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董玲 洪小南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61-464,共4页
本文主要是对近年来上消化道恶性肿瘤(食管癌、胃癌、胰腺癌和肝癌)化学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别评价了有关新辅助化疗、辅助化疗、进展期肿瘤姑息性化疗的治疗方案、疗效及毒副反应,并初步探讨了将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上消化道肿瘤 化疗 联合化放疗 食管癌 胃癌 胰腺癌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年美国消化内镜学会执行委员会指南:内镜在良性胰腺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涂传涛 王吉耀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1796-1800,共5页
本文为消化内镜在常见临床疾病应用中的系统声明之一,由美国消化内镜学会(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ASGE)执行委员会编制。ASGE在起草这份指南时,在Pub Med中检索自1980年1月到2014年10月发表的医学文献... 本文为消化内镜在常见临床疾病应用中的系统声明之一,由美国消化内镜学会(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ASGE)执行委员会编制。ASGE在起草这份指南时,在Pub Med中检索自1980年1月到2014年10月发表的医学文献,检索词为"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良性胰腺疾病"、"胃肠内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疾病 内窥镜检查 消化系统 美国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自发性脾肾分流治疗后再出血及5年生存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翁成钊 蒋炜 +1 位作者 陈世耀 郑琳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75-1381,共7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自发性脾肾分流(SSRS)患者治疗后再出血及5年生存率的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评估肝硬化患者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8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及厦门分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SSRS患者95例,所有患者均获得5年及... 目的探讨肝硬化自发性脾肾分流(SSRS)患者治疗后再出血及5年生存率的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评估肝硬化患者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8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及厦门分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SSRS患者95例,所有患者均获得5年及以上随访结果。根据随访过程中是否再次发生消化道出血分为再出血组(n=27)和未再出血组(n=68)。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SSRS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Kaplan-Meier法描述生存结局。相关性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再出血组脾肾分流直径[4.60(3.20~5.90)mm vs 3.45(2.10~5.45)mm,Z=1.973,P=0.048]和门静脉压力梯度[(18.57±6.60)mmHg vs(15.06±5.82)mmHg,t=2.280,P=0.026]均显著高于未再出血组,门静脉直径[(14.04±2.90)mm vs(15.45±2.90)mm,t=2.138,P=0.035]显著低于未再出血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脾肾分流直径与门静脉直径呈负相关(r_(s)=-0.211,P=0.040)。治疗后5年内的不良事件包括消化道再出血(27.4%)、门静脉血栓(11.6%)、感染(4.2%)、脑出血(1.1%)和脑梗死(1.1%)。脾肾分流直径(RR=1.173,95%CI:1.001~1.374,P=0.048)和肠系膜上静脉直径(RR=0.844,95%CI:0.746~0.956,P=0.007)是治疗后5年消化道再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胆红素(RR=1.028,95%CI:1.010~1.046,P=0.002)和尿素氮(RR=1.347,95%CI:1.116~1.625,P=0.002)是治疗后5年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脾肾分流直径与肝硬化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对于肝硬化合并SSRS患者,应加强对脾肾分流直径的影像学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脾肾分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与功能性便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1
4
作者 刘海宁 陈玉琢 +1 位作者 吴昊 刘韬韬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64-568,共5页
肠道菌群在多种疾病中具有特征性改变,并参与疾病的发生与进展。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紊乱与功能性便秘存在相关性,且肠道微生态制剂对功能性便秘具有治疗作用。本文从功能性便秘的肠道菌群改变、发生机制、与"脑-肠-菌"轴的关... 肠道菌群在多种疾病中具有特征性改变,并参与疾病的发生与进展。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紊乱与功能性便秘存在相关性,且肠道微生态制剂对功能性便秘具有治疗作用。本文从功能性便秘的肠道菌群改变、发生机制、与"脑-肠-菌"轴的关联及肠道微生态的治疗等方面,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阐述肠道菌群与功能性便秘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便秘 肠道菌群 “脑-肠-菌”轴 微生态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评估肝纤维化程度的可行性及定量参数筛选 被引量:21
5
作者 丁红 李娜 +3 位作者 林希元 范培丽 王文平 王吉耀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5-268,273,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CEUS)定量评估肝纤维化程度的可行性,筛选与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的造影定量参数。方法将79例慢性乙肝患者根据病理分级(Scheuer评分系统)分为轻度纤维化组(S0、S1期,26例)、中度纤...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CEUS)定量评估肝纤维化程度的可行性,筛选与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的造影定量参数。方法将79例慢性乙肝患者根据病理分级(Scheuer评分系统)分为轻度纤维化组(S0、S1期,26例)、中度纤维化组(S2、S3期,24例)和重度纤维化组(S4期和临床肝硬化,29例),分别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并采集1 min的动态影像供脱机分析。于肝动脉、门静脉、肝实质和肝静脉等4个感兴趣区获得相应的时间-强度曲线及灌注时间参数[到达时间(arrival ti me,AT)和达峰时间(ti me to peak,TTP)]、灌注强度参数[峰值强度(peak intensity,PI)、强度增量(increased signal intensity,ISI)和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计算肝动-静脉渡越时间(hepatic artery to hepatic vein transit ti me,HA-HVTT)、门静脉-肝静脉渡越时间(portal vein to hepatic vein transit ti me,PV-HVTT)及肝实质-肝静脉渡越时间(parenchyma to hepatic veintransit ti me,PA-HVTT),比较各参数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肝静脉AT随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缩短(P<0.05),其余部位的灌注时间参数与纤维化程度无相关性。肝内渡越时间HA-HVTT、PV-HVTT和PA-HVTT与纤维化程度均呈负相关(r=-0.510 7,r=-0.764 5,r=-0.403 2;P=0.000),其中PV-HVTT在3组间均有差异(P<0.05)。灌注强度参数中仅门静脉的PI、ISI和肝实质的ISI与纤维化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r=-0.431 0,r=-0.460 8,r=-0.280 3;P=0.013 6)。结论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可获得肝内微循环灌注的多种参数,其中肝内渡越时间与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尤其PV-HVTT可间接评估肝纤维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肝纤维化 定量分析 渡越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肝硬化抗病毒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67
6
作者 黄英男 吴昊 沈锡中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3-238,共6页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是全世界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每年有约3%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展为肝硬化。若无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手段,这些乙肝患者会发展为失代偿期肝硬化或肝细胞癌。对于肝硬化患者,干扰素(interferon,IFN)和核苷类似物[nucleos...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是全世界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每年有约3%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展为肝硬化。若无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手段,这些乙肝患者会发展为失代偿期肝硬化或肝细胞癌。对于肝硬化患者,干扰素(interferon,IFN)和核苷类似物[nucleos(t)ide analogues,NUCs]是重要的抗病毒药物。IFN能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并调节免疫功能,但不良反应较大,仅可用于情况较好的代偿期肝硬化患者;NUCs包括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及替诺福韦酯,能够抑制病毒复制,减少肝硬化患者远期并发症的发生,不良反应小但容易发生病毒耐药。本文对乙肝肝硬化的抗病毒治疗新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IFN) 核苷类似物(NUCs) 乙型肝炎病毒 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91例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李玲 陆申新 +2 位作者 崔春晓 曾晓清 陈世耀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8-293,共6页
目的研究内镜治疗预防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再出血患者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3年间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科行内镜治疗预防食管胃静脉曲张再出血的肝硬化患者,收... 目的研究内镜治疗预防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再出血患者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3年间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科行内镜治疗预防食管胃静脉曲张再出血的肝硬化患者,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PVT形成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患者591名,分为PVT组(n=122,20.64%)和无PVT组(n=469,79.36%)。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间MELD评分、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尿素氮、切脾比例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MELD评分、血尿素氮降低、D-二聚体升高、脾脏切除史是与PVT形成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分别为0.016,0.026,0.014和<0.001)。结论肝硬化患者应定期随访MELD评分、肝功能、D-二聚体水平及腹部超声,对有脾脏切除史的患者需给予更高警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胃静脉曲张 门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小肠肿瘤9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9
8
作者 刘韬韬 王吉耀 沈锡中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5-147,共3页
目的 探讨小肠肿瘤类型、临床特点及其诊断。方法 回顾性病例分析。结果 小肠良性肿瘤中以平滑肌瘤为多 ,占 12 / 17;恶性肿瘤中以腺癌多见 ,占 45 / 76。小肠肿瘤可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腹痛、腹块、发热、黄疸等。上消化道钡餐 (GI)... 目的 探讨小肠肿瘤类型、临床特点及其诊断。方法 回顾性病例分析。结果 小肠良性肿瘤中以平滑肌瘤为多 ,占 12 / 17;恶性肿瘤中以腺癌多见 ,占 45 / 76。小肠肿瘤可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腹痛、腹块、发热、黄疸等。上消化道钡餐 (GI)检查 2 8例 ,2 1例阳性 ;9例行动脉造影 ,手术证实病变部位与造影一致。结论 动脉造影对小肠肿瘤有定性定位诊断价值 ,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肿瘤 动脉造影 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 CT 治疗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脉冲辐射力成像评价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9
9
作者 庄园 丁红 +5 位作者 朱宇莉 陈世耀 吴盛迪 罗剑钧 徐晨 王文平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69-573,共5页
目的探讨声脉冲辐射力成像(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ARFI)技术在无创评估慢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及肝硬化严重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ARFI技术检测159例患者的肝脏弹性参数(Vs),以肝纤维化病理分期为金标准进行分组,其中6... 目的探讨声脉冲辐射力成像(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ARFI)技术在无创评估慢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及肝硬化严重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ARFI技术检测159例患者的肝脏弹性参数(Vs),以肝纤维化病理分期为金标准进行分组,其中69例肝硬化患者根据Child-Pugh评分进一步分为代偿期或失代偿期肝硬化组。比较肝弹性参数与肝纤维化程度和肝静脉压力梯度(hepatic vein pressure gradient,HVPG)的相关性。结果 ARFI所测各组肝Vs分别为:S0期(1.06±0.13)m/s、S1期(1.16±0.07)m/s、S2期(1.30±0.18)m/s、S3期(1.52±0.26)m/s和肝硬化组(1.88±0.41)m/s[代偿组(1.87±0.13)m/s、失代偿组(2.12±0.41)m/s]。除S0与S1期外,其余各组间弹性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RFI诊断不同分期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2(S≥S2)、0.942(S≥S3)、0.914(肝硬化)和0.740(失代偿期肝硬化);对应的肝Vs最优值分别为1.26、1.37、1.50和1.84 m/s,相应的敏感度分别为85.2%、88.9%、80.0%和72.0%,特异度分别为99.7%、86.2%、87.8%和70.5%。对肝失代偿期患者,肝Vs与HVPG相关系数为0.748,以2.03 m/s为截点值判断临床严重门脉高压(HVPG≥16 mmHg)的曲线下面积为0.964,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3%和99.3%。结论 ARFI技术不仅可间接评估慢性肝病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并可进一步评估肝硬化严重程度,为临床提供重要的治疗和预后指导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肝硬化 声脉冲辐射力成像 门脉高压 肝静脉压力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大鼠小肠微绒毛形态和超微结构的改变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关系 被引量:14
10
作者 任卫英 张顺财 +1 位作者 涂传涛 周康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5-127,共3页
目的观察肝硬化大鼠小肠黏膜形态及超微结构的改变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关系。方法CCl4诱导的肝硬化大鼠分为2组:肝硬化伴内毒素血症组(n=22)和肝硬化不伴内毒素血症组(n=18),另取20只健康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观察小肠黏膜在光镜和... 目的观察肝硬化大鼠小肠黏膜形态及超微结构的改变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关系。方法CCl4诱导的肝硬化大鼠分为2组:肝硬化伴内毒素血症组(n=22)和肝硬化不伴内毒素血症组(n=18),另取20只健康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观察小肠黏膜在光镜和电镜下的形态。结果光镜下观察到肝硬化伴内毒素血症的大鼠小肠绒毛明显缩短,炎症细胞浸润明显;电镜下观察到肝硬化伴内毒素血症的大鼠小肠壁超微结构明显受损,紧密连接缺失,细胞间隙扩大,肝硬化不伴内毒素血症大鼠的小肠绒毛形态以及超微结构与正常大鼠相比没有明显改变。结论肝硬化大鼠小肠黏膜损伤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小肠黏膜形态 紧密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75例急性药物性肝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李蕾 蒋炜 +1 位作者 王吉耀 朱新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分析引起急性药物性肝病的常见药物类型、临床及病理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从2000年1月~2005年12月根据Maria诊断标准诊断为急性药物性肝病的275例入院病例及其中41例肝活检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 目的分析引起急性药物性肝病的常见药物类型、临床及病理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从2000年1月~2005年12月根据Maria诊断标准诊断为急性药物性肝病的275例入院病例及其中41例肝活检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急性肝损伤中,药物性肝病所占构成比逐年增加。肝损药物以中草药(占23.3%,64/275例)、抗肿瘤药(15.3%,42/275)、激素类药(13.8%,38/275)、心血管药(10.2%,28/275)、解热镇痛药(8.7%,24/275)为主。主要表现为恶心、纳差(54.8%),乏力(50.2%),黄疸(35.6%),且有27.9%的患者无症状。急性药物性肝病临床类型主要为肝细胞型(48%,132/275例)。多数患者预后良好,治疗后总有效率94.2%。结论临床应重视药物性肝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病 中草药 肝脏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聚天冬氨酸-5氟尿嘧啶纳米的小鼠体内药动学 被引量:8
12
作者 吴莉莉 郑永丽 +2 位作者 沈锡中 府寿宽 董玲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57-760,共4页
目的 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原药及其壳聚糖(chitosan,CS)-聚天冬氨酸(polyaspartic acid,Pasp)纳米粒子小鼠灌胃后血药浓度曲线及其药代动力学初步研究。方法同性健康昆明小鼠分为3组,分别予5-FU原药及其2种CS-Pas... 目的 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原药及其壳聚糖(chitosan,CS)-聚天冬氨酸(polyaspartic acid,Pasp)纳米粒子小鼠灌胃后血药浓度曲线及其药代动力学初步研究。方法同性健康昆明小鼠分为3组,分别予5-FU原药及其2种CS-Pasp纳米粒子灌胃,灌胃后15min,1、2、4、6、8、12、16、24和48h10个时间点颈动脉取血,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其血药浓度,代入3P97程序计算各样品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并作比较。结果 5-FU原药组的药物峰浓度出现在灌胃后15min之内,此后血药浓度迅速降低。CS-Pasp-5FU纳米粒子1组的药物峰浓度出现在灌胃后6h左右,并在较长一段时间内(2~16h)维持较高的浓度。CS-Pasp-5FU纳米粒子2组的血药浓度曲线呈双峰形,药物峰浓度分别出现在灌胃后2h和16h左右,24h后下降。两种CS-Pasp-5FU纳米粒子的血药峰浓度(Cmax)降低,半衰期(f1/2)延长,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明显增加。结论 CS-Pasp-5FU纳米粒子有缓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氟尿嘧啶 壳聚糖 聚天冬氨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时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的正常肝脏弹性模量值探讨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悦 庄园 +4 位作者 丁红 孙惠川 徐晨 徐亚丹 王文平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20,46,共7页
目的基于对实时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two-dimensional shear wave elastography,2D-SWE)技术可重复性的研究,以病理学作为金标准,建立正常肝组织的2D-SWE弹性模量值范围。方法选取42例健康体检者,由高低年资两位医师分别对其行2D-SWE肝... 目的基于对实时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two-dimensional shear wave elastography,2D-SWE)技术可重复性的研究,以病理学作为金标准,建立正常肝组织的2D-SWE弹性模量值范围。方法选取42例健康体检者,由高低年资两位医师分别对其行2D-SWE肝组织弹性硬度检测,通过分析组内及组间差异探讨2D-SWE技术的方法学效能。设定严格入组条件,选取手术病理证实为无纤维化的128例患者,探讨基于2D-SWE技术的正常肝脏弹性模量值范围。结果 2D-SWE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高低年资医师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984及0.978,且不同操作者对同一组受检者的弹性模量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1)。基于2D-SWE的正常肝脏弹性模量值参考范围为4.33~7.40 k Pa。男性弹性模量测值稍高于女性(P=0.013),不同年龄组及轻度炎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775,P=0.138)。结论 2D-SWE技术检测肝组织弹性硬度稳定性佳,推荐正常肝脏弹性模量值范围为4.33~7.40 k Pa,是肝纤维化诊断体系的可靠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弹性成像 肝脏 纤维化 正常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酸受体在肿瘤靶向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4
作者 黄英男 吴昊 沈锡中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4-79,共6页
叶酸受体(folate receptor,FR)是一种糖基磷脂酰肌醇(glycosylphosphatidylinositol,GPI)偶联蛋白。除个别组织外,叶酸受体在正常组织上表达水平很低,而在许多肿瘤细胞表面过表达。叶酸受体与叶酸及其衍生物有高度的亲和性,基于这种特性... 叶酸受体(folate receptor,FR)是一种糖基磷脂酰肌醇(glycosylphosphatidylinositol,GPI)偶联蛋白。除个别组织外,叶酸受体在正常组织上表达水平很低,而在许多肿瘤细胞表面过表达。叶酸受体与叶酸及其衍生物有高度的亲和性,基于这种特性,可将显像剂、治疗药物等与叶酸偶联,靶向给予肿瘤细胞,从而应用于肿瘤的影像诊断如核医学显像、核磁共振显像、荧光显像和肿瘤治疗如化疗、同位素治疗、免疫治疗、反义核苷酸治疗及基因治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受体 肿瘤 三维显像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合酶-2在CCl_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涂传涛 郭津生 +1 位作者 方国汀 王吉耀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87-591,共5页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在四氯化碳(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50%CCl4经腹腔注射,每周2次共8周诱导雄性S-D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3组:正常对照组给橄榄油腹腔注射;罗非昔布组在C...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在四氯化碳(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50%CCl4经腹腔注射,每周2次共8周诱导雄性S-D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3组:正常对照组给橄榄油腹腔注射;罗非昔布组在CCl4诱导肝纤维化模型的同时给予选择性COX-2抑制剂罗非昔布(按10 mg.d-1.kg-1体重溶于10 mL生理盐水中灌胃);模型对照组在CCl4诱导肝纤维化模型的同时给予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第8周末处死大鼠,病理组织学观察肝纤维化严重程度并评分,并通过Masson三色染色法将胶原染成蓝色,用图像分析仪自动分析胶原面积。用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COX-2表达和Ⅳ型胶原。计数肝窦内α-SMA阳性的细胞数来观察肝星状细胞的活化。结果与肝纤维化模型组相比,罗非昔布干预组肝组织纤维化严重程度明显减轻(平均积分分别为:4.00±0.00vs2.89±0.60,P<0.05)、胶原面积也减少(分别为:30.7±8.9vs23.5±6.5,P<0.05)、肝窦内平均α-SMA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分别为:12.5±1.3vs7.4±1.4,P<0.01);Western blot分析提示:与肝纤维化模型组相比,罗非昔布能降低Ⅳ型胶原表达、对COX-2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COX-2在肝纤维化的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罗非昔布具有减轻或阻止肝纤维生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生成 肝纤维化 环氧合酶-2 肝星状细胞 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 Ⅳ型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西他赛对人肝癌放疗增敏及其作用机制探讨 被引量:6
16
作者 耿长新 曾昭冲 王吉耀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5-258,共4页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多西他赛(Docetaxel)在体外对人肝癌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用0.125、0.25、0.5 nmol/L多西他赛作用人SMMC-7721肝癌细胞株24 h和0.125、0.25 nmol/L多西他赛作用 48h后分别给予0.2、4、6、8、10 Gy剂量照...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多西他赛(Docetaxel)在体外对人肝癌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用0.125、0.25、0.5 nmol/L多西他赛作用人SMMC-7721肝癌细胞株24 h和0.125、0.25 nmol/L多西他赛作用 48h后分别给予0.2、4、6、8、10 Gy剂量照射,单纯照射组未给予多西他赛处理而接受同等剂量照射,用集落形成实验分析放射增敏效应。另外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上述不同浓度多西他赛分别作用不同时间SMMC-7721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用比色法测定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的变化。结果 用0.125、0.25、0.5nmol/L 多西他赛作用24h和0.125、0.25nmo1/L多西他赛作用48 h均能观察到各自的放射增敏作用,其放射增敏比(SER_(Dq))分别为1.12、1.19、1.43和1.37、1.48。同时观察到上述剂量多西他赛作用不同时间导致SMMC-7721细胞内ROS产生增多和GSH降低。结论 上述剂量多西他赛在体外对SMMC-7721肝癌细胞具有放射增敏作用,其增敏机制与用药后细胞内ROS产生增多和GSH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他赛 放射增敏作用 ROS GSH 剂量 观察 SMMC-7721细胞 活性氧 谷胱甘肽 照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性肝病的治疗 被引量:20
17
作者 王吉耀 郭津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27-329,共3页
关键词 药物性肝病 治疗 抗痨药物 抗菌素 化疗药物 肝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壳聚糖-聚天冬氨酸-5-FU纳米粒子在小鼠肝脏中的浓度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丹瑛 朱新宇 +3 位作者 董玲 王吉耀 沈锡中 郑永丽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23-426,共4页
目的建立测定小鼠肝脏药物浓度的HPLC法,比较凝胶化法制备的壳聚糖-聚天冬氨酸-5-氟尿嘧啶(CTS-Pasp-5-FU)纳米粒与5-氟尿嘧啶原药在小鼠肝脏中药物浓度。方法雄性健康昆明小鼠(KW)分为2组,分别灌胃给予5-FU原药及其CTS-Pasp纳米粒,灌胃... 目的建立测定小鼠肝脏药物浓度的HPLC法,比较凝胶化法制备的壳聚糖-聚天冬氨酸-5-氟尿嘧啶(CTS-Pasp-5-FU)纳米粒与5-氟尿嘧啶原药在小鼠肝脏中药物浓度。方法雄性健康昆明小鼠(KW)分为2组,分别灌胃给予5-FU原药及其CTS-Pasp纳米粒,灌胃后0.25、1、2、4、6、8、12、16、24和48h10个时间点取小鼠肝脏,匀浆液用乙酸乙脂提取,氮气挥干,残渣用甲醇溶解后进样,HPLC法测定2组给药组肝脏内药物浓度。结果5-FU原药组在肝脏中的药物峰浓度出现在灌胃后2h左右。此后肝脏药物浓度逐渐降低,CTS-Pasp-5FU纳米粒组经小鼠灌胃后,肝脏药物浓度呈现出三峰型,在0.25h即达到一个药物峰浓度,此后峰浓度分别出现在4h和16h左右,16h时候达到最高峰,此后逐渐下降,CS-Pasp-5FU纳米粒的肝脏中药物峰浓度(Cmax)降低,肝脏中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明显增加。结论CS-Pasp-5FU纳米粒能延缓5-FU在肝脏内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氟尿嘧啶 壳聚糖 聚天冬氨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肝脏药物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酸对实验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荣洲 应卫星 朱畴文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8期923-926,共4页
目的:探讨大黄酸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140~160g24只正常喂养1周后,分成3组,每组8只。对照组以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以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普通饲料+10%猪油+2%胆固醇);治疗组... 目的:探讨大黄酸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140~160g24只正常喂养1周后,分成3组,每组8只。对照组以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以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普通饲料+10%猪油+2%胆固醇);治疗组,以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12周后给予大黄酸。于试验第20周处死所有动物。所有动物测体重、肝湿重,计算肝指数;测空腹血糖、转氨酶及血脂水平,放免法测空腹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酶法测定丙二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HE染色肝病理组织切片。结果:第20周模型组大鼠有胰岛素抵抗及脂质代谢紊乱;血清ALT、AST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肝组织出现重度脂肪变性,均出现小叶内炎症细胞浸润和散在的灶性坏死;治疗组大鼠的生化指标和脂肪变性及炎症程度较模型组均明显减轻。结论:长期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建立的大鼠NASH模型存在胰岛素抵抗,脂质代谢紊乱;大黄酸对大鼠NASH有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大黄酸 胰岛素抵抗 脂质代谢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肠间质瘤(SIST)83例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翁书强 唐文清 +1 位作者 崔璨 沈锡中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29-732,751,共5页
目的探讨小肠间质瘤(small 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SIST)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83例SIS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SIST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最常见的表现:消化道出血55例(6... 目的探讨小肠间质瘤(small 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SIST)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83例SIS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SIST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最常见的表现:消化道出血55例(66.3%),贫血32例(38.6%),腹痛腹胀26例(31.3%)。SIST好发部位最常见依次为空肠、十二指肠、回肠,分别为40例(48.2%)、29例(34.9%)、13例(15.7%),另有空回肠交界1例(1.2%)。螺旋CT对SIST诊断率为100%(77/77),诊断符合率为72.7%(56/77),在各项检查中最为准确。83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结果显示:极低度危险性16例(19.3%)、低度危险性24例(28.9%)、中度危险性17例(20.5%)、高度危险性26例(31.3%)。术后免疫组织化学CD117阳性率为95.2%(79/83),CD34阳性率为75.9%(63/83)。术后5例病灶完整切除并且病理极低度危险性患者未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3年未见复发;其余78例患者均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3年随访期内,短期服药组(≤2年)复发率为77.3%(34/44),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65.9%(29/44)、31.8%(14/44);长期服药组(>2年)的复发率为41.2%(14/34),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34/34)、82.4%(28/34),两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ST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早期较难诊断,螺旋CT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当前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术后长期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可取得较好的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间质瘤(SIST)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