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调味料的安全质量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4
1
作者 陈锦国 陈中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45-347,351,共4页
复合调味料的安全问题是我国食品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阐述了复合调味料发展的重要意义及影响其安全的主要因素,并指出解决其安全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复合调味料安全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番茄粉和番茄调味粉中番茄红素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延平 梁俪恩 《中国果菜》 2017年第6期10-15,共6页
本文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番茄粉和番茄调味粉中番茄红素含量的方法。色谱柱选用Waters Sun Fire^(TM) C18(4.60mm×250mm,5.00μm)分离,以90%乙腈水溶液、乙酸乙酯、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472nm,流速1.0m L/min,温... 本文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番茄粉和番茄调味粉中番茄红素含量的方法。色谱柱选用Waters Sun Fire^(TM) C18(4.60mm×250mm,5.00μm)分离,以90%乙腈水溶液、乙酸乙酯、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472nm,流速1.0m L/min,温度30℃,进样量10.00μL。结果发现,番茄红素在0.36~3.68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3),加标回收率为103.33%,RSD为4.00%。本方法可以有效分析番茄粉和番茄调味粉中的番茄红素含量,可应用于含番茄红素的蔬菜及相关保健品中番茄红素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红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番茄粉 番茄调味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制品调香调味基础理论综述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延平 张胜 《肉类研究》 2006年第6期31-32,共2页
本文阐述了加工肉制品调香调味设计基本原则、基本步骤、基本技巧,并详细介绍了肉味香精的特点及正确鉴别、选择和使用的方法。
关键词 肉制品 调香调味 基本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拉德反应制备炭烧生蚝粉末香精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延平 刘吉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4-256,共3页
以自制鲜蚝酶解液为主要原料,通过美拉德反应制备炭烧生蚝风味液,喷雾干燥制得炭烧生蚝粉末香精。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美拉德反应的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反应的最佳条件为:鲜蚝酶解液(自制)100g,酵母精膏10g,生抽酱油5g,甘氨酸0.5... 以自制鲜蚝酶解液为主要原料,通过美拉德反应制备炭烧生蚝风味液,喷雾干燥制得炭烧生蚝粉末香精。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美拉德反应的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反应的最佳条件为:鲜蚝酶解液(自制)100g,酵母精膏10g,生抽酱油5g,甘氨酸0.5g,L-亮氨酸0.2g,大蒜精油0.01g,L-半胱氨酸1g,D-木糖0.5g,反应初始pH为6.5,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10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烧生蚝 酶法水解 美拉德反应 粉末香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ME-GC/MS法测定大红袍茶及茶叶蛋卤水味包中的挥发性致香成分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延平 梁俪恩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0-94,共5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提取大红袍茶提取物和大红袍茶叶蛋卤水味包提取物中的挥发性致香成分,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这些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大红袍茶叶提取物和大红袍茶叶蛋卤水味包提取物香气成分中共检测到醇...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提取大红袍茶提取物和大红袍茶叶蛋卤水味包提取物中的挥发性致香成分,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这些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大红袍茶叶提取物和大红袍茶叶蛋卤水味包提取物香气成分中共检测到醇、醛、酸、酯、烯、酮和含氮、氧的杂环化合物分别为27种和56种,主要挥发性特征香气成分为橙花叔醇、棕榈酸、乳酸薄荷酯、吲哚、金合欢烯、乙位紫罗兰酮、苯酚、甜橙醛、芳樟醇、二苯甲酮等,通过积分定量,这些特征香气成分的相对百分比含量在大红袍茶叶蛋卤水味包提取物中与在大红袍茶叶提取物中的分布成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 气质联用 大红袍茶 茶叶蛋 卤水味包 挥发性致香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姜精油和姜黄油在肉味香精调配中的联合应用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延平 梁俪恩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9-133,共5页
通过正交方法、感官评价及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方法,确定并验证生姜精油和姜黄油在牛肉、猪肉和鸡肉3种基础肉味香精配方中的用量。以质量百分含量计算添加量,其中生姜精油和姜黄油在牛肉香精中分别添加0.24%和0.12%;在猪肉香精中... 通过正交方法、感官评价及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方法,确定并验证生姜精油和姜黄油在牛肉、猪肉和鸡肉3种基础肉味香精配方中的用量。以质量百分含量计算添加量,其中生姜精油和姜黄油在牛肉香精中分别添加0.24%和0.12%;在猪肉香精中分别添加0.38%和0.16%;在鸡肉香精中分别添加0.28%和0.095%,将上述3种香精进行肉制品加香应用实验,感官评价结果分别为牛肉香82.52分,猪肉香83.15分,鸡肉香85.04分,研究旨在为香辛料提取物在肉味香精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精油 姜黄油 肉味香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咖喱粉的气相色谱质谱指纹图谱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梁俪恩 肖伟鹏 王延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148-154,共7页
通过对黄咖喱粉进行SDE处理,将所得萃取物添加丙酸苯乙酯内标物进行GC-MS分析,得到黄咖喱粉的气相色谱质谱指纹图谱。经质谱定性,得到48种致香性成分,通过计算得到这些致香性成分的含量和相对百分含量。取7批次黄咖喱粉进行重复实验,确... 通过对黄咖喱粉进行SDE处理,将所得萃取物添加丙酸苯乙酯内标物进行GC-MS分析,得到黄咖喱粉的气相色谱质谱指纹图谱。经质谱定性,得到48种致香性成分,通过计算得到这些致香性成分的含量和相对百分含量。取7批次黄咖喱粉进行重复实验,确定相对百分含量最大的15种成分为黄咖喱粉的关键致香性成分。本实验将食品质量指纹图谱技术与现有食品质量控制方法结合分析,从而更加客观、全面地评价食品内在品质,对开发黄咖喱粉的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蒸馏萃取法 黄咖喱 指纹图谱 内标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样繁多的新型素肉类食品
8
作者 王延平 张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肉类食品 花样 加工制作 乳制品 素食 消费者 植物类 肉食 水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乳酸菌饮料变色现象问题解析
9
作者 吕荣仿 张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9-110,113,共3页
针对活性乳酸菌饮料在保存过程中变色现象进行理化和微生物检测分析,找出引起活性乳酸菌饮料颜色变红的原因,并提出了具体解决措施,对企业生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 活性乳酸菌饮料 黄杆菌属 二次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列风味海鲜肠的产品设计及工艺制作
10
作者 吕荣仿 张胜 《肉类研究》 2006年第5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海鲜风味 产品设计 工艺制作 畜禽肉 消费群体 适应性 中西部 市场化 大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加工方式对石硖龙眼汁液中芳香成分的影响研究
11
作者 梁俪恩 王延平 《中国果菜》 2020年第4期29-36,共8页
不同加工方式会影响龙眼汁液中的芳香成分,为能在加工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持龙眼原有风味,开发相关龙眼风味产品,试验研究了不同加工方式对龙眼芳香成分的影响。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进行前处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三种不同加工方式... 不同加工方式会影响龙眼汁液中的芳香成分,为能在加工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持龙眼原有风味,开发相关龙眼风味产品,试验研究了不同加工方式对龙眼芳香成分的影响。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进行前处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三种不同加工方式(水蒸气加热、微波加热、恒温烘箱加热)处理的石硖龙眼汁液中的芳香成分进行了分析,结合GC-MS和保留指数鉴定,得到样品中的芳香成分共93种(含异构体),其中反式-乙位-罗勒烯或罗勒烯和异罗勒烯异构体混合物为其主要芳香成分,采用面积归一化法进行计算,在四组样品中获得的相对百分含量均在70%以上;共有的芳香成分有14种,同时发现在加工过程中含量变化最大的芳香成分是水杨酸甲酯,其含量与加工的时间和温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 加工方式 芳香成分 气质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