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人多巴敏感性肌张力障碍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张社卿 郑惠民 +3 位作者 谢惠君 蒋建民 任大明 林大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233-1236,共4页
目的:分析国人多巴敏感性肌张力障碍(DRD)患者发病与三磷酸鸟苷环化水解酶Ⅰ(GCH-I)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来自3个家庭的5例临床确诊的DRD患者及其亲属共12名成员,经静脉采血2 ml,常规提取基因组DNA,以PCR扩增GCH-I基因,反应产物用自动... 目的:分析国人多巴敏感性肌张力障碍(DRD)患者发病与三磷酸鸟苷环化水解酶Ⅰ(GCH-I)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来自3个家庭的5例临床确诊的DRD患者及其亲属共12名成员,经静脉采血2 ml,常规提取基因组DNA,以PCR扩增GCH-I基因,反应产物用自动DNA测序仪直接测序。结果:在A家系,先证者母亲为正常个体,基因测序显示无基因突变,其中3例患病个体DNA测序发现第2个外显子142号碱基由鸟嘌呤转换为腺嘌呤(G→A),导致半胱氨酸被替换为酪氨酸;估计其突变基因来自已故父系一方。在B家系,先证者第1个外显子71号碱基由胸腺嘧啶转换为胞嘧啶(T→C),导致亮氨酸被替换为脯氨酸;而其父母及弟均为正常个体。丙家庭无GCH-I基因突变。结论:GCH-1基因突变只是部分DRD患者的发病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敏感性肌张力障碍 三磷酸鸟苷环化水解酶I 分子遗传学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Kennedy病家系的临床、病理和分子遗传学研究
2
作者 赵玫 张社卿 +2 位作者 王文章 徐晓云 丁素菊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254-1259,共6页
目的:报道经基因诊断证实的一个Kennedy病家系,并对其临床、病理和分子遗传学特征进行讨论,建立关于Kenne-dy病较为完整的临床资料。方法:展开完整的家系调查,共检查3代41位个体。对先证者进行肌酶谱、肌电图、内分泌功能检查、神经肌... 目的:报道经基因诊断证实的一个Kennedy病家系,并对其临床、病理和分子遗传学特征进行讨论,建立关于Kenne-dy病较为完整的临床资料。方法:展开完整的家系调查,共检查3代41位个体。对先证者进行肌酶谱、肌电图、内分泌功能检查、神经肌肉活检。采集外周静脉血常规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基因第一个外显子的CAG重复数。结果:先证者(Ⅲ-11个体)CAG重复数为54;1例患者(Ⅳ-2个体)CAG重复数为55;1例症状前个体(Ⅳ-8个体)CAG重复数为54。此外,还发现3例女性携带者(Ⅱ-6个体、Ⅲ-3个体、Ⅲ-15个体)。先证者肌酶增高,肌电图示神经源性损害,血睾酮增高,神经活检显示周围神经脱髓鞘改变,肌肉活检表现为神经源性肌萎缩。结论:Kennedy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基因诊断是金标准;本病病程进展缓慢,与肌萎缩侧索硬化或延髓麻痹相比病程明显延长,预后相对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连锁隐性遗传性脊髓延髓型肌萎缩 雄激素受体基因 基因检测 系谱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杂种优势的遗传学基础 被引量:30
3
作者 胡建广 杨金水 陈金婷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7-50,共4页
关键词 作物 杂种优势 遗传学 显性假说 超显性假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分子遗传学——第八讲 重组DNA技术与基因定位 被引量:4
4
作者 薛京伦 俞民澍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46-48,35,共4页
人体基因组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结构,每单倍体基因组大约有3×10~9bp组成,分成22条常染色体和1条性染色体。据估计,在人体基因组上存在着大约50,000—100,000个结构基因,平均每分摩(cM)染色体上分布着20个结构基因。人体基因组大约有33... 人体基因组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结构,每单倍体基因组大约有3×10~9bp组成,分成22条常染色体和1条性染色体。据估计,在人体基因组上存在着大约50,000—100,000个结构基因,平均每分摩(cM)染色体上分布着20个结构基因。人体基因组大约有33cM,由此推算出人体基因组上含有约66,000个结构基因。现在已经明确地鉴定出了1,600多个人体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遗传学 DNA重组 基因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分子遗传学 第十讲 基因治疗 被引量:2
5
作者 薛京伦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5-48,共4页
基因治疗是人类征服遗传性疾病最有希望的手段。基因治疗是指通过遗传操作直接在基因水平上治疗由基因突变所引起的遗传性疾病。进行基因治疗有两个基本策略:(1)原位修复有缺陷的基因;(2)将有功能的正常基因转移到疾病细胞或个体基因组... 基因治疗是人类征服遗传性疾病最有希望的手段。基因治疗是指通过遗传操作直接在基因水平上治疗由基因突变所引起的遗传性疾病。进行基因治疗有两个基本策略:(1)原位修复有缺陷的基因;(2)将有功能的正常基因转移到疾病细胞或个体基因组的某一部位上以替代缺陷基因发挥作用。目前条件下,后者是比较容易着手的一种基因治疗策略,也称为基因替代疗法。在早期进行基因治疗尝试时,最适合的对象应当是一些产物量无需精确调节,同时又经常开放的基因。首选对象有(1)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PRT),由于这种酶的缺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分子遗传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重症肌无力的遗传易感性研究
6
作者 李霞 朱运良 +2 位作者 陈军 马洪军 蒋建明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23-427,共5页
重症肌无力与HLAⅡ类基因关联性在不同人种和民族中具有不同遗传易感性。为探讨中国人重症肌无力(MG)与HLA-DQ分子关联性,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析了50例中国正常人及... 重症肌无力与HLAⅡ类基因关联性在不同人种和民族中具有不同遗传易感性。为探讨中国人重症肌无力(MG)与HLA-DQ分子关联性,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析了50例中国正常人及49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HLA-DQA1和-DQB1座位的基因型。结果:共检出正常人DQA1等位基因8种,DQB1等位基因10种,重症肌无力患者DQA1等位基因8种,DQB1等位基因9种。结果分析表明DQA1*0501与MG成负相关,DQB1*0302与MG成正相关。从基因水平首次用PCR-RFLP方法得出中国人重症肌无力DQ分子的易感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遗传易感性 ACHR-AB PCR-RF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分子遗传学 第六讲 肿瘤分子遗传学
7
作者 邱信芳 俞民澍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38-41,共4页
在肿瘤分子遗传学研究中,近年来有两项最为突出的成就;第一,致癌基因的发现及其深入的研究;第二,揭示了染色体畸变与致癌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由于这两项研究的迅速发展,人们开始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认识肿瘤发生的机制。
关键词 分子遗传学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分子遗传学——第七讲 免疫系统疾病分子遗传学
8
作者 洪贤慷 邱信芳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45-48,共4页
免疫系统是人体的主要防御系统。免疫系统由许多来自不同克隆的淋巴细胞所组成。淋巴细胞可分为两种类型:B细胞和T细胞。B细胞是由骨髓产生的,它的主要功能是制造抗体。抗体是在外来抗原作用于B细胞后所产生的,它可以专一性地识别相应... 免疫系统是人体的主要防御系统。免疫系统由许多来自不同克隆的淋巴细胞所组成。淋巴细胞可分为两种类型:B细胞和T细胞。B细胞是由骨髓产生的,它的主要功能是制造抗体。抗体是在外来抗原作用于B细胞后所产生的,它可以专一性地识别相应的特定抗原。T细胞是由胸腺产生的,它在免疫系统中起细胞介导的作用。T细胞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它能产生T细胞受体。T细胞受体是一类蛋白质,它能为由B细胞产生的抗体提供直接的模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分子遗传 免疫系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将雪莲凝集素(GNA)基因转入籼稻单倍体微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5
9
作者 杨长登 唐克轩 +4 位作者 吴连斌 李瑶 赵成章 刘光杰 沈大棱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29-133,共5页
以含有双元载体(携带GNA基因,npt-Ⅱ基因)的根癌农杆菌菌系LBA4404转化籼稻单倍体无性系微芽Hu18,经共培养后在含G418的保存培养基中连续筛选G418抗性芽,抗性芽经生根培养基中壮苗获得单倍体转化植株。PCR分析证明GNA基因已进入到... 以含有双元载体(携带GNA基因,npt-Ⅱ基因)的根癌农杆菌菌系LBA4404转化籼稻单倍体无性系微芽Hu18,经共培养后在含G418的保存培养基中连续筛选G418抗性芽,抗性芽经生根培养基中壮苗获得单倍体转化植株。PCR分析证明GNA基因已进入到Hu18细胞中,抗虫鉴定表明转基因植株具有白背飞虱抗性。并探明了G418对单倍体微芽的致死浓度和时间,共培养时间对G418抗性芽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倍体 无性系 根癌农杆菌 雪莲凝集素基因 籼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汉族人群DXS15位点多态性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22
10
作者 金洁 吴朝阳 +4 位作者 刘木根 盛瑞兰 陆化 朱广荣 许文林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 研究中国人群FⅧ基因旁微卫星序列DXS 15的多态性。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 ,检测 67名中国汉族人共 10 3条X染色体DXS 15位点的重复序列长度变化。结果 中国人群中该位点有 8种等位片段 ,多态信... 目的 研究中国人群FⅧ基因旁微卫星序列DXS 15的多态性。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 ,检测 67名中国汉族人共 10 3条X染色体DXS 15位点的重复序列长度变化。结果 中国人群中该位点有 8种等位片段 ,多态信息量 ( polymorphisminformationcontent,PIC)为 0 .84 4。应用该位点多态性对一血友病甲家系进行连锁分析 ,一名可疑携带者被确认为正常人。结论 该位点为血友病甲的高多态遗传标记之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Ⅷ基因 微卫星序列 基因多态性 血友病甲 遗传学 汉族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表达谱芯片在胰腺癌相关基因筛选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8
11
作者 金钢 胡先贵 +6 位作者 应康 李瑶 唐榕 唐岩 景在平 谢毅 毛裕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819-822,共4页
目的 :探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在高通量筛查肿瘤相关基因群及研究胰腺癌分子病理学变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含有 40 96条人类全长基因的 c DNA表达谱芯片 ,对 3例临床切除的胰腺癌及正常胰腺标本的基因表达谱进行分析。 结果 :在 ... 目的 :探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在高通量筛查肿瘤相关基因群及研究胰腺癌分子病理学变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含有 40 96条人类全长基因的 c DNA表达谱芯片 ,对 3例临床切除的胰腺癌及正常胰腺标本的基因表达谱进行分析。 结果 :在 3例胰腺癌和正常胰腺组织中均有差异表达的基因 398条 ,其中新基因 2 89条 ,老基因 10 9条。从老基因中筛选出有显著表达差异基因 37条 ,其中在胰腺癌组织中上调基因 2 0条 ,下调基因 17条。 结论 :运用本基因表达谱芯片对基因表达谱进行分析 ,能够有效筛查出新的胰腺癌相关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矩阵基因芯片 基因表达谱 胰腺肿瘤 基因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芯片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李瑶 陈菊祥 +7 位作者 裘敏燕 应康 陈沁 符薇 王品 沈娴 谢毅 毛裕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812-814,I002,共4页
目的 :建立基因芯片的制备技术。 方法 :基因样本准备 ,将带荧光标记的 PCR产物用点样仪点于玻片介质上 ,并经过点样后处理制备成基因芯片 ,用扫描仪测定处理前后芯片上荧光强度的变化 ,计算 DNA固定率。分别设计了 5种玻片 3种固定条件... 目的 :建立基因芯片的制备技术。 方法 :基因样本准备 ,将带荧光标记的 PCR产物用点样仪点于玻片介质上 ,并经过点样后处理制备成基因芯片 ,用扫描仪测定处理前后芯片上荧光强度的变化 ,计算 DNA固定率。分别设计了 5种玻片 3种固定条件和 6种点样后处理方法的固定率测定。结果 :对芯片制备的各种条件和方法优化实验表明 ,c DNA的氨基修饰 ,点样后的 UV交联和芯片室温干燥处理能有效提高 DNA的固定率。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基因芯片制备技术有较高的效率和可靠的实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矩阵基因芯片 基因表达谱 DNA固定率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PCR-RFLP方法研究新疆地区汉族HLA-DQA1和-DQB1基因多态性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咸宁 帕孜来提 +2 位作者 邵红光 朱定良 庚镇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89-92,共4页
应用PCR-RFLP技术,对新疆地区汉族健康群体进行了HLA-DQA1(49人)和-DQB1(47人)基因分型。在DQA18个等位基因中,DQA10301的基因频率最高(32.56%),0401最低(1.02%)。在... 应用PCR-RFLP技术,对新疆地区汉族健康群体进行了HLA-DQA1(49人)和-DQB1(47人)基因分型。在DQA18个等位基因中,DQA10301的基因频率最高(32.56%),0401最低(1.02%)。在DQB116个等位基因中,DQB10201(20.21%)、0301(15.96%)、0303(14.89%)为最常见;没有观察到05032、0504和0605。与河北固安县及江浙沪地区汉族群体进行比较,DQA1基因未发现存在差异。而DB10602(3.19%)与固安汉族(Pc=0.0144)和上海汉族(Pc=0.0140)有显著差异,DQB10503(8.52%)与上海汉族有显著差异(Pc=0.02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DQB1 汉族 PCR-RFLP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方汉族人群HLA-DQB1基因对系统红斑狼疮的易感性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咸宁 潘星华 +1 位作者 朱定良 庚镇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7-39,44,共4页
应用PCR-RFLP核苷酸分型方法,探讨了我国南方江浙沪汉族人群HLA-DQB1基因多态性与系统红斑狼疮(SLE)的遗传关联性。对48例SLE患者的血样分析表明,SLE患者具有显著高的DQB1*0601等位基因频率(... 应用PCR-RFLP核苷酸分型方法,探讨了我国南方江浙沪汉族人群HLA-DQB1基因多态性与系统红斑狼疮(SLE)的遗传关联性。对48例SLE患者的血样分析表明,SLE患者具有显著高的DQB1*0601等位基因频率(30.21%,RR=2.8919,Pcorr=0.0112,EF=0.20),DQB1*0601可能是一易感基因;而DQB1*0301(2.08%,RR=0.1108,Pcorr=0,PF=0.14)呈相反结果,可能为保护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HLA-DQB1 易感性 单元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豆小种群的RAPD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钱吉 马玉虹 +1 位作者 郑师章 毛裕民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14-316,共3页
本研究应用RAPD技术对湄洲岛和平潭岛上4个烟豆小种群进行的生态遗传学研究,结果显示,总的多态位点比率为1.0,4个种群中最小为0.41,最大为0.82,表现出高度的多态性。利用相似系数及遗传距离进行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种群间地理距离较大... 本研究应用RAPD技术对湄洲岛和平潭岛上4个烟豆小种群进行的生态遗传学研究,结果显示,总的多态位点比率为1.0,4个种群中最小为0.41,最大为0.82,表现出高度的多态性。利用相似系数及遗传距离进行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种群间地理距离较大时,遗传分化与地理距离有一定的相关性,在小范围内则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D 生态遗传学 烟豆小种群 遗传分化 地理距离 相似系数 多态性 多年生野生大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中β淀粉样前体蛋白基因外显子9、10的mRNA表达及突变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江三多 汤国梅 +6 位作者 张明园 任大明 钱伊萍 张野 林嗣萃 李飞 汪栋祥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38-542,共5页
于上海地区汉人群中,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外周血中β淀粉样前体蛋白基因外显子9、10(APP9~10)的mRNA表达水平,并作cDNA的点突变检测。采用半定量竞争性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semi quantitivecompetitiveRT PCR)技术测定APP9~10的m... 于上海地区汉人群中,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外周血中β淀粉样前体蛋白基因外显子9、10(APP9~10)的mRNA表达水平,并作cDNA的点突变检测。采用半定量竞争性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semi quantitivecompetitiveRT PCR)技术测定APP9~10的mRNA表达水平;以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RFLP)方法检测基因组DNA中载脂蛋白E基因(APOE)和早老素1基因(PS1)多态;APP9~10cDNA的点突变检测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法。结果表明(1)AD患者中APP9~10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老人(P<0.05);(2)作为AD的主要风险因子,APOE ε4等位基因并不影响AD患者中APP9~10的mRNA表达水平,而另一可疑风险因子PS1基因1等位基因的存在却可显著增加AD患者中APP9~10的mRNA表达;(3)AD患者中不存在APP9~10cDNA的点突变。提示上海汉人群中,AD患者外周血中APP基因外显子9、10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也许这一生物学改变可作为一种生物学辅助诊断指标应用于AD的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表达 突变 β淀粉样前体蛋白基因 外显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茸子实体营养成分比较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周选围 林娟 +2 位作者 陈文强 吴三桥 王智 《食用菌学报》 2002年第4期40-43,共4页
以从西南地区采集的 4个松茸子实体为材料 ,测定了其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灰分、矿质元素和维生素含量。试验结果表明 ,松茸子实体中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和灰分的平均含量分别为 11.984 %、6 .74 4%、3.0 0 9%和 6 .94 0 %。矿... 以从西南地区采集的 4个松茸子实体为材料 ,测定了其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灰分、矿质元素和维生素含量。试验结果表明 ,松茸子实体中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和灰分的平均含量分别为 11.984 %、6 .74 4%、3.0 0 9%和 6 .94 0 %。矿质元素中K、Ca、Mg含量较高 ,1号、2号和 4号样品的平均含量分别为 3.1× 10 4mg kg、1.6 2× 10 3 mg kg和 5 .5 8× 10 2 mg kg。产于云南昌隆的松茸子实体中 ,Fe、Mn含量最高 ,分别为 6 2 .2 82mg kg和 6 .0 6 4mg kg ;产于重庆的松茸子实体中 ,Cu含量最高 ,为 5 2 .84 5mg kg ;Zn含量在 4个子实体中差异不大。 4个松茸子实体中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 的平均含量分别为 0 .2 10mg 10 0g和 3.6 6 5mg 10 0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茸 子实体 营养成分 比较研究 矿质元素 维生素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烟肼耐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人源巨噬细胞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丽蓉 乐军 王洪海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61-367,共7页
利用双向电泳技术 ,对人源巨噬细胞U937感染异烟肼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前后的全细胞蛋白表达图谱进行差异比较和分析 ,发现其中产生差异的有 32个蛋白质斑点 ,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 /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 ,对其中 5个表达明显上调的蛋白... 利用双向电泳技术 ,对人源巨噬细胞U937感染异烟肼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前后的全细胞蛋白表达图谱进行差异比较和分析 ,发现其中产生差异的有 32个蛋白质斑点 ,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 /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 ,对其中 5个表达明显上调的蛋白质斑点进行分析鉴定 ,获得 5个明确的肽质量指纹图谱 ,通过在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分析 ,确定这 5个蛋白质分别为热休克蛋白 10 5 β、凋亡抑制蛋白 1、磷酸甘油酸变位酶 1、组织蛋白酶B、桥粒胶蛋白 3.上述发现有助于了解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入侵早期导致的巨噬细胞蛋白质组表达变化 ,为深入研究耐药结核分枝杆菌 宿主相互作用提供了探索方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异烟肼 蛋白质组 巨噬细胞U93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矩阵基因芯片筛选喉鳞癌相关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陈菊祥 范静平 +7 位作者 应康 廖建春 李瑶 唐榕 周水淼 孙爱华 谢毅 毛裕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823-826,I001,共5页
目的 :应用基因微矩阵方法筛选喉鳞癌相关基因。方法 :按一步法抽提喉鳞癌和对照喉正常组织的总 RNA并纯化m RNA;将 40 96种人类基因 PCR产物用 Cartesian Pixsys75 0 0点样仪按微矩阵排列点样于化学涂层的载玻片上 ,制成基因芯片 ;将... 目的 :应用基因微矩阵方法筛选喉鳞癌相关基因。方法 :按一步法抽提喉鳞癌和对照喉正常组织的总 RNA并纯化m RNA;将 40 96种人类基因 PCR产物用 Cartesian Pixsys75 0 0点样仪按微矩阵排列点样于化学涂层的载玻片上 ,制成基因芯片 ;将等量的对照组织和喉鳞癌组织 m RNA分别逆转录合成荧光分子掺入的 c DNA一链做探针 ,混合后杂交上述基因芯片。经严格洗片后用 Scan Array30 0 0扫描仪扫描芯片荧光信号图像 ,计算机分析后比较两种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结果 :在 40 96种基因中 ,喉鳞状细胞癌与喉正常组织间存在差异表达的基因。所检测的 4例临床标本中 ,2例共有的差异表达基因2 11~ 35 6条 (5 .15 %~ 8.87% ) ,3例共有的差异表达基因 36条 (0 .88% )。结论 :基因微矩阵芯片在筛选喉肿瘤发生相关基因的改变具有快速、高通量、高敏度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矩阵基因芯片 基因差异表达 喉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蚕抗菌肽B基因嵌合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桑树和烟草的转化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吴成仓 徐静斐 +1 位作者 曹勇伟 任大明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2年第2期124-126,共3页
致瘤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是一种天然的植物转化系统。根据其Ti质粒(Tumor Inducing plasmid)转移整合的分子机制,已构建了一系列外源基因的嵌合表达载体,并在一些植物中表达这些外源基因。 谢毅等按照植物偏爱的遗传密码... 致瘤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是一种天然的植物转化系统。根据其Ti质粒(Tumor Inducing plasmid)转移整合的分子机制,已构建了一系列外源基因的嵌合表达载体,并在一些植物中表达这些外源基因。 谢毅等按照植物偏爱的遗传密码子编码,已人工合成了天蚕抗菌肽B基因。此抗菌肽B是一种具有广谱性很强的体内外杀菌作用的昆虫免疫多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蚕 抗菌肽B基因 桑树 烟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