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中国当代美学的“缺席”问题 被引量:3
1
作者 邢研 朱立元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0-48,共9页
“中国当代美学是否已缺席了当今世界美学发展的进程?”是一个困扰着中国当代美学继续发展而又挥之不去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当代美学“缺席”的看法是不无道理的。其与西方美学之间不对等的学科地位、交流互鉴方式以及双方在理... “中国当代美学是否已缺席了当今世界美学发展的进程?”是一个困扰着中国当代美学继续发展而又挥之不去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当代美学“缺席”的看法是不无道理的。其与西方美学之间不对等的学科地位、交流互鉴方式以及双方在理论路径发展上的“错位”确实导致后者对于前者关注与理解的不足,造成二者之间交流的困难,并由此导致中国当代美学在西方美学视域中的“缺席”。但这种基于西方美学维度得出的判断却也忽略与遮蔽了中国当代美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其理论建构的意义与价值。而从中国当代美学自身发展来看,其不仅没有“缺席”于世界美学的发展,反而构成了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对世界美学发展的重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美学 西方美学 缺席 学科发展 理论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庄子》之“游”的活动维度 被引量:1
2
作者 邢研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3-172,共10页
“游”是《庄子》文本中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当代关于《庄子》之“游”的研究,较主流观点是把“游”作为一种精神自由的境界。但这种阐述虽然注意到《庄子》中“游”所具有的自由属性,却忽略了“游”实际的活动特质。作为一种活动,《... “游”是《庄子》文本中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当代关于《庄子》之“游”的研究,较主流观点是把“游”作为一种精神自由的境界。但这种阐述虽然注意到《庄子》中“游”所具有的自由属性,却忽略了“游”实际的活动特质。作为一种活动,《庄子》之“游”是一种人之身心整体与“道”融汇交通的活动。其具体展开于人出离于“在世界之中”状态,“虚以待物”而“以天合天”的生活实践之中,并由此构成了一种“合道而为”的自为而“自由之”的自由实践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虚以待物 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