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元宇宙医学在慢性疾病健康管理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
作者 孙梦婷 杨达伟 +3 位作者 谢林杉 周建 宋元林 白春学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2-295,316,共5页
元宇宙以虚拟现实、数字孪生、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兴技术融合方式闯入人们的视野。目前的医疗保健体系中,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 元宇宙以虚拟现实、数字孪生、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兴技术融合方式闯入人们的视野。目前的医疗保健体系中,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肺结节、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管理,仍面临着医疗资源分布不均、随访困难、专科医师负担过重等问题。而具有工业水平且融合了先进人工智能、脑机接口等数字化技术的元宇宙医学平台,可能会逐渐解决这些问题。随着新型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数字化医疗承上启下发挥有益铺垫效用的基础上,元宇宙+医疗的场景正有望重塑下一代数字医疗。本文将讨论和综述这些技术如何融合形成元宇宙医学及其在数字医疗中的实践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医疗健康 物联网医学 慢性疾病 虚实交互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加端物联网辅助诊治睡眠呼吸暂停(OSA)专家共识(2022版) 被引量:11
2
作者 国际元宇宙医学协会(IAMM)睡眠呼吸专家组 肖毅 +2 位作者 张晓菊 杨达伟 白春学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13-619,632,共8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为常见的睡眠呼吸疾病,但从业者有限,也缺乏简便易行的医疗模式和普适技术,是严重影响大众健康的临床难题。我们于2013年即制定了“物联网在睡眠呼吸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专家共识”,其后...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为常见的睡眠呼吸疾病,但从业者有限,也缺乏简便易行的医疗模式和普适技术,是严重影响大众健康的临床难题。我们于2013年即制定了“物联网在睡眠呼吸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专家共识”,其后研发了相应的技术。此文是该共识的升级版,旨在基于新研发的技术将其拓展为防治OSA的云加端新模式,提高同质化诊疗水平。由医师、护士和IT专家组成的多学科专家组采用和分析了相关共识和指南,讨论基于我们研究的云加端OSapp 5A(智能辅助OSA诊治应用程序)技术,是否可以作为“云加端物联网辅助诊治OSA”的新模式。通过邮件和微信交流和讨论,一致认为本共识使用的OSapp 5A技术是全球首个用于OSA的移动应用程序,可基于此形成联合睡眠呼吸中心专家(“云”专家)、初诊医师(“端”医师)和患者共同防治OSA的新型医疗模式,全面提高“端”医师的同质化诊治水平,符合国家强基层广覆盖的要求。本共识广泛融合了现有共识指南推荐和广泛认可的诊治技术,可以使更多患者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分级诊疗 物联网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门诊综合诊疗中心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分级诊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凡 盛春风 +3 位作者 高臻 蒋炯 刘君 张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6期4493-4497,共5页
呼吸门诊综合诊疗中心是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分级诊疗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是呼吸专科与社区全科相互转诊的过渡桥梁。本文介绍了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分级诊疗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叙述了呼吸门诊综合诊疗中心在呼吸系统慢病分级诊疗中的临床意义:... 呼吸门诊综合诊疗中心是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分级诊疗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是呼吸专科与社区全科相互转诊的过渡桥梁。本文介绍了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分级诊疗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叙述了呼吸门诊综合诊疗中心在呼吸系统慢病分级诊疗中的临床意义:(1)对社区全科医生早期筛查患者进行明确诊断,提高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早期诊断率,确保诊断的准确性;(2)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初治患者制定规范的诊疗方案,对复治患者后续治疗方案的升级或降级提供指导建议;(3)推广雾化吸入治疗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及规范的雾化吸入治疗;(4)开展全科医生培训,提高社区全科医生肺功能仪、无创机械通气、家庭氧疗及呼吸康复训练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5)开展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认知能力等。同时,本文还介绍了呼吸门诊综合诊疗中心的场地设施、人员配备以及相关诊疗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系统 慢性病 综合诊疗 分级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在过敏性气道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林林 马圆 +1 位作者 陈智鸿 计海婴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7-431,共5页
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llergen immunotherapy,AIT)是明确患者过敏原后,给患者反复接触过敏原提取物,并逐渐增加浓度和剂量直到达到目标维持剂量,从而使患者对过敏原产生耐受,这是至今惟一一种可以调控变应性疾病发病机制进而改变其自... 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llergen immunotherapy,AIT)是明确患者过敏原后,给患者反复接触过敏原提取物,并逐渐增加浓度和剂量直到达到目标维持剂量,从而使患者对过敏原产生耐受,这是至今惟一一种可以调控变应性疾病发病机制进而改变其自然进程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AIT临床实践和研究领域均取得较大进展,本文对AIT的作用机制、疗效和给药途径等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 过敏性哮喘 过敏性鼻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氧化应激分子为主构建预测重度哮喘的临床模型研究
5
作者 朱振华 毛若琳 陈智鸿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2-180,共9页
目的比较重度哮喘与非重度哮喘患者的临床特征、外周血炎症细胞和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的差异,分析中性粒细胞及氧化应激分子对哮喘严重程度的影响,构建早期预测重度哮喘的生物模型。方法纳入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就... 目的比较重度哮喘与非重度哮喘患者的临床特征、外周血炎症细胞和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的差异,分析中性粒细胞及氧化应激分子对哮喘严重程度的影响,构建早期预测重度哮喘的生物模型。方法纳入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就诊的成人稳定期哮喘患者67例,分为重度哮喘组与非重度哮喘组。对两组的临床特征、外周血炎症细胞和氧化应激指标水平进行组间比较,并对重度哮喘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最重要的5个变量,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重度哮喘预测模型。结果重度哮喘25例,较非重度哮喘患者病程长、急性发作频繁、哮喘控制差、外周血中性粒细胞高、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更严重、髓过氧化酶(myeloperoxidase,MPO)水平降低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升高。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或比例越高的哮喘患者易表现为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更频繁,肺通气功能降低更明显。以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氧化应激指标SOD、8-异前列腺素F2α(human 8-epi-prostaglandin F2α,8-iso-PGF2α)等为中心的一组生物标志可构建模型预测重度哮喘。结论重度哮喘较非重度哮喘患者的临床特征、外周血炎症细胞和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稳定期哮喘患者中性粒细胞和SOD等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对哮喘严重程度具有影响,以此为基础建立的重度哮喘预测模型可为重度哮喘的早期识别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哮喘 中性粒细胞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多司坦对稳定期中性粒细胞为主型COPD患者诱导痰成分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占波 杜开锋 +4 位作者 姜志龙 高佳萌 陈梦捷 马圆 陈智鸿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2-369,共8页
目的:观察化痰药物福多司坦对稳定期中性粒细胞为主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诱导痰细胞组分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53例稳定期COPD患者,分为福多司坦组及... 目的:观察化痰药物福多司坦对稳定期中性粒细胞为主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诱导痰细胞组分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53例稳定期COPD患者,分为福多司坦组及安慰剂组,安慰剂组采取常规治疗,福多司坦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福多司坦。两组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详细记录患者临床症状[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慢阻肺患者自我评估测试问卷(CAT评分)和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问卷(MMRC评分),咳嗽、咳痰评分(BCSS评分)]、肺功能指标、诱导痰细胞学等相关检查结果,分析并比较。结果:(1)两组治疗后和基线相比,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两者的比值(FEV1/FVC),均得到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肺功能各项指标除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DLCO%pre)具有差异外(福多司坦组DLCO%pre高于安慰剂组),其余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2)两组治疗后,福多司坦组诱导痰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均低于安慰剂组。与基线各组分细胞数相比,福多司坦组诱导痰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降低(P<0.05)。结论:稳定期中性粒细胞为主型COPD患者接受福多司坦治疗,可以改善肺功能,降低诱导痰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总数,从而改善气道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诱导痰 肺功能 福多司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滤泡型淋巴瘤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持续阳性的治疗及药学监护
7
作者 张捷青 叶晓芬 +2 位作者 吕迁洲 李晓宇 陈淑靖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2-637,642,共7页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简称新冠病毒)感染可对部分患者构成重大威胁。罹患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及接受抗肿瘤治疗的患者均可出现免疫抑制状态,其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增加,重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增加。本文详述了1例滤泡...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简称新冠病毒)感染可对部分患者构成重大威胁。罹患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及接受抗肿瘤治疗的患者均可出现免疫抑制状态,其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增加,重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增加。本文详述了1例滤泡型淋巴瘤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的治疗过程。该患者在入院治疗期间反复进行核酸检测(RT-PCR),结果显示持续阳性近90天,经过5轮抗病毒治疗及糖皮质激素抗炎、低分子肝素抗凝、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并辅以呼吸机支持治疗等,最终患者核酸转阴,顺利脱机出院。本研究总结了该病例的救治过程,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 滤泡型淋巴瘤 药学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并验证nomogram模型预测ⅠA期肺腺癌肺泡间转移 被引量:4
8
作者 张龙富 刘洁 +5 位作者 倪筝 路新源 胡斌 汪灏 冯明祥 张勇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10-1217,共8页
背景和目的:肺泡间转移(spread through air spaces,STAS)是早期肺腺癌的不良预后因素,尤其是楔形切除的患者,术前预测STAS有助于选择更佳的手术方式。本研究旨在建立并验证基于术前临床和影像学特征的列线图(nomogram)来预测ⅠA期肺腺... 背景和目的:肺泡间转移(spread through air spaces,STAS)是早期肺腺癌的不良预后因素,尤其是楔形切除的患者,术前预测STAS有助于选择更佳的手术方式。本研究旨在建立并验证基于术前临床和影像学特征的列线图(nomogram)来预测ⅠA期肺腺癌的STAS。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95例ⅠA期肺腺癌患者,通过4%的甲醛溶液固定石蜡包埋组织切片评估STAS结果。基于术前临床资料和胸部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4种临床特征和11种影像学特征纳入分析。通过logistic回归筛选临床和影像学特征中预测STAS的独立预测因素并构建nomogram模型。通过一致性指数(concordance index,C-index)、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校准图来评估模型的效能。结果:在595例ⅠA期肺腺癌患者中,STAS阳性为87例(14.6%)。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分叶征(OR=8.156,95%CI:1.021~65.099)、毛刺征(OR=5.258,95%CI:2.506~11.032)和实性成分占比(consolidation tumor ratio,CTR)(0.50<CTR≤0.75,OR=16.955,95%CI:3.579~80.309;0.75<CTR≤1.00,OR=20.793,95%CI:4.383~98.636)是STAS阳性的独立预测因素。基于这些预测因素建立的nomogram模型,对于STAS有较好的预测效能;C-index为0.901,AUC为0.897,且校准曲线拟合良好。结论:本研究建立并验证了预测ⅠA期肺腺癌STAS的nomogram模型。本模型操作简单,有较好的预测效能,有利于术前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肺泡间隙转移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一对夫妻患者的诊治过程探讨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疑似患者的管理 被引量:1
9
作者 童琳 刘洁 +4 位作者 王林林 李春 陈雪华 白春学 李华茵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4-186,共3页
观察2例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疑似患者诊断、治疗以及隔离管理的过程,结合文献分析COVID-19疑似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管理重点。COVID-19是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所致的疾病,SARS-CoV-2具有很强的传染性,甚至... 观察2例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疑似患者诊断、治疗以及隔离管理的过程,结合文献分析COVID-19疑似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管理重点。COVID-19是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所致的疾病,SARS-CoV-2具有很强的传染性,甚至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传播病毒。SARS-CoV-2可通过接触传播、飞沫传播,并可能通过气溶胶传播。在临床发热门诊的患者管理中,准确识别并管理好疑似患者,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对院内感染的防控极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病 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隔离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17/Treg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0
作者 刘韩韩 朱蕾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7-153,共7页
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elper 17,Th17)及调节性T淋巴细胞(regulatory T lymphocyte,Treg)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中的作用不同,两者之间的平衡在COP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更为重要。调控Th17/Tre... 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elper 17,Th17)及调节性T淋巴细胞(regulatory T lymphocyte,Treg)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中的作用不同,两者之间的平衡在COP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更为重要。调控Th17/Treg平衡的分子机制众多且复杂,涉及miR-21 Smad7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c-Jun/同种异体移植物炎症因子1(allograft inflammatory factor 1,AIF1)、Wnt/β-catenin、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SOCS)、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及腺苷A2a受体(adenosine A2a receptor,A2aR)等信号通路。针对Th17及Treg的分子靶向治疗现处于动物实验阶段。N-乙酰半胱氨酸、红霉素等已被证实通过调节Th17/Treg平衡可减轻COPD患者的全身炎症,改善肺功能,减缓疾病进展。本文对Th17/Treg在COPD中的作用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COPD患者的免疫治疗提供相关研究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17 TREG Th17/Treg平衡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分子机制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二代ALK-TKIs二线治疗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耐药基因变异分子图谱差异 被引量:3
11
作者 丁宁 徐晓波 +6 位作者 周洁白 张勇 刘子龙 刘洁 张东辉 李佳旻 胡洁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2493-2499,共7页
目的 比较和探索不同二代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ALK-TKIs)获得性耐药基因变异图谱差异,为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全程管... 目的 比较和探索不同二代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ALK-TKIs)获得性耐药基因变异图谱差异,为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全程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为观察性研究,纳入2014年至2020年共计103例ALK阳性晚期NSCLC患者,在一线克唑替尼治疗和二线二代ALK-TKIs治疗发生耐药后,通过组织样本或液体样本行下一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检测,分析不同的二代靶向药物发生获得性耐药的基因变异分子图谱的异同。结果 二代TKIs获得性耐药以ALK激酶结构域突变为主(66.7%),发生率V3型显著高于V1型(85.7%vs. 55.6%,P=0.003 9);最常见G1202R/K和L1196M,前者多见于V3型(57.1%vs.4.4%,P<0.000 1),后者在V1型相对多见(31.1%vs. 14.3%,P=0.079 4)。阿来替尼耐药以ALK继发突变发生率最高,常见G1202R(31.6%)和G1269A(12.3%);色瑞替尼G1202R、L1196M、F1174X和C1156Y发生率较高;而布加替尼F1174X、D1203N、E1210K发生率较高。D1203N(0 vs. 6.7%vs. 20%,P=0.000 2)和E1210K(1.8%vs. 0 vs.15%,P=0.003 5)主要发生在布加替尼耐药后。ALK-TKIs的序贯应用可引起ALK基因的复合突变。结论 二代ALK-TKIs二线治疗耐药后基因变异图谱复杂多样,不同药物、不同ALK变体之间差异较大,且存在复合突变,增加后线治疗难度,因此ALK阳性晚期NSCLC的临床治疗决策需充分考虑耐药分子机制后进行全局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K-TKI耐药机制 复合突变 药物耐药 二次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素抵抗型哮喘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朱桂萍(综述) 叶伶 金美玲(审校)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80-684,共5页
激素抵抗型哮喘治疗困难,一直是哮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研究发现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异常、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histone deacetylase,HDAC2)活性降低等经典机制在激素抵抗型哮喘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此外,Th细胞免... 激素抵抗型哮喘治疗困难,一直是哮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研究发现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异常、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histone deacetylase,HDAC2)活性降低等经典机制在激素抵抗型哮喘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此外,Th细胞免疫失衡、感染、肥胖及非编码RNA、细胞自噬等因素在激素抵抗型哮喘中的作用也是近年研究的热点。本文对以上激素抵抗型哮喘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以提高对激素抵抗型哮喘的认识,为未来的治疗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抵抗型哮喘 糖皮质激素受体(GR)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HDAC2) TH1 TH17 感染 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马珠单抗3年长疗程治疗重度激素依赖型过敏性哮喘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3
13
作者 朱桂萍 蔡慧 +7 位作者 曾莹莹 高鑫 朱梦婵 杨琤瑜 宋惜夕 彭文珺 叶伶 金美玲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探讨长疗程应用奥马珠单抗治疗重度激素依赖型过敏性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接受奥马珠单抗治疗≥3年的7例重度激素依赖型过敏性哮喘患者,比较其治疗前后口服糖皮质激素(oral corticosteroid,O... 目的探讨长疗程应用奥马珠单抗治疗重度激素依赖型过敏性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接受奥马珠单抗治疗≥3年的7例重度激素依赖型过敏性哮喘患者,比较其治疗前后口服糖皮质激素(oral corticosteroid,OCS)剂量、急性发作次数变化以及哮喘控制评分(asthma control test,ACT)、哮喘生活质量评分(asthma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AQLQ)、肺通气功能参数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s,FEV_(1))、FEV_(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pred)、1秒率(FEV_(1)/FVC)的变化。结果经奥马珠单抗治疗3年后,7例患者口服泼尼松剂量从基线期15.0(15.0~22.5)mg/d减至2.5(0~10.0)mg/d(P<0.01),哮喘急性发作次数从6(4~7)次/年减至0(0~1)次/年(P<0.01);7例重度哮喘患者ACT评分从18.0(13.0~20.0)分升至22.0(18.0~24.0)分,AQLQ评分从(4.5±1.4)分升至(5.1±1.1)分;7例患者治疗3年的FEV_(1)从基线期(2.2±1.0)L升高至(2.5±1.3)L,FEV_(1)%pred从基线期74.4%±29.2%升高至77.5%±27.2%,FEV_(1)/FVC(%)从基线期68.4%±11.9%升高至69.8%±16.3%。1例患者有注射部位红肿,其余在奥马珠单抗长期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奥马珠单抗长疗程治疗重度激素依赖型过敏性哮喘,可以显著减少哮喘患者口服激素剂量及急性发作次数,持续有效控制哮喘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或稳定肺通气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马珠单抗 重度哮喘 激素依赖 长期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N1在脂多糖诱导急性肺损伤中的表达调控和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董年 王蓓蓓 +3 位作者 宋晨剑 陈俊杰 陈成水 石林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07-513,共7页
目的:体内观察富半胱氨酸蛋白61(CYR61/CCN1)在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定位和在脂多糖(LPS)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中的表达变化,体外研究LPS调控CCN1表达的分子机制和CCN1在LPS诱导炎症介质表达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通过免疫组化(IHC)染色及免... 目的:体内观察富半胱氨酸蛋白61(CYR61/CCN1)在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定位和在脂多糖(LPS)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中的表达变化,体外研究LPS调控CCN1表达的分子机制和CCN1在LPS诱导炎症介质表达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通过免疫组化(IHC)染色及免疫荧光法观察CCN1在小鼠肺组织和气道上皮细胞16HBE中的表达定位;气道滴注LPS建立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IHC观察CCN1在肺组织中的表达变化;体外研究中,分别予气道上皮16HBE细胞以ERK1/2、JNK、P38和PI3K信号通路特异性抑制剂预处理2 h后加入LPS刺激,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CN1的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分别通过CCN1-siRNA和重组CCN1蛋白刺激16HBE细胞,qPCR检测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6(IL-6)、IL-8、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mRNA水平。结果:CCN1在正常肺组织中以气道上皮表达为主,在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小鼠气道上皮细胞中CCN1表达升高;LPS可刺激16HBE细胞中CCN1的表达水平升高,其中ERK1/2、JNK、P38和PI3K信号通路特异性抑制剂可以不同程度逆转LPS诱导的CCN1表达升高。重组CCN1蛋白可以诱导16HBE细胞中IL-6、IL-8、TGF-β和VEGF的mRNA合成,干扰CCN1可以部分逆转LPS刺激后IL-6、IL-8、TGF-β和VEGF的mRNA合成。结论:气道上皮来源的CCN1在急性肺损伤中表达升高,其表达调控涉及ERK1/2、JNK、P38和PI3K信号通路;CCN1在介导LPS诱导的炎症介质表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为未来急性肺损伤诊治的潜在靶点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半胱氨酸蛋白61 气道上皮细胞 脂多糖 急性肺损伤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定量CT评估淋巴管平滑肌瘤病的肺部损害 被引量:1
15
作者 宋惜夕 王坚 +6 位作者 蔡慧 杨琤瑜 墨玉清 朱梦婵 朱桂萍 叶伶 金美玲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53-659,共7页
目的量化CT影像中肺部囊性损害的程度,并比较其与肺功能结果和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D)水平的相关性,探究定量CT评估淋巴管平滑肌瘤病(lymphangioleiomyomatosis,LAM)肺部损伤和指导LAM治疗的... 目的量化CT影像中肺部囊性损害的程度,并比较其与肺功能结果和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D)水平的相关性,探究定量CT评估淋巴管平滑肌瘤病(lymphangioleiomyomatosis,LAM)肺部损伤和指导LAM治疗的能力。方法通过人工智能软件识别肺部CT影像中的囊性区域,计算其在总肺中所占的体积百分比,即囊泡评分。本研究共纳入21例受试者,研究36次CT囊泡评分和肺功能的相关性。对其中17例受试者计算24次CT囊泡评分和血清VEGF-D水平相关性。通过计算CT囊泡评分评估肺功能的ROC曲线,探究囊泡评分预测肺损伤的能力。结果囊泡评分与第1秒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percentage of predicted forced of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pred)(r=-0.716,P<0.001)和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ercentage of predicted diffusing capacity of the lungs for carbon monoxide corrected for alveolar volume,DLCO/VA%pred)(r=-0.821,P<0.0001)显著相关,与血清VEGF-D水平的相关性不明显(r=-0.143,P=0.506)。当囊泡评分为15.80%时,预测肺功能受损的约登指数最高(0.667),预测肺功能损伤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44%和72.22%。结论肺CT囊泡评分与FEV1%pred和DLCO/VA%pred显著相关,但是与血清VEGF-D水平的相关性不明显。囊泡评分>15.80%时提示肺功能损害明显,建议患者接受西罗莫司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平滑肌瘤病(LAM) 囊泡评分 肺部损害 计算机断层扫描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RS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艾尼瓦尔·肉孜 韩林晓 +4 位作者 吴圆圆 朱文思 刘静 刘尽国 周建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90-397,共8页
目的探究线粒体天冬氨酰-tRNA合成酶2(aspartyl-tRNA synthetase 2,mitochondrial,DARS2)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多种数据库分析DARS2在NSCLC的两种亚型肺腺癌(lung adenocarc... 目的探究线粒体天冬氨酰-tRNA合成酶2(aspartyl-tRNA synthetase 2,mitochondrial,DARS2)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多种数据库分析DARS2在NSCLC的两种亚型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LUAD)和肺鳞癌(lung squamous cellcarcinoma,LUSC)中的表达水平、预后价值、临床病理分期相关性、突变及甲基化水平和富集通路。通过划痕实验和CCK-8实验进一步分析DARS2对NSCLC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通过GEPIA、GEO及HPA数据库分析发现,DARS2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在LUAD与LUSC中均显著上调,并与LUAD病理分期呈正相关。生存分析结果表明,DARS2过表达可显著缩短LUAD患者生存期。cBioPortal分析结果显示,DARS2在LUAD与LUSC中变异率分别为16%和18%。UALCAN数据库甲基化分析结果显示,DARS2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在LUAD中显著降低,而在LUSC中显著升高。Metascape数据库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与DARS2相关的基因在LUAD和LUSC中均主要在细胞周期通路高度富集。划痕实验和CCK-8实验结果显示,敲低DARS2能显著抑制H1299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结论DARS2在LUAD与LUSC中均过表达,其可能以参与调控细胞周期通路方式促进NSCLC细胞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LUAD) 肺鳞癌(LUSC) 天冬氨酰-tRNA合成酶2(DARS2) 增殖 迁移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间质性肺疾病为主要表现的抗MDA5抗体相关皮肌炎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海燕 孟颖颖 +2 位作者 张俊 唐薪竣 胡莉娟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11-417,共7页
目的通过对以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为主要表现的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elanoma differentiation associated gene 5,MDA5)抗体相关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的临床特征和诊治经过进行分析,加深对该病的认... 目的通过对以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为主要表现的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elanoma differentiation associated gene 5,MDA5)抗体相关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的临床特征和诊治经过进行分析,加深对该病的认识,提高对该病的诊治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诊治的以ILD为主要表现且抗MDA5抗体阳性的DM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诊疗经过,分析其临床特点、诊治及转归。结果共纳入8例患者,男2例,女6例,中位年龄54.5岁,其中5例符合无肌病性皮肌炎(amyopathic dermatomyositis,ADM)的诊断标准。主要表现为皮疹(8例)、咳嗽(8例)、胸闷气促(8例)、乏力(6例)、进行性呼吸困难(4例)、发热(3例)、肌肉疼痛(3例)、肌力减退(3例)。动脉血气分析示6例有低氧血症。肺功能主要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伴弥散功能障碍。2例行肌电图检查,其中1例呈肌源性损害。胸部CT主要表现为斑片影、实变影、网线影或磨玻璃影。入院后给予甲泼尼龙静滴,联合丙种球蛋白、免疫抑制剂等综合治疗。5例患者存活,3例死亡。结论以ILD为主要表现的抗MDA5抗体相关DM患者通常进展快,预后不良。在疾病早期联合使用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及各种免疫抑制剂有助于取得更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性肺疾病(ILD) 抗MDA-5抗体 皮肌炎(D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腺癌免疫治疗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报道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捷青 吕迁洲 +2 位作者 李晓宇 金美玲 叶晓芬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2-305,共4页
肺腺癌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一个亚型,其发病率逐年增高,占肺癌总数的40%~55%。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的出现极大程度上改变了NSCLC患者的治疗前景,研究表明ICIs单药或联... 肺腺癌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一个亚型,其发病率逐年增高,占肺癌总数的40%~55%。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的出现极大程度上改变了NSCLC患者的治疗前景,研究表明ICIs单药或联合治疗使晚期NSCLC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提高。随着ICIs使用的增加,免疫相关不良反应频繁出现,其中ICIs引起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报道较少,应引起医师和药师们的注意。本文报道了1例男性肺腺癌患者,行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培美曲塞二钠+奈达铂+贝伐珠单抗+卡瑞利珠单抗)4周期后出现多次呕吐伴乏力。入院检查:空腹血糖>60 mmol/L,尿酮体1.96 mmol/L,胰岛素空腹92.7μU/mL,C肽空腹0.28 ng/mL,β-羟丁酸1.20 mmol/L,淀粉酶148 U/L,血气分析(未吸氧)pH值为7.17,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经补液、胰岛素治疗、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后,酮体转阴。同时停用卡瑞利珠单抗,继以胰岛素注射治疗,3周后随访血糖控制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 化疗联合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危险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9
作者 华剑兰 张静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1期36-39,共4页
本文回顾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贫穷和较低的社会经济地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及室内空气污染等独立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它们可能促进疾病发生的机制及其与其他危险因素之间的关联。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危险因素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贫穷 室内空气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气峰流速测定对吸入装置个体化选择及精准药学服务的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冯婕 金美玲 +3 位作者 张静 李晓宇 吕迁洲 叶晓芬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39-842,共4页
目的 通过使用In-Check^(TM) Dial测定患者的吸气峰流速(PIFR),为患者选择适宜的吸入装置,提高患者的吸入治疗效果。方法 药师通过PIFR测定评估3例病情控制不佳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吸入剂使用技术,为其选择适宜的吸入装置并指导其正... 目的 通过使用In-Check^(TM) Dial测定患者的吸气峰流速(PIFR),为患者选择适宜的吸入装置,提高患者的吸入治疗效果。方法 药师通过PIFR测定评估3例病情控制不佳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吸入剂使用技术,为其选择适宜的吸入装置并指导其正确吸入。结果 1例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使用气雾剂时PIFR>120 L·min^(-1),反复训练后PIFR依然过大,更换为粉雾剂后PIFR达标;1例哮喘合并重症肌无力且气管切开患者,使用粉雾剂或气雾剂,PIFR均过低,因基础疾病致呼吸浅快,建议继续雾化吸入;1例肺功能较差的COPD患者虽然PIFR达标,但无法适应较扁的鱼嘴状吸嘴,更换为其他形状吸嘴的吸入装置后能正确使用。结论 吸入技术评估包括操作步骤评估和PIFR测定,其中PIFR测定不仅可以评估药学服务的效果,还能为患者个体化选择适宜的吸入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装置 吸气峰流速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