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头颈部恶性肿瘤的关系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卓颖综述 田敖龙审校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6期569-571,共3页
人乳头状瘤病毒是一种致瘤性DNA病毒 ,在其 90个亚型中以高危型HPV 16 ,HPV 18,HPV 33等与人类头颈部恶性肿瘤关系密切。其致癌机理是通过引起P5 3,pRB基因的突变 ,从而导致细胞转化及过度增殖。在不同部位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中HPV的检出... 人乳头状瘤病毒是一种致瘤性DNA病毒 ,在其 90个亚型中以高危型HPV 16 ,HPV 18,HPV 33等与人类头颈部恶性肿瘤关系密切。其致癌机理是通过引起P5 3,pRB基因的突变 ,从而导致细胞转化及过度增殖。在不同部位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中HPV的检出率存在差异 ,口腔、口咽及喉部鳞状细胞癌中HPV检出率高而鼻咽癌中检出率低 ,在头颈部腺癌和淋巴瘤中HP的感染鲜见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状瘤病毒 头颈部肿瘤 DNA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胰腺癌介入治疗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21
2
作者 林钧华 宋明志 +2 位作者 张源远 徐益语 陈颢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2期95-96,共2页
目的 评价晚期胰腺癌经动脉化疗或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36例胰腺癌患者分为两组 ,18例行动脉化疗或栓塞 (介入治疗 ) ,另 18例行全身化疗。结果 介入治疗组临床受益反应有效率为 5 5 .6 % (10 / 18) ,全身化疗组为 16 .7% (3/ 18) ... 目的 评价晚期胰腺癌经动脉化疗或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36例胰腺癌患者分为两组 ,18例行动脉化疗或栓塞 (介入治疗 ) ,另 18例行全身化疗。结果 介入治疗组临床受益反应有效率为 5 5 .6 % (10 / 18) ,全身化疗组为 16 .7% (3/ 18) (P <0 .0 5 ) ,介入治疗组和全身化疗组 6个月、1年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期分别为 35 %、11%、4.4个月和 30 %、8%、4.1个月 (P >0 .0 5 )。结论 胰腺癌的动脉化疗虽未能提高远期生存率 ,但能提高临床受益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介入治疗 晚期 经动脉化疗 疗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30例分析 被引量:23
3
作者 尼尔马 沈坤炜 +9 位作者 韩企夏 邵志敏 吴炅 陆劲松 张家新 柳光宇 庄传经 沈镇宙 杜会锋 章英剑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6期481-484,共4页
目的 :以同位素为示踪剂探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 (sentinellymphnode ,SLN) ,并根据前哨淋巴结活检和腋淋巴结清扫的病理结果。评价前哨淋巴结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自 2 0 0 0年 5月份起我院乳腺科收治的 30例T1... 目的 :以同位素为示踪剂探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 (sentinellymphnode ,SLN) ,并根据前哨淋巴结活检和腋淋巴结清扫的病理结果。评价前哨淋巴结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自 2 0 0 0年 5月份起我院乳腺科收治的 30例T1— 2 N0 的乳腺癌患者。使用99mTc 硫胶体 (99mTc sulphurcolloid)为示踪剂 ,用Gamma探测仪进行前哨淋巴结探测活检 ,之后行腋窝清扫。结果 :2 7例患者中成功地发现了SLN ,发现率为 90 % (2 7/ 30 ) ,前哨淋巴结的数量为 1— 3个 ,平均每例 1 5个。非前哨淋巴结 (nonsentinelnode) 5— 2 0个 ,平均数 13 3个。 2 7例SNB成功的患者中 14(5 2 % )例有腋窝淋巴结转移。前哨淋巴结未发现转移而非前哨淋巴结有转移的有 2例 ,假阴性率7 4% (2 / 2 7) ,准确性 92 6 % (2 5 / 2 7)。T1乳腺癌无一例假阴性。结论 :使用Gamma探测仪的前哨淋巴结活检能准确的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 ,尤其对于早期乳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 外科手术 腋窝淋巴结清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HPV18、HPV16感染的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周晓燕 朱伟萍 +1 位作者 金爱萍 施达仁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74-377,共4页
目的 :了解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HPV18、HPV16的感染情况 ,分析其是否是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及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HPV16、HPV18的DNA序列 ,合成相应特异的寡核苷酸片段 ,用加尾标记法制备地高辛标记探针 ,用原位杂交法检测 ... 目的 :了解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HPV18、HPV16的感染情况 ,分析其是否是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及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HPV16、HPV18的DNA序列 ,合成相应特异的寡核苷酸片段 ,用加尾标记法制备地高辛标记探针 ,用原位杂交法检测 5 1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10例相应正常乳腺上皮及 15例良性乳腺病变中HPV18、HPV16的感染 ,并分析其与患者发病年龄、肿块大小及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浸润性导管癌中HPV18或 16的总阳性率达 70 6 % ,其中HPV18与HPV16的阳性率分别为 5 8 8%、4 5 1% ,均明显高于正常乳腺上皮的感染率 (30 0 %、10 0 % ;P <0 0 5 ) ;乳腺良性病变的HPV18、16阳性率分别是 6 0 0 %、6 0 % ,其中HPV18的阳性率亦显著高于正常乳腺上皮 (P <0 0 5 )。结论 :(1)HPV16和18可能是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发生的致病因子 ,HPV18尚可能与乳腺良性病变的发生有关。 (2 )HPV的感染与患者年龄、肿块大小及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HPV18 HPV16 乳腺肿瘤 导管癌 人乳头瘤病毒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和放疗综合治疗进展 被引量:42
5
作者 陈桂园 王丽娟 蒋国梁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57-359,共3页
肺癌确诊时大部分已属中晚期 ,不宜手术治疗 ,只宜非手术治疗。肺癌的治疗效果近数十年来没有显著提高 ,总的治愈率约 1 0 %。化疗和放疗的综合治疗有可能提高局控率和生存率。其综合应用有 3种方式 :序贯、同期、交替治疗。本文综述了... 肺癌确诊时大部分已属中晚期 ,不宜手术治疗 ,只宜非手术治疗。肺癌的治疗效果近数十年来没有显著提高 ,总的治愈率约 1 0 %。化疗和放疗的综合治疗有可能提高局控率和生存率。其综合应用有 3种方式 :序贯、同期、交替治疗。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和放疗综合应用的理论基础与临床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放射治疗 综合治疗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形放疗治疗肺癌放疗后复发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吴开良 蒋国梁 +6 位作者 廖源 王丽娟 钱浩 赵森 杨焕军 章真 胡长坤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405-407,共3页
目的 :研究肺癌放疗后复发病人用适形放疗再治疗的可行性 ,观察其耐受性和复发肿瘤的即期疗效。方法 :1999年 6月— 2 0 0 0年 4月 ,18例肺癌放疗后复发病例用Cadplan 3.1.2三维放疗计划系统设计放疗计划。BEV设计固定野、动态旋转野和... 目的 :研究肺癌放疗后复发病人用适形放疗再治疗的可行性 ,观察其耐受性和复发肿瘤的即期疗效。方法 :1999年 6月— 2 0 0 0年 4月 ,18例肺癌放疗后复发病例用Cadplan 3.1.2三维放疗计划系统设计放疗计划。BEV设计固定野、动态旋转野和非共面野 ,DVH综合评价和优化放疗计划 ,由Varian多叶光栏技术实施适形放疗。计划照射剂量为 5 0— 6 0Gy,2Gy 次 ,1次 天 ,5天 周。仅照临床可见复发肿瘤及周围 1.5— 2 .0cm正常肺组织。按RTOG和RTOG EORCT标准观察放射反应 ,观察复发肿瘤的即期疗效。结果 :18例入组病人中男 14例 ,女 4例 ,中位年龄 6 9岁 ( 2 6— 80岁 ) ,鳞癌 7例 ,腺癌 4例 ,小细胞癌 7例。初次放疗至再放疗的中位间隔时间为 17个月 ( 8— 6 5个月 ) ,再放疗肿瘤中位剂量 5 0 17cGy( 35 92— 6 893cGy)。即期疗效为CR2 2 % ( 4 18) ,PR6 1% ( 11 18) ,NR11% ( 2 18) ,PD6 % ( 1 18) ,有效率为 83% ( 15 18)。急性放射性食管炎RTOGI Ⅱ级 11% ( 2 18) ,Ⅲ级 0 % ( 0 18) ;急性放射性肺炎Ⅰ—Ⅱ级 2 2 % ( 4 18) ,Ⅲ级 0 % ( 0 18)。骨髓抑制Ⅰ—Ⅱ级为 17% ( 3 18) ,Ⅲ级为 0 % ( 0 18)。心脏损伤Ⅰ—Ⅱ级 11% ( 2 18) ,Ⅲ级 0 % ( 0 18)。 18例病人的中位随访期为 6个月 ( 2— 12个月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放射疗法 肿瘤复发 适形放疗 再照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高危妇女的评估与预防策略 被引量:50
7
作者 柳光宇 沈镇宙 邵志敏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438-442,共5页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乳腺癌有许多高危因素 ,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包括年龄、乳腺癌家庭史和既往某些乳腺疾病史。对于乳腺癌的高危人群开展预防工作是目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常用的方法包括预防性乳腺切除术...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乳腺癌有许多高危因素 ,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包括年龄、乳腺癌家庭史和既往某些乳腺疾病史。对于乳腺癌的高危人群开展预防工作是目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常用的方法包括预防性乳腺切除术、严密监测和化学预防。多项研究表明预防性乳腺切除术不能百分之百起到预防效果 ;乳房切除容易给妇女带来严重的精神创伤 ,因而必须严格掌握手术指证 ,术后也宜首选即刻乳房重建。严密监测应包括定期乳腺X线摄片和临床体检 ,前者已证实具有明显的早期诊断价值 ;有关化学预防试剂的随机对照研究已有初步结果 ,三苯氧胺能显著降低乳腺癌高危人群的乳腺癌发生率 ,相关的其他临床研究还在进行之中。总之乳腺癌高危人群的预防策略应首先基于患者危险性的高低 ,病人对危险性以及各项预防措施的看法应当得到重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危险因素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 被引量:13
8
作者 白永瑞 何少琴 +2 位作者 邱杏仙 缪毓玉 冯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77-378,共2页
关键词 鼻咽癌 放射治疗 后程加速超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用粘质沙雷氏菌菌苗(S311)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的Ⅱ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朱允中 史鹤龄 +10 位作者 钱浩 黄雯霞 洪专 张忻平 徐农 张力 刘冬耕 佟仲生 李淑芬 张力建 郑文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296-298,共3页
目的 评价S311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经胸穿或闭式引流抽净胸水后 ,胸腔注入S3110 .32mg ,每周 1次 ,连续 3周 ,停药后观察 1个月评价疗效。结果  2 41例患者完成胸腔注入S311治疗 ,总有效率 92 .1%。主要的不良... 目的 评价S311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经胸穿或闭式引流抽净胸水后 ,胸腔注入S3110 .32mg ,每周 1次 ,连续 3周 ,停药后观察 1个月评价疗效。结果  2 41例患者完成胸腔注入S311治疗 ,总有效率 92 .1%。主要的不良反应为发热和胸痛 ,发生率分别为 81.0 %和 5 2 .2 %。少数患者出现寒战、呼吸困难、恶心、呕吐 ,个别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结论 粘质沙雷氏菌菌苗 (S311)是一种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胸腔积液 药物疗法 粘质沙雷氏菌菌苗 临床试验 Ⅱ期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超分割放疗和化疗综合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临床ⅠⅡ期试验初步结果报告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桂园 王丽娟 +3 位作者 蒋国梁 钱浩 付小龙 赵森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99-401,共3页
目的 :研究加速超分割放疗和化疗综合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 (Limitedstagesmall celllungcancer,LSCLC)的耐受性、急性副反应和即期疗效。方法 :入组标准是经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SCLC ;局限期 (美国退伍军人医院分期法 ) ,但不包括恶... 目的 :研究加速超分割放疗和化疗综合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 (Limitedstagesmall celllungcancer,LSCLC)的耐受性、急性副反应和即期疗效。方法 :入组标准是经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SCLC ;局限期 (美国退伍军人医院分期法 ) ,但不包括恶性胸腔积液 ;年龄 18— 70岁 ;KPS≥ 6 0 ;无明显心、肺、肝、肾和骨髓功能损害 ;既往无肿瘤病史。入组前检查 :胸部X片、胸CT、脑CT、腹部B超、骨ECT、肺功能、心电图 ,血生化检查 (LDH、AKP、SGPT、SGOT、A G、Na+ )。治疗方法 :首治病人化疗 1疗程后放疗 ,继以化疗 5疗程 ;已治病人化疗 3疗程后放疗 ,继以化疗3疗程。化疗方案 :EP(DDP 2 5— 30mg m2 d1— 3+VP16 5 0— 70mg m2 d1— 3)。放疗方法 :放射源 6MVX线或6 0 Coγ线 ,照射方法 :1 4Gy 次Bid ,间隔≥ 6h ,5天 周 ,总剂量 5 6Gy 40次 4周。第 1— 3周前胸后背相对野照射 ,第 4周改为斜野 ,以避开脊髓。照射范围 :胸部CT显示的原发肿瘤灶及淋巴结转移灶。结果 :按RTOG早期放射反应评价标准评价早期放射反应。放疗后两月评价即期疗效 (按WHO肿瘤即期疗效评价标准 )。 1997年 6月— 2 0 0 0年 3月 ,5 0例病人进入本研究组。男 45例 ,女 5例 ,中位年龄 5 8岁 ( 2 5— 70 )。放疗在第 1疗程化疗后立即开始者 7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 加速超分割放疗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K7等单抗在鉴别原发与转移性卵巢癌腹水中的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黄啸 范建玄 +2 位作者 蔡树模 施达仁 王龙富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6期510-513,共4页
目的 :探讨腹水CK7等单克隆抗体在鉴别原发与转移性卵巢癌腹水中的意义。方法 :对 43例腹水及2 2例手术标本采用免疫组化ABC法进行CK7、MG7、CEA、AB、CK、CK8、EMA、HBME、LCA、VIM单克隆抗体测定。应用SPSS8 0统计软件 ,卡方精确检验... 目的 :探讨腹水CK7等单克隆抗体在鉴别原发与转移性卵巢癌腹水中的意义。方法 :对 43例腹水及2 2例手术标本采用免疫组化ABC法进行CK7、MG7、CEA、AB、CK、CK8、EMA、HBME、LCA、VIM单克隆抗体测定。应用SPSS8 0统计软件 ,卡方精确检验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表明 :(1)CK7单克隆抗体是鉴别原发性卵巢癌有益的指标。 (2 )原发性和来源于胃转移性卵巢癌腹水标本中MG7表达有显著性差异。 (3)CEA有益于鉴诊断来源肠道的癌性腹水。 (4 )腹水免疫组化结果与手术标本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卵巢癌 鉴别诊断 单克隆抗体 CK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内脏反位合并食管癌与胆结石的外科治疗1例报道 被引量:3
12
作者 傅红 夏长华 +1 位作者 沈磊 史向军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6期574-575,共2页
关键词 全内脏反位 食管肿瘤 外科手术 并发症 胆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淋巴瘤中端粒酶活性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文涛 许良中 +3 位作者 张泰明 朱伟萍 李小妹 金爱萍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23-325,共3页
研究淋巴瘤细胞株及淋巴瘤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及其在淋巴瘤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 (TRAP)结合银染 ,检测 3株人淋巴瘤细胞株、2 7例淋巴瘤和 4例淋巴结良性病变的端粒酶活性。结果 :3株人淋巴瘤细胞株均有端粒... 研究淋巴瘤细胞株及淋巴瘤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及其在淋巴瘤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 (TRAP)结合银染 ,检测 3株人淋巴瘤细胞株、2 7例淋巴瘤和 4例淋巴结良性病变的端粒酶活性。结果 :3株人淋巴瘤细胞株均有端粒酶活性 ,2 7例淋巴瘤组织标本中 2 6例端粒酶阳性 ,占 96 % ,4例淋巴结良性病变也均显示不同程度的端粒酶活性 ,其中 2例活性较弱 ,低于淋巴瘤。结论 :恶性淋巴瘤中存在端粒酶的活性表达 ,但有必要采用定位研究来识别具有端粒酶活性的细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淋巴瘤 端粒酶 端粒 重复序列扩增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髓样癌原发及转移灶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 被引量:2
14
作者 平波 王龙富 +4 位作者 陆洪芬 冯丽青 徐维萍 朱雄增 施达仁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392-395,共4页
目的 :提高甲状腺髓样癌 (medullarythyroidcarcinoma ,MTC)细针穿刺 (fineneedleaspiration ,FNA)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分析 14例组织学证实的MTCFNA标本及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总结 10项细胞形态学特征 :涂片背景、胶质、淀... 目的 :提高甲状腺髓样癌 (medullarythyroidcarcinoma ,MTC)细针穿刺 (fineneedleaspiration ,FNA)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分析 14例组织学证实的MTCFNA标本及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总结 10项细胞形态学特征 :涂片背景、胶质、淀粉样物质、细胞数量、细胞排列结构、细胞异型性、细胞形状、有无双或多核细胞、核染色质以及有无核仁。结果 :14例MTC主要细胞学特点为 :(1)细胞呈浆细胞样和 (或 )梭形 ,前者更多见 ;(2 )“盐和胡椒”样核染色质 ;(3)细胞轻至中度多形性 ,间有散在大细胞 ;(4)常见双核 /多核细胞 ;(5 )细胞呈散在或疏松团状排列 ;(6 )核仁少见 ;(7)背景中基本无胶质 ,淀粉样物质并非多见。 3例降钙素标记为阳性。结论 :FNA可有效地术前诊断MTC。瘤细胞呈浆细胞样和 (或 )梭形 ,具神经内分泌肿瘤特点(包括“盐和胡椒”样核染色质、细胞散在分布倾向、细胞轻至中度多形性并间有少量大细胞及双核 /多核细胞 ) ,核仁和胶质少见 ,可作为诊断依据。淀粉样物质非诊断必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活组织检查 针吸 髓样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组织p53、bcl2蛋白异常表达与血清EB病毒抗体IgAVCA滴度升高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春华 曹世龙 +9 位作者 王安宇 周决 赵森 朱小东 杨云莉 李龄 陈龙 陆海杰 梁世雄 刘颖新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85-387,共3页
目的 :研究鼻咽癌活检组织中p5 3、bcl 2蛋白表达与患者血清EB病毒抗体IgA VCA滴度水平的关系。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取自 45例鼻咽癌组织中p5 3、bcl 2表达情况 ;同时用免疫酶标法检测患者血清IgA/VCA滴度。结果 :45例鼻咽癌p5 3和b... 目的 :研究鼻咽癌活检组织中p5 3、bcl 2蛋白表达与患者血清EB病毒抗体IgA VCA滴度水平的关系。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取自 45例鼻咽癌组织中p5 3、bcl 2表达情况 ;同时用免疫酶标法检测患者血清IgA/VCA滴度。结果 :45例鼻咽癌p5 3和bc12阳性率分别为 6 2 .2 %和 88.1%。p5 3蛋白定量表达参数MFI( 1.5 3± 0 .6 7) ,bcl 2蛋白定量表达参数MFI( 11.6 2± 12 .6 6 )。p5 3蛋白表达与血清IgA/VCA滴度呈正相关关系。Bcl 2与IgA/VCA滴度之间并无相关关系。结论 :鼻咽癌组织中p5 3蛋白可能丧失其正常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 bcl-2 鼻咽癌 EB病毒 IgA V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基因HER2与乳腺癌的治疗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灿铭 沈镇宙 邵志敏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446-448,共3页
HER2 c erbB2是编码一种生长因子受体 (p185 HER2 )的癌基因 ,研究发现HER2基因的扩增和表达对于乳腺癌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乳腺癌的治疗亦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针对p185 HER2 的单克隆抗体Herceptin能有效抑制p185 HER2 高表达的... HER2 c erbB2是编码一种生长因子受体 (p185 HER2 )的癌基因 ,研究发现HER2基因的扩增和表达对于乳腺癌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乳腺癌的治疗亦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针对p185 HER2 的单克隆抗体Herceptin能有效抑制p185 HER2 高表达的乳腺癌细胞的生长 ,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而针对HER2表达产物p1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2 p185^HER2 HERCEPTIN 乳腺癌 疫苗 癌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淋巴瘤中p16基因的缺失及甲基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药锦娟 许良中 +4 位作者 施宗高 朱伟萍 张泰明 金爱萍 李小妹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94-396,共3页
目的 :研究恶性淋巴瘤中p16基因缺失、甲基化发生的频率及其在淋巴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并研究其与淋巴瘤恶性度的关系。方法 :收集 78例新鲜淋巴瘤标本及 9例反应性增生的标本 ,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扩增p16基因第 1、第 2外显子 ,... 目的 :研究恶性淋巴瘤中p16基因缺失、甲基化发生的频率及其在淋巴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并研究其与淋巴瘤恶性度的关系。方法 :收集 78例新鲜淋巴瘤标本及 9例反应性增生的标本 ,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扩增p16基因第 1、第 2外显子 ,检测等位基因纯合性缺失 ,用限制性内切酶 PCR方法检测p16基因甲基化。结果 :p16基因在恶性淋巴瘤中的缺失率为 11 5 % ,甲基化率为 2 6 9% ;9例反应性增生未见p16基因的缺失及甲基化。结论 :p16基因在淋巴瘤中发生缺失及甲基化 ,且这种基因异常发生的频率与淋巴瘤恶性度高低相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肉瘤 基因 P16 缺失 甲基化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DNA与人细胞癌变的关系——癌细胞核基因组mtDNA探针FISH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胡义德 钱桂生 +4 位作者 李懿 刘素刚 刘卫东 赵自强 曹世龙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89-291,共3页
探讨mtDNA与细胞癌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方法制备地高辛标记的 3条人mtDNA探针 ,对 6株人癌细胞系和 1例原代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染色体或间期细胞核进行荧光原位杂交分析。结果 :3条mtDNA探针在 6个癌细胞系的部分染色体或间期... 探讨mtDNA与细胞癌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方法制备地高辛标记的 3条人mtDNA探针 ,对 6株人癌细胞系和 1例原代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染色体或间期细胞核进行荧光原位杂交分析。结果 :3条mtDNA探针在 6个癌细胞系的部分染色体或间期核中均存在阳性杂交信号 ,而在成纤维细胞核中未出现阳性杂交信号。结论 :表明癌细胞核基因组中存在mtDNA的同源序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细胞系 线粒体DNA探针 荧光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外科常见手术病种住院流程重组研究——第一阶段研究报告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剑铭 马谢民 +2 位作者 周洪柱 闫冠华 吕力琅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0-11,共2页
1 资料与方法 见干预方案. 2结果与分析 2.1研究病种住院流程重组总体情况 2000年1~4月该医院普通外科12个研究病种的各项指标与1999年同期相比结果,详见表1.表明,对研究病种的住院流程进行重组,可以在不影响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提高... 1 资料与方法 见干预方案. 2结果与分析 2.1研究病种住院流程重组总体情况 2000年1~4月该医院普通外科12个研究病种的各项指标与1999年同期相比结果,详见表1.表明,对研究病种的住院流程进行重组,可以在不影响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增加医院的医疗业务收入. 2.2研究病种住院流程重组各月情况 从研究第一阶段各月的情况看,各月的出院人数比1999年同期均在增加;平均住院日、手术前住院日和手术后住院日均在缩短;平均住院费用有所增加(详见表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外科 手术病种 住院流程重组 研究报告 第一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吗啡控释片直肠给药用于癌痛治疗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勇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6期529-530,共2页
目的 :研究硫酸吗啡控释片直肠给药用于癌痛病人的镇痛效果及副作用。方法 :40例癌症疼痛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Ⅰ组直肠给药 ,Ⅱ组口服给药。均用硫酸吗啡控释片 30mg ,每 12h 1次。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及副作用。结果 :两组均有明显的镇... 目的 :研究硫酸吗啡控释片直肠给药用于癌痛病人的镇痛效果及副作用。方法 :40例癌症疼痛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Ⅰ组直肠给药 ,Ⅱ组口服给药。均用硫酸吗啡控释片 30mg ,每 12h 1次。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及副作用。结果 :两组均有明显的镇痛效果 ,且疗效及副作用无明显差异。结论 :硫酸吗啡控释片直肠给药是癌症病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癌症 硫酸吗啡控释片 直肠给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