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科SP的培训及应用体会 被引量:12
1
作者 向阳 马保金 蔡端 《复旦教育论坛》 2004年第6期92-94,共3页
本文探讨了外科标准化病人 (Standardized Patient ,SP)的应用特点 ,外科SP的挑选 ,如何培训外科SP以及我们在SP培训和应用过程中的一些认识。
关键词 外科标准化病人 教学方法 本科教育 临床医学 考核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on Hippel-Lindau病相关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 被引量:3
2
作者 丁兴华 陈诤 毛颖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352-356,共5页
目的探讨von Hippel-Lindau病相关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治疗原则及预后。方法对2000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的18例von Hippel-Lindau病相关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与同期收治的散发性... 目的探讨von Hippel-Lindau病相关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治疗原则及预后。方法对2000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的18例von Hippel-Lindau病相关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与同期收治的散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患者比较,对其中1例资料完整者的家系进行详细调查。结果18例患者平均年龄37.60岁,其中有明确家族遗传史者7例,伴肾囊肿10例,伴胰腺囊肿5例,伴视网膜血管瘤3例,伴肾癌1例,伴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例。与散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相比,von Hippel-Lindau病相关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患者更容易出现多发性血管母细胞瘤,手术前平均外周血红蛋白水平多>160g/L。18例中无一例手术死亡,手术后全部获得平均42个月的随访,Karnofsky预后评分>80分者12例(66.67%),死亡2例(分别死于脑干血管母细胞瘤复发和肾癌多发转移)。家系调查显示,家系成员发病以血管母细胞瘤多见(10/12),且2例为多发性血管母细胞瘤,遗传可能来自母系,外显率为12/31(38.71%)。结论对于多发性血管母细胞瘤或手术前平均外周血红蛋白水平>160g/L的血管母细胞瘤患者应高度怀疑von Hip-pel-Lindau病,须施行严格的眼底镜检查或眼底荧光造影、腹部B超、CT检查,以排除von Hippel-Lindau病。一旦明确诊断则建议患者出院后定期进行上述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新的病灶,及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ppel-Lindau病 成血管细胞瘤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系谱 遗传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 被引量:62
3
作者 周平红 姚礼庆 +5 位作者 徐美东 陈巍峰 钟芸诗 马黎丽 张轶群 秦新裕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11期1063-1065,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M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内镜发现的19例消化道SMT(食管6例,胃6例,十二指肠1例,乙状结肠1例,直肠5例)进行超声内镜检查(18...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M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内镜发现的19例消化道SMT(食管6例,胃6例,十二指肠1例,乙状结肠1例,直肠5例)进行超声内镜检查(18例病变位于黏膜下层,1例位于固有肌层),应用头端弯曲的针形切开刀进行ESD治疗。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抬高病变,使病变与肌层相分离,预切开病变周围黏膜,剥离病变下方黏膜下层结缔组织,完整切除病变。结果病变最大直径0.5~3.0cm(平均1.6cm)。18例成功完成ESD治疗,手术时间15~105min(平均45min)。2例ESD术中出现内镜难以控制的大出血,1例成功保守治疗(三腔管食管囊压迫),1例转开腹手术。无术后出血。ESD穿孔3例:2例术中消化道穿孔(十二指肠球部和胃底),应用金属夹缝合成功,未转开腹手术;1例直肠类癌剥离深至肌层,术后出现皮下气肿,保守治疗气肿减退。所有ESD剥离病变包膜完整,基底和切缘未见病变累及。结论ESD治疗消化道SMT安全、有效,可以完整切除消化道黏膜下层病变,提供完整的病理诊断资料。对于来源于固有肌层的SMT,应慎行ES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内镜外科手术 黏膜下肿瘤 消化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多向分化与鉴定 被引量:15
4
作者 戴文达 方涛林 +3 位作者 李熙雷 林红 董健 陈峥嵘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48-452,共5页
目的探索一个高效分离和扩增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并通过形态学和多向分化能力进行鉴定。方法抽取人胸椎骨髓标本,联合利用密度梯度离心和差异贴壁法分离MSCs,体外扩增后传代,相差显微镜形态学观察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记CD1... 目的探索一个高效分离和扩增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并通过形态学和多向分化能力进行鉴定。方法抽取人胸椎骨髓标本,联合利用密度梯度离心和差异贴壁法分离MSCs,体外扩增后传代,相差显微镜形态学观察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记CD13、CD29、HLA-2、CD34、CD45和HLA-DR。在地塞米松、左旋VitC、β-磷酸甘油、FK506作用下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在TGF-beta3、重组人胰岛素、丙酮酸钠、亚硒酸等作用下向软骨细胞诱导分化;在地塞米松、IBMX、吲哚美辛的作用下向脂肪细胞诱导分化;在VEGF、bFGF作用下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结果原代和传代细胞呈梭形外观,生长增殖能力良好。细胞表面标记物CD13、CD29,HLA-2阳性,CD34、CD45和HLA-DR阴性。经定向诱导分化后,细胞分别呈现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表型特征。结论该方法能从人骨髓中高效分离和扩增MSCs,能成功定向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培养 细胞分化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uroform支架辅助栓塞宽颈或夹层颅内动脉瘤临床疗效的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田彦龙 宋冬雷 +3 位作者 冷冰 毛颖 徐斌 王启弘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75-77,共3页
关键词 NEUROFORM支架 颅内动脉瘤 栓塞动脉瘤 临床疗效 夹层 宽颈 电解可脱性弹簧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中二氧化碳气腹对机体的影响 被引量:40
6
作者 张豪杰 王国民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76-278,共3页
关键词 CO2 气腹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结合多孔β-TCP构建生物相容性人工骨 被引量:3
7
作者 戴文达 林红 +3 位作者 方涛林 李熙雷 董健 陈峥嵘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8-116,共9页
研究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结合多孔β磷酸三钙(β-TCP)的生物相容性与体内成骨作用。密度梯度离心结合差异贴壁法分离HBMSCs,常规扩增传代,相差显微镜形态学观察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记CD13、CD29、HLA-2、CD34、CD45和HLA-... 研究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结合多孔β磷酸三钙(β-TCP)的生物相容性与体内成骨作用。密度梯度离心结合差异贴壁法分离HBMSCs,常规扩增传代,相差显微镜形态学观察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记CD13、CD29、HLA-2、CD34、CD45和HLA-DR;分别在成骨、成软骨和成脂肪细胞培养基中定向诱导分化,验证其多向分化能力。将HBMSCs在低压下载入多孔β-TCP立方块,形成MSCs/β-TCP复合物,电镜观察材料内部与细胞结合情况。继续成骨诱导培养2周后植入裸鼠背部皮下,于植入4周和8周后取出复合物做组织学检查。设非成骨诱导培养复合物为对照。原代和传代细胞呈梭形外观,生长增殖能力良好;流式细胞仪检测间充质细胞来源表面标记物CD13、CD29,HLA-2阳性,造血细胞来源表面标记物CD34、CD45和HLA-DR阴性;能成功高效定向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细胞在β-TCP材料表面贴附、增殖良好;MSCs/β-TCP复合物植入皮下4周后即有少量新骨生成,至8周时更明显;对照组新骨生成量较少。本方法快速、高效分离扩增HBMSCs;HRMSCs与多孔可降解β-TCP材料生物相容性良好;二者结合能显著提高体内新骨生成,提示其可用于临床作为骨移植替代物,可提高骨移植修复骨缺损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细胞 Β-TCP 组织工程 骨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12
8
作者 许剑民 钟芸诗 朱德祥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0期785-790,共6页
结直肠癌肝转移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重要因素,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治疗、化疗(全身静脉化疗和介入治疗)、基因治疗和局部治疗(射频消融、激光消融、无水酒精注射和冷冻切除术)等,其中手术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愈手段,手术死亡率1%~... 结直肠癌肝转移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重要因素,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治疗、化疗(全身静脉化疗和介入治疗)、基因治疗和局部治疗(射频消融、激光消融、无水酒精注射和冷冻切除术)等,其中手术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愈手段,手术死亡率1%~2.8%,术后5年生存率34%-38%,但仅有10%.25%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确诊时适合于手术切除,因此各种非手术治疗的作用正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综合治疗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肝转移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etprotoncogene在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韦烨 许剑民 +4 位作者 卢雪一 钟芸诗 任黎 牛伟新 秦新裕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2期993-997,共5页
背景与目的:早期诊断肝转移对结直肠癌预后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探讨c-m etprotoncogene(c-m et)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关系,评价其在结直肠癌肝转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无肝转移、术时... 背景与目的:早期诊断肝转移对结直肠癌预后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探讨c-m etprotoncogene(c-m et)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关系,评价其在结直肠癌肝转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无肝转移、术时合并肝转移和术后发生肝转移各30例结直肠癌组织、30例癌旁正常粘膜组织中的c-m et表达水平,分析与性别、年龄、Dukes分期等临床特征之间的联系,比较无肝转移、术后肝转移、术时肝转移的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c-m et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c-m et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性别、年龄、术前CEA和CA19-9无关(P>0.05),与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c-m et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粘膜组织(P<0.05);c-m et在术时肝转移组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无肝转移组(P<0.05),术后肝转移组与无肝转移组中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c-m et过度表达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肝转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etprotoncogene(c—met) 结直肠癌 肝转移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四头肌腱的临床应用解剖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新潮 朱行飞 +1 位作者 戴正寿 谭德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5-167,共3页
目的为临床应用股四头肌腱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提供临床解剖学资料。方法在10具成人尸体标本上(20只膝关节)解剖观察股四头肌腱的形态和走行关系以及在髌骨附着点的解剖学特点,测量股直肌腱起止点宽度、长度以及髌骨上极的厚度。结果股... 目的为临床应用股四头肌腱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提供临床解剖学资料。方法在10具成人尸体标本上(20只膝关节)解剖观察股四头肌腱的形态和走行关系以及在髌骨附着点的解剖学特点,测量股直肌腱起止点宽度、长度以及髌骨上极的厚度。结果股直肌止点的宽度为(3.20±0.33)cm。起点的宽度为(1.28±0.25)cm。完全为腱性组织的长度为(6.96±0.80)cm。股直肌腱近侧端约4/5完全游离,远侧端约1/5与股外侧肌和股中间肌融合,共同构成股四头肌腱,附着于髌骨上极前方约3/4部分。髌上极的平均厚度为(2.22±0.14)cm。结论股四头肌腱的的解剖学特点,完全使其可以作为临床上行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的供区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四头肌 肌腱 膝关节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动静脉畸形治疗策略的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谢清 陈衔城 宫晔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41-144,共4页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 治疗方式 破裂出血 血管内栓塞 影像学技术 医疗条件 单一治疗 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肾癌患者手术治疗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立 王国民 +7 位作者 刘宇军 王杭 武睿毅 孙立安 林宗明 郭剑明 许明 张永康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62-864,共3页
目的探讨高龄肾癌患者手术治疗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我院130例高龄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高龄肾癌手术病例数呈逐年增加趋势。术前合并症多(61.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39.2%),以肺部感染发生率... 目的探讨高龄肾癌患者手术治疗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我院130例高龄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高龄肾癌手术病例数呈逐年增加趋势。术前合并症多(61.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39.2%),以肺部感染发生率最高(20.0%)。围手术期死亡率1.5%。结论术前认真诊疗各种合并症,加强术中监测与管理,及时处理术中、术后并发症,特别重视预防和控制呼吸道感染,是提高高龄肾癌患者手术效果和围手术期安全性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高龄患者 围手术期 治疗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生存素检测结合脱落细胞检查在膀胱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3
作者 蒋醒竹 胡骁轶 +2 位作者 陈阳 卞善述 戎瑞明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9-101,124,共4页
目的探讨尿生存素(survivin)检测结合脱落细胞检查在膀胱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中医院泌尿外科2005年6月至2006年6月患者尿液:膀胱癌患者47例,泌尿系统非尿路上皮肿瘤患者22例,泌尿系... 目的探讨尿生存素(survivin)检测结合脱落细胞检查在膀胱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中医院泌尿外科2005年6月至2006年6月患者尿液:膀胱癌患者47例,泌尿系统非尿路上皮肿瘤患者22例,泌尿系非肿瘤患者9例,健康志愿者8例。ELISA法检测尿中survivin浓度,同期行尿脱落细胞涂片病理学检查。结果膀胱癌组尿survivin测定结果和其他各组相比阳性比例显著提高(P<0.01);膀胱癌组尿脱落细胞检查较survivin检测阳性率显著降低(P<0.01),但特异性较高(P<0.05),两种诊断方法敏感性与特异性差异的大小还与膀胱癌的分级相关。结论尿survivin检测结合脱落细胞检查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膀胱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 生存素 脱落细胞 膀胱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