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6年世界急诊外科学会:肝创伤的分类与管理指南 被引量:2
1
作者 金倩雯(译) 史颖弘(审校) 涂传涛(审校)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417-421,共5页
肝损伤严重程度分级目前普遍采用美国创伤外科学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urgery of Trauma,AAST)分级量表。然而,在制订最佳管理方案时还应当考虑到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与合并伤。因此,肝创伤的管理最终基于损伤的解剖学... 肝损伤严重程度分级目前普遍采用美国创伤外科学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urgery of Trauma,AAST)分级量表。然而,在制订最佳管理方案时还应当考虑到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与合并伤。因此,肝创伤的管理最终基于损伤的解剖学和患者的生理机能。1背景AAST关于肝损伤严重程度的分级详见表1。大多数肝损伤患者属于Ⅰ、Ⅱ或Ⅲ级,可通过非手术治疗(nonoperative management,NOM)获得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诊疗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外科病区护士排班改革实践
2
作者 俞静娴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S1期7-9,共3页
目的 :通过实行分层级和人性化排班相结合的排班方法,探讨护士排班改革的方向。方法 :以双因素理论、人性学理论、XY理论为指导,分析肝外科护士排班的问题,通过夜班数量分层级设定,增设护士排班需求意愿表、护理组长的设置等方法,改革... 目的 :通过实行分层级和人性化排班相结合的排班方法,探讨护士排班改革的方向。方法 :以双因素理论、人性学理论、XY理论为指导,分析肝外科护士排班的问题,通过夜班数量分层级设定,增设护士排班需求意愿表、护理组长的设置等方法,改革现有的排班模式。结果:通过对排班的改革,减轻了护士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保障了护理安全,使护士的情感需求和实际需要得到满足,增加了护士对职业后期的期望值,提高了护士积极性和护患满意度。结论 :为适应护理学科的发展及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满足护士的实际需求,改革传统的排班方式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排班 分层级使用 人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增强联合DWI在不可切除肝内胆管癌靶免联合治疗无进展生存预测中的价值
3
作者 盛若凡 吴东 +2 位作者 郑碚璇 黄晓勇 曾蒙苏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7-232,共6页
目的:探讨MRI在不可切除肝内胆管癌(iCCA)靶免联合治疗无进展生存预测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3例经穿刺病理证实的iCCA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Gemox化疗联合伦伐替尼和PD-1单抗治疗。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模型分析治疗后疾病进展的临床... 目的:探讨MRI在不可切除肝内胆管癌(iCCA)靶免联合治疗无进展生存预测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3例经穿刺病理证实的iCCA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Gemox化疗联合伦伐替尼和PD-1单抗治疗。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模型分析治疗后疾病进展的临床-影像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无进展生存预测诺莫图。结果:23例患者中15例在随访期间出现疾病进展,总体1年无进展生存率仅为33.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动脉期瘤周异常强化(风险比=5.747,P=0.029)、出血(风险比=5.460,P=0.033),表观扩散系数(ADC)值≤1.273×10^(-3)mm^(2)/s(风险比=6.261,P=0.004)是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伴有动脉期瘤周异常强化、出血和低ADC值的iCCA患者1年无进展生存率显著低于无动脉期瘤周异常强化(P=0.0045)、无出血(P=0.013)和高ADC值(P=0.002)。联合上述3项独立影像特征构建的诺莫图具有最高的无进展生存预测效能,C指数值为0.856(95%CI:0.785~0.927),优于任一单一影像特征(P=0.0015~0.022)。结论:基于常规增强联合DWI、诺莫图对靶免治疗不可切除iCCA无进展生存预测具有更优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癌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无进展生存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肝移植适应证标准——验证及再思考 被引量:9
4
作者 樊嘉 杨广顺 +10 位作者 傅志仁 彭志海 夏强 彭承宏 钱建民 周俭 徐泱 邱双健 钟林 周光文 张建军 《器官移植》 CAS 2010年第3期155-157,169,共4页
目的对不同的原发性肝细胞癌(肝癌)肝移植适应证标准进行评价与验证。方法 2001年至2007年上海七家肝移植中心施行的肝癌肝移植病例共948例,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符合米兰标准、加利福尼亚标准和上海复旦标准的肝癌肝移植患者的术后4... 目的对不同的原发性肝细胞癌(肝癌)肝移植适应证标准进行评价与验证。方法 2001年至2007年上海七家肝移植中心施行的肝癌肝移植病例共948例,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符合米兰标准、加利福尼亚标准和上海复旦标准的肝癌肝移植患者的术后4年总体生存率及无复发生存率,并作比较。结果符合米兰标准(369例)、加利福尼亚标准(470例)和上海复旦标准(554例)的患者的术后4年总体生存率及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65.8%和74.1%、66.0%和73.6%、63.9%和70.4%。三种标准的总体生存率及无复发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符合米兰标准的病例相比,超出米兰标准但符合上海复旦标准的185例,其术后4年生存率及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61.5%、65.0%,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上海复旦标准适度扩大了肝癌肝移植适应证范围且生存率满意,可能更符合中国国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移植 适应证 米兰标准 加利福尼亚标准 上海复旦标准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Sp1表达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5
5
作者 潘奇 朱凯 +4 位作者 陈万勇 张巨波 孙惠川 王鲁 任宁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1284-1287,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肝癌组织内转录因子Sp1的表达及其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探讨转录因子Sp1作为肝癌预后预测指标的可行性。方法:对98例根治性切除术的肝细胞肝癌肿瘤组织芯片进行免疫组化检测Sp1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肝癌患... 目的:通过研究肝癌组织内转录因子Sp1的表达及其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探讨转录因子Sp1作为肝癌预后预测指标的可行性。方法:对98例根治性切除术的肝细胞肝癌肿瘤组织芯片进行免疫组化检测Sp1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p1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对应正常肝脏组织,在有微血管侵犯的患者中升高尤其明显。进一步分析显示Sp1表达与肝癌患者术后总体生存率呈负相关,而与肝癌患者术后复发率呈正相关。结论:转录因子Sp1在肝癌中明显高表达,可作为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转录因子SP1 预后指标 组织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急性肝动脉血栓形成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华 王建华 +4 位作者 颜志平 程洁敏 刘嵘 钱晟 周俭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1-185,212,共6页
目的评估介入治疗急性肝动脉血栓形成的近期与远期疗效。方法对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3年3月至2015年10月出现的34例急性肝动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介入处理方式和长期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4例急性肝动脉血栓形成患者均行经肝动... 目的评估介入治疗急性肝动脉血栓形成的近期与远期疗效。方法对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3年3月至2015年10月出现的34例急性肝动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介入处理方式和长期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4例急性肝动脉血栓形成患者均行经肝动脉置管尿激酶溶栓治疗。其中21例溶栓过程中联合支架植入,3例合并脾动脉盗血行脾动脉栓塞。技术和临床成功率均为91%(31/34)。2例出现与介入操作相关的并发症。肝动脉1年、2年、3年及5年通畅率分别为82%、73%、57%和57%。患者的无阻塞中位生存期达94个月。结论介入治疗急性肝动脉血栓形成获得了良好的近期与远期疗效,可作为肝移植术后急性肝动脉血栓形成的首选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急性肝动脉血栓形成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亚太和中国肝癌共识比较 被引量:28
7
作者 樊嘉 潘奇 史颖弘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346-347,364,共3页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规范化诊疗在国内外均引起高度关注,美国肝病研究学会、亚太肝脏研究学会及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和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以及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肝癌学组均制定了原发性肝癌规范化诊治专家...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规范化诊疗在国内外均引起高度关注,美国肝病研究学会、亚太肝脏研究学会及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和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以及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肝癌学组均制定了原发性肝癌规范化诊治专家共识或诊治指南,本文通过对美国、亚太和中国肝癌共识进行比较,分析其对肝癌诊治临床实践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诊疗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肝病学会肝移植临床实践指南(2015年)》推荐意见 被引量:9
8
作者 史颖弘 田孟鑫 樊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429-431,共3页
自1968年Roy Clan在欧洲完成第一例人原位肝移植(liver transplantation,LT)以来,LT技术飞速发展,已成为急慢性肝衰竭的标准治疗手段。在过去的25年间,移植患者生存率显著提高,1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达到96%和71%。随着新型免疫抑制药... 自1968年Roy Clan在欧洲完成第一例人原位肝移植(liver transplantation,LT)以来,LT技术飞速发展,已成为急慢性肝衰竭的标准治疗手段。在过去的25年间,移植患者生存率显著提高,1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达到96%和71%。随着新型免疫抑制药物的应用和器官保存液的改进以及疾病早期诊断和移植术后并发症管理的提高,LT远期疗效获得了质的飞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欧洲 诊疗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性肝癌组织浸润淋巴细胞表型与分布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史炯 董琼珠 +2 位作者 钦伦秀 孙海晶 贾户亮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559-563,共5页
目的:肝细胞性肝癌组织浸润淋巴细胞与外周血T细胞表型可能与肿瘤进展及预后相关,本研究检测肝癌患者组织及外周血T细胞表型与分布,分析淋巴细胞表型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2007年10月至12月中山医院147例肝癌及癌旁组织浸润淋巴... 目的:肝细胞性肝癌组织浸润淋巴细胞与外周血T细胞表型可能与肿瘤进展及预后相关,本研究检测肝癌患者组织及外周血T细胞表型与分布,分析淋巴细胞表型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2007年10月至12月中山医院147例肝癌及癌旁组织浸润淋巴细胞表型(T细胞或B细胞表面标志物:CD3、CD8、CD4、CD20、CD19、Foxp3),表型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检测26例肝癌外周血CD3、CD8、CD4+T细胞数量并其比例变化。结果:癌巢内肿瘤浸润细胞明显少于癌周组织(P<0.01),癌周淋巴细胞主要分布于癌旁正常肝组织、汇管区,其与患者肝炎病史及肝硬化相关,表型以CD3+T细胞为主,其中又以CD8+细胞毒性T细胞为主;CD4染色在多数病例为阴性,Foxp3仅在个别病例(15/109)呈阳性。肿瘤浸润淋巴细胞B细胞标志CD20、CD19均为阴性。肿瘤组织内CD8+T细胞浸润数量与预后正相关,而癌周浸润淋巴细胞数目与患者转移及复发无显著关系。结论:肝癌肿瘤浸润细胞在癌巢内明显少于癌周组织,肿瘤及癌周浸润细胞以CD8+细胞毒性T细胞为主。肿瘤组织内CD8+T细胞浸润数量与预后相关,而癌周浸润淋巴细胞数量与患者转移及复发无显著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肝癌 表型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1月空腹血糖变化 被引量:3
10
作者 于明香 王飞龙 +2 位作者 周俭 高键 高鑫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41-845,共5页
目的观察肝移植术后1月内血糖变化,以探讨肝移植术后血糖变化规律以及肝移植术后糖尿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本文收集中山医院2001年3月至2007年2月共514例肝移植患者临床资料,排除资料不完整及术前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共有324例患者... 目的观察肝移植术后1月内血糖变化,以探讨肝移植术后血糖变化规律以及肝移植术后糖尿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本文收集中山医院2001年3月至2007年2月共514例肝移植患者临床资料,排除资料不完整及术前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共有324例患者进入本组分析,其中男性263例,女性61例,年龄3~81岁,平均48.9岁。根据术前空腹血糖将患者分为糖尿病组(diabetes mellitus,DM)、空腹血糖受损组(impairedfasting glucose,IFG)及空腹血糖正常组(normal fasting glucose,NFG),根据患者术后使用的免疫抑制剂类型将患者分为FK506组及环孢霉素组。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观察手术前后糖代谢变化情况。通过分析术前与术后4周(取术前及术后1,3,7,14,21,28 d)各组患者空腹血糖资料,得出各组术前及术后4周内的空腹血糖变化趋势,计算术后高血糖状态患病百分比,并分析术后高血糖状态的术前危险因素与药物影响。结果肝移植术后4周内DM,IFG,NFG 3组空腹血糖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空腹血糖以DM组最高,IFG组次之,NFG组最低,3组之间变化趋势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0.000 1);术前非糖尿病组患者术后1月内高血糖状态患病百分比为:术后1 d为100%,之后逐渐降低,至术后28 d为73.6%;术前空腹血糖及年龄对术后7 d空腹血糖有明显影响;FK506组和环孢霉素组之间术后4周内空腹血糖变化无明显差异。结论肝移植术后早期DM,IFG,NFG 3组空腹血糖均较术前有明显升高;术前非糖尿病组患者术后1月内高血糖状态患病百分比由100%逐渐降至73.6%;FK506组和环孢霉素组之间术后1月内空腹血糖变化趋势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腹血糖 肝移植 器官移植后糖尿病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肝癌肝移植疗效的综合策略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征 周俭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1937-1940,共4页
肝移植作为治疗肝癌的根治性手段之一,为肝癌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但术后肿瘤复发转移已成为影响肝癌肝移植疗效的最主要因素。深入研究肝癌的生物学特性和肝移植术后患者的免疫状态与肿瘤复发转移的关系;筛选准确预测肝癌肝移植的预后指... 肝移植作为治疗肝癌的根治性手段之一,为肝癌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但术后肿瘤复发转移已成为影响肝癌肝移植疗效的最主要因素。深入研究肝癌的生物学特性和肝移植术后患者的免疫状态与肿瘤复发转移的关系;筛选准确预测肝癌肝移植的预后指标;合理选择病例,并对高危复发风险的患者进行有效的干预治疗;积极控制原发性疾病;以及复发转移后的个体化治疗等综合策略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肝移植治疗肝癌的疗效。精准医疗时代,新的治疗手段及理念将改变治疗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移植 综合疗法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磁共振诊断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鹏举 严福华 +5 位作者 王建华 沈继章 陈财忠 施伟斌 樊嘉 周恒花 《放射学实践》 2004年第7期496-499,共4页
目的 :评价磁共振 (MRI)平扫及联合动态增强MRI对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 (PCC)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MRI平扫及动态增强表现。结果 :全部病灶显示满意。参考平扫胆管扩张情况定性诊... 目的 :评价磁共振 (MRI)平扫及联合动态增强MRI对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 (PCC)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MRI平扫及动态增强表现。结果 :全部病灶显示满意。参考平扫胆管扩张情况定性诊断符合率为 3 3 .3 % ,联合动态增强定性符合率提高至 86.7%。结论 :MRI平扫能较好显示病灶和胆管扩张情况 ,平扫联合动态增强检查可提高对PCC的定性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 磁共振 MRI PCC 肿瘤 肝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肝移植术前受体血管和肝实质的一次性MRI评价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鹏举 严福华 +6 位作者 王建华 纪元 樊嘉 陈财忠 沈继章 张利军 李韧晨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6-51,共6页
目的:探讨在MR3D序列中应用GRAPPA技术对原位肝移植受体血管及肝实质实行一次性评价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例接受原位肝移植的受体术前接受MR检查,常规2D平扫后,利用GRAPPA技术一次屏气完成3DFLASH和3DVIBE增强扫描,利用3DFL... 目的:探讨在MR3D序列中应用GRAPPA技术对原位肝移植受体血管及肝实质实行一次性评价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例接受原位肝移植的受体术前接受MR检查,常规2D平扫后,利用GRAPPA技术一次屏气完成3DFLASH和3DVIBE增强扫描,利用3DFLASH原始图像和重建图像分析肝动脉、门脉及肝静脉解剖及病理情况,与手术结果对照,利用3DVIBE序列图像评价肝实质强化及病灶检出情况,结果与手术标本对照。结果:19例患者检查成功。肝动脉解剖变异2例,9例可见门脉病理改变(包括侧支循环形成,门脉癌栓),4例患者可见下腔静脉及肝静脉内栓子形成,2例可见右副肝静脉,上述血管情况与手术结果符合;20例患者于3DVIBE序列中有16例达到优化动脉期的要求,HCC病灶检出准确率达到80%。结论:联合应用GRAPPA技术和3D序列对原位肝移植受体血管及肝实质实行一次性评价是可行的,并且为临床前选择合适受体提供了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采集技术 磁共振成像 原位肝移植 影像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目结构光的肝脏表面三维重建系统标定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峰峰 陈龙 +2 位作者 杨欣荣 薛峰 孙立宁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91-1398,共8页
针对术中结构光肝脏表面三维重建存在标定难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肝脏表面三维重建系统的高精度标定方法。对手术过程中肝脏三维重建系统的双目模型和手术视场进行分析,确定双目相机和投影仪摆放的位姿。对双目相机之间的位姿转换... 针对术中结构光肝脏表面三维重建存在标定难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肝脏表面三维重建系统的高精度标定方法。对手术过程中肝脏三维重建系统的双目模型和手术视场进行分析,确定双目相机和投影仪摆放的位姿。对双目相机之间的位姿转换进行分析,并完成其标定。同时提出基于三频四步解相法的投影仪标定方法,进而从三频四步解相原理出发,制定解相流程。对投影仪标定过程中存在的标定板质心求解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亚像素坐标线性插值的椭圆质心求解方法。根据实际的手术需求,选择合适的硬件,搭建了肝脏表面三维重建系统的实验平台。在此基础上通过多组标定实验,获得的系统的平均标定误差为0.078 mm,最大标定误差为0.099 mm。本文提出的肝脏三维重建系统的标定方法具有较高的标定精度,符合医生手术过程中的实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三维重建 标定 结构光 手术 亚像素 多频外差 手术视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血管生成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惠川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I0008-I0008,共1页
肝癌是比较典型的多血管肿瘤,其生长和转移依赖肿瘤血管生成。栓塞已有的血管(肝动脉栓塞化疗),和阻断血管生成(索拉菲尼)的治疗已是临床标准的肝癌治疗方法。最近的证据显示侵袭性较强的肝癌可在癌周诱导特殊的环境并有助于转移... 肝癌是比较典型的多血管肿瘤,其生长和转移依赖肿瘤血管生成。栓塞已有的血管(肝动脉栓塞化疗),和阻断血管生成(索拉菲尼)的治疗已是临床标准的肝癌治疗方法。最近的证据显示侵袭性较强的肝癌可在癌周诱导特殊的环境并有助于转移灶的生长,而该特殊癌周环境中就包含了大量的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哪VEGF及其受体、P1GF以及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等,此外也有报道某些肝癌中癌周CD105着色的微血管密度也高于肿瘤内的微血管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血管生成 肝癌 肝动脉栓塞化疗 微血管密度 治疗方法 成纤维细胞 CD105 血管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MD1基因rs1613815基因型与肝细胞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16
作者 陈万勇 张文韬 +3 位作者 周晨浩 沈英皓 刘彬彬 任宁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53-261,267,共10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患者中CSMD1基因rs1613815基因型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1—7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外科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146例,收集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根据我们...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患者中CSMD1基因rs1613815基因型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1—7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外科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146例,收集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根据我们前期预实验研究结果,采用美国Sequenom公司建立的MassARRAY检测平台分析CSMD1基因rs1613815位点的各种基因型,回顾性分析其与HCC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模型用于评估其预后价值。结果在146例HCC标本中,rs1613815位点AA、AC和CC基因型分别有33例、49例和64例。其中在中晚期HCC患者中,携带AC/CC基因型的患者其癌栓(含肉眼癌栓和镜下癌栓)发生率明显高于携带AA基因型的患者(70.6%vs.3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9);携带AC/CC基因型的患者处于T2-4N0M0期的比例明显高于携带AA基因型的患者(59.8%vs.31.2%),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而在年龄、性别、HbsAg、肿瘤直径和数目及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ion,AFP)水平等分组中,AC/CC基因型和AA基因型所占的比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肿瘤直径≥5 cm的患者中,携带AA基因型的患者术后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明显高于携带AC/CC基因型的患者(P值分别为0.023和0.005)。结论 CSMD1基因rs1613815多态性与肝细胞肝癌患者的癌栓形成和TNM分期较晚密切相关,提示其具有较高的转移潜能和不良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CSMD1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犬肝动脉狭窄
17
作者 韩红 王文平 +4 位作者 林希元 范培丽 施国明 曹嘉颖 魏瑞雪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59-362,共4页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犬肝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健康成年犬6只,外科手术方法制作犬肝动脉狭窄闭塞模型,模型按狭窄程度分为无狭窄、<50%、>50%和完全闭塞。采用Philips-iU22彩超诊断仪:①直接观察肝动脉狭窄口;②通过分...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犬肝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健康成年犬6只,外科手术方法制作犬肝动脉狭窄闭塞模型,模型按狭窄程度分为无狭窄、<50%、>50%和完全闭塞。采用Philips-iU22彩超诊断仪:①直接观察肝动脉狭窄口;②通过分析肝内动脉流速曲线变化间接推断狭窄程度。结果彩超直接观察犬肝总动脉流道,11次显示清晰,13次显示不清晰,狭窄程度分级与建模符合率为43.70%。肝内动脉流速曲线的阻力指数(RI)、收缩期加速度(AC)和收缩期加速时间(AT)能反映肝总动脉处显著狭窄(P<0.05)。当肝内动脉RI<0.58或AC<180.50cm/s2时,诊断肝总动脉处显著狭窄(>50%狭窄)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分别为66.70%和83.30%。结论彩超除可直接显示犬肝总动脉流道、诊断部分肝动脉狭窄外,还能通过分析肝内动脉流速曲线变化诊断肝总动脉显著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肝动脉 缩窄 病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术后肝转移致血清甲胎蛋白(AFP)明显升高1例报道
18
作者 周继 谭长军 +1 位作者 史颖弘 樊嘉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9-110,共2页
血清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对诊断肝细胞肝癌有相对专一性,目前临床上血清AFP≥400μg/L,并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等,即可考虑肝癌诊断。而转移性肝癌一般AFP不升高或者升高不明显。因此,AFP在临床上广... 血清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对诊断肝细胞肝癌有相对专一性,目前临床上血清AFP≥400μg/L,并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等,即可考虑肝癌诊断。而转移性肝癌一般AFP不升高或者升高不明显。因此,AFP在临床上广泛用于肝癌的普查、诊断、判断治疗效果和预测复发,而对胃肠道癌患者术后复查及检测肿瘤学指标时,常常忽略了AFP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甲胎蛋白 胃癌 肝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结转移对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及临床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於雷 代智 +2 位作者 王征 张勇 陈青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94-700,共7页
背景与目的: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是原发性肝癌中第二常见的病理学类型,起病隐匿,预后不佳。ICC常出现淋巴结转移(lymph node metastasis,LNM)。探讨肝十二指肠LNM与ICC患者临床相关因素及预后的关系。... 背景与目的: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是原发性肝癌中第二常见的病理学类型,起病隐匿,预后不佳。ICC常出现淋巴结转移(lymph node metastasis,LNM)。探讨肝十二指肠LNM与ICC患者临床相关因素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共招募322例ICC患者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根治性肝肿瘤切除术,分析肝十二指肠LNM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及预后价值。结果:LNM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阳性、血清CA19-9>89 U/mL、肿瘤数目、肿瘤直径(>5 cm)、微血管侵犯、TNM分期、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显著相关。Kaplan-Meier分析显示,无LNM的ICC患者组的1、3和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80.8%、53.4%和40.3%,显著高于伴有LNM组(47.4%、20.4%和10.2%,P<0.001)。无LNM的ICC患者组的1、3和5年无瘤生存率(recurrence-free survival,RFS)分别为62.6%、43.4%和36.3%,显著高于伴有LNM组(25.6%、16.6%和12.4%,P<0.001)。进一步研究发现,血清CA19-9>89 U/mL(P<0.001)、肿瘤直径>5 cm(P=0.042)、肿瘤数目(P<0.001)、微血管侵犯(P=0.022)、TNM分期(P<0.001)、NLR≥2.49(P=0.016)、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to-monocyte ratio,LMR)<4.45(P=0.048)及LNM(P<0.001)与ICC患者术后无瘤生存时间(time to recurrence,TTR)显著相关;血清CA19-9>89 U/mL(P<0.001)、肿瘤直径>5 cm(P=0.008)、肿瘤数目(P=0.002)、TNM分期(P<0.001)、NLR≥2.49(P<0.001)、LMR<4.45(P=0.002)及LNM(P<0.001)与ICC患者术后OS显著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清CA19-9>89 U/mL、肿瘤数目、LNM是影响ICC患者术后TTR的独立预后因素;血清CA19-9>89 U/mL、肿瘤数目、LMR<4.45、LNM是影响ICC患者术后O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肝十二指肠LNM是ICC患者术后的独立预后因素,准确判断LNM状态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细胞癌 根治性切除术 淋巴结转移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分子靶向治疗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万勇 任宁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387-1394,共8页
目前肝细胞癌(HCC)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化疗和放疗等。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分子靶向治疗迅速崛起。针对HCC发生发展相关的信号通路中某些特定位点设计靶向药物,成为HCC治疗研究的新热点。就近年来HCC的相关信号通路和对... 目前肝细胞癌(HCC)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化疗和放疗等。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分子靶向治疗迅速崛起。针对HCC发生发展相关的信号通路中某些特定位点设计靶向药物,成为HCC治疗研究的新热点。就近年来HCC的相关信号通路和对应的靶向治疗药物进行简要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分子生物学 药物释放系统 信号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