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β-榄香烯对胃癌SGC-7901细胞c-myc基因表达及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范钰 林庚金 +2 位作者 钱立平 李华 张政元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848-851,共4页
目的:探讨β-榄香烯对胃癌SGC-7901细胞c-myc基因表达及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应用β-榄香烯处理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后,采用RT-PCR检测c-myc基因mRNA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免疫荧光技术检测c-myc蛋白表达,用端粒酶PCR-ELISA法检测... 目的:探讨β-榄香烯对胃癌SGC-7901细胞c-myc基因表达及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应用β-榄香烯处理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后,采用RT-PCR检测c-myc基因mRNA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免疫荧光技术检测c-myc蛋白表达,用端粒酶PCR-ELISA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β-榄香烯可下调c-myc基因表达及抑制端粒酶活性。结论:β-榄香烯可抑制胃癌细胞端粒酶活性,可能与下调c-myc基因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榄香烯 胃癌细胞 C-MYC 端粒酶活性 肿瘤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榄香烯乳对大鼠胃粘膜癌变c-myc基因表达及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范钰 林庚金 +2 位作者 钱立平 许祖德 李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1-214,共4页
目的:探讨榄香烯乳对大鼠胃粘膜癌变发生发展中c-myc基因表达及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MNNG、10%NaCl混合液加酒精灌胃建立大鼠胃癌模型,设立正常组、模型组及榄香烯组,榄香烯组在造模过程中采用榄香烯乳干预。30周后,分别采用原... 目的:探讨榄香烯乳对大鼠胃粘膜癌变发生发展中c-myc基因表达及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MNNG、10%NaCl混合液加酒精灌胃建立大鼠胃癌模型,设立正常组、模型组及榄香烯组,榄香烯组在造模过程中采用榄香烯乳干预。30周后,分别采用原位杂交、免疫组化及端粒酶微孔板杂交法检测大鼠胃粘膜c-myc基因mRNA、蛋白表达及端粒酶活性。结果:榄香烯组癌变发生率低于模型组。c-myc基因表达与端粒酶活性随着胃粘膜癌变的发展呈递增趋势,并且二者具有高度相关性。结论:下调c-myc基因表达,抑制端粒酶活性,是榄香烯乳重要的抗癌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榄香烯乳 胃肿瘤 C-MYC 端粒酶 大鼠 胃粘膜癌变 基因表达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对大鼠肝星状细胞核因子-κB活性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黄富春 范钰 李华 《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 探讨丹参对大鼠肝星状细胞 (HSC)的作用机制。方法 分离大鼠HSC ,采用不同浓度的丹参处理后 ,分别应用MTT法、凝胶迁移率法、ELISA法和Northernblot检测大鼠HSC的增殖、核转录因子κB(NF κB)活性和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蛋白... 目的 探讨丹参对大鼠肝星状细胞 (HSC)的作用机制。方法 分离大鼠HSC ,采用不同浓度的丹参处理后 ,分别应用MTT法、凝胶迁移率法、ELISA法和Northernblot检测大鼠HSC的增殖、核转录因子κB(NF κB)活性和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 丹参对大鼠HSC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丹参可明显抑制大鼠HSC的NF κB活性 ,并能下调TNF α蛋白和mRNA的表达 ,并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丹参对大鼠HSC增殖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可能与抑制NF κB活性和下调TNF α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肝星状细胞 核因子-KB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