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99m)Tc标记PSMA小分子抑制剂靶向前列腺癌分子影像初步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胡四龙 许晓平 +6 位作者 朱耀 宿恒川 叶定伟 姚之丰 潘禾戎 郭小毛 章英剑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08-615,共8页
背景与目的: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rostate-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PSMA)在前列腺癌细胞表面特异性高表达,是前列腺癌诊断和治疗的极具有吸引力的靶点。放射性核素标记的PSMA小分子抑制剂能够高效、特异性探测前列腺癌病灶并进行分... 背景与目的: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rostate-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PSMA)在前列腺癌细胞表面特异性高表达,是前列腺癌诊断和治疗的极具有吸引力的靶点。放射性核素标记的PSMA小分子抑制剂能够高效、特异性探测前列腺癌病灶并进行分期。本研究初步探讨^(99m)Tc标记PSMA小分子抑制剂(HYNIC-GluUrea-A,简称^(99m)Tc-PSMA)SPECT/CT显像诊断前列腺原发灶和转移灶的价值。方法:24例前列腺癌和1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静脉注射^(99m)Tc-PSMA 2 h后行全身平面扫描和腹盆部SPECT/CT断层显像,采用感兴趣区技术计算肿瘤和肌肉摄取^(99m)Tc-PSMA比值(T/N)进行半定量分析,评价全身平面显像结合断层显像检测前列腺癌原发灶和(或)转移灶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析^(99m)Tc-PSMA阳性率与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水平和Gleason评分的关系。结果:以患者为单位,^(99m)Tc-PSMA SPECT/CT对前列腺癌原发灶或转移灶检测的灵敏度为72.7%(16/22)、特异度为100%(3/3)。^(99m)Tc-PSMA阳性患者,(中位数17.31 ng/m L,范围2.26~3 239.00 ng/m L)水平明显高于^(99m)Tc-PSMA阴性患者PSA(中位数0.49 ng/m L,范围0.07~9.28 ng/m L)(Z=-3.51,P<0.001);在初诊和PSA大于2 ng/m L的复发患者中,^(99m)Tc-PSMA阳性率明显提高,灵敏度达94.1%(16/17);^(99m)Tc-PSMA的阳性率与Gleason评分高低无关(Z=-0.69,P=0.52)。结论:^(99m)Tc-PSMA全身平面显像结合局部SPECT/CT断层显像对前列腺癌原发灶和转移灶的探测有较高应用价值,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GLEASON评分 99mTc-PSMA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转铁蛋白-DTPA-Gd核素/磁性双模态分子影像探针基于转铁蛋白受体表达水平的肿瘤成像 被引量:3
2
作者 顾丙新 孙玉云 +3 位作者 杨忠毅 罗建民 张建平 章英剑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9-124,共6页
背景与目的:转铁蛋白(Holo-Transferrin,Tf)受体(transferrin receptor,TfR)广泛存在于恶性肿瘤细胞膜表面,并被认为是抗肿瘤治疗的靶点。本研究旨在探讨^(99m)Tc-Tf-DTPA-Gd在体、无创性检测多种人源性肿瘤TfR表达情况的可行性。方法:... 背景与目的:转铁蛋白(Holo-Transferrin,Tf)受体(transferrin receptor,TfR)广泛存在于恶性肿瘤细胞膜表面,并被认为是抗肿瘤治疗的靶点。本研究旨在探讨^(99m)Tc-Tf-DTPA-Gd在体、无创性检测多种人源性肿瘤TfR表达情况的可行性。方法:制作10种人肿瘤细胞的BALB/c裸小鼠移植瘤模型;经荷瘤鼠尾静脉注射^(99m)Tc-Tf-DTPA-Gd或Tf-DTPA-Gd 4 h后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omputed tomography,CT)或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勾画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计算靶本比值即靶区/肌肉组织(target-to-muscle ratios,T/M)或相对信号增强值(relative signal enhancement,rSE);显像结束后取肿瘤组织行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H-score法评估10种肿瘤表达TfR水平。选用两样本t检验及Spearman分析数据。结果:10种移植瘤模型均可用于成像。注射双模态探针4 h后,有9种肿瘤摄取^(99m)Tc-Tf-DTPA-Gd,其中胶质瘤细胞U87的T/M值最高,乳腺癌细胞MDA-MB-468也有较高的T/M值;而前列腺癌细胞PC-3肿瘤几乎不摄取,T/M值接近1,与MDA-MB-468 T/M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19,P=0.002)。MRI显示,MDA-MB-468肿瘤强化明显,rSE达(154.88±8.71)%,而PC-3肿瘤为(111.31±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41,P=0.001)。PC-3肿瘤几乎不表达TfR,其余9种肿瘤均不同程度地表达TfR。TfR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与探针的T/M值呈明显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r=0.915,P<0.001)。结论:^(99m)Tc-Tf-DTPA-Gd可在体、无创性反映肿瘤表达TfR受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铁蛋白受体 分子影像 双模态 磁共振成像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和^(68)Ga-FAPI PET/CT在不同恶性肿瘤肺转移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杨梓怡 顾丙新 +1 位作者 许晓平 宋少莉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29-833,共5页
背景与目的:^(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lurodeoxy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and computed tomography,PET/CT)是诊断恶性肿瘤伴远处转移的常用方法,但对肺部转移灶尤其是小病灶... 背景与目的:^(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lurodeoxy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and computed tomography,PET/CT)是诊断恶性肿瘤伴远处转移的常用方法,但对肺部转移灶尤其是小病灶的检测仍不理想。^(68)Ga-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抑制剂(^(68)Ga-labeled fibroblast activation protein inhibitors,^(68)Ga-FAPI)已被用于靶向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和肿瘤基质的可视化。^(68)Ga-FAPI PET/CT对大多数癌症的原发灶及其转移灶的诊断价值均高于^(18)F-FDG,但至今尚未见到对恶性肿瘤肺部转移性病变的对比研究。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18)F-FDG和^(68)Ga-FAPI PET/CT对不同恶性肿瘤肺转移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20年5月—2022年3月于1周内行^(18)F-FDG和^(68)Ga-FAPI PET/CT检查的20例恶性肿瘤肺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学及影像学资料,其中上皮源性恶性肿瘤(癌)11例,间叶源性恶性肿瘤(肉瘤)9例。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68)Ga-FAPI和^(18)F-FDG的病灶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 uptake value,SUVmax)和肿瘤与本底比值(target-to-background ratio,TBR)参数之间的差异;采用线性相关性分析SUVmax和TBR与肺转移灶短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20例患者共81个肺转移灶(51个来自癌转移,30个来自肉瘤转移),^(18)F-FDG检出阳性病灶72个,^(68)Ga-FAPI检查阳性病灶70个。与^(68)Ga-FAPI相比,肺转移灶^(18)F-FDG摄取值更高,尤其是癌来源的肺转移病灶(P<0.001)。线性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显像探针的半定量代谢参数值与肺转移病灶短径之间呈正相关(P<0.001)。结论:^(68)Ga-FAPI在检测恶性肿瘤肺转移病变时并无明显优势,尤其是在上皮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肺转移诊断中,^(18)F-FDG摄取值往往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肺转移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68)Ga-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HYNIC-TOC人体内照射剂量研究
4
作者 卢麟俊 许晓平 +4 位作者 徐俊彦 张建岗 章英剑 宋少莉 张建平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872-878,共7页
背景与目的:放射性显像药物在人体内的剂量分布、各器官的吸收剂量及全身有效剂量数据非常重要。研究99mTc标记的经肼基烟酰胺修饰的奥曲肽(99mTc-Hydrazinonicotinyl-Tyr3-Octreotide,99mTc-HYNIC-TOC)在人体内各器官的吸收剂量、全身... 背景与目的:放射性显像药物在人体内的剂量分布、各器官的吸收剂量及全身有效剂量数据非常重要。研究99mTc标记的经肼基烟酰胺修饰的奥曲肽(99mTc-Hydrazinonicotinyl-Tyr3-Octreotide,99mTc-HYNIC-TOC)在人体内各器官的吸收剂量、全身吸收剂量及全身有效剂量。方法:对2018年5—6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5例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静脉注射370 MBq 99mTc-HYNIC-TOC后于0.5、1.0、2.0、4.0和8.0 h行全身平面采集,其中2.0 h平面采集后即刻行全身断层采集。断层数据经迭代重建后,将数据导入GE Dosimetry Toolkit处理,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融合图像上勾画各器官生成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获得相应时间-活度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得到滞留时间。依据美国核医学会医用内照射剂量学(Medical Internal Radiation Dose,MIRD)委员会提出的内照射剂量计算方法(MIRD体系),利用OLINDA/EXM软件计算99mTc-HYNIC-TOC在人体内各器官的吸收剂量、全身吸收剂量和全身有效剂量。结果:脾脏、膀胱、肾脏的单位活度吸收剂量较高,男性分别为0.042、0.019和0.016 mGy/MBq,女性分别为0.026、0.027和0.017 mGy/MBq。大脑、皮肤、甲状腺的单位活度吸收剂量较低,男性分别为0.0003、0.0005和0.0005 mGy/MBq,女性分别为0.0003、0.0005和0.0006 mGy/MBq。对放射线敏感的器官如骨原细胞、胸腺和红骨髓的单位活度吸收剂量均较低,范围为0.0012~0.0022 mGy/MBq。全身平均单位活度吸收剂量男性为0.0017 mGy/MBq,女性为0.0016 mGy/MBq。全身单位活度有效剂量男性为0.00458 mSv/MBq,女性为0.00455 mSv/MBq。结论:99mTc-HYNIC-TOC可安全地用于人体,其有效剂量低于允许范围上限。该研究结果可为临床安全使用99mTc-HYNIC-TOC提供依据,也为其他放射性药物的安全性评估和加快临床转化提供新的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mTc标记的经肼基烟酰胺修饰的奥曲肽 生物分布 医用内照射剂量学方法 人体吸收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8)Ga-DOTA-PDL1P的设计合成及其在黑色素瘤小鼠模型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杨梓怡 李盼丽 +3 位作者 顾丙新 刘成 宋少莉 许晓平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54-360,共7页
背景与目的:以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药物在临床上获得巨大成功,但整体有效率差异很大。现阶段在肿瘤开始治疗前,检测患者PD-1/... 背景与目的:以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药物在临床上获得巨大成功,但整体有效率差异很大。现阶段在肿瘤开始治疗前,检测患者PD-1/PD-L1的表达情况是临床用药的重要依据,但目前检测PD-L1表达的方法需要获取患者的标本,而获取标本存在创伤性。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无创性活体内特异性检测PD-L1表达的方法。我们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靶向PD-L1多肽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显像剂^(68)Ga-DOTA-PDL1P,本研究通过对^(68)GaDOTA-PDL1P的标记率、放射化学纯度及稳定性进行质量控制评估,并在黑色素瘤小鼠模型中进行应用评价,以期获得有转化前景的^(68)Ga-DOTA-PDL1P新型免疫PET探针。方法:利用镓-68(^(68)Ga)标记DOTA-PDL1P,并对其放射性化学纯度和稳定性进行质量控制评估;使用鼠源性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系进行体外细胞摄取及阻断实验以评价其特异靶向性能;采用B16-F10荷瘤小鼠进行生物分布实验分析该PET显像剂在体内的代谢情况;通过PET/CT显像观察^(68)Ga-DOTA-PDL1P在B16-F10荷瘤小鼠中的肿瘤摄取程度并进行半定量分析肿瘤靶本比(tumor/muscle,T/M);另外对肿瘤样本进行放射自显影进一步分析肿瘤对^(68)Ga-DOTA-PDL1P探针的摄取情况。采用肿瘤细胞阳性比例分数(tumor cell proportion score,TPS)及联合阳性分数(combined positive score,CPS)指标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评价肿瘤组织的PD-L1表达情况。结果:^(68)Ga-DOTA-PDL1P的标记率及放射化学纯度均大于99%,并在磷酸缓冲盐溶液(phosphate-buffered saline,PBS)和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中温育3 h后仍保持较好的稳定性(放化纯度均在90%以上)。细胞摄取结果示,^(68)Ga-DOTAPDL1P可被B16-F10细胞特异性摄取,且该特异性摄取能够被PD-L1P多肽竞争结合阻断。生物分布实验结果示^(68)Ga-DOTAPDL1P主要经泌尿系统排泄。荷瘤小鼠microPET/CT显像结果表明肿瘤组织高度摄取^(68)Ga-DOTA-PDL1P,T/M为6.7。放射自显影结果证实肿瘤^(68)Ga-DOTA-PDL1P高摄取部位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PD-L1表达阳性区域一致,证明^(68)Ga-DOTA-PDL1P能够特异性与PD-L1阳性的肿瘤细胞结合。结论:本研究合成的^(68)Ga-DOTA-PDL1P新型PET显像剂稳定性好,能特异性靶向PD-L1阳性肿瘤细胞,是一种有转化前景的靶向PD-L1蛋白的新型免疫PET探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 黑色素瘤 镓放射性同位素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鼠全身动态PET扫描估算16α-^18F-17β-雌二醇的人体内辐射剂量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建平 何思敏 +4 位作者 顾丙新 王明伟 张勇平 杨忠毅 章英剑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70-776,共7页
背景与目的:由小鼠全身动态PET显像数据获得药物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利用器官内剂量评估/指数模型分析软件(organ level inter dose assessment/exponential model,OLINDA/EXM)估算18F-fluoroestradiol,^(18)F-FES)在人体内的吸收剂... 背景与目的:由小鼠全身动态PET显像数据获得药物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利用器官内剂量评估/指数模型分析软件(organ level inter dose assessment/exponential model,OLINDA/EXM)估算18F-fluoroestradiol,^(18)F-FES)在人体内的吸收剂量、全身有效剂量和有效剂量当量。方法:健康雌性KM小鼠尾静脉注射^(18)F-FES后行160 min动态PET采集,经3D-OSEM/MAP算法重建获得PET图像。再行高分辨率CT显像,在PET/CT融合图像上,选取各脏器勾画感兴趣体积(volume of interest,VOI),获得相应时间-活度曲线和其曲线下面积、滞留时间、成年女性体模对应各器官的滞留时间。依据美国核医学会医用内照射剂量学委员会提出的内照射剂量计算方法(MIRD体系),利用OLINDA/EXM软件计算^(18)F-FES在人体内的吸收剂量、全身有效剂量和有效剂量当量。最后所得数据与已公开发表计算^(18)F-FES内照射剂量的文献数据行配对t检验,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结果:人体内胆囊壁、膀胱壁、小肠、上部大肠和肝脏的吸收剂量最高,分别为0.072 5、0.044 5、0.043 0、0.031 5和0.028 2 m Gy/MBq。大脑、皮肤、乳腺、心脏壁和甲状腺吸收剂量最低,分别为0.005 2、0.001 1、0.001 2、0.001 2和0.001 3 m Gy/MBq。对放射性敏感的器官如骨原细胞、胸腺和红骨髓的吸收剂量均较低,范围为0.001 4~0.021 8 m Gy/MBq。全身平均吸收剂量为0.014 7 m Gy/MBq,全身有效剂量当量为0.025 0 m Gy/MBq,全身有效剂量为0.019 0 m Sv/MBq。对于常规注射185 MBq ^(18)F-FES,人体有效剂量为3.515 0 m Sv。与直接测量^(18)F-FES在健康人体各主要脏器内吸收剂量的文献行配对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78,P=0.153)。结论:利用OLINDA/EXM软件根据小鼠全身动态PET/CT数据可有效估算^(18)F-FES在人体内的吸收剂量和有效剂量。^(18)F-FES可安全地用于人体,其有效剂量低于允许范围上限。该研究可为临床放心使用^(18)F-FES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α-^18F-17β-雌二醇 体内生物分布 内照射吸收剂量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纹理分析预测局部晚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的价值 被引量:7
7
作者 郑营营 徐俊彦 +4 位作者 张建平 盛伟琪 张勇平 王明伟 章英剑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90-594,共5页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影像组学方法评价肿瘤异质性、早期预测肿瘤放化疗疗效及预后已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利用^(18)F-FDG PET/CT影像的纹理分析参数预测局部晚期直肠癌(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LARC)新辅助放化疗后的病...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影像组学方法评价肿瘤异质性、早期预测肿瘤放化疗疗效及预后已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利用^(18)F-FDG PET/CT影像的纹理分析参数预测局部晚期直肠癌(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LARC)新辅助放化疗后的病理反应。方法:回顾性纳入48例新诊断为T_(3-4)期和(或)N_+的LARC患者,所有患者在接受新辅助放化疗前均进行^(18)F-FDG PET/CT基线检查(PET1),治疗结束后1周内进行第2次^(18)F-FDG PET/CT检查(PET2),并于放化疗后6~8周行手术。PET图像再处理获得原发灶标准化最大摄取值(maximal standard uptake,SUV_(max))、肿瘤代谢体积(metabolic tumor volume,MTV)和纹理分析参数,包括使用归一化共生矩阵计算的熵(entropy)、对比度参数(contrast)以及基于局部灰度差分矩阵计算的粗糙度参数(coarseness)。应用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各参数与肿瘤退缩分级(grade of tumor regression,TRG)的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对各参数的诊断效能进行评价。同时还利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方法分析了这些病例。结果:所有患者中,有病理反应20例(41.7%),无病理反应28例(58.3%)。基于PET2测得病理有反应组和无反应组的对比度参数2值分别为84.2±31.2和65.6±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AUC为0.677。两次PET/CT检查的SUV_(max)、MTV、熵、粗糙度参数及其变化和对比度参数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通过SVM方法利用PET1和PET2数据获得的灵敏度分别为25.0%和57.1%,特异度均为100.0%,有反应预测率均为100.0%,无反应预测率为53.9%和66.7%,总的预测准确率为60.0%和76.9%。结论:利用SVM方法和治疗后早期^(18)F-FDG PET/CT检查图像contrast2值可以预测LARC新辅助放化疗后病理反应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理分析 18F-FDG PET/CT 局部晚期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ACPET/CT在体监测肾癌脂肪酸代谢动态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孙玉云 张健 +6 位作者 郑营营 顾丙新 罗建民 张建平 徐俊彦 章英剑 王明伟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27-334,共8页
背景与目的:由于肾细胞癌脂肪酸代谢异常升高,^(11)C-乙酸(^(11)C-acetate,^(11)C-AC)PET/CT显像已用于诊断肾细胞癌,能弥补^(18)F-FDG PET/CT显像在肾癌诊断方面的不足。然而,^(11)C的半衰期很短(t_(1/2)=20.4 min),极大地限制了^(11)C... 背景与目的:由于肾细胞癌脂肪酸代谢异常升高,^(11)C-乙酸(^(11)C-acetate,^(11)C-AC)PET/CT显像已用于诊断肾细胞癌,能弥补^(18)F-FDG PET/CT显像在肾癌诊断方面的不足。然而,^(11)C的半衰期很短(t_(1/2)=20.4 min),极大地限制了^(11)C-AC PET/CT显像在临床诊断中的广泛应用。本实验旨在研究肾癌摄取^(18)F-氟乙酸盐(^(18)F-fluoroacetate,^(18)F-FAC)与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的相关性,进而探讨^(18)F-FAC PET/CT分子影像是否能在体监测肾癌脂肪酸代谢的动态变化。方法:50只ACHN肾癌荷瘤裸小鼠分为3组,分别为^(18)F-FAC micro PET/CT显像组(n=6)、免疫组织化学组(n=24)和生存期观察组(n=20)。其中每组又分为2个亚组,即实验组(10 mg/kg,依维莫司)和对照组(0.9%Na Cl溶液),连续处理14 d。在处理前(第0天)和处理后第5、10和15天行小动物^(18)F-FAC PET/CT显像,定量分析肿瘤与对侧大腿肌肉每克组织放射性占注射量的百分比最大值(the maximum of the percent injected dose per gram tissue,%ID/g_(max)),并计算靶本比(T/M)。在上述相同时间点,分别随机处死3只荷瘤裸鼠,获取肿瘤组织,进行FA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定量计算FAS表达水平。实验期间,每隔1天测量并记录荷瘤鼠肿瘤体积大小,观察荷瘤鼠死亡时间并绘制生存期曲线。结果:根据^(18)F-FAC PET/CT显像和定量分析,在第0、5、10和15天时实验组肾癌组织的^(18)F-FAC摄取值%ID/g_(max)分别为8.087±0.792、9.708±0.792、10.285±0.751和10.859±1.100,对照组分别为8.425±0.549、10.560±0.677、12.325±0.275和13.450±0.517,均有动态增加的变化趋势,但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F-FAC T/M和FAS表达也有类似的动态变化,而且相关性分析发现,^(18)F-FAC摄取与FAS表达具有良好的正向相关性(P<0.001)。肿瘤体积变化和生存期实验表明,实验组肿瘤体积生长明显缓慢,荷瘤鼠中位生存期明显延长(35 d vs 23 d,P<0.01)。结论:肾癌摄取^(18)F-FAC与FAS表达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以利用^(18)F-FAC PET/CT实现在体监测肾癌脂肪酸代谢的动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乙酸 PET/CT 脂肪酸合成酶 肾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细胞系的建立及其鉴定 被引量:1
9
作者 刘齐雨 李可 +6 位作者 胥婧 黄云柯 赵晨燕 罗建民 李桂玲 康玉 徐丛剑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21-526,共6页
背景与目的: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placental site trophoblastic tumor,PSTT)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妊娠滋养细胞肿瘤。该研究旨在建立人PSTT细胞系,鉴定其基本特性。方法:通过手术切除的PSTT组织标本原代培养,纯化并传代,建立人PSTT细胞系... 背景与目的: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placental site trophoblastic tumor,PSTT)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妊娠滋养细胞肿瘤。该研究旨在建立人PSTT细胞系,鉴定其基本特性。方法:通过手术切除的PSTT组织标本原代培养,纯化并传代,建立人PSTT细胞系。鉴定方法包括:观察细胞形态,CCK-8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细胞与肿瘤组织短串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分析,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建立稳定传代的人PSTT细胞系PSTT-1。PSTT-1细胞单层贴壁生长,失去接触抑制性,呈多突起的纺锤形结构。体外培养生长良好,每5 d传代1次,目前已传至30余代。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为正常女性核型:46,XX。PSTT-1与肿瘤组织STR分析结果高度匹配。PSTT-1细胞表达β-catenin、CD146、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hCG)、人胎盘生乳素(human placental lactogen,hPL)和Muc4。结论:该研究成功建立人PSTT细胞系PSTT-1,为PSTT的研究提供了体外实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TT 细胞系 原代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前18F-FLT和18F-FDG PET/CT摄取异质性在局部晚期鼻咽癌疗效预测中的价值 被引量:3
10
作者 马光 区晓敏 +2 位作者 胡超苏 宋少莉 杨忠毅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09-315,共7页
背景与目的:鼻咽癌是东南亚地区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对于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来说,放疗联合化疗为主要治疗方式,但不同患者间治疗反应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早期准确评估局部晚期鼻咽癌放化疗预后能力对于临床治疗决策的制定具有重... 背景与目的:鼻咽癌是东南亚地区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对于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来说,放疗联合化疗为主要治疗方式,但不同患者间治疗反应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早期准确评估局部晚期鼻咽癌放化疗预后能力对于临床治疗决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评估和比较治疗前^(18)F-胸苷(fluorothymidine,FLT)、^(18)F-脱氧葡萄糖(fluorodeoxyglucose,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显像参数在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放化疗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2年5月—2015年1月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及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随访结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定义为从治疗开始至肿瘤进展或者发生任何原因死亡的时间。病灶评估依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1.1(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 1.1,RECIST 1.1)。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分别行^(18)F-FLT和^(18)F-FDG PET/CT显像,两次显像时间间隔均保持在1周以内,并测量其主要参数,包括: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al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_(max))、平均标准化摄取值(mean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_(mean))、增殖性肿瘤体积(proliferative tumor volume,PTV)/代谢性肿瘤体积(metabolic tumor volume,MTV)、病灶腺苷代谢总量(total lesion thymidine,TLT)/病灶葡萄糖代谢总量(total lesion glucose,TLG)及肿瘤异质性(heterogeneity index,HI)。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分析上述PET/CT参数与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转移/复发的相关性。随后,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筛选最佳界值,并评价其预测效能。同时建立Kaplan-Meier模型绘制生存曲线,并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结果:24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中,复发或转移共6例,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57.9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74.51个月。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显示,仅在^(18)F-FLT PET/CT显像组中,以70%SUV_(max)为阈值测得原发灶肿瘤内异质性指数,即HI(T-FLT-70%SUV_(max))与肿瘤转移/复发具有相关性(P=0.04);ROC曲线分析显示其HI(T-FLT-70%SUV_(max))预测转移/复发的灵敏度为80.00%,特异度为79.90%(P=0.043),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当HI(T-FLT-70%SUV_(max))>0.828时,其中位PFS为57.99个月,明显短于HI(T-FLT-70%SUV_(max))≤0.828的患者(P=0.014)。结论:基于^(18)F-FLT PET/CT显像的肿瘤内HI具有预测局部晚期鼻咽癌放化疗效果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CT 局部晚期鼻咽癌 预测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18)F-FES雌激素受体PET技术和应用标准
11
作者 杨忠毅 许晓平 +7 位作者 王明伟 张勇平 杨建伟 陈跃 徐文贵 李亚明 章英剑 宋少莉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01-808,共8页
约2/3的乳腺癌患者病灶为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在活体内无创检测ER,并对其生物活性进行动态监测对作出个体化治疗决策至关重要。国内已有系列临床前和临床研究提示16α-^(18)F-17β-氟雌二醇(16α-^(18)F-17β-fluoro... 约2/3的乳腺癌患者病灶为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在活体内无创检测ER,并对其生物活性进行动态监测对作出个体化治疗决策至关重要。国内已有系列临床前和临床研究提示16α-^(18)F-17β-氟雌二醇(16α-^(18)F-17β-fluoroestradiol,^(18)F-FES)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可用于ER表达分析,但尚缺乏相应技术规范。本技术标准由国内开展^(18)F-FES PET研究与应用的专家共同执笔,参考自身经验及国内外该领域研究进展后共同商议制定。本技术标准介绍了^(18)F-FES的合成方法和质量控制要求,给出其临床应用场景的推荐,并进行分级。此外,从显像前准备、显像流程、图像分析(正常生物分布、ER阳性和阴性的判定、病灶部位、影响因素、假阴性和假阳性、报告书写)等全流程系统、详尽给出了专家建议,指出了该显像技术的局限性,并对未来应用前景予以展望。该技术标准的制定旨在推动^(18)F-FES PET技术在国内的规范化应用,实现报告解读一致、结果互认、指标可比,为乳腺癌精准诊疗提供重要的分子影像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 16α-^(18)F-17β-氟雌二醇 技术标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CT显像在头颈部肿瘤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郑营营(综述) 杨忠毅(审校)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25-431,共7页
头颈部肿瘤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其位置深在且复杂,临床上主要采用根治性放疗或同期放化疗。早期疗效评价对肿瘤治疗决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传统的物理学技术已经不能够满足对疾病早期做出诊断的需求。PET/CT作为一种无创... 头颈部肿瘤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其位置深在且复杂,临床上主要采用根治性放疗或同期放化疗。早期疗效评价对肿瘤治疗决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传统的物理学技术已经不能够满足对疾病早期做出诊断的需求。PET/CT作为一种无创的功能成像技术,能够在解剖结构改变之前探测到包括增殖、凋亡及乏氧等在内的多种生物学信息的变化,在头颈部肿瘤中的应用日趋广泛。该研究综述了PET/CT显像在头颈部肿瘤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PET/CT 临床应用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