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文君中西医结合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伴不孕的经验 被引量:1
1
作者 黄书慧 徐莉莉 +2 位作者 钱来娣 唐敏洁 王文君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84-788,共5页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患者由于卵巢功能明显衰退,生育能力受到严重影响。然而,针对POI伴不孕的患者,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案。王文君教授对于POI伴不孕的治疗,提出“中西合参,精准用药”“治病...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患者由于卵巢功能明显衰退,生育能力受到严重影响。然而,针对POI伴不孕的患者,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案。王文君教授对于POI伴不孕的治疗,提出“中西合参,精准用药”“治病求本,守治则而调方”“慎微杜渐,先变而治”的原则,中西药联用,常获实效。本文介绍了3例POI伴不孕的患者经王文君教授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后成功妊娠的案例,以期为POI伴不孕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 不孕症 中西医结合 临床病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文君中西医结合防治复发性流产经验
2
作者 徐莉莉 黄书慧 +1 位作者 孙建 王文君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89-794,共6页
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是一个复杂的临床问题,影响着众多女性的生育健康,RSA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因其优势互补而受到关注。本文旨在介绍王文君教授在中西医结合防治RSA方面独特的诊疗理念和方法。王文君教授... 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是一个复杂的临床问题,影响着众多女性的生育健康,RSA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因其优势互补而受到关注。本文旨在介绍王文君教授在中西医结合防治RSA方面独特的诊疗理念和方法。王文君教授擅长辨病与辨证论治相结合,中西药联合精准应用,重视孕前调治、孕后安胎,为防治RSA提供了高效安全的治疗手段,显著改善了RSA患者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RSA) 中西医结合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蟾素注射液联合RALOX-HAIC方案对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疗效
3
作者 吴鸣远 杨云柯 +2 位作者 高欣桐 杨兆硕 朱真锋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02-806,共5页
目的考察华蟾素注射液联合RALOX-HAIC方案对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RALOX-HAIC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华蟾素注射液。检测近期疗效、生存情况、炎症指标(LCN2、NLRP3... 目的考察华蟾素注射液联合RALOX-HAIC方案对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RALOX-HAIC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华蟾素注射液。检测近期疗效、生存情况、炎症指标(LCN2、NLRP3炎症小体、NLR、PLR)、免疫指标(NK细胞、CD8^(+)T细胞、IL-17、Th17/Treg)、毒副作用发生率变化。结果基于mRECIST,观察组疾病控制率、客观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疾病进展更低(P<0.05)。治疗后,2组炎症指标、IL-17、Th17/Treg降低(P<0.05),NK细胞、CD8^(+)T细胞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观察组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总体生存率、其他毒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蟾素注射液联合RALOX-HAIC方案可安全有效地提高肝细胞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降低体内炎症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蟾素注射液 RALOX-HAIC方案 肝细胞癌 毒副作用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中药为胰腺癌介入治疗赋能2例报告
4
作者 王小林 谷亚男 +4 位作者 陈伟 雷洋洋 李建柯 高珊珊 蔡定芳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1-323,共3页
1临床资料2023年5月至2024年7月本研究团队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介入门诊接诊经病理、细胞学检测或临床影像学确诊的胰腺癌患者,并以本研究团队研究的清热解毒、燥湿消结、祛邪抑癌原则为主的中药治疗方剂,共治疗了12例患者,每人每用... 1临床资料2023年5月至2024年7月本研究团队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介入门诊接诊经病理、细胞学检测或临床影像学确诊的胰腺癌患者,并以本研究团队研究的清热解毒、燥湿消结、祛邪抑癌原则为主的中药治疗方剂,共治疗了12例患者,每人每用方药口服28剂后门诊随访,随证加减下一次方剂。现报告2例全过程接受治疗患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中医药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构建浸润性乳腺癌预后模型:基于SEER数据库 被引量:3
5
作者 陆春伟 马骏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58-864,共7页
目的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分析浸润性乳腺癌预后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后模型。方法采集美国监测、流行病学和终点事件(SEER)数据库中2010-2015年24584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利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后变量,使用... 目的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分析浸润性乳腺癌预后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后模型。方法采集美国监测、流行病学和终点事件(SEER)数据库中2010-2015年24584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利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后变量,使用logistic回归、决策树、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人工神经网络5种机器学习分类算法建立生存预后的预测模型,评价各建模方法的预测能力,以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及ROC曲线的AUC作为模型的评价指标。结果在21个模型输入变量中,组织分级、T分期、N分期、M分期、脑转移、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状态、手术治疗等因素对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生存预后具有较大影响,5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的预后模型中随机森林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效果较好。结论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构建的浸润性乳腺癌预后模型的预测效果较好,可辅助医师判断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情况和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ER数据库 浸润性乳腺癌 机器学习 预后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中医证素及证型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余忠海 董振华 +3 位作者 刘吟枫 万文斌 刘露梅 李亚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2562-2566,2571,共6页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中医证素、证型分别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的相关性,为MCI精准中医辨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5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门诊及静安区江宁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黄浦区半淞园街...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中医证素、证型分别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的相关性,为MCI精准中医辨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5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门诊及静安区江宁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黄浦区半淞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老年MCI患者516例。运用《轻度认知障碍中医证素诊断评分表》对MCI患者中医证素及证型进行分型;运用Mo CA对患者进行测试评分。结果 MCI中医证素为:肾、心、肝、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血淤、痰浊;MCI中医证型为:肾阴虚证、肾阳虚证、肾精亏虚证、肾虚血瘀证、肾虚痰浊证、心气虚证、心血虚证、心阴虚证、心阳虚证、心脉淤阻证、痰蒙心窍证、心气血亏虚证、心肾不交证、肝郁证、痰瘀互阻证。MCI患者Mo CA总分为(22.6±2.0)分,视空间及执行功能得分为(3.3±1.0)分,命名得分为(2.4±0.7)分,注意力得分为(5.4±0.8)分,语言得分为(1.5±0.9)分,抽象思维得分为(0.9±0.8)分,延迟回忆得分为(2.7±1.4)分,定向力得分为(5.9±0.4)分。Mo CA总分与证素阴虚积分呈负相关(P<0.05);命名得分与证素肾、证素阴虚积分呈负相关(P<0.05);注意力得分与证素肾、证素肝、证素阴虚积分呈负相关,与证素阳虚积分呈正相关(P<0.05);语言得分与证素气虚积分呈负相关(P<0.05);抽象思维得分与证素阳虚呈负相关(P<0.05)。Mo CA总分与心气虚亏虚证、肝郁证积分呈负相关(P<0.05);命名得分与心阴虚证、肝郁证积分呈负相关(P<0.05);注意力得分与肾阴虚证、肾阳虚证、肾精亏虚证、肾虚血瘀证、肾虚痰浊证、心阴虚证、心肾不交证、肝郁证积分呈负相关(P<0.05);抽象思维得分与心气虚证积分呈负相关(P<0.05);延迟回忆得分与心气血亏虚证积分呈负相关(P<0.05);定向力得分与痰蒙心窍证积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MCI中医证素、证型与Mo CA存在相关性,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为MCI精准辨证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认知障碍 证素 证候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三阴交、血海穴对痛经大鼠雌孕激素和β-EP含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徐莉莉 张露芬 +3 位作者 宋晓琳 朱江 任晓暄 李晓泓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2218-2221,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三阴交穴、血海穴对痛经大鼠血清和子宫的雌激素(E2)、孕激素(P),血浆、子宫、垂体、下丘脑β-内啡肽(β-EP)含量的影响,探讨其镇痛效应机制。方法:将40只通过阴道涂片筛查的3月龄处于动情间期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盐... 目的:观察电针三阴交穴、血海穴对痛经大鼠血清和子宫的雌激素(E2)、孕激素(P),血浆、子宫、垂体、下丘脑β-内啡肽(β-EP)含量的影响,探讨其镇痛效应机制。方法:将40只通过阴道涂片筛查的3月龄处于动情间期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盐水组、模型组、电针三阴交组、电针血海组。采用苯甲酸雌二醇和缩宫素联合制备痛经大鼠模型,观察电针对各组大鼠血清、子宫雌孕激素,血浆、子宫、垂体、下丘脑β-EP含量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电针三阴交组、血海组血清E2含量均显著性升高(P<0.01,P<0.05),P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电针血海组血清E2含量较之三阴交组显著性降低(P<0.05)。电针三阴交组子宫E2、P含量均显著性下降(P<0.05,P<0.01),E2/P比值均有升高趋势(P>0.05);电针血海组子宫E2含量显著性升高,P含量显著性下降(P<0.05,P<0.01),E2/P比值显著性升高(P<0.01)。电针三阴交组、血海组血浆、垂体、下丘脑β-EP含量呈升高或下降的趋势,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子宫β-EP含量均显著性升高(P<0.01,P<0.05);电针三阴交组子宫β-EP含量较之血海组显著性升高(P<0.01)。结论:对于痛经大鼠E2、P的紊乱状态的影响,电针三阴交穴、血海穴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以血海穴为佳;电针三阴交穴、血海穴均可通过升高子宫β-EP的含量达到镇痛作用,但三阴交穴升高子宫β-EP含量的作用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交穴 血海穴 痛经大鼠 雌孕激素 β-内啡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果菊苷通过调控GFRα1/AKT信号通路抑制MPP^+诱导的多巴胺能细胞SH-SY5Y凋亡 被引量:7
8
作者 赵卿 张鹏 +3 位作者 白宇 张利军 侯郁青 蔡定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25-1231,共7页
目的研究肉苁蓉提取物松果菊苷(echinacoside)对1-甲基-4-苯基吡啶(MPP+)诱导帕金森病模型SH-SY5Y细胞的保护机制。方法 SH-SY5Y细胞分别接受磷酸缓冲溶液(PBS)、MPP+和/或松果菊苷处理后,分析细胞生长情况,采用Western blot结合免疫荧... 目的研究肉苁蓉提取物松果菊苷(echinacoside)对1-甲基-4-苯基吡啶(MPP+)诱导帕金森病模型SH-SY5Y细胞的保护机制。方法 SH-SY5Y细胞分别接受磷酸缓冲溶液(PBS)、MPP+和/或松果菊苷处理后,分析细胞生长情况,采用Western blot结合免疫荧光法分析各处理组细胞内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家族受体α1(GFRα1)及其下游抗凋亡AKT(蛋白激酶B)磷酸化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水平变化,并观察AKT抑制剂LY249002对松果菊苷对SH-SY5Y的保护功能的影响。结果松果菊苷可以显著缓解MPP+诱导的SH-SY5Y细胞的凋亡[MPP+vs MPP+/松果菊苷,(25.12±4.33)%vs(5.13±1.51)%,P<0.01]。松果菊苷可以抑制MPP+下调SHSY5Y细胞内GFRα1表达和AKT磷酸化。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特异性阻断AKT信号通路可以取消松果菊苷促进SHSY5Y在MPP+诱导损伤下生存的功能,但不影响松果菊苷提高GFRα1的表达。对SH-SY5Y细胞内Caspase-3活性分析的结果显示,松果菊苷可以抑制MPP+诱导Caspase-3的活化[MPP+vs MPP+/松果菊苷,(7.22±1.51)vs(1.81±0.42),P<0.01],但是这一作用可以被AKT抑制剂阻断。结论松果菊苷通过上调GFRα1/AKT通路抑制MPP+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发挥保护神经细胞存活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果菊苷 SH-SY5Y细胞 1-甲基-4-苯基吡啶(MPP^+)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α1(GFRα1) GFRα1/AKT信号通路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提取物对神经元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离体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周子懿 唐宇平 +6 位作者 金惠铭 高俊鹏 张国平 王中 森昌夫 蔡定芳 蔡业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229-2234,共6页
目的:研究灵芝提取物(GLE)对原代大鼠皮层神经元氧糖剥夺-再复氧(OGD/R)损伤模型的影响,在细胞水平探讨GLE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新生SD大鼠的皮层神经元原代培养至第7d,用GLE预处理神经元OGD/R模型。选取OGD/R后的0h、3h、6h、12h... 目的:研究灵芝提取物(GLE)对原代大鼠皮层神经元氧糖剥夺-再复氧(OGD/R)损伤模型的影响,在细胞水平探讨GLE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新生SD大鼠的皮层神经元原代培养至第7d,用GLE预处理神经元OGD/R模型。选取OGD/R后的0h、3h、6h、12h、24h、48h和72h作为观察点,观察GLE干预后对各个时点的细胞形态学、细胞毒作用、细胞线粒体活性、细胞凋亡率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量的影响。结果:GLE(0.1、1、10mg/L)能明显减少神经元LDH的释放,提高线粒体活性。流式细胞术结果证实了GLE能抑制神经元OGD/R损伤导致的凋亡,这种作用甚至能持续至OGD/R后的72h。GLE(0.1、1、10mg/L)下调caspase-3、caspase-8蛋白的表达,GLE(10mg/L)还能下调caspase-9蛋白表达。结论:GLE对OGD/R诱导的神经元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能是有效防治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神经保护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灵芝 神经元 脑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榄香烯脂质体对人胃癌细胞HGC-27的体内外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顾喜喜 锁涛 蔡定芳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45-952,共8页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榄香烯脂质体在临床治疗消化道肿瘤及其恶性胸腹水中应用广泛。本研究结合体内和体外实验旨在观察榄香烯脂质体对人胃癌细胞HGC-27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在体外实验中,应用机器视觉一全自动活细胞观...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榄香烯脂质体在临床治疗消化道肿瘤及其恶性胸腹水中应用广泛。本研究结合体内和体外实验旨在观察榄香烯脂质体对人胃癌细胞HGC-27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在体外实验中,应用机器视觉一全自动活细胞观测分析系统(Cell—IQ)对不同浓度下的榄香烯脂质体进行观测,以筛选出对人胃癌HGC-27细胞产生抑制作用的最佳浓度,并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在最佳浓度下,榄香烯脂质体对人胃癌细胞HGC-27凋亡的影响。在胃癌腹膜转移的裸鼠模型中,观察榄香烯脂质体、顺铂(cisplatin,DDP)等药物对裸鼠腹膜肿瘤指数(peritoneal cancer index,PCI)的影响,并用免疫组化检测CD31标记的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在肿瘤中的表达,以期对榄香烯脂质体抑制胃癌HGC-27细胞腹膜转移的机制进行探讨。结果:榄香烯脂质体作用于人胃癌细胞HGC-27后,Cell—IQ分析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加,逐渐增强,以100gg/mL为最佳,榄香烯脂质体浓度再增高,其抑制肿瘤作用不再增强。最佳作用时间为4~19h。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00gg/mL榄香烯脂质体作用于人胃癌HGC-27细胞24h后,肿瘤细胞凋亡率为45%,对照组仅有0.019%。处理组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人胃癌腹膜转移裸鼠模型建立后给予榄香烯脂质体等药物干预,腹膜转移瘤PCI指数有明显差异,其中以联合治疗组下降明显,免疫组化检测发现CD31-MVD及VEGF蛋白表达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榄香烯脂质体对于人胃癌细胞有明确抑制作用,最佳质量浓度为100μg/mL,最佳作用时间为4~19h;榄香烯脂质体对人胃癌裸鼠腹腔转移有明确预防作用;榄香烯脂质体对人胃癌细胞抑制作用的主要机制可能为诱导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榄香烯脂质体 胃癌 腹膜转移 HGC-27 Cell-IQ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与辅酶Q_10联合干预MPP^+帕金森模型大鼠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4
11
作者 高俊鹏 周子懿 +3 位作者 向军 陈依萍 罗恩丽 蔡定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与辅酶Q10(Co Q10)联合干预1-甲基-4-苯基-吡啶(MPP+)帕金森(PD)模型鼠的效果及其机制。方法:MPP+黑质内注射建立PD大鼠模型。将制作成功的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雷公藤内酯组、Co Q10组和联合给药组...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与辅酶Q10(Co Q10)联合干预1-甲基-4-苯基-吡啶(MPP+)帕金森(PD)模型鼠的效果及其机制。方法:MPP+黑质内注射建立PD大鼠模型。将制作成功的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雷公藤内酯组、Co Q10组和联合给药组。对比各组行为学、TH、OX-42免疫荧光、Western blot结果、线粒体酶复合体I(Complex I)活性。结果:雷公藤内酯与Co Q10均可部分减轻MPP+诱导的PD模型鼠行为学缺陷,联合给药效果优于单一用药。TH阳性神经元数量联合给药组比雷公藤内酯组(P<0.01)及Co Q10组(P<0.01)显著增多。雷公藤内酯组及联合给药组CX3CR1蛋白表达量均较模型组低(P<0.01)。Co Q10组及联合给药组可使Complex I的活性增高(P<0.01)。结论:CX3CR1抑制剂与线粒体Complex I增强剂联合给药较单一给药对MPP+PD大鼠模型具有更好的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小胶质细胞 线粒体酶复合体I 多巴胺神经元 雷公藤内酯 辅酶Q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酶Q_(10)与美满霉素联合干预1-甲基-4-苯基吡啶诱导的偏侧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研究(英文)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俊鹏 周子懿 +2 位作者 向军 陈依萍 蔡定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622-1632,共11页
目的:探讨辅酶Q10与美满霉素联合干预1-甲基-4-苯基吡啶(MPP+)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效果。方法:采用MPP+黑质内注射建立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小胶质细胞活化的程度用OX-42(小胶质细胞标志物)的免疫荧光强度测定。多巴胺能神经元由酪氨酸羟化... 目的:探讨辅酶Q10与美满霉素联合干预1-甲基-4-苯基吡啶(MPP+)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效果。方法:采用MPP+黑质内注射建立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小胶质细胞活化的程度用OX-42(小胶质细胞标志物)的免疫荧光强度测定。多巴胺能神经元由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元的数目确定。大鼠行为学通过阿朴吗啡诱导的旋转行为、前肢跨步运动实验和触须引发的不对称放置实验进行评价。结果:辅酶Q10造模前给药与美满霉素造模后给药均可部分减轻MPP+诱导的帕金森模型鼠行为学缺陷,两者联合给药的效果优于任何一种单一给药方式(均P<0.01),免疫组化分析表明,TH阳性神经元数量在联合给药组中较美满霉素干预组(P<0.01)及辅酶Q10干预组(P<0.01)均显著增多。结论:美满霉素与辅酶Q10联合给药较任何一种单一给药方式对MPP+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具有更好的神经保护作用,这种针对帕金森病发病过程中不同的病理环节所采取的联合给药方式可能对该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线粒体复合体I 辅酶Q10 小神经胶质细胞 美满霉素 多巴胺能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谷氨酸受体依赖的钙毒性机制在急性脑缺血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向军 唐宇平 蔡定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24-1228,共5页
Intracellular Ca2+ overload and the following Ca2+-toxicity are an important mechanism underlying ischemic brain injury.However,recent clinical trials using antagonists of the N-methyl-daspartate(NMDA) to prevent isch... Intracellular Ca2+ overload and the following Ca2+-toxicity are an important mechanism underlying ischemic brain injury.However,recent clinical trials using antagonists of the N-methyl-daspartate(NMDA) to prevent ischemic brain injury in humans have been largely disappointing.Activation of glutamate receptors resulting in intracellular Ca2+ overload and excitotoxicity couldn’t explain the whole process of ischemic brain injury,and emerging new studies have suggested that activation of several glutamate receptor-independent Ca2+-toxicity pathways also contribute to ischemic brain injury.This review focus on the roles of acid sensing ion channels(ASICs),Na+-Ca2+ exchanger(NCX) and 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TRP) channels in the ischemic brain inju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敏感离子通道 Na+-Ca2+交换体 瞬时受体电位 脑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布麻提取物对急性脑缺血大鼠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和机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雯 蔡敏 +2 位作者 余忠海 向军 蔡定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87-1390,共4页
目的观察罗布麻提取物的急性脑缺血后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I/R),罗布麻提取物小、中、大[125、250、500 mg/(kg·d)]剂量组。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 目的观察罗布麻提取物的急性脑缺血后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I/R),罗布麻提取物小、中、大[125、250、500 mg/(kg·d)]剂量组。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损伤模型,1.5 h后拔出线栓实施再灌注。采用TTC染色于缺血再灌注24 h计算脑梗死面积百分比;参照Zea Longa评分标准于缺血再灌注24 h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透射电镜检测血脑屏障超微结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2的表达。结果罗布麻提取物能显著减少脑梗死面积百分比,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抑制脑缺血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2的表达和活性。结论罗布麻提取物可能通过抑制脑缺血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2的表达和活性而减轻血脑屏障损伤,进而减少脑梗死,促进神经功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布麻提取物 脑缺血再灌注 血脑屏障 基质金属蛋白酶-9/-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罗布麻抗抑郁机制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莉莉 李祥婷 +3 位作者 张雯 蔡定芳 王飞 向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95-999,共5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罗布麻抗抑郁机制。方法通过数据库检索文献获取罗布麻活性成分、作用靶点、抑郁相关靶点,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用网络,Cytoscape 3.8.1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疾病网络,Bioconductor生物信息软件...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罗布麻抗抑郁机制。方法通过数据库检索文献获取罗布麻活性成分、作用靶点、抑郁相关靶点,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用网络,Cytoscape 3.8.1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疾病网络,Bioconductor生物信息软件包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分析,DockVina分子对接软件对活性成分与关键抗抑郁靶点进行结果验证。结果共得到8个主要活性成分和34个关键靶点,INS、VEGFA、AKT1、TP53、IL-6、CAT、JUN、TNF等可能是罗布麻抗抑郁最重要的潜在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70个分子功能条目,主要涉及细胞因子受体结合、受体配体活性、细胞因子活性、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血红素结合、四吡咯结合、氧化还原酶活性、磷酸酶结合;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162条信号通路,与糖尿病并发症AGE-RAGE信号通路、C-型凝集素受体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胰岛素抵抗、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等关系最密切;分子对接验证发现木犀草素,尤其是芸香苷与关键抗抑郁靶点能够形成最佳复合体。结论罗布麻抗抑郁作用与其对炎症因子活性及其功能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布麻 抗抑郁 作用机制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讨小续命汤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飞 徐莉莉 +3 位作者 张雅珍 兰瑞 向军 李祥婷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398-2402,共5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讨小续命汤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网络数据库获取小续命汤的成分及其对应的作用靶点、缺血性卒中的疾病靶点,Venny 2.1.0软件获取成分-疾病靶点交集,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互作(PPI)分析获...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讨小续命汤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网络数据库获取小续命汤的成分及其对应的作用靶点、缺血性卒中的疾病靶点,Venny 2.1.0软件获取成分-疾病靶点交集,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互作(PPI)分析获得核心靶点,Bioconductor软件包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以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观察小续命汤对脑梗死面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关键靶点的影响。结果数据库检索获得126种活性成分和57个关键靶点,GO富集分析得到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细胞因子活性、磷酸酶结合等74个分子功能条目,KEGG富集分析得到流体剪切应力和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并发症的AGE-RAGE信号通路、IL-17等124条信号通路。动物实验表明,小续命汤可减少大鼠脑梗死面积百分比,减轻神经功能缺损,下调IL-6、VEGFA、TP53表达。结论小续命汤具有多种活性成分,通过调控IL-6、VEGFA、TP53等多靶点,减少脑梗死面积,减轻神经功能缺损,进而发挥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续命汤 缺血性卒中 网络药理学 IL-6 VEGF 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在抑郁症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7
作者 吴婷 张静思 +1 位作者 向军 蔡定芳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73-577,共5页
抑郁症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精神性疾病。近年来研究显示抑郁症中存在自噬激活,多种抗抑郁药物可以调节抑郁症患者的自噬水平。细胞自噬本质上是一种溶酶体依赖的蛋白质降解途径,它对神经元存活和突触可塑性都具有重要... 抑郁症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精神性疾病。近年来研究显示抑郁症中存在自噬激活,多种抗抑郁药物可以调节抑郁症患者的自噬水平。细胞自噬本质上是一种溶酶体依赖的蛋白质降解途径,它对神经元存活和突触可塑性都具有重要作用。自噬参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发展进程,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和亨廷顿病等。目前自噬与抑郁症关系的研究较少,本文就神经元自噬参与抑郁症的发病及相关药物治疗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自噬 抗抑郁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蛭通络胶囊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蔡敏 向军 +4 位作者 项忆瑾 仇冬则 李祥婷 鲍旭霞 张雯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3期400-403,共4页
目的:观察川蛭通络胶囊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发病72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标准... 目的:观察川蛭通络胶囊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发病72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标准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川蛭通络胶囊。2组疗程均为14 d。观察治疗前及治疗第14天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Barthel指数、临床疗效、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第14天,2组NIHSS评分均减小,巴塞尔(Barthel)指数均升高(均P<0.05);观察组NHISS评分、Barthel指数变化更明显,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第14天,2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明显下降(P<0.001),观察组细胞因子下降趋势更明显,2组间IL-6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间TNF-α、IL-1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IL-8、IL-10在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异常。观察组总有效率94.55%;对照组总有效率87.27%。治疗过程中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川蛭通络胶囊有改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神经功能、减轻炎症反应等作用,并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蛭通络胶囊 脑梗死急性期 细胞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白细胞介素-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人体肿瘤移植小鼠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家洧 杨云柯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61-566,共6页
人体肿瘤移植(patient-derived tumor xenograft,PDX)模型通过将患者新鲜的肿瘤组织直接移植到免疫缺陷小鼠,可以较好地保持原发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及与患者相似的遗传特性和肿瘤异质性,在临床肿瘤的精准治疗研究中可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人体肿瘤移植(patient-derived tumor xenograft,PDX)模型通过将患者新鲜的肿瘤组织直接移植到免疫缺陷小鼠,可以较好地保持原发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及与患者相似的遗传特性和肿瘤异质性,在临床肿瘤的精准治疗研究中可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其模型建立成功率、时效性和成本控制等方面仍存在不足。本文就人结直肠癌PDX模型构建的实验动物及移植组织类型和方式的选择、最新应用进展和面临的挑战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人体肿瘤移植模型 个体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