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生化指标与肝组织病理学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31
1
作者 石虹 王吉耀 +1 位作者 刘天舒 汪涛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6-249,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乙肝患者血清生化指标与肝组织病理学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方法测定42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透明质酸、层黏连蛋白、Ⅳ型胶原、Ⅲ型前胶原、甲胎蛋白、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血清白蛋白、球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 目的研究慢性乙肝患者血清生化指标与肝组织病理学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方法测定42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透明质酸、层黏连蛋白、Ⅳ型胶原、Ⅲ型前胶原、甲胎蛋白、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血清白蛋白、球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凝血酶原时间、前白蛋白、HBVDNA,同时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进行组织病理学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分析血清生化指标与肝组织病理改变的相关性。结果甲胎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与病理学炎症分级有关;透明质酸、Ⅳ型胶原、甲胎蛋白、凝血酶原时间与病理学纤维化分期有关。结论甲胎蛋白、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前白蛋白、透明质酸和Ⅳ型胶原综合测定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肝脏的炎症和纤维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肝 炎症 纤维化 病理学 血清学诊断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素E_1对稀盐酸吸入性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白浪 刘建军 +2 位作者 贺伯明 薛张纲 蒋豪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目的 研究前列腺素E1(PGE1)能否阻止酸吸入后急性肺损伤 (ALI)的发展。方法  2 0只新西兰兔在稀HCl滴入后随机分成两组 :(1)损伤组在酸滴入后维持机械通气 ,未做其他治疗 ;(2 )治疗组在酸滴入后即刻缓慢静注PGE1并维持。在基础状态及... 目的 研究前列腺素E1(PGE1)能否阻止酸吸入后急性肺损伤 (ALI)的发展。方法  2 0只新西兰兔在稀HCl滴入后随机分成两组 :(1)损伤组在酸滴入后维持机械通气 ,未做其他治疗 ;(2 )治疗组在酸滴入后即刻缓慢静注PGE1并维持。在基础状态及酸滴入后记录血气 ,动物处死后测定右肺的湿干比 (W /D)值及测定右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总蛋白 (TP)及TNF α ,IL 1β和IL 8的水平 ,并作肺组织形态学观察。 结果 治疗组在酸滴入后 paO2 显著高于损伤组 ;右肺W /D、TP及TNF α、IL 1β和IL 8的水平显著低于损伤组。损伤组右肺呈弥漫性炎性损伤 ,而治疗组则呈局灶性 ,且其病理损伤程度较损伤组明显减轻。结论 ①酸吸入后即刻应用PGE1可减轻ALI的范围和严重程度 ;②PGE1可通过调节肺内炎性细胞释放TNF α、IL 1β和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酸吸入 前列腺素E1 细胞因子 稀盐酸 ARDS AL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罗恩病临床特征与处理对策评价 被引量:9
3
作者 陈凤媛 刘红春 +2 位作者 练晶晶 陈世耀 王吉耀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79-484,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随访其预后,评价目前的处理对策。方法按照2007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收集2002年~2007年在复... 目的通过分析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随访其预后,评价目前的处理对策。方法按照2007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收集2002年~2007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住院的CD住院病例,随访治疗情况和预后。结果共纳入66例CD患者,男女比例2.47∶1,年龄12岁~76岁,平均(32±17)岁。临床表现中胃肠道症状以腹痛的最多(80.3%),其次为腹泻(54.6%)和瘘管形成(31.8%),全身表现以发热(80.3%)和营养障碍多见。60.6%患者发生并发症,34.8%患者发生一种以上并发症。7.6%患者有肠外表现。86.4%为活动期患者,以回结肠受累为主(57.6%)。与静止期患者相比,活动期患者有明显腹痛(P=0.011)、便血(P=0.008)、发热(P=0.001)、贫血(P=0.020)、体重过低(P=0.010)和CRP增高(P=0.033)等表现。诱导缓解治疗药物主要为单纯氨基水杨酸制剂(33.3%),氨基水杨酸制剂联合糖皮质激素(36.4%),或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7.6%)。经内科治疗6.8%患者临床缓解,62.7%有效,28.8%无效,1.7%死亡,55.9%复发。21.2%行手术治疗。42.4%患者既往有手术病史,9.1%多次手术治疗。结论CD活动期患者并发症多,肠外表现少,异型增生率低,癌变率低,手术率较高,复发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hn's病 病例分析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区分临床实践指南与专家共识 被引量:79
4
作者 陈耀龙 罗旭飞 +3 位作者 王吉耀 刘晓清 商洪才 杨克虎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4期403-408,共6页
临床实践指南与专家共识作为医学实践中最重要的指导性文件,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目前,国内部分专家对指南和共识的认识和理解存在一定偏差。本文分析和比较了临床实践指南与专家共识的定义、现状和发展,以及二者之间的区... 临床实践指南与专家共识作为医学实践中最重要的指导性文件,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目前,国内部分专家对指南和共识的认识和理解存在一定偏差。本文分析和比较了临床实践指南与专家共识的定义、现状和发展,以及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结合实例介绍了良好实践主张及其形成条件;最后,就如何提高临床实践指南和专家共识质量提出5条建议,供国内指南和共识的制订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实践指南 专家共识 循证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与肝穿刺病理的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任卫英 张顺财 +1 位作者 胡德昌 刘厚钰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43-346,共4页
目的 探讨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与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 2 43例慢性肝病患者肝穿刺标本 ,同时检测血清学纤维化指标 (PⅢP、CⅣ和HA)水平。结果  2 31例慢性肝炎的病理标本的炎症活动度分级 (Grade)与纤维化程度分期 (Sta... 目的 探讨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与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 2 43例慢性肝病患者肝穿刺标本 ,同时检测血清学纤维化指标 (PⅢP、CⅣ和HA)水平。结果  2 31例慢性肝炎的病理标本的炎症活动度分级 (Grade)与纤维化程度分期 (Stage)基本相对应 ;血清PⅢP、CⅣ和HA水平随着肝内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递增 ,且与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 ,将三者综合考虑 ,则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88.7%和 71.4%。血清PⅢP、CⅣ和HA水平与病理分级也表现为正相关。 3项指标在 12例肝硬化患者中均高于S4 组 ,但仅HA一项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结论 血清PⅢP、CⅣ和HA水平均是反映肝脏纤维化程度的良好指标 ,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三者联合检测更能准确地判断肝纤维化。炎症与纤维化及血清学指标密切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炎 肝纤维化 血清学指标 肝脏病理 肝穿刺 EC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沙必利对肝硬化大鼠肠道细菌过度生长和肠道细菌转位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任卫英 张顺财 +2 位作者 方国汀 周康 王吉耀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09-511,共3页
目的 观察肝硬化大鼠肠道细菌过度生长和肠道细菌转位情况及西沙必利对其影响。方法 以皮下注射5 0 %CCl4橄榄油溶液诱导大鼠肝硬化后随机分为西沙必利治疗组 (A组 )和对照组 (B组 )各 10只 ,A组予西沙必利混悬液灌胃 ,每日 2mg/kg,... 目的 观察肝硬化大鼠肠道细菌过度生长和肠道细菌转位情况及西沙必利对其影响。方法 以皮下注射5 0 %CCl4橄榄油溶液诱导大鼠肝硬化后随机分为西沙必利治疗组 (A组 )和对照组 (B组 )各 10只 ,A组予西沙必利混悬液灌胃 ,每日 2mg/kg,早晚各 1次 ,共 10d,B组灌以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 ,另外取 5只同期正常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 (C组 )。治疗结束后在无菌条件下获取肠系膜淋巴结、肝脏、脾脏、空肠及盲肠内容物作细菌培养。结果 B组空肠内细菌数高于C组 [分别为 (2 .4 3± 1.0 1)× 10 6CFU/ml和 (0 .87± 0 .18)× 10 6CFU/ml,P <0 .0 1],A组明显减少 [1.0 3±0 .5 1CFU/ml,P <0 .0 1]。A、B两组肝硬化大鼠肠道细菌过度生长发生率分别为 2 0 %和 80 % ,细菌转位发生率分别为10 %和 6 0 % (P <0 .0 5 )。转位的细菌除 1只大鼠是肠球菌外 ,其余均为大肠杆菌。结论 西沙必利能够减少肝硬化大鼠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和肠道细菌转位发生的机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肠道细菌过度生长 肠道细菌转位 西沙必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SF及胸腺肽α_1增加THP-1细胞对内毒素刺激的反应 被引量:2
7
作者 张顺财 赵媛 +1 位作者 曹中伟 周康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9-182,共4页
目的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及胸腺肽α1刺激后,人单核细胞株(THP-1)对内毒素刺激的反应及对Toll样受体4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采用人THP-1细胞,以10、100及1 000ng/mL的G-CSF及胸腺肽α1分别刺激4h或24h。继而以10ng/mL内毒... 目的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及胸腺肽α1刺激后,人单核细胞株(THP-1)对内毒素刺激的反应及对Toll样受体4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采用人THP-1细胞,以10、100及1 000ng/mL的G-CSF及胸腺肽α1分别刺激4h或24h。继而以10ng/mL内毒素刺激45min。以RT-PCR法扩增Toll样受体4(TLR4)mRNA。ELISA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表示细胞对内毒素的反应。结果细胞经G-CSF及胸腺肽α1刺激后TLR4表达增加,细胞分泌TNF-α上升。随着G-CSF及胸腺肽α1刺激浓度的增加,TNF-α表达随之增加;刺激24h与4h比较,TNF-α表达也有增加。结论G-CSF及胸腺肽α1可刺激THP-1细胞TLR4mRNA表达,增加细胞对内毒素的反应,增加程度与G-CSF及胸腺肽α1刺激浓度及刺激时间呈正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 TOLL样受体4 胸腺肽Α 肿瘤坏死因子-α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THP-1细胞Toll样受体4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赵媛 张顺财 +1 位作者 曹中伟 周康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51-353,共3页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不同时间下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刺激后 ,THP 1细胞表达Toll样受体 4mRNA以及细胞因子TNF α的变化。方法 实验采用人THP 1细胞 ,以 5 0、5 0 0及 10 0 0ng/mL的G CSF分别刺激 4和 2 4h ,继而以 10ng/mL内毒...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不同时间下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刺激后 ,THP 1细胞表达Toll样受体 4mRNA以及细胞因子TNF α的变化。方法 实验采用人THP 1细胞 ,以 5 0、5 0 0及 10 0 0ng/mL的G CSF分别刺激 4和 2 4h ,继而以 10ng/mL内毒素刺激 4 5min。以RT PCR法分析Toll样受体 4 (TLR4 )mRNA水平 ,ELISA法测定细胞因子TNF α。结果 细胞经G CSF刺激后TLR4基因表达增加 ,细胞分泌TNF α上升 ,且随着G CSF刺激浓度的增加 ,TNF α分泌随之增加。刺激 2 4与 4h比较 ,TNF α分泌也有增加。结论 G CSF可刺激THP 1细胞TLR4mRNA表达及TNF α分泌 ,且其增加程度与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THP-1细胞 TOLL样受体4 MRNA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克雷伯杆菌性肝脓肿不同介入治疗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婧 符颖 +4 位作者 王吉耀 涂传涛 李蕾 沈锡中 蒋炜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428-431,共4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介入治疗措施对肺炎克雷伯杆菌性肝脓肿(KLA)疗效的影响以探寻相宜临床治疗流程。方法对2001年3月至2009年1月间收住入中山医院的106例KL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治疗措施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单纯穿刺组、... 目的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介入治疗措施对肺炎克雷伯杆菌性肝脓肿(KLA)疗效的影响以探寻相宜临床治疗流程。方法对2001年3月至2009年1月间收住入中山医院的106例KL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治疗措施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单纯穿刺组、穿刺+药物冲洗组、穿刺+单纯置管引流组及穿刺+药物冲洗+置管引流组,各组均静脉应用抗生素静脉治疗。结果与单独穿刺组相比,穿刺后行药物冲洗对KLA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单纯置管组在缩小脓肿直径方面明显优于单纯穿刺组及穿刺+药物冲洗组,(34.38±3.25)mm vs(22.67±2.37)mm vs(24.45±3.17)mm,(P<0.05);而在以甲硝唑为基础的二联抗生素应用方面,联用氟喹诺酮类或三代头孢菌素对KLA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引导下经皮肝脓肿穿刺并留置导管体外引流,同时积极静脉应用抗生素是比较合理的KLA治疗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脓肿 克雷伯菌 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吸虫卵及环丙沙星对小鼠TNBS肠炎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媛 张顺财 +2 位作者 江捷 邹峻 刘红春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92-696,共5页
目的研究腹腔注射血吸虫卵及口服环丙沙星对TNBS肠炎小鼠肠道炎症及Toll样受体4(Toll-likereceptor 4,TLR4)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TNBS肠炎组(20只)、血吸虫卵组(10只)及环丙沙星组(10只)。血吸虫卵组... 目的研究腹腔注射血吸虫卵及口服环丙沙星对TNBS肠炎小鼠肠道炎症及Toll样受体4(Toll-likereceptor 4,TLR4)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TNBS肠炎组(20只)、血吸虫卵组(10只)及环丙沙星组(10只)。血吸虫卵组于造模前第3、14天腹腔注射冰冻灭活血吸虫卵104个,环丙沙星组于制作肠炎模型前予小鼠口服环丙沙星50 mg.kg-1.d-1共2周。分别评价小鼠一般情况、死亡率、肠壁炎症程度、肠壁TLR4蛋白表达、肠壁tlr4 mRNA表达及血清TNF-α水平。结果血吸虫卵组小鼠死亡率较TNBS肠炎组明显降低(20%vs70%,P<0.05),肠壁炎症明显改善(Ameho criteria评分1.43±0.52vs4.21±0.61,P<0.01),肠壁TLR4表达下调(0.33±0.03vs0.76±0.05,P<0.01);血清TNF-α表达下调,但尚无统计学显著意义(29.62±9.71vs40.50±12.48,P>0.05)。环丙沙星组小鼠死亡率较TNBS肠炎组亦明显降低(20%vs70%,P<0.05),肠壁炎症改善(Ameho criteria评分1.54±0.71vs4.21±0.61,P<0.05),肠壁TLR4表达下调(0.40±0.03vs0.76±0.05,P<0.01),血清TNF-α表达下调,但尚无统计学显著意义(27.85±16.17vs40.50±12.48,P>0.05)。结论血吸虫卵及环丙沙星可有效预防TNBS诱导的小鼠肠炎,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Th1/Th2平衡及下调TLR4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血吸虫卵 环丙沙星 TNBS肠炎 TOLL样受体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腹腔镜在腹腔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剑 倪燕君 陈世耀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8期604-606,共3页
背景与目的:常规血液生化、腹水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诊断腹腔肿瘤的敏感性低,剖腹探查术又不适用于终末期患者。超细腹腔镜是近年来发展的诊断腹腔疾病的新技术。本研究评价超细腹腔镜在腹腔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 背景与目的:常规血液生化、腹水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诊断腹腔肿瘤的敏感性低,剖腹探查术又不适用于终末期患者。超细腹腔镜是近年来发展的诊断腹腔疾病的新技术。本研究评价超细腹腔镜在腹腔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2008年6月间20例经病理活检证实的腹腔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和手术资料,其中经超细腹腔镜诊断10例,经剖腹探查术诊断10例,比较两组的手术费用、麻醉费用、围手术期护理监护和治疗费用、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等结果。结果:在腹腔恶性肿瘤的诊断上,超细腹腔镜探查术和剖腹探查术相比较,手术费用和麻醉费用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围手术期药品费用和围手术期护理监护费用的差异也有显著性(P值分别<0.05和<0.01)。同时,超细腹腔镜诊断术的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都显著少于剖腹探查组(P值均<0.01)。在手术前住院天数和手术并发症上,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超细腹腔镜诊断腹腔肿瘤是微创、经济、安全、可推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腹腔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对表达乙肝病毒的HepG2.2.15细胞的协同致凋亡作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石虹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76-579,共4页
目的研究干扰素-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表达乙肝病毒的HepG2.2.15细胞的协同致凋亡作用及其意义。方法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MTT方法定量测定细胞成活力,用琼脂糖凝胶电泳阶梯状条带分析有无凋亡。结果1 000U/mL IFN... 目的研究干扰素-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表达乙肝病毒的HepG2.2.15细胞的协同致凋亡作用及其意义。方法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MTT方法定量测定细胞成活力,用琼脂糖凝胶电泳阶梯状条带分析有无凋亡。结果1 000U/mL IFN-γ单独或与5ng/mL TNF-α联合能诱导表达乙肝病毒的HepG2.2.15细胞凋亡。用拉米夫定抑制乙肝病毒能降低IFN-γ和TNF-α对HepG2.2.15细胞的致凋亡作用。结论IFN-γ和TNF-α对表达乙肝病毒的HepG2.2.15细胞有协同致凋亡作用。拉米夫定能降低IFN-γ和TNF-α对HepG2.2.15细胞的致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干扰素-Γ 肿瘤坏死因子-Α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环丙沙星对三硝基苯磺酸诱导小鼠肠炎的影响
13
作者 周俊 薛如意 +2 位作者 江捷 周康 张顺财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78-382,共5页
目的评价口服环丙沙星在小鼠三硝基苯磺酸(TNBS)肠炎模型中的作用,探讨Toll样受体4 (TLR4)在肠炎发生中的作用。方法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10只);TNBS肠炎组(2t)只);环丙沙星干预组(10只)。评价下列指标:小鼠一般情况,肠... 目的评价口服环丙沙星在小鼠三硝基苯磺酸(TNBS)肠炎模型中的作用,探讨Toll样受体4 (TLR4)在肠炎发生中的作用。方法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10只);TNBS肠炎组(2t)只);环丙沙星干预组(10只)。评价下列指标:小鼠一般情况,肠黏膜病理学改变,远段结肠内容物细菌培养,结肠黏膜TLR4表达(免疫组化和RT-PCR法)和血清TNF-α(ELISA法)水平。结果环丙沙星干预组小鼠死亡率、肠道炎症(Ameho criteria结肠组织学评分)明显减轻,低于了NBS肠炎组(70%vs 20%,4.21±0.61 vs 1.54±0.71,P<0.01)。菌落计数(×109 CFU/mL)环丙沙星组低于正常组及TNBS肠炎组(1.36±0.23 vs 1.83±0.28 vs 2.54±0.42,P<0.01)。结肠TLR4表达情况(tlr4/β-actin光密度比值):TNBS肠炎组>环丙沙星干预组>正常对照组(0.76±0.05 vs 0.40±0.03 vs 0.24±0.02,P<0.01)。小鼠血清TNF-α水平(pg/mL):TNBS组>对照组(40.50±12.48 vs 20.41±2.11,P<0.01),环丙沙星干预组<TNBS组(27.85±16.71 vs 40.50±12.48,P>0.05)。结论环丙沙星可以减轻小鼠TNBS肠炎,机制可能与其减少肠道细菌、下调结肠TLR4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三硝基苯磺酸 TLR4受体 环丙沙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Smad2的表达
14
作者 顾文君 沈锡中 +1 位作者 朱腾方 胡锡琪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11-414,F003,共5页
目的研究Smad2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为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机制提供进一步的实验依据。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活检组织中Smad2的表达及其变化规律。结果Smad2阳性着色定位于细胞质,肝血窦窦壁细胞、星... 目的研究Smad2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为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机制提供进一步的实验依据。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活检组织中Smad2的表达及其变化规律。结果Smad2阳性着色定位于细胞质,肝血窦窦壁细胞、星状细胞、变性肝细胞均可见Smad2蛋白表达。随着肝损伤、肝脏病理改变的进展,Smad2的表达逐渐增强。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升高的Smad2主要由非实质细胞产生。Smad2的表达与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炎 肝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_(1) SMAD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卵对TNBS诱导小鼠结肠炎肠黏膜表达NOD2/CARD15的影响
15
作者 夏晨梅 张顺财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2-166,共5页
目的研究日本血吸虫卵对2,4,6-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benzesulfonic acid,2,4,6-TNBS)诱导小鼠结肠炎肠黏膜表达NOD2/CARD15的影响。方法实验小鼠(n=50)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n=10)、TNBS+生理盐水组(n=20)和TNBS+日本血吸虫卵... 目的研究日本血吸虫卵对2,4,6-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benzesulfonic acid,2,4,6-TNBS)诱导小鼠结肠炎肠黏膜表达NOD2/CARD15的影响。方法实验小鼠(n=50)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n=10)、TNBS+生理盐水组(n=20)和TNBS+日本血吸虫卵组(n=20),后两组用TNBS溶液灌肠(100mg/kg)建立结肠炎模型,TNBS+日本血吸虫卵组在造模前第14天和第3天分别给予腹腔注射冰冻灭活血吸虫卵10000个(1mL冰生理盐水混悬液),TNBS+生理盐水组同时给予相同体积的冰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建模后第7天处死存活小鼠,用荧光定量RT-PCR(Real time PCR)法测定结肠组织的NOD2的mRNA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测定结肠组织NOD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TNBS+日本血吸虫卵组死亡率明显下降,结肠肉眼及组织病理炎症程度明显减轻;荧光定量RT-PCR分析显示,TNBS+生理盐水组较正常组结肠黏膜NOD2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TNBS+日本血吸虫卵组较TNBS+生理盐水组NOD2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Western blot分析显示,TNBS+生理盐水组NOD2的蛋白表达量较正常组增加了近3倍(P<0.01),TNBS+日本血吸虫卵组较TNSB+生理盐水组下降52.8%(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结肠炎时,黏膜NOD2/CARD15表达明显升高,日本血吸虫卵抗原可能通过下调NOD2/CARD15表达改善结肠炎症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 6-三硝基苯磺酸 血吸虫卵 NOD2/CARD15 炎症性肠病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肝动脉门静脉瘘(HAPFs)合并腹水1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胡婷婷 张丹瑛 +2 位作者 董玲 沈锡中 王吉耀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29-630,共2页
肝动脉门静脉瘘(hepatic arterioportal fistulas.HAPFs)是一种血管畸形疾病,发病机制为肝动脉与门静脉系统间发生分流,致使压力较高的大量动脉血流入门静脉.形成门静脉高压,
关键词 肝动脉门静脉瘘 合并腹水 先天性 门静脉系统 门静脉高压 血管畸形 发病机制 动脉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拿大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指南解读 被引量:5
17
作者 栾琼 黄瑛 陈世耀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2期130-136,共7页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临床指南 感染处理 加拿大 HP感染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肝硬化临床诊治共识意见 被引量:78
18
作者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谢渭芬 +4 位作者 唐承薇 王吉耀 林勇 曾欣 胡平方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057-2073,共17页
肝硬化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坏死、肝细胞异常再生、血管新生、纤维组织大量增生和假小叶形成为组织学特征的进行性慢性肝病。肝硬化以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为特征性表现,晚期可出现多种并发症。为规范肝硬化的诊治,以指... 肝硬化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坏死、肝细胞异常再生、血管新生、纤维组织大量增生和假小叶形成为组织学特征的进行性慢性肝病。肝硬化以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为特征性表现,晚期可出现多种并发症。为规范肝硬化的诊治,以指导临床实践,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组织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参考国内外最新指南和共识意见,总结近年来相关研究成果,就肝硬化的病因、病理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主要并发症、诊断、治疗,以及预后和慢病管理等方面形成共识。本共识意见包含了43项陈述条款。由于肝硬化相关并发症已有多个指南和共识意见发表,本共识重点围绕肝硬化本身的研究进展进行叙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诊断 治疗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药物治疗的基本观念及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金倩雯 涂传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1589-1594,共6页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胆汁淤积性肝病,其特征性表现为高特异性的血清抗线粒体抗体和免疫介导的肝内小胆管非化脓性破坏性炎症,从而导致汇管区炎症与纤维化,最终发展为肝硬化及肝衰竭。熊去氧胆酸(UDCA)是...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胆汁淤积性肝病,其特征性表现为高特异性的血清抗线粒体抗体和免疫介导的肝内小胆管非化脓性破坏性炎症,从而导致汇管区炎症与纤维化,最终发展为肝硬化及肝衰竭。熊去氧胆酸(UDCA)是目前唯一公认的用于治疗PBC的药物,推荐剂量为13~15 mg·kg-1·d-1,UDCA治疗获得生化应答患者的生存率可明显改善。然而,大约40%的PBC患者对UDCA治疗无应答,这部分存在疾病进展风险的患者亟需其他药物治疗。基于近年临床研究资料与指南,总结了目前PBC药物治疗的基本观念及最新进展,并展望正在临床试验的治疗新药,以期为UDCA治疗应答欠佳的PBC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胆汁性 胆汁淤积 治疗 熊去氧胆酸 奥贝胆酸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年世界急诊外科学会:肝创伤的分类与管理指南 被引量:2
20
作者 金倩雯(译) 史颖弘(审校) 涂传涛(审校)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417-421,共5页
肝损伤严重程度分级目前普遍采用美国创伤外科学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urgery of Trauma,AAST)分级量表。然而,在制订最佳管理方案时还应当考虑到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与合并伤。因此,肝创伤的管理最终基于损伤的解剖学... 肝损伤严重程度分级目前普遍采用美国创伤外科学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urgery of Trauma,AAST)分级量表。然而,在制订最佳管理方案时还应当考虑到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与合并伤。因此,肝创伤的管理最终基于损伤的解剖学和患者的生理机能。1背景AAST关于肝损伤严重程度的分级详见表1。大多数肝损伤患者属于Ⅰ、Ⅱ或Ⅲ级,可通过非手术治疗(nonoperative management,NOM)获得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诊疗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