胞肺癌 三维适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假性黏液瘤的CT诊断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开华 唐建华 严福华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4期395-397,共3页
目的认识和提高腹膜假性黏液瘤的CT表现及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病理或细胞学检查证实的腹膜假性黏液瘤的CT和临床表现。结果腹膜假性黏液瘤是以黏液性腹水为特征,临床主要表现为腹胀、腹块等。依据CT表现不同可分为弥漫性和局限... 目的认识和提高腹膜假性黏液瘤的CT表现及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病理或细胞学检查证实的腹膜假性黏液瘤的CT和临床表现。结果腹膜假性黏液瘤是以黏液性腹水为特征,临床主要表现为腹胀、腹块等。依据CT表现不同可分为弥漫性和局限性两种类型,主要CT表现包括腹水内密度不均匀8例,肝脾表面黏液样结节10例,多发分隔的囊性病变5例和网膜增厚或“网膜饼”征6例。结论典型的CT表现可以诊断腹膜假性黏液瘤,CT检查可为临床治疗的选择和改善预后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黏液瘤 腹膜 肿瘤转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国产吉西他滨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 被引量:7
4
作者 向作林 吴铮 +4 位作者 曾昭冲 陈刚 李文如 王健 刘天舒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52-54,共3页
背景与目的:综合治疗肿瘤是目前的趋势,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是较新的放疗技术,本文观察: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联合国产吉西他滨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耐受性及疗效。方法:36例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进入三维适形放射... 背景与目的:综合治疗肿瘤是目前的趋势,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是较新的放疗技术,本文观察: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联合国产吉西他滨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耐受性及疗效。方法:36例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进入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联合吉西他滨化疗组,全部患者均行吉西他滨化疗,方案为每周1次吉西他滨250mg/m^2.36例患者分别完成3~7个周期的化疗。同步行3D—CRT,计划照射剂量8MV—X线DT65~70Gy.2~2.5Gy/次,1次/天,5天/N结果:36例患者全部完成治疗计划,胰腺痛原发灶完全缓解率(CR)为2.8%(1/36),部分缓解率(PR)为27.8%(10/36),总有效率(CR+PR)为30.6%(11/36),无变化和进展(NC+PD)占69.4%(25/36),白细胞下降发生率为91.7%(33/36)疼痛缓解率为90.3%。36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期为24(12~29)个月。1年及2年生存率分别为36.1%(13/36)和19.4%(7/36)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同步吉西他滨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疗效较好,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不良反应能为大多数患者耐受,是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化学疗法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脱氧葡萄糖PET/CT诊断复发性食管癌的价值 被引量:4
5
作者 向作林 吴铮 +4 位作者 曾昭冲 刘建军 华逢春 陈刚 王健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1期976-979,共4页
背景与目的:PET/CT实现了功能和解剖影像的同机融合,在癌症患者的诊断和分期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诊断复发性食管癌的临床价值。方法:临床疑复发的24例食管癌患者行PET/CT显像,经迭代法处理... 背景与目的:PET/CT实现了功能和解剖影像的同机融合,在癌症患者的诊断和分期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诊断复发性食管癌的临床价值。方法:临床疑复发的24例食管癌患者行PET/CT显像,经迭代法处理和重建,获得衰减校正后的PET图像、CT图像和PET/CT融合图像,以目测双盲阅片法进行帧对帧诊断分析。最后诊断依靠病理检查和临床随访。比较PET、CT和PET/CT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定位准确性。结果:24例患者PET/CT显像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7%,80.0%,91.7%,94.7%和80.0%;PET分别为81.2%,75.0%,79.1%,86.7%,66.7%;CT分别为62.3%,66.7%,62.5%,69.2%,54.5%。PET/CT的定位准确性为89.5%,PET和CT分别为33.3%和84.6%。PET/CT的诊断准确性高于CT,定位准确性高于PET。结论:评价复发性食管癌,PET/CT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较高。PET/CT对复发性食管癌放射治疗靶区的确定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脱氧葡萄糖 食管肿瘤 肿瘤复发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热疗配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被引量:3
6
作者 向作林 吴铮 +3 位作者 曾昭冲 王健 李文如 陈刚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535-537,共3页
目的 :评价射频热疗配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耐受性。方法 :35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ⅢA或ⅢB期 )患者均行射频热疗配合三维适形放疗。使用RF 2 0 0 0射频治疗仪。射频热疗频率为 13.5 6MHz,射频电容... 目的 :评价射频热疗配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耐受性。方法 :35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ⅢA或ⅢB期 )患者均行射频热疗配合三维适形放疗。使用RF 2 0 0 0射频治疗仪。射频热疗频率为 13.5 6MHz,射频电容式透热疗法 ,电极直经 15~ 2 0cm ,射频输出功率 1.8~ 2 .5W/cm2 ,透热局部皮肤温度达 4 2~ 4 2 .8℃ ,持续 6 0分钟 ,一周 2次 ,共行 6次。同时行 3 DCRT 70~ 74Gy。 结果 :35例全部完成治疗计划。肺原发灶完全缓解 (CR) 17.1% ,部分缓解 (PR) 74 .3% ,无变化和进展 (NR +PD) 8.6 %。总有效率 (CR +PR)为 91.4 %。据RTOG分级 ,急性放射性食管炎Ⅰ~Ⅱ级 4 8.6 % (17/ 35 )。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Ⅰ~Ⅱ级8.6 % (3/ 35 ) ,骨髓抑制发生率Ⅰ~Ⅱ级 8.6 % (3/ 35 ) ;心脏损伤发生率 1~ 2级 14 .3% (5 / 35 )。 35例患者中位随访期为 2 4 (6~ 2 8)个月 ,随访率为 10 0 %。结论 :射频热疗配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较好 ,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温热疗法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分辨率CT征象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对IA期肺腺癌高级别模式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6
7
作者 董浩 邱勇刚 +4 位作者 汪鑫斌 杨俊杰 楼存诚 叶晓丹 YIN Lekang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68-775,共8页
背景与目的:研究表明,当存在高级别组织学模式(微乳头状和实体模式)时,肺腺癌患者的预后明显较差,往往需要更积极的治疗方式,术前确定浸润性肺腺癌中是否存在任何高级别模式(high-grade pattern,HGP)可以帮助预测患者的预后并确定治疗... 背景与目的:研究表明,当存在高级别组织学模式(微乳头状和实体模式)时,肺腺癌患者的预后明显较差,往往需要更积极的治疗方式,术前确定浸润性肺腺癌中是否存在任何高级别模式(high-grade pattern,HGP)可以帮助预测患者的预后并确定治疗策略。本研究旨在建立基于高分辨率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征象的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ⅠA期肺腺癌的HGP。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ⅠA期肺腺癌的443例患者(445个病灶)的临床、病理学及影像学资料。根据病理学检查结果有无HGP将445个病灶分成两组:HGP组(n=88个)和非HGP(non-HGP,n-HGP)组(n=357个)。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肿瘤位置、分期及病理生长方式等。CT影像学上观察病灶大小、密度、形状、毛刺征、分叶征、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等。两组间定量参数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单因素结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独立预测因子,并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分别构建临床模型、CT模型及临床-CT模型,模型间诊断效能的比较采用Delong检验。结果:单因素分析中HGP组与n-HGP组之间年龄、性别、吸烟史、肿瘤大小、密度、形状、毛刺、分叶征、胸膜牵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P=0.040;OR=1.063,95%CI:1.003~1.126)、密度(P<0.001;OR=8.249,95%CI:4.244~16.034)、分叶征(P=0.001;OR=3.101,95%CI:1.598~6.021)是HGP的独立预测因素,临床模型、CT模型、临床-CT模型预测HGP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值分别为0.634、0.838及0.834。结论:肿瘤大小、密度与分叶征是ⅠA期肺腺癌HGP的独立预测因子。基于高分辨率CT征象的logistic回归模型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可以为临床诊断及制订外科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高级别模式 预测模型 高分辨率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脱氧葡萄糖hPET显像诊断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后复发病灶的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向作林 吴铮 +4 位作者 陈刚 曾昭冲 李文如 刘建军 马玉波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61-163,共3页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hPET在诊断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后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2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疑复发而行18F-FDGhPET显像,21例患者同期行CT或MRI检查。最后诊断依靠病理检查和临床随访。结果:21例患者中18F-FDGhPET...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hPET在诊断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后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2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疑复发而行18F-FDGhPET显像,21例患者同期行CT或MRI检查。最后诊断依靠病理检查和临床随访。结果:21例患者中18F-FDGhPET显像阳性17例,其中1例假阳性;阴性4例,其中假阴性1例。18F-FDGhPET显像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4.1%、75%、90.5%、94.1%。CT或MRI检查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0%、66.7%、61.9%、81.8%。结论:评价放化疗后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18F-FDGhPET显像比CT或MRI有更高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对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靶区的定义有较高价值,费用低于PET,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脱氧葡萄糖 肺肿瘤 肿瘤复发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