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大鼠局灶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冯加纯 王晓梅 +4 位作者 邵延坤 饶明俐 黄如训 吕传真 尹岭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24-426,共3页
目的 从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对大鼠局灶脑缺血梗死灶、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表达、细胞凋亡等方面的影响,研究其对大鼠局灶脑缺血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20只,随机分为GDNF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又分... 目的 从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对大鼠局灶脑缺血梗死灶、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表达、细胞凋亡等方面的影响,研究其对大鼠局灶脑缺血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20只,随机分为GDNF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又分为假手术组、缺血oh、3h、6h、24h组,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模型,于栓塞同时大鼠脑室内分别给予GDNF和生理盐水5μL。检测脑梗死体积百分比、Caspase-3的表达、细胞凋亡等改变。结果 GDNF组脑梗死体积比明显小于生理盐水组;神经元损伤明显轻于生理盐水组,特别是海马区神经元在GDNF组无明显损伤;GDNF组(Caspase-3表达和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明显少于生理盐水组。结论 GDNF对大鼠局灶脑缺血有保护作用,抑制Caspase-3的表达和细胞凋亡是其保护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半胱氨酸蛋白酶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动脉狭窄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89
2
作者 董强 黄家星 +9 位作者 黄一宁 徐安定 曾进胜 陈向燕 程忻 范玉华 刘亚杰 孙葳 谭泽峰 徐蔚海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9-145,共17页
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动脉狭窄(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sICAS)是指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颅内动脉狭窄,并在狭窄动脉供血区域发生过缺血性卒中或短暂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性 颅内动脉狭窄 症状性 短暂脑缺血发作 专家 中国 缺血性卒中 动脉供血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LD技术与皮质电刺激定位语言功能区的比较 被引量:11
3
作者 郎黎琴 徐启武 +2 位作者 潘力 陈增爱 吴劲松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5年第3期156-160,共5页
目的:将语言BOLD与术中皮质电刺激作点对点比较,评价其对语言功能区定位的准确性。材料和方法:12例左侧大脑半球近语言功能区手术病例术前采用词语联想任务进行BOLD扫描,融合在导航序列上进行神经导航手术。在局麻下进行术中皮质电刺激... 目的:将语言BOLD与术中皮质电刺激作点对点比较,评价其对语言功能区定位的准确性。材料和方法:12例左侧大脑半球近语言功能区手术病例术前采用词语联想任务进行BOLD扫描,融合在导航序列上进行神经导航手术。在局麻下进行术中皮质电刺激,与导航影像对应,采用完全吻合或相邻1cm以内两种不同的标准来比较BOLD激活区与电刺激阳性区的关系。结果:12例病人共刺激了145个点,其中阳性点27个。与ESM比较,以完全重叠为标准,BOLD敏感性48.1%,特异性83.1%;以相距小于1cm为标准,BOLD敏感性88.9%,特异性75%。良性或低级别肿瘤(9例)BOLD敏感性(95.2%)特异性(80.4%)均高于高级别恶性肿瘤(3例)(敏感性66.7%,特异性68.6%)。结论:词语联想任务的BOLD-fMRI与ESM结果有较好的吻合,显示出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电刺激 语言功能区 BOLD技术 左侧大脑半球 神经导航手术 临床应用价值 功能区定位 敏感性 特异性 手术病例 恶性肿瘤 fMRI 点对点 准确性 标准 共刺激 术中 联想 词语 阳性 吻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草枯增加小鼠黑质细胞caspase-3 mRNA的表达及其酶活性 被引量:4
4
作者 丁正同 任惠民 蒋雨平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62-465,共4页
目的 探讨百草枯对C5 7bl/ 6小鼠黑质细胞caspase 3mRNA的表达及其活性的影响。 方法 应用RT-PCR技术检测C5 7bl/ 6小鼠暴露于百草枯不同时间后黑质细胞中caspase 3mRNA表达的变化 ,并采用比色法测定相应时间点黑质细胞的caspase 3酶... 目的 探讨百草枯对C5 7bl/ 6小鼠黑质细胞caspase 3mRNA的表达及其活性的影响。 方法 应用RT-PCR技术检测C5 7bl/ 6小鼠暴露于百草枯不同时间后黑质细胞中caspase 3mRNA表达的变化 ,并采用比色法测定相应时间点黑质细胞的caspase 3酶的活性。 结果 C5 7bl/ 6小鼠暴露于百草枯后黑质细胞中caspase 3mRNA的表达明显增加 ,caspase 3酶的活性也相应地增加 ,这种增加与黑质细胞的凋亡相一致。结论 百草枯可诱导C5 7bl/ 6小鼠黑质细胞表达caspase 3mRNA ,增加caspase 3酶的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质细胞 CASPASE-3 小鼠 表达 百草枯 RNA 凋亡 酶活性 RT-PCR技术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胺转运蛋白显像剂^(18)F-FP-CIT脑PET显像评价脑内多巴胺能系统功能 被引量:4
5
作者 管一晖 左传涛 +6 位作者 张政伟 赵军 王坚 蒋雨平 陈正平 项景德 林祥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9期1421-1424,共4页
目的 本研究应用放射性显像剂18F FP CIT进行脑PET显像来评价脑内的DA能系统的功能变化 ,并从安全性、有效性等方面对本方法进行评价。方法 分别对猴、正常人和不同程度的帕金森病患者应用18F FP CIT进行脑PET显像 ,观察其安全性和在... 目的 本研究应用放射性显像剂18F FP CIT进行脑PET显像来评价脑内的DA能系统的功能变化 ,并从安全性、有效性等方面对本方法进行评价。方法 分别对猴、正常人和不同程度的帕金森病患者应用18F FP CIT进行脑PET显像 ,观察其安全性和在不同程度PD患者的图像表现。结果 正常猴 1h断层图像上脑内双侧尾状核和壳核出现较高的放射性浓聚 ;3h双侧纹状体放射性相对更为浓聚。正常人 15min和 3 0min脑断层图像上双侧尾状核和壳核出现放射性摄取 ,同时大脑皮层有一定程度的放射性摄取 ,2h图像已非常清晰 ,仅尾状核和壳核清晰可见。 5 7例PD患者PET图像中 ,PD患者症状与对侧脑后壳核放射性的降低明显相关。结论 DAT显像可从分子水平评价多巴胺递质系统功能的客观情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 帕金森病 ^18F-FP-CI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普善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洪震 朱国行 +5 位作者 陈海波 陈生弟 杨期东 曾进胜 张勤奕 丁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31-333,共3页
目的评价施普善(Cerebrolysin,脑活素)治疗急性期缺血性卒中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研究对象为经磁共振成像或CT确诊为一侧颈动脉系统的缺血性卒中,且神经功能缺损(NIH)评分在8~22分的患者.施普善组(144例)接受施普善50 ml静脉滴注,... 目的评价施普善(Cerebrolysin,脑活素)治疗急性期缺血性卒中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研究对象为经磁共振成像或CT确诊为一侧颈动脉系统的缺血性卒中,且神经功能缺损(NIH)评分在8~22分的患者.施普善组(144例)接受施普善50 ml静脉滴注,共10天;对照组(140例)接受非施普善的常规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施普善组患者NIH评分的改善分值和改善率除在治疗后第3天时无显著差异外,在治疗后第11、21、28天时均有显著差异.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状态评分均有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施普善组患者生活能力状态评分的改善分值和改善率在治疗后28天时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结论施普善能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脑活素 生活质量 治疗等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84
7
作者 门雪娇 陈玮琪 +29 位作者 许玉园 朱以诚 胡文立 程忻 柏峰 王丽华 毛玲 曲辉 吕佩源 刘军 孙中武 孙莉 李玉生 吴中亮 吴丹红 吴波 谷文萍 范玉华 周国钰 倪俊 高峰 黄仕雄 曹勇军 彭丹涛 谢春明 蔡志友 徐运 王伊龙 陆正齐 中国卒中学会脑小血管病分会 《中国卒中杂志》 2021年第5期508-514,共7页
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branch athero-matous disease,BAD)是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常见类型,最早由Caplan[1]于1989年提出,Caplan认为BAD是一个“被忽视的、疏于研究且未被应用的概念”。常见的穿支动脉包括豆纹动脉(lenticulostriate arterie... 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branch athero-matous disease,BAD)是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常见类型,最早由Caplan[1]于1989年提出,Caplan认为BAD是一个“被忽视的、疏于研究且未被应用的概念”。常见的穿支动脉包括豆纹动脉(lenticulostriate arteries,LSA)、脑桥旁正中动脉(paramedian pontine arteries,P PA)、丘脑膝状体动脉、脉络膜前动脉、Heubner’s动脉和丘脑穿通动脉等。BAD占所有缺血性卒中病因的10%~15%,临床上多表现为以进行性运动功能缺失(progressive motor deficiency,PDM)为主的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多发生在发病48~72 h,临床预后差[2-3]。传统影像学很难发现BAD的血管病变,导致临床上早期诊断困难。基于临床及头颅MRI表现,目前临床研究较多的是发生在LSA和PPA部位的B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 缺血性卒中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的早期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3
8
作者 董强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83-86,共4页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缺血半暗带 早期诊断 CT检查 磁共振检查 单光子发射体层摄影 应用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体病 被引量:2
9
作者 蒋雨平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215-216,共2页
关键词 螺旋体病 梅毒 脑脊液检查 莱姆病 青霉素 头胞噻肟 钩端螺旋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反义寡核苷酸逆转K562细胞及难治性癫痫大鼠对卡马西平和苯妥英钠耐药性
10
作者 陈英辉 王乃东 +1 位作者 祖衡兵 洪震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35-640,共6页
凋亡在癫痫发生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但其在难治性癫痫耐药机制中的作用尚不清楚.为研究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XIAP)反义寡核苷酸对K562/Dox(阿霉素诱导)耐药细胞及难治性癫痫大鼠耐药性的影响,首先... 凋亡在癫痫发生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但其在难治性癫痫耐药机制中的作用尚不清楚.为研究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XIAP)反义寡核苷酸对K562/Dox(阿霉素诱导)耐药细胞及难治性癫痫大鼠耐药性的影响,首先建立耐药的K562/Dox细胞株,比较XIAP在耐药细胞株和正常K562细胞株的表达情况,观察转染XIAP反义寡核苷酸后,线粒体膜电位变化以及对卡马西平和苯妥英钠耐药性的影响.另外,建立慢性杏仁核点燃癫痫模型,筛选出耐药组和药物敏感组,通过侧脑室注射XIAP反义寡核苷酸,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观察其对各组大鼠后放电阈值(after dischargethreshold,ADT)、后放电时程(after discharge duration,ADD)等电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发现,XIAP在K562/Dox耐药细胞上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K562细胞,XIAP反义寡核苷酸转染K562/Dox耐药细胞后,XIAP的表达明显下降.导致了K562/Dox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的下降,而且对苯妥英钠和卡马西平的耐药性明显下降,IC50分别由(1978.2±90.3)mg/L和(1875.6±83.2)mg/L,降低到(1123.5±54.2)mg/L和(1084.5±60.6)mg/L,逆转倍数分别为1.76和1.73.同时动物实验发现,耐药组大鼠在给予XIAP反义寡核苷酸后,AD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DD时程也明显缩短.上述结果证明,XIAP在耐药的K562/Dox细胞株存在高表达,下调XIAP在K562/Dox细胞株表达可以改善K562/Dox对卡马西平和苯妥英钠的耐药性.而且下调XIAP表达可以协助AEDs改善耐药大鼠的电生理活动,提示XIAP参与了难治性癫痫的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 耐药 凋亡 反义寡核苷酸 难治性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P—β—CIT PET脑显像在早期诊断帕金森病中的意义
11
作者 王坚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1-131,共1页
目的探讨多巴胺转运蛋白(DAT)PET显像在早期诊断帕金森病(PD)及评估其严重度中的意义。方法 以18↑F-N-(3-氟丙基)-2β甲酯基,3β(4’-碘苯基)去甲基托烷(FP-β-pCIT)为显像剂,对4例正常对照者、21例早期。PD和10例晚期PD患者基底节... 目的探讨多巴胺转运蛋白(DAT)PET显像在早期诊断帕金森病(PD)及评估其严重度中的意义。方法 以18↑F-N-(3-氟丙基)-2β甲酯基,3β(4’-碘苯基)去甲基托烷(FP-β-pCIT)为显像剂,对4例正常对照者、21例早期。PD和10例晚期PD患者基底节区DAT、进行PET显像,比较3组问基底节不同组成区DAT、的差异,并判断其与临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在尾状核、前壳核、后壳核区,早期PD组的DAT均显著降低,分别降至对照组相应部位的71.8%、43.8%及23.6%,起病肢体对侧基底节DAT显著低于起病肢体同侧基底节DAT,早期偏侧PD患者起病肢体同侧(亚临床)基底节DAT显著低于对照者;晚期PD组则分别降至对照组的51.9%、31.8%及15.8%。这些区域的DAT与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15PDRS)运动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一0.423、-0.421、-0.532。结论18↑F-FP-β-CIT PET显像有助于PD的早期诊断及评估其严重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FP—β—CIT PET 脑显像 诊断 帕金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