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公藤甲素对乳腺癌细胞P53、P73基因甲基化的影响以及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9
1
作者 梅怡 史永照 +2 位作者 冯雯 殷庆章 李方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80-384,共5页
目的研究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TP)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系增殖的影响及其与P53、P73基因表达和甲基化状态的关系。方法用不同浓度(10、20、40 ng/ml)TP处理MCF-7细胞,采用MTT法检测TP对MCF-7细胞增殖的作用;RT-PCR检测MCF-7细胞甲基转... 目的研究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TP)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系增殖的影响及其与P53、P73基因表达和甲基化状态的关系。方法用不同浓度(10、20、40 ng/ml)TP处理MCF-7细胞,采用MTT法检测TP对MCF-7细胞增殖的作用;RT-PCR检测MCF-7细胞甲基转移酶1(DNMT1)、DNMT3a、DNMT3b mRNA的表达;甲基特异性PCR检测TP对MCF-7细胞P53、P73基因甲基化的影响;蛋白质印迹分析检测MCF-7细胞中P53、P73蛋白的表达。结果 TP剂量依赖性地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P<0.05,P<0.01),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约为20 ng/ml,高浓度(40 ng/ml)时抑制率达(70.1±3.52)%。TP可明显抑制MCF-7细胞中DNMT1、DNMT3a、DNMT3b mRNA的表达(P<0.05,P<0.01)。TP处理MCF-7细胞后P53启动子区的甲基化降低,TP(20 ng/ml)处理后P53 mRNA的表达升高,而在高浓度(40 ng/ml)TP作用下表达明显上调(P<0.01);TP处理MCF-7细胞后P73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则明显降低,且TP(10 ng/ml)处理后P73 mRNA的表达亦明显增强(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蛋白质印迹分析检测TP(20 ng/ml)处理MCF-7细胞后,P53、P73蛋白的表达均增强。结论TP可通过抑制甲基转移酶活性和抑制P53特别是P73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促进P53、P73的表达,并且能够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醇 甲基化 甲基转移酶类 P53基因 P73基因 乳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4例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何涛 潘杰 +1 位作者 董嘉天 程志俭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05-1307,共3页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的可行性,为胆囊良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加微创、美容、快速康复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普外科2010年5月至2011年12月间实施的44例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的可行性,为胆囊良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加微创、美容、快速康复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普外科2010年5月至2011年12月间实施的44例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44例患者中,3例转换为常规3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6.8%)。全部病例中,无死亡、大出血、胆漏、胆管损伤等严重相关并发症发生。平均手术时间为(43.8±23.4)min,平均术中出血(12.0±10.2)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5±1.0)d,平均术后疼痛数字评分1~3分。术后随访1~3个月,均无异常。除手术时间延长外,其疼痛减轻程度、美容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腹腔镜手术。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具有更加微创、美容、安全、快速康复等优点,但其操作较传统腹腔镜手术困难,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脐单孔入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淋巴微转移免疫组化检测及其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程明荣 程志俭 +2 位作者 蔡元坤 赵家应 徐宏智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9-33,共5页
目的观察Ⅰ、Ⅱ期结直肠癌术后病理因素和淋巴结微转移对术后5年无瘤生存率的影响。方法纳入研究对象为Ⅰ、Ⅱ期结直肠癌患者共126例,均为我院胃肠组行结直肠癌根治术者,术后随访64~106月。平均每例结直肠癌患者检查淋巴结数10枚以上,... 目的观察Ⅰ、Ⅱ期结直肠癌术后病理因素和淋巴结微转移对术后5年无瘤生存率的影响。方法纳入研究对象为Ⅰ、Ⅱ期结直肠癌患者共126例,均为我院胃肠组行结直肠癌根治术者,术后随访64~106月。平均每例结直肠癌患者检查淋巴结数10枚以上,将所有淋巴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对10个临床病理因素与免疫组化表达的关系及微转移对5年无瘤生存率的影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多因素分析仅见"淋巴管侵犯"与淋巴结免疫组化表达阳性有正相关,而其他临床病理因素与淋巴结免疫组化表达均无明显相关性。淋巴结免疫组化表达阴性、孤立肿瘤细胞巢(isolated tumor cells,ITCs)和微转移(micrometastasis,MCM)的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8.7%、65.5%和43.8%。ITCs与淋巴结(-)的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4),而MCM与淋巴结(-)的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对于Ⅰ、Ⅱ期结直肠癌患者,若淋巴结中检测出有微转移,其预后较差,术后复发率较高,术后应予以积极的辅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淋巴结微转移 上皮膜抗原 癌胚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高血糖素样肽2(GLP-2)促进肠切除术后大鼠小肠黏膜增殖及其与时间的相关性 被引量:2
4
作者 陈骏 蔡元坤 +3 位作者 周莹 楚晓 李小静 武景波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28-430,440,共4页
目的探索胰高血糖素样肽2(glucagon-like peptide-2,GLP-2)促进肠切除大鼠术后残余小肠黏膜的增殖情况及其与时间的相关性。方法 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空白组(每组10只)。实验组和对照组建立小肠切除术模型,实验... 目的探索胰高血糖素样肽2(glucagon-like peptide-2,GLP-2)促进肠切除大鼠术后残余小肠黏膜的增殖情况及其与时间的相关性。方法 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空白组(每组10只)。实验组和对照组建立小肠切除术模型,实验组术后每日注射GLP-2、对照组和空白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在注射当天、术后第7天和第14天分批处死大鼠,随机选取残余肠黏膜行HE染色,并计算其肠绒毛高度、厚度及陷窝深度。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对照组较空白组在肠绒毛高度、厚度、陷窝深度的数值均有明显升高(P<0.05),且实验组第14天较第7天时数值亦有明显升高(P<0.05)。结论 GLP-2能有效改善肠切除大鼠术后小肠的黏膜增殖功能,且随着应用时间延长效能增加,并在2周后达到术前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高血糖素样肽2 肠切除 肠黏膜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肛周Paget病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5
作者 蔡元坤 程明荣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8-149,共2页
关键词 肛周PAGET病 外科手术 文献复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患者外周静脉输液治疗档案卡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胡惠芳 邵小宁 +2 位作者 高秀丽 姜红燕 胡军言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2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绘有左右上肢背侧和内侧面浅静脉解剖图的住院患者外周静脉输液治疗档案卡(下称档案卡)在临床静脉输液治疗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 072例患者按住院时间段分为对照组540例和实验组532例;对照组按常规行静脉输液治疗,实... 目的探讨绘有左右上肢背侧和内侧面浅静脉解剖图的住院患者外周静脉输液治疗档案卡(下称档案卡)在临床静脉输液治疗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 072例患者按住院时间段分为对照组540例和实验组532例;对照组按常规行静脉输液治疗,实验组采用自行制作档案卡(主要包括穿刺部位解剖图、疼痛评价方法、特殊药物记录、并发症跟踪记录及满意度调查)行静脉输液治疗。静脉输液治疗结束评价两组静脉输液治疗相关并发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静脉输液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采用档案卡有助于护理人员有计划地使用和保护静脉,提高患者输液治疗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液治疗 外周静脉 并发症 档案卡 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合酶-2表达与简易淋巴结阴性乳腺癌预后模型的补充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方明 邵志敏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86-190,共5页
背景与目的:环氧合酶-2(cyclooxysenase-2,COX-2)对恶性肿瘤预后判断与治疗的作用首先在结肠肿瘤中得到广泛研究,现在乳腺癌中的研究也逐渐深入,但COX-2在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预后研究仍较少报道。本文研究COX-2对淋巴结阴性乳腺癌预后... 背景与目的:环氧合酶-2(cyclooxysenase-2,COX-2)对恶性肿瘤预后判断与治疗的作用首先在结肠肿瘤中得到广泛研究,现在乳腺癌中的研究也逐渐深入,但COX-2在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预后研究仍较少报道。本文研究COX-2对淋巴结阴性乳腺癌预后的影响并完善简易预后模型。方法:免疫组化法研究119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组织中COX-2的表达,分析其对5年无病生存率的影响、与简易预后模型PI=size+HER2-2.5×age-CT-0.55×(ER×ET)的预后评分的相关性以及对预后模型中危组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影响。结果:COX-2表达阳性的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中位生存时间显著低于COX-2表达阴性者(P<0.05)。原简易预后模型低、中、高危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中位生存时间逐渐降低(P<0.05)。COX-2表达阳性率在低、中、高危患者逐渐增高(P<0.05)。在中危组患者中,COX-2表达阳性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中位生存时间(47%,70.55个月)显著低于COX-2表达阴性者(90%,>96个月),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淋巴结阴性乳腺癌中,结合COX-2的表达信息可使简易预后数学模型中危组判断预后和临床决策更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合酶-2 乳腺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桥蛋白对大鼠小肠隐窝上皮细胞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潘杰 王晨习 +3 位作者 郎宇璜 刘敏 杨丽卡 陈凤媛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80-585,共6页
目的观察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对大鼠小肠隐窝上皮细胞(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6,IEC-6)分化、增殖、迁移等生物学性状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相差显微镜、细胞贴壁率检测、噻唑蓝比色法、划痕实验、Western blot和ELISA法,观... 目的观察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对大鼠小肠隐窝上皮细胞(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6,IEC-6)分化、增殖、迁移等生物学性状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相差显微镜、细胞贴壁率检测、噻唑蓝比色法、划痕实验、Western blot和ELISA法,观察不同浓度OPN对IEC-6细胞增殖、分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并从鸟氨酸脱羧酶(ornithine decarboxylase,ODC)表达变化和炎性反应角度,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经不同浓度的OPN处理后,IEC-6细胞形态、贴壁率和增殖率均未见明显变化。OPN能促进IEC-6细胞的移行功能,且OPN浓度越高细胞迁移速度越快。与低浓度或高浓度OPN相比,适当浓度的OPN能促进IEC-6细胞内ODC1蛋白表达(0.1μg/mL和1.0μg/mL OPN)和细胞内炎性反应(0.05μg/mL OPN)。结论 OPN能促进IEC-6细胞的移行功能,从而促进损伤黏膜早期修复,其机制可能与特定浓度的OPN能促进细胞内ODC1蛋白的表达和损伤IEC-6细胞的炎性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桥蛋白 肠上皮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Wnt信号通路中β-catenin在细胞核内外分布的调控机制及潜在治疗靶点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9
作者 顾嘉伟 牛耿明 柯重伟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00-308,共9页
经典Wnt信号通路在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中发挥重要作用,该信号通路中的核心蛋白分子β-catenin介导信号从细胞质传递到细胞核,并在核内参与组成转录复合体,激活下游靶基因转录。β-catenin进入细胞核内是其激活下游转录因子的重要前提,... 经典Wnt信号通路在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中发挥重要作用,该信号通路中的核心蛋白分子β-catenin介导信号从细胞质传递到细胞核,并在核内参与组成转录复合体,激活下游靶基因转录。β-catenin进入细胞核内是其激活下游转录因子的重要前提,其出入细胞核的方式尚未完全解析。β-catenin入核方式主要为利用经典入核途径关键蛋白直接入核及通过“分子伴侣”协助入核,而出核方式主要为依赖染色体维持区域1(chromosome maintenance region 1,CRM1)的出核途径。细胞膜上的钙黏蛋白、细胞质内的降解复合体相关蛋白及细胞核内的转录复合体相关蛋白等均可导致β-catenin滞留,从而影响其在细胞核内外的分布。在不改变细胞内β-catenin总量的情况下,通过减少β-catenin入核及核内滞留作用、增加其出核及核外滞留作用,从而阻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也是治疗经典Wnt信号通路相关疾病的有效途径。本文总结近年来关于β-catenin在细胞核内外分布状态的调控机制,为进一步研究治疗经典Wnt信号通路相关疾病提供潜在靶点及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Wnt信号通路 Β-连环蛋白 细胞亚定位 调控机制 治疗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直肠癌保肛术后排便失禁的效果 被引量:15
10
作者 赵加应 殷琛庆 +6 位作者 陈文杰 蔡元坤 周彦 林茵绿 王余民 王会鹏 柯重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15-724,共10页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直肠癌保肛术后排便失禁的效果。方法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本院收治的直肠癌保肛根治术后患者226例,筛选出排便失禁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0)、针灸组(n=40)和观察组(n=40)。术后1个月,三组均...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直肠癌保肛术后排便失禁的效果。方法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本院收治的直肠癌保肛根治术后患者226例,筛选出排便失禁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0)、针灸组(n=40)和观察组(n=40)。术后1个月,三组均接受提肛锻炼,另外,针灸组接受针灸治疗,观察组接受针灸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共3个月。治疗前,治疗1、2、3个月分别检测各组大便失禁克利夫兰评分(CCF-FIS)、肛门直肠压力、盆底表面肌电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前,三组CCF-FIS、肛门直肠压力、盆底表面肌电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F<2.943,P>0.05)。治疗后,三组CCF-FIS均下降,肛门直肠压力、盆底表面肌电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改善(F>5.235,P<0.01);不同时间点,针灸组和观察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优于针灸组(P<0.05)。观察组治疗1个月疗效与肿瘤位置高低有关(χ^2=5.230,P<0.05),治疗后各时间点疗效与术中是否行盆腔自主神经保存术(χ^2>5.657,P<0.05)、术后是否增加放疗(χ^2>4.329,P<0.05)有关。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时,观察组复发率(8.6%)低于针灸组(35.7%)和对照组(35.0%)(χ^2>5.976,P<0.05),三组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针灸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可改善直肠癌保肛患者术后排便失禁症状,促进肛门功能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针灸 生物反馈 排便失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rSeal智能气腹系统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赵加应 殷琛庆 +4 位作者 蔡元坤 柯重伟 王会鹏 蒋克泉 吴贵龙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88-391,420,共5页
目的探讨AirSeal智能气腹系统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7月~2019年6月80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随机分为AirSeal组和对照组各40例,AirSeal组应用AirSeal智能气腹系统,对照组应用常规气腹机,比较2组术中擦镜次... 目的探讨AirSeal智能气腹系统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7月~2019年6月80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随机分为AirSeal组和对照组各40例,AirSeal组应用AirSeal智能气腹系统,对照组应用常规气腹机,比较2组术中擦镜次数、盆腔自主神经显示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术中动脉血气变化、肛门排气时间、腹腔引流量和并发症。结果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和死亡。术中擦镜次数AirSeal组更少[(8.3±2.5)次vs.(12.8±3.7)次,t=-7.686,P=0.000],盆神经丛显示例数AirSeal组更多(25例vs.14例,χ^2=6.054,P=0.014),低位直肠癌手术时间AirSeal组更短[Dixon:(105.4±17.4)min vs.(136.8±25.6)min,t=-4.536,P=0.000;Miles:(145.2±17.6)min vs.(186.3±31.5)min,t=-2.829,P=0.016],术中动脉血气指标pH值、PaCO2、PaO2、BE和HCO-32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2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腹腔引流量和术后并发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AirSeal智能气腹系统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中能及时排出术中烟雾,减少术中擦镜次数,保持镜头清晰,缩短低位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时间,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腹 直肠癌 腹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