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旦大学单粒子微束研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嘉庆 王旭飞 +5 位作者 张杰雄 王建中 张伟 张斌 邵春林 施立群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916-1920,共5页
建设了一基于复旦大学2×3MV串列加速器的单粒子微束装置。离子束经分析磁铁30°水平偏转传输后再经90°偏转磁铁竖直上行至辐照终端,以内径1.5μm的毛细玻璃管微准直器获取离子微束。采用薄膜闪烁体结合光电倍增管的探测... 建设了一基于复旦大学2×3MV串列加速器的单粒子微束装置。离子束经分析磁铁30°水平偏转传输后再经90°偏转磁铁竖直上行至辐照终端,以内径1.5μm的毛细玻璃管微准直器获取离子微束。采用薄膜闪烁体结合光电倍增管的探测结构对微束离子进行精确探测和计数,并以高压静电偏转开关快速关断束流以实现对离子数目的精确控制。目前实验已获得在质子能量为3 MeV时,能散(能量分布曲线中半高宽FWHM)<60keV、束分辨<2.2μm、定量照射精度>95%的质子微束。本文对复旦大学单粒子微束的束流管道设计、微束获取、束开关及单粒子探测等核心环节的研制进展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粒子微束 微准直器 束分辨 定量照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水堆燃料棒污垢沉积层内的多物理场耦合
2
作者 高全燚 丛腾龙 +2 位作者 田洪康 刘茂龙 顾汉洋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2-382,共11页
燃料棒表面污垢沉积(CRUD)层的形成一直是压水堆运行中的难题。硼物质在CRUD内的浓缩导致冷却剂饱和温度升高,进而影响热质传输过程,同时增加了堆芯功率偏移(CIPS)的风险。为深入理解CRUD内的传热传质特性,基于灯芯沸腾结构开发了一个... 燃料棒表面污垢沉积(CRUD)层的形成一直是压水堆运行中的难题。硼物质在CRUD内的浓缩导致冷却剂饱和温度升高,进而影响热质传输过程,同时增加了堆芯功率偏移(CIPS)的风险。为深入理解CRUD内的传热传质特性,基于灯芯沸腾结构开发了一个二维污垢化学模型。该模型包括沸腾传热、毛细作用流动、组分输运、化学反应和辐照分解等多物理过程,能够合理预测CRUD内的温度、速度和浓度分布。研究结果表明:考虑硼酸挥发过程的情况下,燃料包壳表面温度的预测值更接近WALT实验数据;饱和温度与硼浓缩量密切相关,随着可溶硼在燃料包壳表面浓缩,饱和温度达到峰值619.32 K;CRUD中硼以可溶硼、沉淀硼和吸附硼3种不同形态存在,其中可溶硼占主导,为98.5275%;CRUD底部的pH值显著增加,在一定温度下LiBO_(2)的析出量由pH值决定。本文还分析了厚度、孔隙率、烟囱密度和烟囱半径等污垢几何参数对硼浓缩量和沸腾传热过程的影响,结果可为燃料棒表面污垢多物理场耦合提供一种计算框架,为堆芯轴向功率偏移的预测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垢沉积 硼浓缩 多物理场耦合 堆芯功率偏移 化学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鹤壁集窑宋金粗白瓷的烧制工艺与成分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季鸿 赵维娟 +3 位作者 张斌 牛和斌 王兵 刘海东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414-3421,共8页
鹤壁集窑作为北方中原地区著名的民间窑场,其生产规模宏大,种类繁多,工艺精湛,以白釉瓷器为主,同时也生产黑釉、钧釉、黄釉、豆青釉等多种釉色瓷器。通过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偏光显微镜(OM)、分光光度计(UV-Vis-NIR)和热膨胀... 鹤壁集窑作为北方中原地区著名的民间窑场,其生产规模宏大,种类繁多,工艺精湛,以白釉瓷器为主,同时也生产黑釉、钧釉、黄釉、豆青釉等多种釉色瓷器。通过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偏光显微镜(OM)、分光光度计(UV-Vis-NIR)和热膨胀仪(TD)等技术,对鹤壁集窑宋代粗白瓷、刻划花粗白瓷以及金代粗白瓷的胎釉化学成分、微观结构、反射光谱等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鹤壁集窑三类粗白瓷中大多数呈现微弱的黄绿色调,并以黄色调为主,大部分样品的反射率分布在43.4R%~57.2R%,釉面明度值L*普遍偏高,分布在72.3~90.3。宋金时期粗白瓷的釉料配方比较稳定,其中金代和宋代粗白瓷的釉料配方基本一致,刻划花白瓷釉中除了助熔剂总量相对另外两类偏低外,其余化学成分基本相同。三类粗白瓷釉都属于钙碱釉系,并且釉层与胎体之间都存在厚度不同的化妆土层。三类粗白瓷胎体都具有北方高铝低硅的特征,金代粗白瓷胎中助熔剂含量略低于宋代的两类粗白瓷,原料特征相近。宋代粗白瓷的烧成温度普遍较高,其中粗白瓷的主要集中在1250~1340℃,刻划花的在1310~1390℃,这两种样品都存在“生烧”和“过烧”两种状态,胎体致密性普遍较好;而金代粗白瓷的烧成温度较低,范围在1220~1250℃,普遍处于“生烧”状态,烧结程度较差。鹤壁集窑金代粗白瓷与宋代粗白瓷相比它的制瓷工艺有所下降。该研究全面分析了鹤壁集窑粗白瓷的工艺特征与发展趋势,对于认识其与其他窑口的关系具有重要价值,为未来进一步弄清楚它与其他窑口的关系奠定了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鹤壁集窑 粗白瓷 PIXE 烧制工艺 UV-Vis-N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薄膜氢化及热释放特性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施立群 周筑颖 赵国庆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28-333,共6页
用高能离子非卢瑟福背散射分析和前向反冲分析方法研究了C、O污染对Ti膜的吸放氢能力的影响。实验观测到 ,1 2 6× 1 0 16cm-2 C和 2 6× 1 0 16cm-2 O的双重污染可使Ti膜在 3 0 0nm的范围内存在着低的H浓度区 ,使氢的热释... 用高能离子非卢瑟福背散射分析和前向反冲分析方法研究了C、O污染对Ti膜的吸放氢能力的影响。实验观测到 ,1 2 6× 1 0 16cm-2 C和 2 6× 1 0 16cm-2 O的双重污染可使Ti膜在 3 0 0nm的范围内存在着低的H浓度区 ,使氢的热释放温度大大提高。表面镀Ni可显著增强Ti膜的吸放氢能力 ,使H在Ti膜中均匀地饱和分布 ,同时 ,将H的热释放温度降到了热力学分解温度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 热释放 离子束分析 钛薄膜 吸氢 放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化学组成研究张公巷窑与清凉寺窑青瓷胎的原料产地 被引量:5
5
作者 赵维娟 郭敏 +7 位作者 谢建忠 李国霞 高正耀 承焕生 张斌 孙新民 郭木森 靳雯清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6-110,共5页
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测定宝丰清凉寺窑汝官瓷胎、民汝瓷胎和汝州张公巷窑青瓷胎的7种主量化学组分,将测得的数据进行散布分析。结果表明,清凉寺窑的汝瓷胎和张公巷窑青瓷胎的原料产地不同,但它们的关系比较接近。在清凉寺窑,... 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测定宝丰清凉寺窑汝官瓷胎、民汝瓷胎和汝州张公巷窑青瓷胎的7种主量化学组分,将测得的数据进行散布分析。结果表明,清凉寺窑的汝瓷胎和张公巷窑青瓷胎的原料产地不同,但它们的关系比较接近。在清凉寺窑,汝官瓷和民汝瓷所使用的胎料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公巷窑 清凉寺窑 质子激发X射线 原料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汝瓷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承焕生 何文权 +1 位作者 杨福家 周分廷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1999年第2期19-26,共8页
本文报导了从河南省平顶山清凉寺汝窟遗址出土的官窑和民窑青瓷样品的测试结果。给出用 PIXE方法测得的胎、釉的化学组成和微量元素含量。实验结果:官汝和民汝样品胎的化学组成基本一 致;而釉的化学组成明显不同。本文也给出用多... 本文报导了从河南省平顶山清凉寺汝窟遗址出土的官窑和民窑青瓷样品的测试结果。给出用 PIXE方法测得的胎、釉的化学组成和微量元素含量。实验结果:官汝和民汝样品胎的化学组成基本一 致;而釉的化学组成明显不同。本文也给出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南方青瓷(龙泉窟、上林湖青瓷)和北 方青瓷(汝官窑、汝民窑、钧窑、耀州窑、段店窑)的化学组成和微量元素含量在聚类分析中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汝瓷 汝官瓷 汝民瓷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氢薄膜的吸氢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施立群 赵国庆 +1 位作者 周筑颖 汤家镛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16-222,共7页
研究了储氢薄膜材料在两相区范围内的吸氢动力学 ,它包括 4个动力学过程 :氢在气 /固表面的化学吸附 ,氢原子的表面渗透 ,氢原子在氢化物层的扩散和金属 /氢化物界面上的氢化物生成。计算结果表明 :当吸氢压强较低时 ,反应主要受化学吸... 研究了储氢薄膜材料在两相区范围内的吸氢动力学 ,它包括 4个动力学过程 :氢在气 /固表面的化学吸附 ,氢原子的表面渗透 ,氢原子在氢化物层的扩散和金属 /氢化物界面上的氢化物生成。计算结果表明 :当吸氢压强较低时 ,反应主要受化学吸附步骤控制 ;在压强较高 (pH2 peq)和薄膜吸氢的后期 ,表面渗透、扩散和相转变步骤都有可能成为反应速率控制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吸附 反应速率 储氢薄膜 吸氢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湖田窑明代青花瓷的PIXE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程琳 冯松林 +4 位作者 樊昌生 张文江 承焕生 沙因 M.Jaksic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4年第z1期111-113,124,共4页
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中国古瓷的产地、年代和真伪进行研究一直是文博界和科技界研究的热点。本工作采用质子激发X射线发射(PIXE)分析方法研究了江西湖田窑明代中晚期青花瓷的胎、釉和青花中主量、微量元素的含量,并用质子扫描微探针(SPM)... 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中国古瓷的产地、年代和真伪进行研究一直是文博界和科技界研究的热点。本工作采用质子激发X射线发射(PIXE)分析方法研究了江西湖田窑明代中晚期青花瓷的胎、釉和青花中主量、微量元素的含量,并用质子扫描微探针(SPM)分析了青花瓷剖面的元素分布。结果表明:元素在古瓷的釉、胎和青花中的分布都是均匀的;胎与青花之间有5~10μm的中间层,青花与白釉之间无明显的分界线;制作青花的钴料可能产于江西、福建等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田窑 青花瓷 PIX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汝官瓷、钧官瓷和刘家门窑民钧瓷的判别分析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刘建立 王晓川 +9 位作者 李国霞 赵维娟 李融武 赵青云 孙新民 赵文军 承焕生 孙洪巍 郭敏 谢建忠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5-77,共3页
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技术测试了一组汝官瓷、钧官瓷和刘家门窑民钧瓷样品的主量化学组成,应用判别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汝官瓷、钧官瓷和刘家门窑民钧瓷釉样品能够很好地分开,但用判别分析难以把3种样品的胎区分开。
关键词 汝官瓷 钧官瓷 民钧瓷 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控溅射法制备含氦钛膜及膜中氦的热解吸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郑华 刘实 +4 位作者 于洪波 朱跃进 王隆保 施力群 刘超卓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7期88-93,103,共7页
采用He/Ar复合气氛下磁控溅射方法,在Ti、TiZrYAl和TiMoYAl等3种薄膜中引入浓度(氦金属比)高达0.19的氦。引入的氦在膜层内沿深度均匀分布,并主要存在于直径为2~5nm的高压He泡内。热解吸实验表明,在相同He含量下,TiHe膜中He的解吸峰温... 采用He/Ar复合气氛下磁控溅射方法,在Ti、TiZrYAl和TiMoYAl等3种薄膜中引入浓度(氦金属比)高达0.19的氦。引入的氦在膜层内沿深度均匀分布,并主要存在于直径为2~5nm的高压He泡内。热解吸实验表明,在相同He含量下,TiHe膜中He的解吸峰温度与氚化钛中衰变产生的3He的解吸峰温度基本一致。与纯钛相比,合金膜中氦的热解吸谱宽化明显,表明He在合金膜内的捕获形式更为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溅射 Ti膜 热解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期古耀州瓷的无损鉴别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大伟 冀勇 +7 位作者 李融武 李国霞 赵维娟 郭敏 谢建忠 高正耀 承焕生 禚振西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0-194,共5页
耀州瓷是我国古代名瓷。为了无损鉴别不同时期的古耀州瓷,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PIXE)技术无损测定古耀州瓷胎、釉样品中化学组成的含量,对这些化学组成进行动态模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唐、五代时期耀州瓷胎的化学组成较为接近,宋、金... 耀州瓷是我国古代名瓷。为了无损鉴别不同时期的古耀州瓷,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PIXE)技术无损测定古耀州瓷胎、釉样品中化学组成的含量,对这些化学组成进行动态模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唐、五代时期耀州瓷胎的化学组成较为接近,宋、金时期耀州瓷胎的化学组成比较接近且有别于唐代。宋、金时期耀州窑青瓷釉的化学组成和配方较为接近,唐、五代时期的较为接近。唐、五代、宋代时期黑釉、酱釉瓷的分类关系较为密切,其化学组成和配方比较接近。耀州窑青瓷釉与黑瓷釉的配方明显不同。茶叶末釉的配方与其他耀州瓷釉的配方也有所不同。PIXE和动态模糊聚类分析方法相结合,可以为无损和科学鉴别不同时期的古耀州瓷,提供一种重要的研究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耀州瓷 X射线 化学组成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离子束系统中微波离子枪的束光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施立群 魏澎 +3 位作者 王绍虎 冯慧云 彭士香 余增亮 《真空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15-420,共6页
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聚焦离子束系统中微波离子枪的离子束光学特性,该离子枪由微波等离子体源和Orloff-Swason引出透镜组成。该透镜除了广泛用于场致发射离子枪外,在等离子体源情况下,也能获得很好的离子束光学性能。
关键词 聚焦离子束 微波离子枪 离子束光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驱动Cs_3Sb脉冲光电阴极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丁力 陈莹 华中一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1991年第6期369-375,共7页
以脉冲激光激发光电阴极产生高亮度电子束的研究正日益受到重视。论文报告了关于Cs_3Sb光电阴极在这方面应用的实验进展。Cs_3Sb光电阴极的制备与测试均在超高真空系统中进行,采用了制备室内通电加热进Cs的制备工艺。测试光源为氙离子... 以脉冲激光激发光电阴极产生高亮度电子束的研究正日益受到重视。论文报告了关于Cs_3Sb光电阴极在这方面应用的实验进展。Cs_3Sb光电阴极的制备与测试均在超高真空系统中进行,采用了制备室内通电加热进Cs的制备工艺。测试光源为氙离子脉冲激光器,脉宽50~200ns。实验测得峰值光电流密度达108A/cm^2,量子产额为2%至5.6%,发射度与亮度测试采用单孔小束斑测量与数值计算比较法进行,测得亮度值为1.85×10~9A/m^2rad^2。对Cs_3Sb光电阴极进行的脉冲发射寿命测试和再激活实验表明:光致Cs脱附是发射衰减的主要原因,通过补Cs可使阴极再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阴极 Cs3Sb 脉冲发射 发射电流密度 超高真空系统 激光驱动 大电流密度 脉冲激光 量子产额 亮度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An薄膜镜面的激光辐射损伤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赖祖武 李培俊 +2 位作者 孙承纬 刘仁和 赵国庆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1990年第3期339-344,共6页
本文研究了Cu、Au薄膜镜面的激光辐射损伤,得到了反射率随激光及样品有关参数变化关系的实验结果,并对激光辐射损伤的机制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关键词 CU AU 薄膜 激光 辐射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下铌酸锂钠陶瓷的热释电性与弹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艾树涛 王春雷 +2 位作者 张沛霖 赵明磊 杜爱军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5-147,共3页
在 12 0~ 32 0 K的温度范围内研究了锂酸锂钠陶瓷的热释电性与弹性。其热释电行为与弹性行为在低温区域内显著反常 ,表明该陶瓷存在低温铁电 -铁电相变。观测到极化方向的热释电系数改变符号及热释电电荷随时间改变极性的现象。
关键词 铌酸锂钠陶瓷 热释电性 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NO_3和有机介质中U(Ⅳ)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祖铭 杜慧芳 +2 位作者 章英杰 张安有 王建锁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18-222,共5页
研究了HNO_3和TBP-煤油介质中U(Ⅳ)的稳定性。测定了两种介质中U(Ⅳ)、HNO_3、TBP浓度和气相中氧浓度对U(Ⅳ)氧化速率的影响。U(Ⅳ)的氧化速率都随温度提高而明显增加.其表观活化能分别为91kJ/mo... 研究了HNO_3和TBP-煤油介质中U(Ⅳ)的稳定性。测定了两种介质中U(Ⅳ)、HNO_3、TBP浓度和气相中氧浓度对U(Ⅳ)氧化速率的影响。U(Ⅳ)的氧化速率都随温度提高而明显增加.其表观活化能分别为91kJ/mol(HNO_3介质)和42kJ/mol(TBP-煤油介质)。对两种介质中U(Ⅳ)的氧化速率规律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 硝酸 TBP 有机介质 氧化速率 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跨临界瞬态热工水力特性分析程序开发
17
作者 范明江 刘茂龙 +1 位作者 汤春桃 顾汉洋 《核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6-434,共9页
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以其在临界区域附近优良热物性,在四代堆工况条件应用中拥有独特的优势。超临界二氧化碳泄压研究中,泄漏率的计算涉及跨临界物性的计算,但因为超临界二氧化碳在近临界区物性的特殊变化,对超临界二氧化碳的跨临... 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以其在临界区域附近优良热物性,在四代堆工况条件应用中拥有独特的优势。超临界二氧化碳泄压研究中,泄漏率的计算涉及跨临界物性的计算,但因为超临界二氧化碳在近临界区物性的特殊变化,对超临界二氧化碳的跨临界瞬态特性计算程序的开发存在着问题。为解决在近临界区超临界二氧化碳瞬态特性计算程序开发难题,并为超临界二氧化碳跨临界泄漏特性计算提供所需物性数据,基于查表线性插值法,开发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跨临界瞬态物性分析程序,选取实际跨临界实验工况进行计算并与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标准数据进行对比验证。结果显示,比体积物性的计算绝对误差在1.04%以下,等压比热计算的绝对误差在5.76%以下,能够满足超临界二氧化碳跨临界物性计算需求,可支撑泄漏率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超临界 瞬态特性计算 跨临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银丝光沸石对气载放射性碘的吸附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叶明吕 唐静娟 +2 位作者 丁旭 何志明 唐志华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69-175,共7页
本文研制了一种碘的无机吸附剂——附银丝光沸石(AgX),并研究了该吸附剂对放射性碘的吸附特性以及各种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所研制的附银丝光沸石对气态的元素碘和甲基碘均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附银量为15.2%的丝光沸石对元素碘的饱和吸... 本文研制了一种碘的无机吸附剂——附银丝光沸石(AgX),并研究了该吸附剂对放射性碘的吸附特性以及各种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所研制的附银丝光沸石对气态的元素碘和甲基碘均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附银量为15.2%的丝光沸石对元素碘的饱和吸附容量可达196.6mg(Ⅰ)/g(AgX)。当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汽和氮氧化物时对该吸附剂的吸碘性能没有明显的影响。该吸附剂对I_2和CH_3I的去污系数均可达10~3~1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光沸石 附银 放射性碘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还原制备U(Ⅳ)过程中的阳极材料腐蚀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何阿弟 叶明吕 +4 位作者 周祖铭 唐志华 陆誓俊 钱玉娣 张炽光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5-59,共5页
用间歇电解还原法研究了在有机玻璃电解槽中阳极镀铂钛网在UO2(NO3)2-HNO3-N2H5NO3-H2O体系中的耐腐蚀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无隔膜电解还原时,镀铂钛网上的Pt的腐蚀速率极低(<2.5×10-2μ... 用间歇电解还原法研究了在有机玻璃电解槽中阳极镀铂钛网在UO2(NO3)2-HNO3-N2H5NO3-H2O体系中的耐腐蚀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无隔膜电解还原时,镀铂钛网上的Pt的腐蚀速率极低(<2.5×10-2μm/a),而在以阳离子交换膜作隔膜的电解还原中,镀铂钛网上的Pt有明显的腐蚀,其腐蚀速率为5.7μm/a。对这两种情况下Pt的腐蚀速率明显差别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还原 镀铂钛网 腐蚀 阳极 四价铀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价铀在硝酸介质中的氧化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祖铭 章英杰 杜慧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9期1393-1395,共3页
四价铀在硝酸介质中的氧化动力学研究周祖铭,章英杰,杜慧芳(复旦大学物理二系,上海,200433)关键词四价铀,硝酸介质,氧化,动力学有关硝酸介质中铀(Ⅳ)的氧化行为已有不少研究[1,2],但大多测定了含稳定剂──肼的... 四价铀在硝酸介质中的氧化动力学研究周祖铭,章英杰,杜慧芳(复旦大学物理二系,上海,200433)关键词四价铀,硝酸介质,氧化,动力学有关硝酸介质中铀(Ⅳ)的氧化行为已有不少研究[1,2],但大多测定了含稳定剂──肼的硝酸铀(Ⅳ)溶液在空气中的氧化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价铀 硝酸介质 氧化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