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凝血纤溶系统的变化 被引量:9
1
作者 叶伶 金美玲 +3 位作者 徐晓波 高磊 白春学 朱蕾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71-674,680,共5页
目的观察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lung injury/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LI/ARDS)患者血浆蛋白C(protein C,PC)活性的改变以及PC、凝血酶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和纤溶酶原活化剂抑制物-1(plasminogen a... 目的观察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lung injury/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LI/ARDS)患者血浆蛋白C(protein C,PC)活性的改变以及PC、凝血酶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和纤溶酶原活化剂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的抗原含量的改变,探讨ALI/ARDS对全身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分ALI/ARDS组(24例)和健康对照组(1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测定两组静脉血血浆PC、TM、PAI-1的抗原含量,采用发色底物法测定PC活性。对ALI/ARDS患者进行APACHEⅡ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评分。将ALI/ARDS患者依据脏器衰竭的数目和预后进行亚组分析。结果ALI/ARDS组PC活性和PC抗原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前者P<0.01,后者P<0.05);TM、PAI-1抗原含量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ALI/ARDS组血浆PC活性分别与APACHEⅡ评分和MODS评分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性(P<0.01);ALI/ARDS组PAI-1抗原含量与两评分均存在着正相关性(前者P<0.01,后者P<0.05)。ALI/ARDS组PC、TM的抗原含量与两评分均无显著相关性。单纯呼吸衰竭亚组血浆PC活性显著高于MODS亚组(P<0.01);两亚组间PC、TM、PAI-1的抗原含量均无统计学差异。存活亚组和病死亚组间血浆PC活性,PC、TM、PAI-1的抗原含量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ALI/ARDS患者存在着全身凝血纤溶系统的异常改变,即促凝血活性增加和纤溶活性降低;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凝血纤溶 蛋白C 凝血酶调节蛋白 纤溶酶原活化剂抑制物-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流行期间呼吸科门诊质控上海专家共识 被引量:44
2
作者 上海市呼吸内科临床质控中心 白春学 宋元林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3-150,共8页
为更好地防治和管理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疑似患者,避免这些潜在的患者或者病毒携带者引起继发感染,上海市呼吸内科临床质控中心联合赴武汉工作的首批专家特制定本共识。本共识侧重于明确COVID-19流行期间,如何重点做好呼吸科门诊... 为更好地防治和管理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疑似患者,避免这些潜在的患者或者病毒携带者引起继发感染,上海市呼吸内科临床质控中心联合赴武汉工作的首批专家特制定本共识。本共识侧重于明确COVID-19流行期间,如何重点做好呼吸科门诊工作以及如何做好呼吸科门诊质量控制这两个重要问题。通过质量控制管理好疑似和可疑患者,特别是隔离潜在感染源、切断一切传播途径,最终杜绝医师和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杜绝传播,同时也能保护医师、患者及其家庭安全。做好门诊质控要点是严格进行相关培训,包括熟悉诊治指南、做好自我防控(包括接诊前穿好专用工作服和戴好医用口罩)、杜绝社交和不接触任何风险。做好呼吸科门诊工作要求诊室做好消毒和通风;呼吸科医师开诊前后做好必要的消毒和防护;诊疗过程要求严格执行指南要求;有条件的单位可用物联网或者互联网辅助门诊,尽可能减少传播可能。本共识建议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并列出了患者做检查及入院时的注意事项及特殊情况的应对策略。本共识特别强调COVID-19是传染病,不应漏掉病毒携带者、有症状的发病者和超级传播者,以免造成社会危害;在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困难时,应该重视临床表现;对于不能排除潜在接触史的患者,当其有相关症状、影像表现为肺部感染、白细胞不高,即使核酸检测阴性,也应该考虑为COVID-19疑似患者或者可疑病例,建议立即隔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病 肺炎 门诊 自我防护 临床诊断 质量控制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通道蛋白1、3、4、5在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小鼠肺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46
3
作者 李波 陈东 +3 位作者 王桂芳 董春玲 王向东 白春学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1-135,共5页
目的:研究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小鼠肺组织中水通道蛋白(AQP)1、3、4、5的表达变化,探讨水通道蛋白1、3、4、5表达与急性肺损伤的关系。方法:40只健康雄性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LPS4h组、LPS6h组、LPS8... 目的:研究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小鼠肺组织中水通道蛋白(AQP)1、3、4、5的表达变化,探讨水通道蛋白1、3、4、5表达与急性肺损伤的关系。方法:40只健康雄性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LPS4h组、LPS6h组、LPS8h组、LPS10h组(以LPS诱导ALI模型)和对照组,每组8只。采用实时定量PCR测定小鼠AQP-1、AQP-3、AQP-4和AQP-5 mRNA表达,免疫组化和Western印迹法观察AQP-1、AQP-3、AQP-4和AQP-5蛋白表达,同时进行肺湿/干重比值测定以及肺组织病理染色。结果:LPS4h、6h、8h、10h组肺湿/干重比值(4.39±0.19、4.58±0.17、4.87±0.21、5.28±0.16)明显高于对照组(3.99±0.25,P<0.05)。LPS灌注后4h AQP-1蛋白量减少至对照组的(74.1±5.2)%,AQP-5降至对照组的(70.3±7.1)%;LPS灌注后8h AQP-1蛋白量减少至对照组的(45.2±4.4)%,AQP-5降至对照组的(38.6±8.9)%。AQP-3和AQP-4的表达没有明显变化。结论:AQP-1和AQP-5可能参与ALI液体的异常转运,可能与肺水肿的发病机制有关。AQP-3和AQP-4可能不参与ALI肺水肿的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肺水肿 水通道蛋白 脂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患者化疗前后免疫细胞格局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4
作者 储以微 刘荣军 +4 位作者 张镭 金美玲 郑秀娟 郑惠如 熊思东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53-256,共4页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化疗前后免疫细胞数量、亚群比例、细胞表型及功能的改变,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3例次肺癌患者化疗前后的白细胞、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以流式细胞术对CD3+、CD4+及CD8+T细胞亚群比例以及记忆样表型T细胞进...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化疗前后免疫细胞数量、亚群比例、细胞表型及功能的改变,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3例次肺癌患者化疗前后的白细胞、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以流式细胞术对CD3+、CD4+及CD8+T细胞亚群比例以及记忆样表型T细胞进行检测和分析;体外以PHA刺激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48h后检测对K562靶细胞的杀伤效应。结果:化疗后外周淋巴细胞数量迅速减少,1周左右达最低水平,此后逐渐恢复至化疗前水平;淋巴细胞恢复过程中,CD3+、CD8+T细胞亚群比例升高,记忆样表型T细胞(CD44high,CD62Llow)比例增加;增生期淋巴细胞在体外以PHA刺激后对K562细胞的杀伤能力没有下降,个别患者的杀伤能力还有所增强。结论:肺癌患者化疗后不仅没有降低免疫功能,反而可增强其免疫效应,该结果为临床肿瘤患者化疗后开展免疫生物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减少症 化学药物治疗 免疫重建 记忆样表型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EGFR基因的siRNA表达载体构建及其生物学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白莉 祝蓉 +3 位作者 陈智鸿 白春学 高磊 张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3期2307-2310,共4页
目的构建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表达载体(pSi-EGFR),并观察其抑制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中EGFR基因表达的效果及生物学效应。方法利用Lipofectamine2000将构建的pSi-EGFR载体转入A549细胞中,应用实时定量荧光PC... 目的构建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表达载体(pSi-EGFR),并观察其抑制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中EGFR基因表达的效果及生物学效应。方法利用Lipofectamine2000将构建的pSi-EGFR载体转入A549细胞中,应用实时定量荧光PCR、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仪检测EGFR基因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并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显色法(MTT)、集落形成实验观察细胞生长变化。结果pSi-EGFR可显著抑制A549细胞中EGFR基因的表达;转染pSi-EGFR细胞生长抑制率为67.8%,集落形成抑制率为59·4%。结论pSi-EGFR载体能够在A549细胞中引发RNA干扰(RNAi)效应下调EGFR基因表达来抑制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RNA干扰 肺腺癌 细胞生长 靶向EGFR基因 生物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小鼠肺组织水通道蛋白5的表达及地塞米松对其的调节 被引量:6
6
作者 董春玲 鲁继荣 +4 位作者 王桂芳 李波 肖奎 陈智鸿 白春学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6-130,共5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哮喘)小鼠肺组织中水通道蛋白5(aquaporin 5,AQP5)和黏蛋白5AC(MUC5AC)的变化及地塞米松对其的调节作用。方法:雌性C57BL/6小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和地塞米松干预组,每组16只。测定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变...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哮喘)小鼠肺组织中水通道蛋白5(aquaporin 5,AQP5)和黏蛋白5AC(MUC5AC)的变化及地塞米松对其的调节作用。方法:雌性C57BL/6小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和地塞米松干预组,每组16只。测定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及湿/干质量比值,应用实时定量PCR法测定其肺组织中AQP5和MUC5AC mRNA的表达,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各组AQP5蛋白在肺组织中的分布,免疫印迹法测定AQP5蛋白在肺组织中的表达。ELISA法测定各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MUC5AC的含量。结果:哮喘组小鼠肺组织中AQP5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mRNA减少(42.5±3.6)%,蛋白质减少(64.3±8.2)%]。而MUC5AC表达显著升高[mRNA升高(93.3±8.1)%;蛋白质水平升高(98.3±7.2)%]。地塞米松分别负调节其表达(与模型组比较P<0.05)。结论:哮喘小鼠肺组织中AQP5表达明显降低可能与气道MUC5AC表达的升高有关,地塞米松对其显著负调节从而改善气道黏液高分泌、炎性浸润和肺水渗出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水通道蛋白5 黏蛋白类 地塞米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痰药物氨溴索的非化痰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1
7
作者 梁笛(综述) 王桂芳 王桂芳(审校)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53-555,564,共4页
氨溴索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常用药物,其祛痰作用已广为人知,并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氨溴索的各种其他药理作用也得到了广泛关注。氨溴索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能够直接清除体内自由基等氧化物;氨溴索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对于气道炎症性疾病... 氨溴索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常用药物,其祛痰作用已广为人知,并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氨溴索的各种其他药理作用也得到了广泛关注。氨溴索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能够直接清除体内自由基等氧化物;氨溴索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对于气道炎症性疾病有治疗作用;氨溴索还可以促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与分泌。此外,氨溴索还具有抗超敏反应的作用,抗病毒和铜绿假单胞菌等病原体的作用,以及对细胞膜表面钠离子通道的作用等。但氨溴索的许多作用机制仍不清楚,需要进一步研究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溴索 抗氧化 抗炎 表面活性物质 抗过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间歇低氧大鼠模型的建立和超声心动图评价 被引量:5
8
作者 吴晓丹 黄建浩 +4 位作者 孔德红 邵川 周敬 鲁沈源 李善群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81-484,517,共5页
目的使用程序低氧舱建立慢性间歇低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CIH)大鼠模型,超声心动图评价大鼠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方法 16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8只,分别为CIH组和对照组。CIH组大鼠置于程序低氧舱内,按程序设计予以每天8h,... 目的使用程序低氧舱建立慢性间歇低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CIH)大鼠模型,超声心动图评价大鼠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方法 16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8只,分别为CIH组和对照组。CIH组大鼠置于程序低氧舱内,按程序设计予以每天8h,共35天的间歇低氧,每一低氧复氧循环时间为1min。对照组置于同样的舱内予以空气脉冲供气。测定低氧舱内不同循环时间的氧浓度。实验后,分别对两组大鼠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程序低氧舱内的氧浓度呈周期性波动于(6.8±0.1)%~(20.3±0.3)%之间,达到低氧事件60次/min的环境设置,与重度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相对应。CIH组大鼠存在左室射血分数减低[CIH组:(85.5±1.5)%,对照组:(91.5±0.8)%,P<0.05]和肺动脉流速增快[CIH组:(1.126±0.041)m/s,对照组:(0.903±0.038)m/s,P<0.05]等表现。结论程序低氧舱内的氧浓度变化能够模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低氧复氧模式。大鼠CIH模型是较为理想的OSAHS动物模型,超声心动图适合用于监测CIH大鼠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慢性间歇低氧 大鼠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质支气管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在气管支气管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毅 范虹 +4 位作者 张新 袁云峰 郭卫刚 钱成 王群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11-514,共4页
目的探讨硬质支气管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在成人气管支气管病变诊治中的作用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9月至2011年6月期间20例大气道疾病患者(8例良性病变,12例恶性病变)进行26次硬质支气管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手术的临床资料。全部患... 目的探讨硬质支气管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在成人气管支气管病变诊治中的作用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9月至2011年6月期间20例大气道疾病患者(8例良性病变,12例恶性病变)进行26次硬质支气管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手术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全身麻醉后置入成人通用硬镜,经硬镜腔内置入纤支镜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酌情选用消融、冷冻、切除、取出及支架放置等操作。结果全部患者均一次成功置入硬镜,无死亡病例和严重并发症发生,1例术中气道创面大量出血,在硬镜下控制出血后,为完整切除肿块而转开胸手术。术中主要并发症为低氧血症(3例,11.5%),均为一过性症状;术后主要并发症为咽喉疼痛(7例,26.9%),经对症治疗后均恢复。结论硬质气管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诊治成人大气道疾病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镜 气管肿瘤 气管异物 气道阻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通道蛋白1在肺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淑靖 王桂芳 白春学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69-471,共3页
水通道蛋白(AQPs)在水的跨膜转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已证实有4种(AQP1、3、4、5)水通道蛋白分布于肺组织内,它们主要位于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肺泡I型上皮细胞和气道上皮细胞上。作为第一个被发现的水通道蛋白,AQP1参与了急性肺损伤... 水通道蛋白(AQPs)在水的跨膜转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已证实有4种(AQP1、3、4、5)水通道蛋白分布于肺组织内,它们主要位于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肺泡I型上皮细胞和气道上皮细胞上。作为第一个被发现的水通道蛋白,AQP1参与了急性肺损伤和肺水肿、肿瘤生长和转移以及诸多肺部疾病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通道蛋白 肺部疾病 调节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首过法CT灌注可重复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单飞 张志勇 +2 位作者 曾蒙苏 胡洁 白春学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494-499,共6页
背景与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首过法CT灌注(CT perfusion,CTP)的可重复性。方法在本院行首过法CTP检查(8×5mm层厚),且经病理证实的进展期NSCLC患者14例,肿瘤最大径≤3cm及>3c... 背景与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首过法CT灌注(CT perfusion,CTP)的可重复性。方法在本院行首过法CTP检查(8×5mm层厚),且经病理证实的进展期NSCLC患者14例,肿瘤最大径≤3cm及>3cm各7例,均在24h内行第二次CTP扫描。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及Bland-Altman法评价CTP检查的可重复性。结果两组进展期NSCLC的血流速度(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及表面通透性(permeability surface area product,PS)值的ICC均>0.75;对比剂的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的ICC均<0.75。≤3cm的进展期NSCLC组的BF、BV、MTT及PS的可重复系数(repeat-ability coefficient,RC)及RC值95%变化区间依次为56%(-39%-53%)、45%(-29%-62%)、114%(-83%-145%)、78%(-57%-98%);>3cm组的BF、BV、MTT及PS的RC及RC值95%变化区间依次为46%(-48%-45%)、30%(-33%-26%)、-59%(-54%-64%)、33%(-18%-48%)。结论去卷积法首过法CTP参数BF及BV可重复性较好,用于评价进展期NSCLC抗血管生成治疗疗效时,可根据肿瘤大小,应用不同的可重复性标准区别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灌注成像 结果可重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2
作者 杨青 王桂芳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58-662,共5页
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lveolar epithelial typeⅡcell,AT2)是构成哺乳类动物肺泡上皮的主要细胞之一,是合成和分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主要细胞。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合成和分泌功能受多种体液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和调控,并涉及多种相关基因、蛋... 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lveolar epithelial typeⅡcell,AT2)是构成哺乳类动物肺泡上皮的主要细胞之一,是合成和分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主要细胞。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合成和分泌功能受多种体液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和调控,并涉及多种相关基因、蛋白及信号通路。AT2具有增殖、分化及修复功能,其异常转分化可能与肺纤维化及肿瘤发生有关。AT2在维持肺泡内液体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受多种体液与炎症因子调控,可能参与肺损伤和肺水肿的病理过程。AT2参与固有免疫及免疫调节机制,可向T细胞呈递抗原并调节T细胞的分化。对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功能的研究有助于理解肺泡生理功能和多种肺部疾病的发病和病理过程,对其功能调节机制的研究在多种肺部疾病的防治中有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Ⅱ型上皮细胞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固有免疫 肺损伤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复制小鼠哮喘模型的新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桂芳 董春玲 +3 位作者 唐古生 张燕 沈茜 白春学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25-1027,共3页
关键词 哮喘模型 小鼠 复制 病理生理过程 支气管哮喘 过敏性炎症 临床疾病 医疗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减轻模拟缺血/再灌注微环境中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丹 李静 +1 位作者 李玉苹 李翅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53-1258,共6页
目的:观察体外模拟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微环境下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pulmonary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HPMVECs)的自噬变化,研究自噬在维持I/R条件下HPMVECs细胞存活及内皮屏障完整性中的作用。方法... 目的:观察体外模拟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微环境下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pulmonary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HPMVECs)的自噬变化,研究自噬在维持I/R条件下HPMVECs细胞存活及内皮屏障完整性中的作用。方法:用雷帕霉素(rapamycin,RAP)预处理HPMVECs,在缺糖缺氧/恢复糖和氧供(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xygen-glucose restoration,OGD)模拟的I/R微环境中孵育细胞。应用Western blot及透射电镜法检测细胞自噬变化,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通透性小室法检测HPMVECs通透性。结果:OGD条件下HPMVECs的自噬水平明显升高,RAP预处理进一步上调了OGD条件下的细胞自噬。OGD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细胞通透性增加。RAP预处理不仅降低了OGD引起的细胞凋亡率,而且减轻了OGD条件下细胞通透性。结论:自噬在I/R诱发的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发挥保护性作用,提高自噬水平有助于减少I/R条件下细胞凋亡并维持内皮屏障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微血管内皮细胞 自噬 缺血/再灌注 细胞凋亡 内皮通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激素对乳腺癌细胞中雌激素受体α和甲状腺激素受体β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贲勇 杨冬 +1 位作者 高磊 白春学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942-945,共4页
背景与目的:目前,甲状腺激素对乳腺肿瘤的影响尚不明确。本实验目的是研究乳腺癌细胞系中雌激素受体α(ER-α)和甲状腺激素受体β(TR-β)的表达水平及相互关系,观察经甲状腺激素(T3)刺激后,激素受体表达水平的改变,探索受体表达水平改... 背景与目的:目前,甲状腺激素对乳腺肿瘤的影响尚不明确。本实验目的是研究乳腺癌细胞系中雌激素受体α(ER-α)和甲状腺激素受体β(TR-β)的表达水平及相互关系,观察经甲状腺激素(T3)刺激后,激素受体表达水平的改变,探索受体表达水平改变的可能机制。方法:通过实时定量PCR(realtimePCR)测定7株乳腺癌细胞系中ER-α和TR-β的mRNA水平,观察T3刺激对ER-α、TR-β和视黄醛衍生物X受体α(RXR-α)的表达水平的调节,并测定T3作用后在SK-BR-3细胞中多个基因表达谱。结果:在SK-BR-3、MDA-MB-231和MDA-MB-435中ER-α和TR-β低水平表达,MCF7、BT20、BT474和T47D中ER-α和TR-β均高水平表达。受T3刺激后,ER-α(-)的细胞系中ER-α、TR-β和RXR-α表达都受到不同程度的上调,而在ER-α(+)的细胞系中未观察到该现象。SK-BR-3在T3刺激后,E2F1、转化生长因子(TGF)-β1R、TGF-β2R和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表达上调,TGF-β1和p21下调。结论:ER-α和TR-β的表达水平在乳腺癌细胞中密切相关,T3对乳腺癌细胞的影响与细胞内源性ER-α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细胞系 甲状腺激素 激素受体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扫CT未见异常的肺癌的早期诊断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勇 金美玲 白春学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57-460,共4页
目的探讨胸部平扫CT检查无明显异常发现的肺癌的早期诊断,以期引起临床医师对此类病人的重视。方法通过对3例初诊时胸部平扫CT检查未见异常,最终通过纤支镜检查、PET/CT检查诊断为中央型肺癌的患者进行分析,并比较肺癌的各种早期诊断方... 目的探讨胸部平扫CT检查无明显异常发现的肺癌的早期诊断,以期引起临床医师对此类病人的重视。方法通过对3例初诊时胸部平扫CT检查未见异常,最终通过纤支镜检查、PET/CT检查诊断为中央型肺癌的患者进行分析,并比较肺癌的各种早期诊断方法。结果3例患者均为有长期吸烟史的男性,以咳嗽,痰血就诊,初诊时胸部平扫CT均未发现明显异常,经治疗后咳嗽痰血症状无明显好转。随后的PET/CT和纤支镜检查提示肺癌,最终通过病理学和痰细胞学确诊为中央型肺癌。2例获得手术完全切除,1例肺功能极差无法手术。结论早期中央型肺癌的患者,平扫CT检查阳性率较低,易导致部分病人无法得到早期诊断。因此,对于反复痰血的患者,即使初诊时平扫CT未发现肺癌,仍不能放松警惕。行纤支镜检查和PET/CT检查可发现此类中央型肺癌。因此,纤支镜检查和PET/CT在胸部平扫CT未发现明显异常的早期中央型肺癌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CT 肺癌 中央型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肺癌在不同性别及年龄间差异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隋大鸣 蒋鑫 +4 位作者 房蒙 潘科 徐松翠 庞帅 王桂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53-757,共5页
目的:研究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在男性和女性患者间的差异及年龄对肺癌的影响。方法:将1003例肺癌患者分别按性别和年龄分组,其中<40岁定义为青年组,≥80岁定义为老年组,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性患者鳞癌和小细胞肺癌的... 目的:研究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在男性和女性患者间的差异及年龄对肺癌的影响。方法:将1003例肺癌患者分别按性别和年龄分组,其中<40岁定义为青年组,≥80岁定义为老年组,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性患者鳞癌和小细胞肺癌的患病率高于女性(35.7%vs7.4%,P=0.001;9.6%vs3.5%,P<0.001),腺癌患病率则低于女性(49.9%vs84.9%,P<0.001),其Ⅲ期肺癌患者比例较女性高(37.6%vs27.6%,P=0.005),Ⅳ期肺癌患者比例较低(29.4%vs38.3%,P=0.010)。男性患者中咯血症状较明显(32.3%vs20.0%,P<0.001)。男女肺癌患者比例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青年组和老年组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所占比例较其他年龄组高(P<0.001),气急、体重减轻、胸腔积液和无临床症状的患者在各年龄组中的比例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不同性别肺癌有各自的临床和组织学特征,造成该差异的原因可能与烟草、激素等因素有关。不同年龄肺癌患者有其各自显著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性别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衣原体(Cpn)诱发肺癌大鼠模型 被引量:1
18
作者 储德节 郭水根 +3 位作者 潘春峰 王静 都勇 余竹元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20-524,共5页
目的初步探索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Cpn)诱发大鼠肺癌模型的建立。方法应用多次气管内注入Cpn菌液(TW-183)的方法试制肺癌大鼠模型,微量免疫荧光(microimmunofluorescence,MIF)法检测大鼠血清中Cpn特异性抗体,PCR检测肺癌组... 目的初步探索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Cpn)诱发大鼠肺癌模型的建立。方法应用多次气管内注入Cpn菌液(TW-183)的方法试制肺癌大鼠模型,微量免疫荧光(microimmunofluorescence,MIF)法检测大鼠血清中Cpn特异性抗体,PCR检测肺癌组织中Cpn-DNA,酶联免疫法检测肺癌组织中Cpn特异性抗原。结果单独Cpn感染组Wistar鼠的Cpn感染率为72.9%(35/48),Cpn感染联合苯并芘(benzopyrene,Bp)组的Cpn感染率为76.7%(33/43),两组的肺癌发生率分别为25.0%(12/48)和44.2%(19/43),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值分别为0.001和0.000。结论 Cpn感染诱发大鼠肺癌模型的建立是成功的,有助于肺癌的防治及其发病机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衣原体(Cpn) 苯并芘(Bp) 肺癌 动物模型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特异性siRNA对乳腺癌细胞hTERT水平及细胞生长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贲勇 杨冬 +1 位作者 高磊 白春学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871-874,共4页
背景与目的:在肿瘤细胞中端粒酶高水平的表达是肿瘤细胞永生化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利用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的小干扰RNA(siRNA)特异性地抑制乳腺癌细胞的hTERT,通过研究该效应对细胞生长、凋亡和永生化相关基因的影响,来进一步阐述... 背景与目的:在肿瘤细胞中端粒酶高水平的表达是肿瘤细胞永生化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利用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的小干扰RNA(siRNA)特异性地抑制乳腺癌细胞的hTERT,通过研究该效应对细胞生长、凋亡和永生化相关基因的影响,来进一步阐述端粒酶在肿瘤细胞永生化可能的作用。方法:通过实时定量RT-PCR(Real-TimeRT-PCR)测定各乳腺癌细胞系中内源性hTERT的表达水平及测定RNA干扰对与细胞永生化相关基因的调节;通过脂质体转染法将hTERTsiRNA导入MCF7细胞;通过细胞生长曲线和流式细胞仪(FACS)评价该特异性的siRNA所诱导的hTERT水平下调对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结果:所检测的乳腺癌细胞系中,hTERT均相对高表达。hTERTsiRNA可抑制MCF7中hTERT的水平,并在抑制后的第4天开始表现出显著的细胞生长抑制,并出现凋亡,以及多个细胞永生化相关的基因,如RAC1、PCYT2、FDFT1和ATP5G2,表达水平均下调50%以上。结论:hTERTsiRNA可特异性地抑制hTERTmRNA水平,从而抑制细胞生长,导致细胞凋亡,并下调多个细胞永生化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逆转录酶 小干扰RNA 培养的肿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芯片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链霉素和乙胺丁醇的耐药性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20
作者 石小华 景奉香 +3 位作者 胡忠义 崔振玲 赵建龙 朱蕾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35-440,共6页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TB)对链霉素(SM)和乙胺丁醇(EMB)耐药性的技术平台建立。方法:应用基因芯片法测定160株MTB临床分离株的SM和EMB耐药性,并与BACTEC960法结果进行比较,分别对结果相符与不相符的菌株进行测序。结...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TB)对链霉素(SM)和乙胺丁醇(EMB)耐药性的技术平台建立。方法:应用基因芯片法测定160株MTB临床分离株的SM和EMB耐药性,并与BACTEC960法结果进行比较,分别对结果相符与不相符的菌株进行测序。结果:基因芯片法测定160株MTB临床分离株,结果显示SM敏感111株、耐药49株,以rpsL43、88位aag突变为agg为主。芯片检测结果EMB敏感142株、耐药18株,耐EMB的MTB以embB306位atg突变为gtg为主。基因芯片法检测链霉素、乙胺丁醇耐药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0.0%、99%和60.0%、100%。两种测定方法结果不符的菌株中,采用基因测序法测定,结果显示基因芯片法检测点突变具有高度的特异性。结论:基因芯片法检测MTB对SM与EMB耐药性方法具有快速、简单,特异性高,准确性高,可作为MTB的SM与EMB耐药性快速筛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药敏试验 基因芯片 链霉素 乙胺丁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