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泌尿外科领域微创技术应用现状与评价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国民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3年第2期100-101,共2页
关键词 泌尿外科 微创技术 应用 现状 评价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与泌尿系结石尿液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被引量:18
2
作者 陈星 郭剑明 +2 位作者 王国民 徐志兵 王杭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96-600,共5页
目的研究代谢综合征与泌尿系结石尿液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3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泌尿外科住院治疗的泌尿系结石患者。收集其一般资料、现病史、既往史、血液及尿液检查结果。比较伴有与不伴有代谢综合征... 目的研究代谢综合征与泌尿系结石尿液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3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泌尿外科住院治疗的泌尿系结石患者。收集其一般资料、现病史、既往史、血液及尿液检查结果。比较伴有与不伴有代谢综合征者之间血液、尿液指标的差异,并进一步采用多因素分析研究代谢综合征与尿液成分的关系。结果共纳入188例泌尿系结石患者,其中50例伴有代谢综合征。伴有代谢综合征者的尿液pH值小于不伴有代谢综合征者,24 h尿液中钙、磷、尿酸、草酸、钠、钾均多于不伴有代谢综合征者。多因素分析显示,相比较于不伴有代谢综合征者,伴有代谢综合征者的尿液pH值偏低0.4(95%CI:-0.7^-0.1,P=0.014),24 h尿液中钙偏高1.03 mmol(95%CI:0.08~1.99,P=0.034),尿酸偏高608μmol(95%CI:133~1 083,P=0.012),草酸偏高7.00 mg(95%CI:2.52~11.47,P=0.002)。结论代谢综合征与尿液中钙、草酸、尿酸含量增多和尿液酸性程度增加等泌尿系结石的危险因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泌尿系结石 危险因素 尿液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钬激光与等离子电切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姜帅 王国民 +5 位作者 孙立安 张立 徐志兵 林宗明 戎瑞明 郭剑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11期1017-1019,共3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钬激光切除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0年4月~2011年3月,将60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按随机化原则,通过计算机抽样随机分为2组,钬激光切除组30例,经尿道等离子电切(bipolar transurethr... 目的探讨经尿道钬激光切除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0年4月~2011年3月,将60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按随机化原则,通过计算机抽样随机分为2组,钬激光切除组30例,经尿道等离子电切(bipolar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in saline,TURis)组30例,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包括术中出血量、闭孔反射发生率、术后冲洗量、导尿管保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3个月复查情况。结果钬激光组术中无闭孔神经反射发生,TURis组术中闭孔神经发射发生率36.7%(11/30),2组有显著性差异(Fisher’s检验,P=0.000)。钬激光组手术时间(26.7±14.1)min,明显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42.3±13.8)min(t=4.331,P=0.000)。钬激光组术后冲洗量中位数9000 ml(0~30 000 ml)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冲洗量中位数18 000 ml(0~50 000 ml)(Z=-2.810,P=0.005)。2组尿隐血量、导尿管保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3个月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TURis切除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相比,经尿道钬激光切除具有止血更确切、出血更少、无闭孔神经反射的优点,是安全且疗效可靠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尿路上皮癌 钬激光 经尿道等离子电切 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性高血压大鼠肾损害相关基因cDNA片段的克隆与初步鉴定 被引量:4
4
作者 张芳林 李果 +6 位作者 叶传忠 丁伟 刘优萍 谢超 张迪 孙卫华 罗敏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4-99,共6页
为筛选大鼠糖尿病性高血压病所致的肾损害相关基因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以STZ 5 0mg/kg一次性尾静脉注射 ,建立糖尿病性高血压大鼠模型 ,4周后该模型大鼠尿蛋白持续阳性 ,电镜观察到肾小球基质增生、足突融合或扁平 .应用荧光标记的差异... 为筛选大鼠糖尿病性高血压病所致的肾损害相关基因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以STZ 5 0mg/kg一次性尾静脉注射 ,建立糖尿病性高血压大鼠模型 ,4周后该模型大鼠尿蛋白持续阳性 ,电镜观察到肾小球基质增生、足突融合或扁平 .应用荧光标记的差异显示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DDRT PCR)及RNA印迹技术 ,比较两种模型大鼠肾皮质的基因表达差异 ,并进行差异条带的cDNA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 .其中 4个差异条带与Genbank数据库比较 ,2个为未知基因 ,2个为已知基因 ,即成淀粉样糖蛋白 (amyloidogenicglycoprotein ,AGG)、CDK10 9,两者可能与糖尿病性高血压肾损害的发生相关 ,对它们的进一步研究将为肾损害发病机理的发现提供思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异显示 糖尿病性高血压 肾损害 生物信息学 相关基因 CDNA片段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尿路成像(CTU)诊断异位血管导致的肾盂输尿管交界狭窄(UPJO) 被引量:5
5
作者 鲁继东 郭剑明 +8 位作者 王杭 王国民 戎瑞明 张立 孙立安 林宗明 许明 朱同玉 张永康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7-210,共4页
目的探讨CT尿路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urography,CTU)诊断异位血管导致的肾盂输尿管交界狭窄(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05年以来本院收治异位血管导致的UPJO患者21例(男性11例,女性10例),... 目的探讨CT尿路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urography,CTU)诊断异位血管导致的肾盂输尿管交界狭窄(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05年以来本院收治异位血管导致的UPJO患者21例(男性11例,女性10例),平均32岁。病变位于左侧8例,右侧13例。反复尿路感染10例,患侧腰背部胀痛8例,患侧肾绞痛5例,肉眼血尿3例,体检发现8例。所有患者均行B超检查及CTU检查,同时采用静脉尿路造影(intravenous urography,IVU)检查者16例,行膀胱镜逆行输尿管肾盂造影(retrograde ureteropyelography,RP)者6例。结果 21例患者CTU检查均显示狭窄部位,其中20例患者发现肾下极异位血管而明确诊断,诊断正确率95.2%(20/21)。16例行IVU检查者2例未见患侧肾脏显影,14例患者显示患侧肾积水,仅2例患者显示肾盂输尿管狭窄部位。行RP检查6例,均显示狭窄部位,但未能明确原因。21例患者中共发现异位血管21根,动脉20根,静脉1根。20根动脉皆在CTU中显示而确诊,1根异位静脉于手术探查时发现。18根异位血管从肾盂输尿管交界处后方通过,3根从前方通过。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并证实为肾下极异位血管导致的UPJO,行开放手术异位血管离断术12例,同时行肾盂输尿管成形术5例;行腹腔镜下异位血管离断术8例,同时行肾盂输尿管成形术2例,1例行患肾切除术。17例获得随访,时间3~30个月,16例肾积水好转。结论 CTU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方式,可以为异位血管导致的UPJO患者进行"一站式"检查(one-stop examination),在提供大量超过IVU诊断信息的同时避免RP检查的创伤和相关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尿路成像(CTU) 静脉尿路造影 肾盂输尿管交界狭窄(UPJO) 异位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denan保护兔膀胱出口部分梗阻后逼尿肌细胞的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国民 王杭 钟慈声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3-146,共4页
目的 探讨Tedenan(太得恩 )对兔膀胱出口部分梗阻后逼尿肌细胞超微结构的保护作用。方法 新西兰雄性白兔 2 0只 ,分 4组 ,每组 5只。建立兔膀胱出口部分梗阻动物模型后两周 ,太得恩治疗组给予太得恩每天 10 0mg/kg喂服 ,花生油组给予... 目的 探讨Tedenan(太得恩 )对兔膀胱出口部分梗阻后逼尿肌细胞超微结构的保护作用。方法 新西兰雄性白兔 2 0只 ,分 4组 ,每组 5只。建立兔膀胱出口部分梗阻动物模型后两周 ,太得恩治疗组给予太得恩每天 10 0mg/kg喂服 ,花生油组给予花生油 (太得恩赋形剂 ) ,梗阻组不给任何药物。饲养 3周后解剖膀胱 ,测定膀胱容量及重量 ,应用透射电镜分别放大 6× 10 3 倍观察内质网 ,放大 2× 10 4倍观察线粒体。结果 太得恩对兔膀胱出口部分梗阻所致的膀胱壁增生没有明显地抑制作用 ,而对膀胱容量缩小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太得恩组平均每个视野粗面内质网面积为 (1.2 5 9± 0 .2 74 ) μm2 ,对照组为 (0 .2 14± 0 .10 1) μm2 ,梗阻组为 (4 .75 0± 2 .15 2 ) μm2 ,花生油组为 (5 .76 1± 1.775 ) μm2 。单位视野内太得恩组内质网面积明显小于梗阻组及花生油组 (P <0 .0 5 ) ,但是明显大于对照组 (P <0 .0 5 )。太得恩组线粒体相对密度为 1.2 92± 0 .16 4 ,对照组为 1.5 82± 0 .2 86 ,梗阻组为0 .973± 0 .0 73,花生油组为 0 .92 5± 0 .10 2。对照组和太得恩组相对密度比较无明显差异 ,而明显高于梗阻组和花生油组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出口梗阻 逼尿肌细胞 超微结构 太得恩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疗效的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陈海蛟 邵振华 +1 位作者 张立 张永康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9-351,共3页
目的 探索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的价值。方法 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对6 0例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前后进行全身骨显像探测及分析骨转移灶,并同时进行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放射免疫测定。结果 前... 目的 探索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的价值。方法 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对6 0例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前后进行全身骨显像探测及分析骨转移灶,并同时进行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放射免疫测定。结果 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前后骨转移灶的状态根据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表现可分为3种类型:①减少或消失;②保持稳定状态;③出现或增多,常伴有相应的血清PSA变化。结论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可直观地监测骨转移灶的变化,可协同血清PSA共同作为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疗效评价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放射性核素 骨显像 内分泌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泌型肿瘤坏死因子相关激活诱导因子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和纯化 被引量:2
8
作者 叶传忠 关明 +3 位作者 张芳林 苏兵 张永康 陈常庆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07-310,共4页
目的 表达及纯化人分泌型肿瘤坏死因子相关激活诱导因子 (secretedformTNF relatedactivation in ducedcytokine,sTRANCE)蛋白。方法 将sTRANCE结构基因重组到含麦芽糖结合蛋白 (MBP)的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载体 pMAL c2x中 ,在大肠杆菌... 目的 表达及纯化人分泌型肿瘤坏死因子相关激活诱导因子 (secretedformTNF relatedactivation in ducedcytokine,sTRANCE)蛋白。方法 将sTRANCE结构基因重组到含麦芽糖结合蛋白 (MBP)的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载体 pMAL c2x中 ,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 结果 经IPTG诱导表达出的MBP sTRANCE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 70 0 0 0 ,并经Westernblot分析证实。用直链淀粉琼脂糖凝胶 (amyloseresin)亲和层析纯化得到电泳均一的融合蛋白。结论 成功地获得sTRANCE蛋白 ,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性能和用于肿瘤生物治疗的可能性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型肿瘤坏死因子相关激活诱导因子 原核表达 亲和层析 融合蛋白 STRANCE ODF 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软镜技术进展 被引量:23
9
作者 夏雨 郭剑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8-171,共4页
输尿管软镜技术在近10余年有了长足的发展,其适应证也在不断扩大,然而由于学习曲线长、操作疲劳度高、价格昂贵、损耗率高等缺陷在临床推广上还存在限制。近年来有一系列输尿管软镜新技术,包括机器人辅助输尿管软镜、双工作通道输尿管... 输尿管软镜技术在近10余年有了长足的发展,其适应证也在不断扩大,然而由于学习曲线长、操作疲劳度高、价格昂贵、损耗率高等缺陷在临床推广上还存在限制。近年来有一系列输尿管软镜新技术,包括机器人辅助输尿管软镜、双工作通道输尿管软镜、一次性输尿管软镜、末端可弯输尿管硬镜等和附属器械的进展,让输尿管软镜手术能在更舒适和精确的条件下进行,同时还能降低治疗费用与器械损耗率。这些进步让输尿管软镜技术在泌尿外科的地位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本文对这些新的输尿管软镜技术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软镜 技术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膀胱出口不同梗阻时间对逼尿肌功能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杭 王国民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3-146,共4页
目的 观察兔膀胱出口部分梗阻不同时间后逼尿肌功能改变及其超微结构变化。方法 新西兰雄性白兔 2 4只 ,分为A组 (对照组 ) ,B组 (梗阻 5周组 )和C组 (梗阻 2周组 ) ,各 8只。梗阻组手术建成膀胱出口部分梗阻兔模型 ,分别饲养 5周和 ... 目的 观察兔膀胱出口部分梗阻不同时间后逼尿肌功能改变及其超微结构变化。方法 新西兰雄性白兔 2 4只 ,分为A组 (对照组 ) ,B组 (梗阻 5周组 )和C组 (梗阻 2周组 ) ,各 8只。梗阻组手术建成膀胱出口部分梗阻兔模型 ,分别饲养 5周和 2周后解剖膀胱。①测定膀胱重量、容量 ;②检测逼尿肌功能 ;③观察膀胱逼尿肌细胞超微结构。对照组仅行下腹部切口而不建成梗阻模型。结果  (1 )A、B、C组膀胱重量分别为 (3.83±0 .71 )、(1 2 .6 5± 4 .0 1 )、(1 5 .6 3± 4 .0 0 ) g。A、B、C组膀胱容量分别为 (98.1 3± 1 8.1 1 )、(6 9.5 0± 1 0 .2 1 )、(48.1 3± 1 7.1 5 )mL ;(2 )A组单位重量逼尿肌最大张力及最大收缩速度均明显大于B组及C组 (P <0 .0 5或 0 .0 1 ) ;C组单位重量逼尿肌最大张力及最大收缩速度 (除高K+ 液外 )均大于B组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3)B组和C组兔逼尿肌细胞中粗面内质网明显扩张 ,线粒体水肿。结论 膀胱出口部分梗阻可引起逼尿肌功能障碍并在短时间内进入失代偿期 ,这一变化有其超微结构形态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时间 膀胱出口部分梗阻 逼尿肌功能障碍 超微结构变化 细胞超微结构 膀胱重量 膀胱逼尿肌 下腹部切口 粗面内质网 逼尿肌细胞 功能改变 不同时间 膀胱容量 0.05 失代偿期 对照组 C组 B组 新西兰 兔模型 K^+ 显著性 线粒体 形态学 速度 收缩 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记忆合金支架治疗前列腺部尿道梗阻的远期疗效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志兵 王国民 张永康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97-399,共3页
目的 观察镍钛记忆合金网状支架治疗前列腺部尿道梗阻的远期疗效。方法 1993年11月-1996年8月应用网状镍钛记忆合金尿道支架治疗前列腺部尿道梗阻患者15例,其中前列腺增生14例,前列腺癌1例。分别于术后3个月及6年随访。结果 术后6年,症... 目的 观察镍钛记忆合金网状支架治疗前列腺部尿道梗阻的远期疗效。方法 1993年11月-1996年8月应用网状镍钛记忆合金尿道支架治疗前列腺部尿道梗阻患者15例,其中前列腺增生14例,前列腺癌1例。分别于术后3个月及6年随访。结果 术后6年,症状明显改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比术前减少16.6,残余尿(RUV)从平均151.2 mL减少至29.1 mL,平均尿流率(MFR)从平均3.0 mL/s增加到11.1 mL/s。结论 镍钛记忆合金网状支架对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引起的前列腺部尿道梗阻是一种有效的措施,特别适用于不能耐受手术或预期寿命不长的尿潴留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部尿道梗阻 记忆合金支架 治疗 远期疗效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前列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机器人技术引领未来手术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国民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31-634,638,共5页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医学的进步,外科手术发展的历程中获得了许多革命性技术成果。时至今日,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被引入外科领域,使外科手术又跨入了一个完全崭新的时代。本文介绍腹腔镜/机器人技术的由来、发展和应用,特别是对达芬奇...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医学的进步,外科手术发展的历程中获得了许多革命性技术成果。时至今日,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被引入外科领域,使外科手术又跨入了一个完全崭新的时代。本文介绍腹腔镜/机器人技术的由来、发展和应用,特别是对达芬奇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应用于几种泌尿外科疾病的手术疗效进行分析,并对外科机器人技术引领未来手术作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达芬奇机器人 历史演变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肾部分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出口梗阻(BOO)与逼尿肌细胞力信号转导通路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渊峰 王国民 王杭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77-481,共5页
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引起老年男性膀胱出口梗阻(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BOO)的原因之一。BOO会导致逼尿肌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表现为膀胱逼尿肌代偿性肥大和过度活动,发生下尿路症状(lower urinary t... 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引起老年男性膀胱出口梗阻(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BOO)的原因之一。BOO会导致逼尿肌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表现为膀胱逼尿肌代偿性肥大和过度活动,发生下尿路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LUTS)及一系列膀胱的功能异常。在膀胱的尿动力学中,超负荷机械张力触发信号导致这些反应。进一步研究表明,机械张力信号可能通过逼尿肌细胞的机械性感受器感应,并与相应的力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联,将物理刺激转变为细胞的生物化学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出口梗阻(BOO) 逼尿肌 力信号转导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发育生物学角度比较人尿道组织结构与功能的演变
14
作者 谢冲 王国民 杜广辉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29-733,共5页
近年来,有关不同物种尿道结构及控尿机制的研究越来越多,然而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却少有关注。为了更好地理解人类尿道的结构与功能,本文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对处于较高进化阶段的狗、猫、兔、大鼠等哺乳类动物的尿道相关研究作一综述,并在... 近年来,有关不同物种尿道结构及控尿机制的研究越来越多,然而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却少有关注。为了更好地理解人类尿道的结构与功能,本文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对处于较高进化阶段的狗、猫、兔、大鼠等哺乳类动物的尿道相关研究作一综述,并在其大体解剖学结构、被覆上皮种类、肌组织和神经递质受体分布等方面与人类尿道进行比较。对尿道精细结构的相关研究和比较为今后人控尿机制的研究以及动物模型的选择具有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 尿道 比较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生存素检测结合脱落细胞检查在膀胱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5
作者 蒋醒竹 胡骁轶 +2 位作者 陈阳 卞善述 戎瑞明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9-101,124,共4页
目的探讨尿生存素(survivin)检测结合脱落细胞检查在膀胱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中医院泌尿外科2005年6月至2006年6月患者尿液:膀胱癌患者47例,泌尿系统非尿路上皮肿瘤患者22例,泌尿系... 目的探讨尿生存素(survivin)检测结合脱落细胞检查在膀胱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中医院泌尿外科2005年6月至2006年6月患者尿液:膀胱癌患者47例,泌尿系统非尿路上皮肿瘤患者22例,泌尿系非肿瘤患者9例,健康志愿者8例。ELISA法检测尿中survivin浓度,同期行尿脱落细胞涂片病理学检查。结果膀胱癌组尿survivin测定结果和其他各组相比阳性比例显著提高(P<0.01);膀胱癌组尿脱落细胞检查较survivin检测阳性率显著降低(P<0.01),但特异性较高(P<0.05),两种诊断方法敏感性与特异性差异的大小还与膀胱癌的分级相关。结论尿survivin检测结合脱落细胞检查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膀胱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 生存素 脱落细胞 膀胱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西他赛化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在高负荷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6
作者 郭锥锋 何昶 +3 位作者 陆旭伟 杨帆 巫嘉文 王杭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45-749,共5页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docetaxel,DTX)化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在高负荷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highvolume disease-metastatic hormone-sensitive prostate cancer,HVD-mHSP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7月复旦大...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docetaxel,DTX)化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在高负荷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highvolume disease-metastatic hormone-sensitive prostate cancer,HVD-mHSP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7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闵行分院收治的51例高负荷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年龄、初治PSA水平、Gleason评分、肿瘤TNM分期及体力状态ECOG评分。单纯内分泌治疗(androgen-deprivation therapy,ADT)组30例患者持续行ADT,联合化疗组21例患者在ADT基础上联合DTX 3周方案(75 mg/㎡,静脉滴注第1天,每21天为1周期,DTX治疗前12 h,3 h,1 h口服地塞米松7.5 mg,6个周期疗程)。比较联合DTX组与单纯ADT组的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从开始前列腺癌治疗至进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时间)、PSA缓解率和不良反应等。结果51例均获得密切随访,时间为11.7个月~31.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0.7个月。联合DTX组和单纯ADT组达到PSA最低点中位时间分别为6.5个月与7.7个月(P=0.024),联合DTX组与单纯ADT组分别有9例(42.9%)和4例(13.3%)在治疗后12个月内PSA降低至0.2 ng/mL以下(P=0.020),无进展生存期联合DTX组与单纯ADT组分别为16.3个月(6.5~28.5个月)与9.3个月(4.3~22.7个月)(P=0.002),两组各有6例(28.6%)和18例(60.0%)出现疾病进展(P=0.045)。联合DTX组与ADT组分别有2例(9.5%)及5例(16.7%)死于前列腺癌及相关并发症。联合DTX组21例均完成6个周期化疗,13例(61.9%)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性粒细胞减少,有2例(9.5%)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10例(47.6%)出现消化系统毒性反应,其中1例(4.8%)出现3级肝功能不全;9例(42.8%)出现皮肤黏膜毒性反应;3例(14.3%)出现轻度体液潴留。ADT组未见血液及消化系统毒性反应。联合DTX组与单纯ADT组分别有11例(52.4%)及16例(53.3%)出现午后潮热、乏力等症状(P=0.947)。结论DTX联合ADT治疗;可作为延缓HVDmHSPC去势抵抗的有效治疗方案之一,延长PFS且具有较高的PSA缓解率,在密切监测下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基本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高负荷 转移性 激素敏感性 多西他赛(DT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患者尿小圆上皮细胞阳性指标与BK病毒尿症的临床相关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许瀚仁 王继纳 +4 位作者 杨橙 张潮 戎瑞明 朱同玉 许明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54-761,共8页
目的分析肾移植患者尿液中小圆上皮细胞(small round epithelial cells,SREC)阳性指标与BK病毒尿症的相关性。方法定期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的152名肾移植患者的尿液标本,检测尿SREC指标以及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尿液标本中... 目的分析肾移植患者尿液中小圆上皮细胞(small round epithelial cells,SREC)阳性指标与BK病毒尿症的相关性。方法定期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的152名肾移植患者的尿液标本,检测尿SREC指标以及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尿液标本中BKV-DNA拷贝数,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将BK病毒尿症患者的尿沉淀进行尿沉淀染色液和免疫荧光染色处理。结果36名(23%)BKV尿症患者发病时间为术后(2.5±0.5)个月,患者尿液标本里发现94%为SREC阳性指标,首次检测SREC阳性指标的中位时间为移植后(1.0±0.5)个月,SREC阳性指标以及SREC持续阳性时间段(the duration of SREC positivity,DSRECP)在BK病毒尿症患者的检测率高于非BK病毒尿症患者(P<0.05)。SREC持续阳性时间段能提前(1.0±0.5)个月预测BK病毒尿症发生,阳性预测值为94.44%,阴性预测值为85.34%。回归模型分析证实SREC阳性指标与阳性持续时间段可预测BK病毒尿症的发生不受干扰因素影响(P<0.05),ROC曲线中SREC阳性持续时间段在诊断BK病毒尿症的曲线下面积(AUC)为89.11%,cut-off值为85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肾移植患者尿SREC阳性指标与BK病毒尿症具有显著相关性,可作为临床上早期预测并辅助诊断BK病毒尿症的潜在临床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尿小圆上皮细胞(SREC) BK病毒尿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生化复发的预测因素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勇 戚宇 +5 位作者 王杭 姜帅 施国洪 张旭 郭剑明 徐磊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4-504,共11页
目的预测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生化复发的主要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泌尿外科接受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的前列腺癌患者416例。在发生生化复发之前,没有患者接受辅助治疗。单因素... 目的预测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生化复发的主要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泌尿外科接受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的前列腺癌患者416例。在发生生化复发之前,没有患者接受辅助治疗。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用于确定预测生化复发的变量,采用Kaplan-Meier方法评估无生化复发生存率。结果本研究中位随访时间为174(133~209)周。整个队列的生化复发率为21.15%(88/416),生化复发的时间为(51.11±47.71)周。至随访结束,低危、中危、高危、局部进展至随访结束复发率分别为:10%(1/10)、6.12%(3/49)、16.41%(43/262)、43.16%(41/95)。预测生化复发的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的数据显示,肿瘤侵犯包膜(HR:2.119,95%CI:1.154~3.891,P=0.016)、肿瘤侵犯精囊(HR:1.824,95%CI:1.034~3.220,P=0.038)、GS评分≥8(HR:2.746,95%CI:1.268~5.943,P=0.010)、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10~20 ng/mL(HR:4.240,95%CI:2.550~7.050,P<0.001)、PSA>20 ng/mL(HR:6.341,95%CI:3.296~12.202,P<0.001)是预测生化复发的主要因素。结论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在中期随访期间可有效控制生化复发。肿瘤侵犯包膜、肿瘤侵犯精囊、GS评分≥8、PSA=10~20 ng/mL、PSA>20 ng/mL是预测生化复发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P) 生化复发(BCR) 前列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组库测序在实体器官移植中的应用
19
作者 梁厉飞 陈婷婷 杨橙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7-213,共7页
免疫组库一般指T细胞和B细胞的总称,它有着巨大的多样性,使免疫系统能够对多种抗原刺激做出反应。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免疫组库测序可以从基因水平深入了解排斥反应发生时淋巴细胞克隆的变化,也为基于免疫组库测序的新型无创诊断技术的... 免疫组库一般指T细胞和B细胞的总称,它有着巨大的多样性,使免疫系统能够对多种抗原刺激做出反应。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免疫组库测序可以从基因水平深入了解排斥反应发生时淋巴细胞克隆的变化,也为基于免疫组库测序的新型无创诊断技术的产生提供了可能。近年来,免疫组库测序在实体器官移植中的尝试不断增多,特别是在肾移植、肝移植、心脏移植以及移植后感染等领域。本文对以上领域中应用免疫组库测序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总结器官移植中免疫组库测序使用的现状和作为早期无创诊断排斥反应的新技术的潜力,以期为这项技术进一步发展并应用于临床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库 T细胞受体 B细胞受体 器官移植 排斥反应 感染 供者来源性细胞游离DNA(dd-cfDNA) 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TCMR)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 供者特异性抗体(DSA)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癌患者行保留膀胱手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20
作者 朱延军 王国民 +3 位作者 徐志兵 徐磊 杨渊峰 郭剑明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42-746,共5页
目的分析膀胱癌患者行保留膀胱手术后复发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行保留膀胱手术治疗(膀胱部分切除或经尿道肿瘤切除)的452例初发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341例,女性111例,年龄(62.6±1... 目的分析膀胱癌患者行保留膀胱手术后复发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行保留膀胱手术治疗(膀胱部分切除或经尿道肿瘤切除)的452例初发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341例,女性111例,年龄(62.6±15.8)岁。所有患者均为初发膀胱肿瘤,术后病理证实为膀胱尿路上皮癌。所有患者随访2年,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吸烟史等)、肿瘤学特征(肿瘤数目、分期、分级)、术后治疗方案和术后复发频度。按2年内复发的频度分为无复发组(NR)、低复发组(LR,2年内复发1次)和高复发组(HR,2年内复发2次及以上),比较各组临床特征的差异。对2年内有复发的低级别肿瘤患者按照复发后肿瘤分级是否改变分组,又分为无进展组(2年内肿瘤分级未增高)和进展组(2年内肿瘤分级增高),比较两组临床特征的差异。结果 452例患者2年内肿瘤复发204例(45.1%),其中127例为低复发组,77例为高复发组。而其余248例为无复发组。3组患者在吸烟、肿瘤分级、肿瘤分期、肿瘤数目、接受规范膀胱灌注化疗和接受干扰素治疗比例等方面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而在年龄、性别、术后全身化疗、放疗和BCG治疗比例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的低级别肿瘤共110例,其中无进展组79例,进展组31例。两组患者在吸烟和肿瘤分期等方面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在年龄、性别、肿瘤数目和术后是否规范的膀胱灌注化疗的比例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吸烟史、肿瘤分级、分期、肿瘤多发和未接受规范膀胱灌注化疗是膀胱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初发肿瘤分期较高和术后继续吸烟的患者在复发时肿瘤分级增高的危险性增加。术后戒烟对减少术后复发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复发 危险因素 保留膀胱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