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8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地区高校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以塔里木大学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康顺光 贾佳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1-84,共4页
针对大学数学课程学时及授课内容混乱,教学活动成效不高和学生数学基础层次差异较大等问题,依据因材施教原则和最近发展区理论,设计了大学数学必修课程分类分层走班的教学模式,即把学生分为汉族学生和民族学生两大类,再分别二次分类为... 针对大学数学课程学时及授课内容混乱,教学活动成效不高和学生数学基础层次差异较大等问题,依据因材施教原则和最近发展区理论,设计了大学数学必修课程分类分层走班的教学模式,即把学生分为汉族学生和民族学生两大类,再分别二次分类为工科生、经管农类学生和专科生3类,在同类学生中再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进行合理分层.然后,从学生分层、教学内容分层、教学方法分层和考核评价分层4个步骤,探讨该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法.最后,达到学生在适合自己层次的班级学习,不断突破"现有水平",进入新的"最近发展区"的目的,并且规范了大学数学课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分层情况集体备课统一授课,提高教学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大学 大学数学 教学模式 最近发展区 分类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大学2008级新生计算机水平调研与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姚江河 化希耀 陈立平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09年第2期94-96,共3页
本文通过对塔里木大学2008级本科生计算机水平进行抽样摸底考试,并对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为我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内涵建设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关键词 计算机基础教学 教学改革 调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共享信息库构建 被引量:3
3
作者 吴刚 黄文娟 姚江河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13年第2期70-75,共6页
塔里木盆地野生植物种质资源丰富,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文中分析了植物种质资源信息库建设现状,提出塔里木盆地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共享信息库建设的必要性,并从共享信息库建设目标、技术构架、种质资源数字化和规范化处理、数据库组成及... 塔里木盆地野生植物种质资源丰富,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文中分析了植物种质资源信息库建设现状,提出塔里木盆地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共享信息库建设的必要性,并从共享信息库建设目标、技术构架、种质资源数字化和规范化处理、数据库组成及数据共享管理机制等主要方面阐述了共享信息库构建方法,初步建成塔里木盆地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共享信息库。该共享信息库的建设,实现了塔里木盆地野生植物种质资源网络共享,对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也是新疆区域特色植物种质资源信息库建设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种质资源 野生植物 野生植物种质资源 共享信息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共享平台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4
4
作者 姚江河 吴刚 黄文娟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50-355,共6页
塔里木大学从事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的科研工作者收集和保存了大量的塔里木盆地野生植物种质资源成果数据,本研究在分析这些种质资源成果的基础上,利用.NET、数据库设计、服务器构架等技术,设计开发塔里木盆地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共享平台... 塔里木大学从事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的科研工作者收集和保存了大量的塔里木盆地野生植物种质资源成果数据,本研究在分析这些种质资源成果的基础上,利用.NET、数据库设计、服务器构架等技术,设计开发塔里木盆地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共享平台,实现种质资源的高效管理和数据共享,提高成果数据的利用率。该植物种质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是新疆区域特色植物种质资源库的有益补充,对塔里木盆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种质资源 野生植物 共享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河流域棉花种植气候条件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闫慧洁 张艳波 +1 位作者 王树国 王万雄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3期527-529,共3页
围绕棉花种植的适应性展开研究,利用典型相关分析法提取指标,采用权重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求得适宜度并进行分级,最后进行了塔里木河流域棉花种植适宜度划分。结果表明,塔里木河流域棉花种植适宜度划分与实际棉花产量地区分布一致,相... 围绕棉花种植的适应性展开研究,利用典型相关分析法提取指标,采用权重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求得适宜度并进行分级,最后进行了塔里木河流域棉花种植适宜度划分。结果表明,塔里木河流域棉花种植适宜度划分与实际棉花产量地区分布一致,相关程度高。对棉花种植适宜性的研究,一定程度上为地区棉花种植业的发展提供了宏观上的指导和借鉴,促进了棉花种植业在整个塔里木河流域的科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流域 适宜性 植棉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法的塔里木河流域棉花种植气候及灌溉条件适宜性区划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严志丹 王兰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14年第3期79-87,共9页
利用塔里木河流域23个气象站点1993-2012年气候资料,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塔里木河流域的棉花种植气候资源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结合各县市水资源潜力指数,对塔里木河流域棉花种植适宜性进行区划研究。区划结果表明塔里木河流... 利用塔里木河流域23个气象站点1993-2012年气候资料,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塔里木河流域的棉花种植气候资源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结合各县市水资源潜力指数,对塔里木河流域棉花种植适宜性进行区划研究。区划结果表明塔里木河流域棉花种植最适宜区为塔里木河干流区,适宜区大多位于塔里木河中游区及支流地区,次适宜区主要位于下游区及边缘地区,塔里木河流域的山区为棉花种植不适宜区。最后对各区域特点进行了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流域 棉花种植 适宜性 灰色关联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ndsat时间序列的塔里木河上游胡杨林NDVI与水文因子关系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孙占海 李旭 张学东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22年第2期96-102,共7页
研究胡杨NDVI与胡杨林空间分布对区域水文因子的响应过程,为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及修复工程提供科学参考。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垦区塔里木河流域及其沿岸胡杨林为研究对象,基于Landsat 8 OLI遥感数据,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 研究胡杨NDVI与胡杨林空间分布对区域水文因子的响应过程,为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及修复工程提供科学参考。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垦区塔里木河流域及其沿岸胡杨林为研究对象,基于Landsat 8 OLI遥感数据,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胡杨NDVI与水文因子的响应过程。结果表明:在月度时间尺度上对水文因素与胡杨NDVI做相关性检测,胡杨NDVI在冬春季节对地表径流量存在明显滞后反应,对地下水位埋深响应及时;以年为单位的时间尺度上根据基于月度时间序列分类后的空间分布图与地表总径流量相关性检测,胡杨NDVI对地表总径流量存在明显滞后。综上所述,采集的月度胡杨样本NDVI与其他植被类型有显著差异,根据冬春季节胡杨NDVI对地表的滞后效应,可对塔里木河进行春季生态输水工程,对沿岸生态胡杨的保护与恢复有着重要的理论支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 NDVI 水文因子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技术在农作物种植结构信息领域的应用研究
8
作者 刘海琪 孙武军 +2 位作者 徐历超 姜亮 张飞龙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0期170-173,共4页
农作物种植结构信息是农业生产管理和决策的重要基础,遥感技术在此领域的应用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不同的遥感数据源,并从分类特征变量和分类算法两方面对遥感数据源在农作物种植结构信息提取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以期提高... 农作物种植结构信息是农业生产管理和决策的重要基础,遥感技术在此领域的应用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不同的遥感数据源,并从分类特征变量和分类算法两方面对遥感数据源在农作物种植结构信息提取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以期提高农作物种植结构信息提取的精度和效率,从而为农业高效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重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技术 农作物种植结构信息 分类特征变量 分类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科技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效应研究
9
作者 陈海龙 朱华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36-141,共6页
作为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因素,金融科技的发展为企业开展绿色创新活动带来了新的契机。文章以2012—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绿色创新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出发,实证分析了金融科技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内在机制。... 作为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因素,金融科技的发展为企业开展绿色创新活动带来了新的契机。文章以2012—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绿色创新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出发,实证分析了金融科技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1)金融科技对企业绿色创新具有“提质增量”的驱动作用,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仍然成立;(2)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我国中部地区、非国有企业和高强度环境规制下的金融科技对企业绿色创新具有更显著的驱动效应;(3)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金融科技能通过提升ESG绩效为企业积累绿色创新资源,进而助力企业绿色创新;(4)调节效应检验结果进一步表明,产业政策支持能显著强化金融科技对企业绿色创新的驱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企业绿色创新 ESG绩效 产业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DCGAN的棉叶螨为害图像数据增强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雷竣杰 周保平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16-926,共11页
为解决棉叶螨不同为害程度图像样本量不足和类别不平衡的问题,降低数据采集成本,并提高生成对抗网络生成图像的质量和多样性,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DCGAN模型的棉叶螨为害图像数据增强方法。在原始模型的基础上,引入类别标签,使模型... 为解决棉叶螨不同为害程度图像样本量不足和类别不平衡的问题,降低数据采集成本,并提高生成对抗网络生成图像的质量和多样性,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DCGAN模型的棉叶螨为害图像数据增强方法。在原始模型的基础上,引入类别标签,使模型能够针对不同等级的棉叶螨为害图像进行针对性生成,有效解决类别不平衡问题;其次,将传统的直连结构替换为残差结构,增强模型对复杂映射关系的学习能力,避免梯度消失问题,提升生成图像的质量;接着,在卷积层中嵌入卷积注意力模块(CBAM),强化模型对棉叶螨为害图像关键特征的提取能力,进一步提高生成图像的质量和多样性;最后,采用带有梯度惩罚的Wasserstein距离作为损失函数,避免模式崩溃的问题,增强模型的训练稳定性。改进后的DCGAN模型在训练稳定性和生成图像质量方面均优于原始模型,其生成图像的Inception score(IS,8.51)、Fréchet inception distance(FID,150.12)、Kernel inception distance(KID,0.06)和结构相似性指数(SSIM,0.82)均高于其他经典数据增强模型生成的图像。以改进的DCGAN模型生成的图像构建训练集训练棉叶螨为害图像分级模型——DenseNet-121模型,结果表明,基于改进的DCGAN模型生成的数据集训练的DenseNet-121模型平均分级准确率达88.02%,高于基于传统增强方法和其他模型生成的数据集训练的DenseNet-121模型。本研究为农业病虫害智能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叶螨 为害程度 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DCGAN) 图像数据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多尺度注意力机制的棉花枯萎病识别算法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文雪 孟洪兵 +1 位作者 孙丽丽 韩璐宇 《现代农业装备》 2025年第2期86-92,共7页
针对棉花枯萎病检测时叶片背景复杂、有遮挡以及病变多尺度等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多尺度注意力机制的YOLOv7棉花枯萎病识别算法。为适应棉花枯萎病病斑尺度不一、形状多变的特征,提升识别检测效果,在YOLOv7的特征提取网络中添加多尺度注... 针对棉花枯萎病检测时叶片背景复杂、有遮挡以及病变多尺度等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多尺度注意力机制的YOLOv7棉花枯萎病识别算法。为适应棉花枯萎病病斑尺度不一、形状多变的特征,提升识别检测效果,在YOLOv7的特征提取网络中添加多尺度注意力模块,通过多尺度信息的融合和自适应权重调整机制,提高模型的泛化性能;同时为了降低模型的计算量和参数量,提高模型的运行速度,更换特征提取网络为InceptionNeXt。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YOLOv7模型检测精度P达到95.9%,对比基线模型提升了2.3%;平均精度mAP@0.5达到88.15%,提高了3.67%;召回率R达到94.65%,提升了2.31%;参数量为33.73 M,减少了2.78 M;计算量为89.65 G,降低了14.62 G;证明该算法能有效提高棉花枯萎病的识别精度和效率,可对棉花病害防治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LOv7 棉花 注意力机制 枯萎病 病害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技术的库尔勒香梨成熟度检测
12
作者 刘佳乐 孟洪兵 张焱姝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33-238,共6页
开发了一种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库尔勒香梨成熟度检测方法,旨在突破传统经验判断法的局限性。采用450~1 000 nm光谱范围的高光谱成像系统并采集了4个成熟阶段(共计160个样本)的光谱数据,运用多元散射校正(MSC)和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 开发了一种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库尔勒香梨成熟度检测方法,旨在突破传统经验判断法的局限性。采用450~1 000 nm光谱范围的高光谱成像系统并采集了4个成熟阶段(共计160个样本)的光谱数据,运用多元散射校正(MSC)和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进行数据预处理以消除噪声干扰。创新性地构建了融合深度可分离卷积技术的CNN-S神经网络模型,实现了不同成熟阶段香梨的精准分类。试验数据表明,CNN-S模型在测试集上的准确率达92%,明显优于AlexNet、ResNet模型。经过预处理的数据提升了模型性能,验证集准确率达到96%。该方法为香梨成熟度检测提供了高效、准确的解决方案,并为智慧农业技术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成像技术 库尔勒香梨 成熟度检测 无损检测 CNN-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2)—DSCNet植物叶片分割方法研究
13
作者 曾德斌 陆万荣 +2 位作者 郑良芳 施明登 陈文绪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3-258,共6页
为提高复杂背景情况下植物叶片分割算法精度、效果以及减少卷积计算量,提出一种改进的U^(2)—Net语义分割模型U^(2)—DSCNet。该模型基于U^(2)—Net的RSU残差结构引入深度可分离卷积,采用DSC—RSU残差模块替代U^(2)—Net的RSU单元,得到... 为提高复杂背景情况下植物叶片分割算法精度、效果以及减少卷积计算量,提出一种改进的U^(2)—Net语义分割模型U^(2)—DSCNet。该模型基于U^(2)—Net的RSU残差结构引入深度可分离卷积,采用DSC—RSU残差模块替代U^(2)—Net的RSU单元,得到改进的U^(2)—Net语义分割模型U^(2)—DSCNet。模型由编码器、解码器、特征融合3部分构成,编码器有6层编码模块(En_1~En_6),解码器有5层解码模块(De_1~De_5),接着对5个解码器输出的图进行特征融合,得到融合不同尺度语义信息的特征图来用于模型训练。在测试集和自然环境下采集的图片上进行模型验证试验,与FCN、SegNet、U—Net和U^(2)—Net等算法进行对比。采用精确率、召回率、Fβ分数和交并比作为评价指标,U^(2)—DSCNet在4个指标中的结果为0.952,0.956,0.952,80.3,相比于其他几种分割算法均有显著提高,并且模型尺寸和训练效率也比U^(2)—Net更好,模型尺寸为137 MB,训练时间为0.72 s。该模型在拥有高分割准确率的同时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叶片 U^(2)—DSCNet 语义分割 残差连接 深度可分离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的南疆红枣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付勇 高贤强 邬欢欢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16-218,共3页
为了解决因南疆地广人稀、交通不便而造成的南疆红枣购销信息不畅,红枣品牌推广方式落后,获取最新红枣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知识困难等问题,本研究以南疆红枣为对象,结合Web技术,设计基于Web的南疆红枣信息网。该信息系统是以Visual Stu... 为了解决因南疆地广人稀、交通不便而造成的南疆红枣购销信息不畅,红枣品牌推广方式落后,获取最新红枣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知识困难等问题,本研究以南疆红枣为对象,结合Web技术,设计基于Web的南疆红枣信息网。该信息系统是以Visual Studio 2008作为开发平台,SQL Server 2005构建数据库,使用ASP.NET和ADO.NET技术、C#语言进行开发,采用数据、业务逻辑、用户界面分离的多层结构。根据用户体验,该系统实现了南疆特色红枣购销信息共享网络化,南疆红枣品牌推广信息化,为南疆特色红枣农村电商发展提供了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疆 红枣 C# 购销 信息系统 农村电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8n的安格斯牛面部识别
15
作者 胡立俊 李旭 李国亮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48,共10页
为解决安格斯牛独特的黑色毛发导致其面部特征区分困难的问题,采用基于YOLOv8n的改进方法,实现圈养环境中的安格斯牛准确、非接触式的面部识别。首先构建了一个包含200头安格斯牛在不同生长阶段的11 000张面部图像的数据集;其次,引入创... 为解决安格斯牛独特的黑色毛发导致其面部特征区分困难的问题,采用基于YOLOv8n的改进方法,实现圈养环境中的安格斯牛准确、非接触式的面部识别。首先构建了一个包含200头安格斯牛在不同生长阶段的11 000张面部图像的数据集;其次,引入创新的增强感受野特征融合模块,该模块增强了模型对关键特征的关注;再次,设计了新型轻量化检测头LPCDH,用于安格斯牛的面部特征识别;最后,采用组泰勒剪枝方法,通过估计神经元的重要性剪除不重要的神经元,从而减少计算成本和内存占用,提升模型的部署效率。试验结果显示,改进后的模型平均识别准确率达到92.6%。与常用的SSD、YOLOv5n、YOLOv8s、YOLOv8m、YOLOv9t、YOLOv10n、RT-Detr和Mamba-YOLO模型相比,准确率分别提高了11.5、3.8、1.8、1.9、5.1、3.9、3.7和2.4百分点。与原始YOLOv8n模型相比,所设计模型在4折交叉验证中的准确率平均提高了3.1百分点。结果表明,该模型在内存消耗和计算需求方面实现了轻量化,特别适合在移动端和实际应用中的实时识别,可显著提高安格斯牛面部识别的准确率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格斯牛 YOLOv8n 剪枝 牛只识别 面部检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在玉米产量信息挖掘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彦群 高贤强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3期736-739,共4页
应用数据挖掘中关联规则的Apriori算法对玉米产量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利用最小支持度和最小置信度挖掘出频繁项集,从而寻找其中存在的关系和规则。挖掘的信息为:玉米生育期内降水量高,平均气温高,则产量高;反之,平均气温偏低,总降水量偏... 应用数据挖掘中关联规则的Apriori算法对玉米产量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利用最小支持度和最小置信度挖掘出频繁项集,从而寻找其中存在的关系和规则。挖掘的信息为:玉米生育期内降水量高,平均气温高,则产量高;反之,平均气温偏低,总降水量偏低,则产量低,十分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关联规则 APRIORI算法 玉米产量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信息采集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9
17
作者 杨洪坤 周保平 +1 位作者 王亚明 赵群喜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第22期109-112,共4页
21世纪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精细农业,进行农业信息的采集是实施精细农业的前提。农业信息化的进程将会随着农业信息采集技术的应用加快,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该文综述了农业信息的采集与处理技术,提出了未来农业信息采集技... 21世纪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精细农业,进行农业信息的采集是实施精细农业的前提。农业信息化的进程将会随着农业信息采集技术的应用加快,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该文综述了农业信息的采集与处理技术,提出了未来农业信息采集技术的发展方向,为农业生产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农业 农业信息的采集 采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数学实验课程教学的实践与认识 被引量:12
18
作者 周保平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09年第1期87-89,共3页
本文介绍了在大学数学教学改革中开设数学实验课的一些认识与体会,强调了数学实验课的重要性,指出了开设数学实验课对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 数学实验 教学 实践与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光图像识别开花期苹果叶片SPAD含量估测研究
19
作者 候凯耀 李旭 +1 位作者 石子琰 邬竞明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83-92,共10页
及时准确地获取果树冠层叶绿素含量信息是农业生产领域密切关注的问题。本研究以新疆南疆重要经济作物苹果树冠层叶片为研究对象,通过获取开花期苹果树冠层叶片的实测SPAD值,结合冠层叶片的可见光图像数据,对颜色特征进行不同通道组合,... 及时准确地获取果树冠层叶绿素含量信息是农业生产领域密切关注的问题。本研究以新疆南疆重要经济作物苹果树冠层叶片为研究对象,通过获取开花期苹果树冠层叶片的实测SPAD值,结合冠层叶片的可见光图像数据,对颜色特征进行不同通道组合,并探究B、R、G/B、(G-B)/R、(G-B)/(G+B)、(G-B)/(R+G+B)、G-B、R-B、R/B、R/(G+B)、B/(G+R)、(R-B)/G、(R-B)/(R+B)、(G-B)/(G-R)、(R-B)/(R+G+B)、(G-R)/(G+R-B)这16种组合与SPAD值之间的相关性。选择BP神经网络(BPNN)、基于粒子群优化的BP神经网络(PSO-BP)、支持向量回归(SVR)和卷积神经网络(CNN)4种不同算法分别构建预测模型。结果表明,CNN模型的精度最高,训练集R2可以达到0.968,RMSE为1.9969;测试集R2可以达到0.943,RMSE为2.8154。综合分析,可见光图像结合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可以监测开花期苹果树冠层叶片叶绿素的含量,为实现无损监测果树叶绿素含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叶片 SPAD 可见光图像 颜色特征 BP神经网络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全局注意力与可形变卷积的玉米病害识别算法研究
20
作者 张焱姝 陈军 +1 位作者 孙丽丽 韩璐宇 《现代农业装备》 2025年第2期98-103,共6页
针对玉米病害识别中图像背景复杂、病斑尺度多变带来的检测精度低、识别效果差、检测速度慢、模型鲁棒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注意力模块CBAM与可形变卷积的改进YOLOv7玉米病害识别算法。首先,在特征提取网络采用可形变卷积来优化弥补... 针对玉米病害识别中图像背景复杂、病斑尺度多变带来的检测精度低、识别效果差、检测速度慢、模型鲁棒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注意力模块CBAM与可形变卷积的改进YOLOv7玉米病害识别算法。首先,在特征提取网络采用可形变卷积来优化弥补传统卷积对不规则特征的信息提取效率,以提高模型对病斑的位置感知能力;其次,在特征网络与颈部网络位置增加CBAM模块,加强模型对小目标病斑的关注度;最后,对样本数据进行数据增强预处理后进行训练,提升模型泛化能力和识别精度。试验证明,改进模型对玉米病害识别的精度P达到了95.6%,平均精度均值mAP@0.5为94.3%,召回率R为92.4%,检测速度为48.72帧/s;与基线模型YOLOv7相比,精度P、平均精度均值mAP@0.5和召回率R分别提高了5.3%、5.2%、5.2%,可以实现玉米病害的快速准确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目标检测 病害 YOLOv7 可形变卷积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