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RISPR/Cas9系统在现代生物学研究和临床试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史云 于敏 莫炜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35-739,共5页
规律成簇间隔短回文重复结构(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CRISPR相关蛋白9(CRISPR-associated protien 9,Cas9)系统在生物医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于基因编辑及探索基因的功能。这种基因编辑技术... 规律成簇间隔短回文重复结构(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CRISPR相关蛋白9(CRISPR-associated protien 9,Cas9)系统在生物医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于基因编辑及探索基因的功能。这种基因编辑技术越来越多地运用在人类疾病的治疗中,包括巴斯综合征、杜氏肌萎缩症、血友病、地中海贫血和囊性纤维化。CRISPR/Cas 9基因编辑系统可以在体外细胞实验和体内动物实验上修复突变的DNA序列,也能改变CCR5、PD-1/L1、CAR-T等基因序列,用于控制HIV病毒的入侵及提高肿瘤免疫治疗的疗效。该技术还被运用于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分化,形成某些具有功能的器官用于器官移植。本文综述了CRISPR/Cas 9系统的来源、结构和作用原理,以及其在现代生物学研究和基因治疗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 9系统 基因编辑技术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效成脂分化的小鼠脂肪干细胞的制备方法
2
作者 汤秋凯 宋赛赛 汤妍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7-284,291,共9页
目的建立一种拥有高效成脂分化能力的小鼠脂肪干细胞的制备方法。方法获取野生型小鼠的皮下脂肪,通过严格控制胶原酶的消化时间,比较不同消化时间得到的脂肪干细胞数目和成脂分化能力,进一步通过流式检测技术明确不同消化时间间充质细... 目的建立一种拥有高效成脂分化能力的小鼠脂肪干细胞的制备方法。方法获取野生型小鼠的皮下脂肪,通过严格控制胶原酶的消化时间,比较不同消化时间得到的脂肪干细胞数目和成脂分化能力,进一步通过流式检测技术明确不同消化时间间充质细胞和血管组分的差异。结果使用胶原酶消化40 min得到的小鼠脂肪干细胞具有90%以上的体外成脂分化能力,消化60 min得到的脂肪干细胞只具有20%的成脂分化能力,主要原因是其中混有部分血管相关细胞。结论通过控制脂肪组织的胶原酶消化时间,建立了一种高效成脂分化的脂肪干细胞的制备方法,获得的脂肪干细胞具有90%以上的体外成脂分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干细胞 脂肪细胞 分化 血管基质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抗增殖蛋白水平 被引量:7
3
作者 史雨 黄文彦 +2 位作者 徐虹 查锡良 方征宇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4-268,共5页
目的研究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抗增殖蛋白(prohibitin,PHB)蛋白水平及其在肾小管间质早期损伤中的意义。方法应用Western blot对36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进行PHB蛋白水平检测,同期正常体检儿童30例为对照组。同时检测两组血清肌酐(S... 目的研究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抗增殖蛋白(prohibitin,PHB)蛋白水平及其在肾小管间质早期损伤中的意义。方法应用Western blot对36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进行PHB蛋白水平检测,同期正常体检儿童30例为对照组。同时检测两组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尿微量蛋白系列[白蛋白/肌酐(ALBU/Cr)、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肌酐(NAGU/Cr)、免疫球蛋白G/肌酐(IgGU/Cr)、α1微球蛋白/肌酐(α1-MU/Cr)等]。肾小球及肾小管间质损伤评分参照Katafuchi半定量法进行。结果正常对照组儿童血中未检测到PHB蛋白,肾病综合征患儿血PHB蛋白水平不同程度增高(0.203±0.032比0±0,P<0.05)。伴增生性病变肾病综合征患儿血PHB水平明显高于非增生性患儿。血PHB水平与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以及肾小球损伤程度均呈明显正相关(r=0.868、0.753,P均<0.001);患儿血PHB水平与尿微量蛋白NAG、IgG呈正相关(r=0.586、0.341,P均<0.001)。结论肾脏疾病患儿血PHB表达明显增高,而且血PHB水平与肾小球及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明显相关。血PHB水平测定可作为肾脏损伤的早期临床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增殖蛋白 肾小管间质损伤 肾病综合征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藻糖糖链与肝癌细胞的迁移作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吴兴中 陈迎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32-937,共6页
通过凝集素印迹转移电泳和亲和层析技术 ,对岩藻糖糖基化蛋白在肝癌细胞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在化学诱发的大鼠肝癌过程中 ,分子质量在 2 3ku到 4 0ku范围内与荆豆凝集素 (UEA)及扁豆凝集素 (LCA)结合的岩藻糖糖基化蛋白显著减少 ,诱癌... 通过凝集素印迹转移电泳和亲和层析技术 ,对岩藻糖糖基化蛋白在肝癌细胞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在化学诱发的大鼠肝癌过程中 ,分子质量在 2 3ku到 4 0ku范围内与荆豆凝集素 (UEA)及扁豆凝集素 (LCA)结合的岩藻糖糖基化蛋白显著减少 ,诱癌至 17~ 2 0周这些条带重新恢复 ,而分子质量为 80ku的条带却在诱癌过程中逐周增加 .比较高、低转移性肝癌细胞的岩藻糖糖基化蛋白 ,发现高转移性肝癌细胞具有多种增强的条带 .利用橘果粉胞凝集素 (AAL)和LCA亲和层析柱分离了这些岩藻糖基化糖蛋白 ,并用这些糖蛋白直接作用于肝癌细胞 ,发现AAL 糖蛋白具有显著抑制肝癌细胞迁移的作用 ,迁移细胞数从对照的 (10 0± 4 9) %下降到 (48 1± 2 5 ) % (P <0 0 1) ,LCA 糖蛋白也有类似作用 .用胰酶和木瓜蛋白酶水解蛋白质部分后 ,形成的糖肽抑制肝癌细胞迁移的作用并不改变 ,甚至增强 .此外直接用肝癌转移灶的组织测定了岩藻糖转移酶活性 ,发现α1,6岩藻糖基转移酶活性显著比正常肝组织高 ,而α1,3岩藻糖基转移酶活性没有显著的改变 .用系列凝集素分析发现这些糖链主要能结合伴刀豆凝集素A ,也能结合E 型及L 型植物凝集素 ,显示这种糖蛋白的糖链可能含有较多的高甘露糖型 .这些结果提示糖链在诱癌过程中结构有了改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藻糖糖链 肝癌细胞 迁移作用 岩藻糖基转移酶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KB的PH结构域在原核表达及其纯化和活性
5
作者 施冬云 魏廉 +3 位作者 黄伟达 刘珊林 徐伯赢 申宗侯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23-427,共5页
目的 利用原核系统表达原癌基因丝苏氨酸蛋白激酶B(PKB)的PH结构域 ,为进一步研究其结构和功能奠定基础。方法 我们构建了PKB的PH结构域的表达质粒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出PH结构域 ,并利用蛋白N端加入的组氨酸标签进行亲和层析及离子交... 目的 利用原核系统表达原癌基因丝苏氨酸蛋白激酶B(PKB)的PH结构域 ,为进一步研究其结构和功能奠定基础。方法 我们构建了PKB的PH结构域的表达质粒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出PH结构域 ,并利用蛋白N端加入的组氨酸标签进行亲和层析及离子交换层析纯化蛋白。结果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PH结构域以包涵体形式存在 ,经变性和复性后成为具有天然构象的可溶性蛋白 ,经亲和层析和离子交换层析纯化的PH结构域具有与磷脂酰肌醇PI 4 ,5 P2 的结合能力 ,证明其具有生物学活性。结论 本方法成功表达纯化了PKB的PH结构域 ,可用作PH结构域结构和功能的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苏氨酸蛋白激酶B PH结构域 原核表达 蛋白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条件下肝癌细胞和正常肝细胞能量代谢通路的差异 被引量:7
6
作者 李澎瀛 张东阳 +2 位作者 吴美玲 董克磊 施冬云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7-134,共8页
目的比较缺氧条件下肝癌细胞与正常肝细胞能量代谢通路的差异,探索肿瘤细胞的耐缺氧机制。方法采用环境缺氧(0.2%O2缺氧培养箱)模拟肿瘤的体内环境,比较肝癌细胞株HepG2与原代分离的小鼠肝脏细胞在不同缺氧时间下的能量代谢情况。流式... 目的比较缺氧条件下肝癌细胞与正常肝细胞能量代谢通路的差异,探索肿瘤细胞的耐缺氧机制。方法采用环境缺氧(0.2%O2缺氧培养箱)模拟肿瘤的体内环境,比较肝癌细胞株HepG2与原代分离的小鼠肝脏细胞在不同缺氧时间下的能量代谢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缺氧后细胞活力及生存率,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己糖激酶2(hexokinase 2)、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等糖代谢关键酶及p53、TIGAR/Tigar、SCO2/Sco2基因的mRNA水平,NADH比色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活性,氧电极法检测各组细胞耗氧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细胞内ATP含量。结果缺氧后,肿瘤细胞HepG2与正常小鼠肝脏细胞相比生存率更高,活性氧增幅更小。两种细胞在缺氧下耗氧量都下降,但肝癌细胞的ATP产量代偿性增加,而正常肝细胞的ATP显著下降;有氧氧化相关酶基因在缺氧小鼠肝脏细胞中代偿性上调,而在缺氧HepG2细胞中下降;糖酵解相关酶基因在缺氧HepG2细胞中上调更迅速,幅度更大;进一步研究表明,缺氧时,小鼠肝脏细胞p53、Tigar、Sco2基因表达上调,而HepG2细胞p53、TIGAR、SCO2基因表达下调。结论在缺氧应激状态下,正常细胞主要依赖有氧氧化补偿能量,肿瘤细胞则主要依赖糖酵解。ROS或可通过调节肿瘤细胞p53/TIGAR、p53/SCO2通路及糖酵解关键酶活性促进Warburg效应与肿瘤耐缺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缺氧 能量代谢通路 活性氧 Warburg效应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热脂肪对代谢性疾病的治疗潜能 被引量:3
7
作者 黄海艳 汤其群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57-764,共8页
脂肪组织对全身能量稳态的调节发挥重要作用。人体有3种脂肪组织:白色脂肪(white adipose tissue,WAT),棕色脂肪(brown adipose tissue,BAT)和米色脂肪(beige adipose tissue)。棕色脂肪和米色脂肪通过产热消耗能量,二者并称为产热性脂... 脂肪组织对全身能量稳态的调节发挥重要作用。人体有3种脂肪组织:白色脂肪(white adipose tissue,WAT),棕色脂肪(brown adipose tissue,BAT)和米色脂肪(beige adipose tissue)。棕色脂肪和米色脂肪通过产热消耗能量,二者并称为产热性脂肪组织。本文将对产热脂肪的调控加以介绍并讨论其对代谢性疾病的治疗潜能,同时也把本课题组在相关领域的贡献加以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热脂肪 能量代谢 肥胖 代谢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d2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小鼠C2C12成肌细胞的分化 被引量:1
8
作者 夏瑞雪 张小涵 +3 位作者 胡亚军 赵冰 李益明 于敏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02-809,819,共9页
目的 探究溴结构域蛋白2(bromodomain containing 2,Brd2)对小鼠C2C12成肌细胞分化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GEO数据库分析Brd2在肌营养不良患者和健康人骨骼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用含2%马血清的分化培养基体外诱导C2C12成肌细... 目的 探究溴结构域蛋白2(bromodomain containing 2,Brd2)对小鼠C2C12成肌细胞分化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GEO数据库分析Brd2在肌营养不良患者和健康人骨骼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用含2%马血清的分化培养基体外诱导C2C12成肌细胞分化,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分化过程中Brd2的表达。利用慢病毒介导的过表达和RNA干扰技术在C2C12成肌细胞中分别过表达和敲低Brd2,诱导后用细胞免疫荧光实验检测肌管形成情况,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分化标志物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通过转录组测序及相关实验探究Brd2在上述过程中发挥调控作用的分子机制。结果 Brd2在肌营养不良患者的骨骼肌中低表达;体外诱导C2C12成肌细胞分化,第2天时Brd2表达升高,第8天时表达降低;敲低Brd2可以抑制成肌细胞的分化,过表达Brd2则可以促进成肌细胞分化;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活性受到Brd2的调控。结论 Brd2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成肌细胞的分化,初步提示Brd2可能有利于骨骼肌的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结构域蛋白2(Brd2) C2C12成肌细胞 细胞分化 骨骼肌 WNT/Β-CATENIN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皮下和髌下脂肪垫干细胞治疗大鼠骨关节炎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宋赛赛 夏国宏 +1 位作者 尹峰 汤妍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45-352,359,共9页
目的比较人皮下和髌下脂肪垫干细胞体外增殖、成软骨分化潜能以及体内治疗大鼠骨关节炎的疗效差异。方法获取上海市东方医院未患代谢性相关疾病患者的皮下和髌下脂肪垫组织,从髌下脂肪垫中分离原代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 目的比较人皮下和髌下脂肪垫干细胞体外增殖、成软骨分化潜能以及体内治疗大鼠骨关节炎的疗效差异。方法获取上海市东方医院未患代谢性相关疾病患者的皮下和髌下脂肪垫组织,从髌下脂肪垫中分离原代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SCs),体外诱导成脂、成骨、成软骨方向分化。EdU检测人皮下脂肪干细胞(subcutaneous ASCs,Sc-ASCs)和髌下脂肪垫干细胞(infrapatellar fat pad derived stem cells,IPFP-ASCs)体外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干细胞表面标记蛋白CD34、血管相关标记蛋白CD31的表达。阿尔新蓝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Sc-ASCs和IPFPASCs体外成软骨潜能。体内实验采用8周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CON)组、内侧半月板不稳术(destabilisation of the medial meniscus,DMM)组和DMM手术后Sc-ASCs治疗组,DMM手术后IPFP-ASCs治疗组,通过大体观察、番红固绿染色及OARSI评分比较体内治疗效果。结果人髌下脂肪垫组织中分离获得ASCs,形态呈长梭形,在体外具有成脂、成骨、成软骨分化潜能。Sc-ASCs和IPFP-ASCs表面标记蛋白CD34和血管相关标记蛋白CD31表达无显著性差异,但人IPFP-ASCs体外增殖能力较强。阿尔新蓝染色及Western blot显示IPFP-ASCs体外成软骨能力较强。体内大鼠实验大体形态学观察显示DMM组骨赘增多,软骨表面缺损,Sc-ASCs治疗组骨赘减少,IPFP-ASCs治疗组表面较光滑,无明显骨赘生成;番红固绿染色显示DMM组软骨层出现垂直裂缝且到达钙化软骨,Sc-ASCs治疗组关节面纤维化且软骨浅表层存在垂直裂隙,IPFP-ASCs治疗组软骨层较为连续,仅存在轻微纤维化;OARSI评分显示IPFP-ASCs治疗骨关节炎疗效更好。结论人IPFP-ASCs体外增殖能力、成软骨分化潜能以及体内治疗大鼠骨关节炎的效果优于Sc-AS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下脂肪干细胞(Sc-ASCs) 髌下脂肪垫干细胞(IPFP-ASCs) 骨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QR9对棕色脂肪产热及UCP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玲 刘思佳 +1 位作者 刘洋 汤其群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16-824,共9页
目的初步探究孕激素和脂联素受体家族成员9(progestin and adipoQ receptor family member 9,PAQR9)对棕色脂肪产热及解偶联蛋白1(uncoupling protein 1,UCP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C57BL/6J小鼠的白色脂肪组织(white adipose tissue,WAT... 目的初步探究孕激素和脂联素受体家族成员9(progestin and adipoQ receptor family member 9,PAQR9)对棕色脂肪产热及解偶联蛋白1(uncoupling protein 1,UCP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C57BL/6J小鼠的白色脂肪组织(white adipose tissue,WAT)、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BAT)及前棕色脂肪细胞系DE2-3和间充质干细胞C3H10T1/2细胞系进行研究。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不同条件下PAQR9及UCP1的mRNA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UCP1的蛋白质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油红O染色法检测脂肪细胞的成脂分化情况。结果 C57BL/6J小鼠BAT中PAQR9的mRNA水平显著高于WAT。冷刺激诱导下,BAT和腹股沟皮下WAT中PAQR9的mRNA水平显著升高。DE2-3细胞诱导分化成熟即第6天时,PAQR9的mRNA水平显著高表达。在DE2-3细胞中过表达PAQR9,UCP1的mRNA水平显著上调,细胞耗氧量显著增加,而DE2-3细胞成脂分化功能无显著性差异。在DE2-3细胞中敲低PAQR9,UCP1的mRNA水平显著下调。在C3H10T1/2细胞第4~6天脂肪细胞分化成熟时,PAQR9的mRNA水平显著上调,在敲低PAQR9后UCP1蛋白质水平下调,而C3H10T1/2细胞成脂分化功能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PAQR9能够促进棕色脂肪细胞产热,调控产热基因UCP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色脂肪 产热 UCP1 PAQR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代谢专栏导读
11
作者 汤其群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31-632,共2页
脂质是脂肪和类脂的统称。脂肪即甘油三酯,主要以脂滴的形式储存于脂肪细胞,是供给人体能量的主要能源物质之一。类脂包括磷脂、糖脂、固醇及其衍生物等,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组织细胞,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物质。由机体从肠道中摄取的源于食... 脂质是脂肪和类脂的统称。脂肪即甘油三酯,主要以脂滴的形式储存于脂肪细胞,是供给人体能量的主要能源物质之一。类脂包括磷脂、糖脂、固醇及其衍生物等,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组织细胞,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物质。由机体从肠道中摄取的源于食物的外源性脂质、肝细胞合成的内源性脂质及由脂肪细胞内甘油三酯分解释放的脂质以脂蛋白复合体形式经血液运输到全身各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运输 脂肪细胞 能源物质 组织细胞 甘油三酯 类脂 脂代谢 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